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4 16:4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拉丁圣经
中文基督教圣经
第八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古典文化的“再生”
文艺复兴
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
时间:14——17世纪
发源地:意大利
为什么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材料1 中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各城市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新兴资产阶级。
材料2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佛罗伦萨(今)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
材料3:中世纪,天主教会垄断文化,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材料4: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
材料5: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思想上,教会神学的禁锢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罗马教堂
中世纪圣母子
安东尼奥
材料6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丰富
罗马城
雅典学院
材料7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黑死病的爆发
3、思想:教会神学的禁锢
4、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丰富
1、经济: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
2、阶级:资产阶级形成。
5、现实:黑死病的爆发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文艺复兴的成就
文学三杰(14世纪)
《神曲》叙述但丁在梦中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其中,炼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必经之路。
《神曲》片段一:
但丁“发现”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正在地狱的一个火窟中永受煎熬。但丁对痛苦的教皇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神曲》片段二:
“上帝在创造时,出于慷慨而授予的最大、最与其本质想称而且最为他所重视的礼物就是意志自由,只有一切有理智的被造物以往和如今都被授予这种自由。”
讽刺教会,强调人的意志
但丁
材料一:(名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二:(名诗)我象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彼特拉克
材料三:
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把妇女看作洪水猛兽,吓唬说她们都是祸水,叫“绿鹅”。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薄伽丘《十日谈》
追求现世幸福
肯定人欲
薄伽丘
彼特拉克
美术三杰(15世纪)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
1564—1616
文艺复兴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时传遍欧洲。
16世纪,英国迎来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戏剧作家:莎士比亚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时间 人物 代表作 思想特点
14世纪 但丁 《神曲》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15世纪 达芬奇 《蒙娜丽莎》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 《大卫》、《创世纪》 拉斐尔 《基督显圣》等宗教画 15世纪中后期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实质和内核
实质: 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内核:人文主义
核心是注重人性;肯定人的价值,歌颂人的力量;鼓励人追求现世财富和幸福;反对蒙昧,崇尚理性和科学。
积极:
1、文艺复兴是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之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2、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3、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消极:
1、文艺复兴过分强调个人,导致私欲的膨胀,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
2、文艺复兴局限于上层阶级和知识分子,影响范围有限。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影响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天主教对欧洲的剥削,特别是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剥削。
4、直接: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
出售赎罪券
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宗教改革
开始标志:
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轮纲》。
主张:
①因信称义。
②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③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
④建立民族教会,王权高于教权。
⑤翻译圣经。
其他地区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教
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发展财富
英国国教
国王为教会最高首领
法国天主教的独立
教会独立
加尔文
亨利八世
黎塞留
实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影响:
1、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2、推动了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代科学的兴起
近代科学兴起的原因:
1、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前人的积累和个人的努力。
3、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4、政治: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日心说”——哥白尼
哥白尼作为一名教士在经过长期学习后否定了当时盛行的托勒密“地心说”。提出“日心说”,并记录在其著作《天体运行论》中。
经典力学的建立者——牛顿
惯性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物理运动三大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经典力学体系
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材料一: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进一步的思想解放,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让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材料二: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告诉人类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影响:
1、科学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一场反对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
1348年,薄伽丘《十日谈》问世,宣扬人性,抨击教会和神权……1495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开辟新航路…1517年,德国民众反对购买“赎罪券”,要求冲破神权的宗教改革开始…… 1590年,伽利略创立自由落体定律…… 1590年后,莎士比亚大量作品问世,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15—17世纪,英法先后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民族国家。与此同时,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活动,增加了欧洲的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为其发展开辟道路。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经典力学体系以及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主义矛盾尖锐。(根本)
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对封建专制。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
科学与知识的进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启蒙运动背景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
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封建专制制度及天主教会神权
理性主义
思想核心:
性 质:
始于英法(法为中心)——扩展到德荷等国
启蒙运动概况
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运动过程: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斗争矛头:
代表 著作 主要观点或主张
霍布斯 《利维坦》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洛克 《政府论》 分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法治原则
霍布斯
洛 克
起源——17世纪 英国
评价:推翻君权神授理论,
影响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材料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一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孟德斯鸠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卢梭
代表 著作 主要观点或主张
伏尔泰 《哲学通信》 反神权、反专制;“开明专制”;自然权利说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反君主专制;提倡三权分立
卢梭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
狄德罗 《百科全书》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宣扬科学与民族,反对迷信和专制
高潮——18世纪 法国
代表 著作 主要主张或主要
大卫·休谟(英) 《人性论》 不可知论
亚当·斯密(英) 《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康德(德) 《纯粹理性批判》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其他
大卫·休谟
亚当·斯密
康德
四、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2.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达·芬奇一反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推理的传统,而强调实验方法和科学的效用性;牛顿尽管在其研究中基于已知事实进行数学和逻辑的推导得出假说,但他强调实验对这些假说的检验和证实;培根则宣扬知识就是力量,并提出了“科学归纳法”。他们的思想和实践( )
A.表明启蒙运动消除了愚昧
B.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C.说明科学发展具有连续性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
马丁·路德认为,上帝制定了自然界的秩序,创造了万物有条不紊的秩序,他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绝对的、固定的规律,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类所认知的。丁·路德这一认识(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D.有助于理性主义的发展
D
彼得拉克在14世纪中叶曾写道:“只有傻瓜才自以为是,他们不是抱着谦卑的态度去接受,却妄图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以及较之难上加难的上帝的奥秘”。据此可知,彼得拉克的核心观点是( )
A.人类无法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B.人类应该虔诚信仰上帝
C.人类应当重点关注人类自身
D.不要去思考抽象的事物
C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中指出,私有财产和奢侈是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展示了人在“自然状态”中快乐的生活。主张开明专制、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的伏尔泰读了此文后讽刺道,“读尊著,令人渴望四脚爬行”。这客观上反映出两人( )
A.阶级立场不同
B.均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C.对专制的态度不同
D.都赞同通过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B
THE END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