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素养评价2月联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素养评价2月联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0 18:01:41

文档简介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素养评价2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河源坐落于岭南山区,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菜是河源的地方传统饮食。1988年河源设市之前,老县城内有客家餐饮老字号。随着城区的扩大以及外来大型连锁酒店餐厅的进驻,河源餐饮业的空间格局与内涵发生了显著改变。 图1示意河源城市发展阶段与部分饮食空间的区位。完成下面小题。
1.1988年之前的餐饮老字号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竞争关系 C.人口分布 D.对外交通
2.大型连锁酒店的餐厅进驻河源,对当地餐饮业的影响有(  )
①加快标准模仿 ②改造经营空间 ③放弃本土食材 ④关闭中小店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甲餐饮老字号开设分店的主要目的是(  )
①提升管理效率 ②提高菜肴价格 ③扩大辐射范围 ④提升品牌口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服务业类型的布局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对服务业区位影响很大。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交通通达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
信息化 信息化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信息化水平成为现代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技术因素 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相融合,布局更加广泛,服务更为完善
国家政策 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1.1988年之前的餐饮老字号选址在老县城,主要因为老县城为当时的人口聚集地,客户较多,消费规模大。与外围相比,当时老县城内土地租金较高,经营成本较高。老县城内几家老字号并未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餐饮主要面向县城本地人服务,不考虑对外交通因素。
故答案为:C。
2.大型连锁酒店的餐厅具有标准化特征,在其带动作用下,本地餐厅加快标准模仿,并通过改造经营空间提升硬件设施水平。虽然客家本地菜有所削弱,但不至于放弃,消费规模总体在扩大,且不同类型餐饮存在差异竞争,不会因为大型连锁酒店的餐厅进驻导致中小店铺纷纷关闭。A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3.设置分店后,管理难度加大,不能因为靠近大型酒店就直接提高菜肴价格。在新城区开设分店能抢占新城区的市场,扩大知名度。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我国内贸集装箱水运始于1956年,1996年后迅速发展,目前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总吞吐量的比例已经超过40%。表1示意我国内贸集装箱主要港口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内贸集装箱港口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概括为(  )
A.内陆与沿海均衡发展 B.南方与北方同步发展
C.呈等级序列多核心分布 D.呈少数片区集聚式分布
5.最适宜利用位置优势发展河海集装箱转运的是(  )
A.环渤海区域 B.华东沿海区域
C.华南沿海区域 D.西南沿海区域
【答案】4.C
5.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陆域条件(筑港条件)。
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4.由表可知,超过300万标准箱、500万标准箱的港口都分布在沿海,虽然南北方都具备一定的大型内贸集装箱港口,但无法判断其发展时序,我国不同区域的内贸集装箱港口具备不同标准箱量,形成一定的等级序列,分布范围较广阔。C正确。
故答案为:C。
5.内河水系中,长江水系内贸集装箱港口较多,长江入海口位于华东沿海区域,因此华东沿海区域处于海陆咽喉部位,适合利用位置优势发展河海集装箱转运。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这是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日发电量最高达2.4万度,可以满足至少 3500 个家庭的每日用电需求。 “南鲲号”主体呈等边三角形,并且采用半潜船船体,可以自动向内部注水,增加装置重量使其下沉。 图为“南鲲号”航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南鲲号”主体呈等边三角形主要为了(  )
①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②迎接更多方向的海浪
③提高外观的美观度
④方便装置向不同方向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南鲲号”注水下沉主要为了应对(  )
A.高温 B.高盐 C.台风 D.暴雨
8.推测“南鲲号”主要服务范围在(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6.A
7.C
8.D
【知识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比较
  交通运输 围海填海造陆 海底储藏
形式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 废弃物处理场
利用空间 海底、海面 浅海 海底
优点 连续性、广阔性   广阔、温度低且变化平稳、远离居民区、缺氧
发展趋势 大型化、专业化、大吨位、速度快、强续航 人工岛、海上人工码头、工厂和作业平台 海底仓库
意义 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扩大了居住和生产空间 扩大物品的储藏空间
6.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等边三角形便于迎接三个不同方向的海浪,提高发电效率,美观设计不是该装置的主要考虑因素。向不同方向移动关键在于发动机驱动,与外观三角形无关。A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7.台风来临时,注水下沉能减少在海平面以上暴露的体积,减轻被风浪破坏的程度。C正确。
故答案为:C。
8.南海海域开阔,岛屿众多,用电需求量大,需要通过灵活性较强的装置提供能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某日,地理爱好者刘同学在我国某地观测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该日傍晚刘同学拍摄到壮观的火烧云景观(图3),并查看软件得知日落北京时间约为 18:20。 火烧云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光线散射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刘同学拍摄火烧云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 B.
C. D.
10.壮观的火烧云指示当时该地(  )
A.大气稳定 B.气温较低 C.水汽充沛 D.迎接暴雨
【答案】9.B
10.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9.A、比北京时间慢约45分钟,即日落地方时17:35,太阳明显直射南半球。由题意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5° ,纬度距离为35°,已知点在37°42'N,反推太阳直射2°42' N,仍在赤道附近且位于北半球,不符合,A错误。
B、比北京时间慢约20分钟,即日落地方时约18:00,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当地在35°N,正午太阳高度角55°符合,B正确。
C、比北京时间慢约6分钟,即日落地方时18:14,应为夏半年,太阳应直射北半球,而地处31°,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5°则太阳直射南半球,C错误。
D、比北京时间慢约26分钟,即日落地方时17:54,太阳直射赤道附近,而地处23°,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5° ,则太阳直射12°S,明显直射南半球,不符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火烧云是散射的结果,说明水汽含量高,散射能力强,指示着对流天气,大气不稳定,气温较高,水汽充沛。傍晚气温开始下降,对流难以继续发展,暴雨可能性较低(晚霞行千里)。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高纬度大陆架上搁浅的冰山底部与海底基岩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在搁浅区内做缓慢运动,如“犁耕”形成曲线凹陷,称为冰山犁沟。 冰山犁沟内或边缘均广泛分布着大量的、规则的波纹脊地貌,可以根据脊间距粗略计算搁浅冰山每日运动的距离。 下图示意冰山犁沟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冰山犁沟的发育需要(  )
①海域封冻期长 ②大陆架宽浅 ③冰山棱角尖锐 ④海水运动和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推测波纹脊的形成主要依靠(  )
A.洋流搬运 B.潮汐振荡 C.风力推移 D.重力沉降
【答案】11.B
12.B
【知识点】冰川地貌;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冰川擦痕是古冰川地区基岩表面最常见的冰川侵蚀微形态。它们是底部冰中岩屑在基岩上刻划的结果,具有指示冰流方向的意义。擦痕形状多样、大小不一,有细到肉眼难辨的擦痕,也有延伸数米至数十米的冰川擦槽。同一基岩面上出现几组擦痕,说明冰流方向曾发生变化;相邻地方擦痕方向不同则表示冰川底部流向的局部变化。冰川磨光面是由细小岩屑(如砂和粉砂)在质地致密的基岩面上长期磨蚀形成,实际是由密集的擦痕组成的。羊背岩是冰川侵蚀岩床造成的石质小丘。它们大体顺冰川流向成群分布,长轴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有时大的羊背岩上叠加小的羊背岩。羊背岩反映冰川侵蚀的主要机制,它的迎冰面坡长而平缓光滑,是磨蚀作用造成的;背冰面陡峭、参差不齐,是冰川拔蚀作用的产物。如果羊背岩的迎冰面和背冰面都发育成流线型,便名鲸背岩。羊背岩地形主要出现在结晶岩地区。
11.海水封冻时冰山无法运动,①错误。大陆架宽浅,冰山易搁浅,②正确。棱角尖锐侵蚀能力强,③正确。海水运动和缓难以推动搁浅的冰山移动,需要较强的洋流动力和地转偏向力,④错误。
故答案为:B。
12.根据波纹脊可以判断冰山每日运动距离,说明与每日周期的动力有关,洋流运动、风力和重力沉降不具有日周期性,潮汐振荡据日周期性。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加拿大北部极寒之地开始拓展蔬菜种植,丰富了因纽特人的食物来源。 当地建设蔬菜温室大棚,需要从加拿大南部调入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成本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加拿大北部拓展蔬菜种植主要因为(  )
A.寒地蔬菜市场竞争力强 B.未利用土地资源充足
C.蔬菜市场对外依赖度高 D.其他行业就业机会少
14.推测加拿大北部蔬菜温室大棚需要从南部调入(  )
A.土壤 B.化肥 C.水源 D.能源
【答案】13.C
14.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13.A、加拿大北部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热量条件很差,当地种植蔬菜(温室大棚蔬菜)成本高、且产量低,其蔬菜的竞争能力较弱,A错误;
B、加拿大北部虽然未利用土地多,但条件恶劣,难以利用,土地资源并不充足,B错误;
C、由于当地蔬菜产量低,因此该地蔬菜市场对外依赖度高,C正确;
D、当地其他行业就业机会的多寡与是否拓展蔬菜种植关系不大,D错误。
故正确的答案为:C。
14.加拿大北部气候寒冷,土壤发育较差,若要发展蔬菜种植,需要从外地(南部低纬度地区)调入土壤。当地可以利用蔬菜残余根茎等制作有机肥,没有必要远距离调入化肥,加拿大北部有丰富的积雪融水,水源部短缺。难以从南部地区调配能源,且没有必要为蔬菜大棚远距离调配能源。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卡修阿纳国家森林地处亚马孙平原中部,分旱雨两季。研究表明,该地土壤孔隙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深受透气状况的影响。 图5示意连续23个月对该地典型林下土壤二氧化碳浓度的观察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土壤二氧化碳浓度推测,卡修阿纳国家森林的雨季结束于(  )
A.3 月 B.7 月 C.9 月 D.12月
16.卡修阿纳国家森林0.5米以内的浅层土壤质地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5.B
16.C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点评】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5.由图可知,7月开始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下降,说明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孔隙中的二氧化碳向外散逸。雨季,土壤潮湿黏重,透气性差。故可以推测该地雨季结束的时间应该在7月份,B正确。
故答案为:B。
16.由图可知,0.5米以内的浅层土壤二氧化碳浓度低,说明透气性好,推测以沙为主。亚马孙平原生物风化较强,不太可能出现占比较高的砾石。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荔园始建于明朝,位于广州城厢外的珠江东岸。 古人筑堤围垦,在地势低洼处开凿塘、涌,塘中植荷,基围广种荔枝,形成兼具生产和休闲于一体的岭南园林雏形。 唐荔园的水塘向荔湾涌一侧设水口,水口有闸门控制。 1830年,某广州富商以唐荔园为基础,开始营造具有山水朦胧意境的海上仙馆,随后的几十年内海山仙馆成为会友、休闲、收藏的福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荔湾涌一带的水域被城市建设蚕食得所剩无几,部分河涌被水泥盖板封顶,部分被填埋。 2010年起,荔湾涌一带兴起“揭盖复涌”,经过十余年的修复,目前该区域已经成为熔铸历史记忆的“生态名片”。 下图示意1920年海山仙馆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简述唐荔园的水塘向荔湾涌一侧设水口的目的。
(2)说明以唐荔园为基础营造海山仙馆的有利条件。
(3)分析“揭盖复涌”对改善广州人居环境的意义。
【答案】(1)避开珠江涨潮时的成水入侵;及时泄洪,控制水塘的水量,避免淹没果基(荔枝园)促进水体交换,维持水质。
(2)塘、涌环绕,水景基底好:开挖(加深)塘、通堆积的淤泥利于营造假山:水系与珠江相通,交通可达性高,便于海山仙馆的会友。
(3)形成良性的水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亲水空间,提升人居品位;增大水体面积调节局地小气候;水生植被固碳能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的唐荔园位于珠江口附近的沙洲上,唐荔园的水塘向荔湾涌一侧设水口,背离珠江口,可以避开珠江涨潮时的成水入侵;及时泄洪,控制水塘的水量,避免淹没果基(荔枝园)促进水体交换,维持水质。(2)唐荔园为基础营造海山仙馆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文及水系等方面进行说明。该地区塘、涌环绕,水景基底好;开挖(加深)塘、通堆积的淤泥利于营造假山;水系与珠江相通,交通可达性高,便于海山仙馆的会友。
(3)“揭盖复涌”对改善广州人居环境的意义,主要从退陆还湿能够提高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叙述。通过“揭盖复涌”可以形成良性的水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亲水空间,提升人居品位;增大水体面积调节局地小气候;水生植被固碳能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点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1)存在的问题
①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近岸过度开发与深海开发不足问题突出。
②海岸侵蚀、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保护措施
18.(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车速降运动是以山地自行车为工具,依靠全方位的综合身体素养,在复杂多变的全地形路况下进行锻炼或比赛的户外极限运动。 仰天窝地处成都近郊,早期由山地车速降爱好者自发进行场地简易改造,并在爱好者群体内部举办比赛,逐渐成为成都山地车速降运动首选地。 目前仰天窝仍未配备登山缆车,运动员需要骑行或推行上山。 图7示意成都仰天窝的位置。
(1)分析仰天窝成为成都山地车速降运动首选地的自然条件。
(2)简述夏季仰天窝开展山地车速降的风险。
(3)说明仰天窝未配备登山缆车的原因。
【答案】(1)背靠山脉,地形复杂,坡度较大,适合开辟速隆赛道:坡向整休朝北,速降过程中较少直面太阳光;亚热带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度高,障碍多。
(2)多暴雨,路面湿滑:山谷地区,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出现云雾,能见度低:有毒有害的虫、蛇出没概率较大。
(3)仍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速降比赛少、规格低:速降运动员身休素养较好,骑行(推行)上山难度较低:未拓展旅游观光等其他项目,配备缆车需求不足;减少工程项目,减轻对龙泉山林地的侵占。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仰天窝成为成都山地车速降运动首选地的自然条件,主要从仰天窝的地形、植被等环境适宜开发山地车赛道方面进行分析。仰天窝背靠山脉,地形复杂,坡度较大,适合开辟速隆赛道;坡向整休朝北,速降过程中较少直面太阳光;亚热带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度高,障碍多。
(2)夏天仰天窝开展山地车速降的风险,主要从天气、路面、灾害等角度进行叙述。该地夏季多暴雨,路面湿滑:山谷地区,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阴雨天气多,易出现云雾,能见度低;植被丛林中夏季可能有毒有害的虫、蛇出没等风险。
(3)仰天窝未配备登山缆车的原因,主要从区域旅游设施建设部完善、赛道使用次数少、政府限制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能该地仍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速降比赛少、规格低:速降运动员身休素养较好,骑行(推行)上山难度较低:未拓展旅游观光等其他项目,配备缆车需求不足;减少工程项目,减轻对龙泉山林地的侵占。
【点评】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较优;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近,旅游开发价值高。反之开发价值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19.(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中的硫具有外源和内源之分,外源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硫酸盐矿物风化及大气沉降,内源主要来自硫酸盐还原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海底火山活动。 距今约7.2亿—6.35 亿年全球经历多次冰川覆盖低纬度的事件,被誉为“雪球地球”时期。彼时的南华盆地邻近海洋,多被冰雪覆盖。在“雪球地球”时期结束后,南华盆地冰下径流逐渐相通,硫酸盐矿物快速积累。 下图示意全球硫循环模式。
(1)分析“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气候转暖后,南华盆地硫酸盐的积累主要来自海洋,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冰雪覆盖范围大,风化作用弱;径流流量小,搬运硫酸盐矿物的能力差;海水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2)认同:南华盆地距海较近,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海水携带硫酸盐矿物入侵南华盆地。不认同:“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海洋难以成为硫酸盐的源地;冰下径流来自消融的冰盖,更多携带陆表风化产生的硫酸盐矿物。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冰期环境物质循环速度慢,硫酸盐多存在陆地上的冰川中,另外地球的寒冷时期,海水温度低,含有硫酸盐的有机质分解缓慢等方面进行分析。 冰雪覆盖范围大,风化作用弱;径流流量小,搬运硫酸盐矿物的能力差;海水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2)本题为探究性题目,首先要陈述观点,然后说明观点的正确或合理性。若认同,则同南华盆地距海较近,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海水携带硫酸盐矿物入侵南华盆地进行阐述。若不认同,则从“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海洋难以成为硫酸盐的源地;冰下径流来自消融的冰盖,更多携带陆表风化产生的硫酸盐矿物方面说明理由。
【点评】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 概念 特点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
1 / 1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素养评价2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河源坐落于岭南山区,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菜是河源的地方传统饮食。1988年河源设市之前,老县城内有客家餐饮老字号。随着城区的扩大以及外来大型连锁酒店餐厅的进驻,河源餐饮业的空间格局与内涵发生了显著改变。 图1示意河源城市发展阶段与部分饮食空间的区位。完成下面小题。
1.1988年之前的餐饮老字号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竞争关系 C.人口分布 D.对外交通
2.大型连锁酒店的餐厅进驻河源,对当地餐饮业的影响有(  )
①加快标准模仿 ②改造经营空间 ③放弃本土食材 ④关闭中小店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甲餐饮老字号开设分店的主要目的是(  )
①提升管理效率 ②提高菜肴价格 ③扩大辐射范围 ④提升品牌口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我国内贸集装箱水运始于1956年,1996年后迅速发展,目前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总吞吐量的比例已经超过40%。表1示意我国内贸集装箱主要港口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内贸集装箱港口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概括为(  )
A.内陆与沿海均衡发展 B.南方与北方同步发展
C.呈等级序列多核心分布 D.呈少数片区集聚式分布
5.最适宜利用位置优势发展河海集装箱转运的是(  )
A.环渤海区域 B.华东沿海区域
C.华南沿海区域 D.西南沿海区域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这是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日发电量最高达2.4万度,可以满足至少 3500 个家庭的每日用电需求。 “南鲲号”主体呈等边三角形,并且采用半潜船船体,可以自动向内部注水,增加装置重量使其下沉。 图为“南鲲号”航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南鲲号”主体呈等边三角形主要为了(  )
①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②迎接更多方向的海浪
③提高外观的美观度
④方便装置向不同方向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南鲲号”注水下沉主要为了应对(  )
A.高温 B.高盐 C.台风 D.暴雨
8.推测“南鲲号”主要服务范围在(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某日,地理爱好者刘同学在我国某地观测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该日傍晚刘同学拍摄到壮观的火烧云景观(图3),并查看软件得知日落北京时间约为 18:20。 火烧云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光线散射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刘同学拍摄火烧云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 B.
C. D.
10.壮观的火烧云指示当时该地(  )
A.大气稳定 B.气温较低 C.水汽充沛 D.迎接暴雨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高纬度大陆架上搁浅的冰山底部与海底基岩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在搁浅区内做缓慢运动,如“犁耕”形成曲线凹陷,称为冰山犁沟。 冰山犁沟内或边缘均广泛分布着大量的、规则的波纹脊地貌,可以根据脊间距粗略计算搁浅冰山每日运动的距离。 下图示意冰山犁沟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冰山犁沟的发育需要(  )
①海域封冻期长 ②大陆架宽浅 ③冰山棱角尖锐 ④海水运动和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推测波纹脊的形成主要依靠(  )
A.洋流搬运 B.潮汐振荡 C.风力推移 D.重力沉降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加拿大北部极寒之地开始拓展蔬菜种植,丰富了因纽特人的食物来源。 当地建设蔬菜温室大棚,需要从加拿大南部调入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成本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加拿大北部拓展蔬菜种植主要因为(  )
A.寒地蔬菜市场竞争力强 B.未利用土地资源充足
C.蔬菜市场对外依赖度高 D.其他行业就业机会少
14.推测加拿大北部蔬菜温室大棚需要从南部调入(  )
A.土壤 B.化肥 C.水源 D.能源
(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卡修阿纳国家森林地处亚马孙平原中部,分旱雨两季。研究表明,该地土壤孔隙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深受透气状况的影响。 图5示意连续23个月对该地典型林下土壤二氧化碳浓度的观察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土壤二氧化碳浓度推测,卡修阿纳国家森林的雨季结束于(  )
A.3 月 B.7 月 C.9 月 D.12月
16.卡修阿纳国家森林0.5米以内的浅层土壤质地最可能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荔园始建于明朝,位于广州城厢外的珠江东岸。 古人筑堤围垦,在地势低洼处开凿塘、涌,塘中植荷,基围广种荔枝,形成兼具生产和休闲于一体的岭南园林雏形。 唐荔园的水塘向荔湾涌一侧设水口,水口有闸门控制。 1830年,某广州富商以唐荔园为基础,开始营造具有山水朦胧意境的海上仙馆,随后的几十年内海山仙馆成为会友、休闲、收藏的福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荔湾涌一带的水域被城市建设蚕食得所剩无几,部分河涌被水泥盖板封顶,部分被填埋。 2010年起,荔湾涌一带兴起“揭盖复涌”,经过十余年的修复,目前该区域已经成为熔铸历史记忆的“生态名片”。 下图示意1920年海山仙馆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简述唐荔园的水塘向荔湾涌一侧设水口的目的。
(2)说明以唐荔园为基础营造海山仙馆的有利条件。
(3)分析“揭盖复涌”对改善广州人居环境的意义。
18.(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车速降运动是以山地自行车为工具,依靠全方位的综合身体素养,在复杂多变的全地形路况下进行锻炼或比赛的户外极限运动。 仰天窝地处成都近郊,早期由山地车速降爱好者自发进行场地简易改造,并在爱好者群体内部举办比赛,逐渐成为成都山地车速降运动首选地。 目前仰天窝仍未配备登山缆车,运动员需要骑行或推行上山。 图7示意成都仰天窝的位置。
(1)分析仰天窝成为成都山地车速降运动首选地的自然条件。
(2)简述夏季仰天窝开展山地车速降的风险。
(3)说明仰天窝未配备登山缆车的原因。
19.(2024高三下·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中的硫具有外源和内源之分,外源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硫酸盐矿物风化及大气沉降,内源主要来自硫酸盐还原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海底火山活动。 距今约7.2亿—6.35 亿年全球经历多次冰川覆盖低纬度的事件,被誉为“雪球地球”时期。彼时的南华盆地邻近海洋,多被冰雪覆盖。在“雪球地球”时期结束后,南华盆地冰下径流逐渐相通,硫酸盐矿物快速积累。 下图示意全球硫循环模式。
(1)分析“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气候转暖后,南华盆地硫酸盐的积累主要来自海洋,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服务业类型的布局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对服务业区位影响很大。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交通通达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
信息化 信息化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信息化水平成为现代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技术因素 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相融合,布局更加广泛,服务更为完善
国家政策 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1.1988年之前的餐饮老字号选址在老县城,主要因为老县城为当时的人口聚集地,客户较多,消费规模大。与外围相比,当时老县城内土地租金较高,经营成本较高。老县城内几家老字号并未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餐饮主要面向县城本地人服务,不考虑对外交通因素。
故答案为:C。
2.大型连锁酒店的餐厅具有标准化特征,在其带动作用下,本地餐厅加快标准模仿,并通过改造经营空间提升硬件设施水平。虽然客家本地菜有所削弱,但不至于放弃,消费规模总体在扩大,且不同类型餐饮存在差异竞争,不会因为大型连锁酒店的餐厅进驻导致中小店铺纷纷关闭。A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3.设置分店后,管理难度加大,不能因为靠近大型酒店就直接提高菜肴价格。在新城区开设分店能抢占新城区的市场,扩大知名度。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4.C
5.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陆域条件(筑港条件)。
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4.由表可知,超过300万标准箱、500万标准箱的港口都分布在沿海,虽然南北方都具备一定的大型内贸集装箱港口,但无法判断其发展时序,我国不同区域的内贸集装箱港口具备不同标准箱量,形成一定的等级序列,分布范围较广阔。C正确。
故答案为:C。
5.内河水系中,长江水系内贸集装箱港口较多,长江入海口位于华东沿海区域,因此华东沿海区域处于海陆咽喉部位,适合利用位置优势发展河海集装箱转运。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6.A
7.C
8.D
【知识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比较
  交通运输 围海填海造陆 海底储藏
形式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 废弃物处理场
利用空间 海底、海面 浅海 海底
优点 连续性、广阔性   广阔、温度低且变化平稳、远离居民区、缺氧
发展趋势 大型化、专业化、大吨位、速度快、强续航 人工岛、海上人工码头、工厂和作业平台 海底仓库
意义 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扩大了居住和生产空间 扩大物品的储藏空间
6.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等边三角形便于迎接三个不同方向的海浪,提高发电效率,美观设计不是该装置的主要考虑因素。向不同方向移动关键在于发动机驱动,与外观三角形无关。A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7.台风来临时,注水下沉能减少在海平面以上暴露的体积,减轻被风浪破坏的程度。C正确。
故答案为:C。
8.南海海域开阔,岛屿众多,用电需求量大,需要通过灵活性较强的装置提供能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9.B
10.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9.A、比北京时间慢约45分钟,即日落地方时17:35,太阳明显直射南半球。由题意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5° ,纬度距离为35°,已知点在37°42'N,反推太阳直射2°42' N,仍在赤道附近且位于北半球,不符合,A错误。
B、比北京时间慢约20分钟,即日落地方时约18:00,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当地在35°N,正午太阳高度角55°符合,B正确。
C、比北京时间慢约6分钟,即日落地方时18:14,应为夏半年,太阳应直射北半球,而地处31°,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5°则太阳直射南半球,C错误。
D、比北京时间慢约26分钟,即日落地方时17:54,太阳直射赤道附近,而地处23°,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5° ,则太阳直射12°S,明显直射南半球,不符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火烧云是散射的结果,说明水汽含量高,散射能力强,指示着对流天气,大气不稳定,气温较高,水汽充沛。傍晚气温开始下降,对流难以继续发展,暴雨可能性较低(晚霞行千里)。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11.B
12.B
【知识点】冰川地貌;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冰川擦痕是古冰川地区基岩表面最常见的冰川侵蚀微形态。它们是底部冰中岩屑在基岩上刻划的结果,具有指示冰流方向的意义。擦痕形状多样、大小不一,有细到肉眼难辨的擦痕,也有延伸数米至数十米的冰川擦槽。同一基岩面上出现几组擦痕,说明冰流方向曾发生变化;相邻地方擦痕方向不同则表示冰川底部流向的局部变化。冰川磨光面是由细小岩屑(如砂和粉砂)在质地致密的基岩面上长期磨蚀形成,实际是由密集的擦痕组成的。羊背岩是冰川侵蚀岩床造成的石质小丘。它们大体顺冰川流向成群分布,长轴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有时大的羊背岩上叠加小的羊背岩。羊背岩反映冰川侵蚀的主要机制,它的迎冰面坡长而平缓光滑,是磨蚀作用造成的;背冰面陡峭、参差不齐,是冰川拔蚀作用的产物。如果羊背岩的迎冰面和背冰面都发育成流线型,便名鲸背岩。羊背岩地形主要出现在结晶岩地区。
11.海水封冻时冰山无法运动,①错误。大陆架宽浅,冰山易搁浅,②正确。棱角尖锐侵蚀能力强,③正确。海水运动和缓难以推动搁浅的冰山移动,需要较强的洋流动力和地转偏向力,④错误。
故答案为:B。
12.根据波纹脊可以判断冰山每日运动距离,说明与每日周期的动力有关,洋流运动、风力和重力沉降不具有日周期性,潮汐振荡据日周期性。
故答案为:B。
【答案】13.C
14.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13.A、加拿大北部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热量条件很差,当地种植蔬菜(温室大棚蔬菜)成本高、且产量低,其蔬菜的竞争能力较弱,A错误;
B、加拿大北部虽然未利用土地多,但条件恶劣,难以利用,土地资源并不充足,B错误;
C、由于当地蔬菜产量低,因此该地蔬菜市场对外依赖度高,C正确;
D、当地其他行业就业机会的多寡与是否拓展蔬菜种植关系不大,D错误。
故正确的答案为:C。
14.加拿大北部气候寒冷,土壤发育较差,若要发展蔬菜种植,需要从外地(南部低纬度地区)调入土壤。当地可以利用蔬菜残余根茎等制作有机肥,没有必要远距离调入化肥,加拿大北部有丰富的积雪融水,水源部短缺。难以从南部地区调配能源,且没有必要为蔬菜大棚远距离调配能源。
故答案为:A。
【答案】15.B
16.C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点评】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5.由图可知,7月开始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下降,说明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孔隙中的二氧化碳向外散逸。雨季,土壤潮湿黏重,透气性差。故可以推测该地雨季结束的时间应该在7月份,B正确。
故答案为:B。
16.由图可知,0.5米以内的浅层土壤二氧化碳浓度低,说明透气性好,推测以沙为主。亚马孙平原生物风化较强,不太可能出现占比较高的砾石。C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1)避开珠江涨潮时的成水入侵;及时泄洪,控制水塘的水量,避免淹没果基(荔枝园)促进水体交换,维持水质。
(2)塘、涌环绕,水景基底好:开挖(加深)塘、通堆积的淤泥利于营造假山:水系与珠江相通,交通可达性高,便于海山仙馆的会友。
(3)形成良性的水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亲水空间,提升人居品位;增大水体面积调节局地小气候;水生植被固碳能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的唐荔园位于珠江口附近的沙洲上,唐荔园的水塘向荔湾涌一侧设水口,背离珠江口,可以避开珠江涨潮时的成水入侵;及时泄洪,控制水塘的水量,避免淹没果基(荔枝园)促进水体交换,维持水质。(2)唐荔园为基础营造海山仙馆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文及水系等方面进行说明。该地区塘、涌环绕,水景基底好;开挖(加深)塘、通堆积的淤泥利于营造假山;水系与珠江相通,交通可达性高,便于海山仙馆的会友。
(3)“揭盖复涌”对改善广州人居环境的意义,主要从退陆还湿能够提高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叙述。通过“揭盖复涌”可以形成良性的水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亲水空间,提升人居品位;增大水体面积调节局地小气候;水生植被固碳能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点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1)存在的问题
①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近岸过度开发与深海开发不足问题突出。
②海岸侵蚀、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保护措施
18.【答案】(1)背靠山脉,地形复杂,坡度较大,适合开辟速隆赛道:坡向整休朝北,速降过程中较少直面太阳光;亚热带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度高,障碍多。
(2)多暴雨,路面湿滑:山谷地区,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出现云雾,能见度低:有毒有害的虫、蛇出没概率较大。
(3)仍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速降比赛少、规格低:速降运动员身休素养较好,骑行(推行)上山难度较低:未拓展旅游观光等其他项目,配备缆车需求不足;减少工程项目,减轻对龙泉山林地的侵占。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仰天窝成为成都山地车速降运动首选地的自然条件,主要从仰天窝的地形、植被等环境适宜开发山地车赛道方面进行分析。仰天窝背靠山脉,地形复杂,坡度较大,适合开辟速隆赛道;坡向整休朝北,速降过程中较少直面太阳光;亚热带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度高,障碍多。
(2)夏天仰天窝开展山地车速降的风险,主要从天气、路面、灾害等角度进行叙述。该地夏季多暴雨,路面湿滑:山谷地区,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阴雨天气多,易出现云雾,能见度低;植被丛林中夏季可能有毒有害的虫、蛇出没等风险。
(3)仰天窝未配备登山缆车的原因,主要从区域旅游设施建设部完善、赛道使用次数少、政府限制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能该地仍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速降比赛少、规格低:速降运动员身休素养较好,骑行(推行)上山难度较低:未拓展旅游观光等其他项目,配备缆车需求不足;减少工程项目,减轻对龙泉山林地的侵占。
【点评】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较优;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近,旅游开发价值高。反之开发价值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19.【答案】(1)冰雪覆盖范围大,风化作用弱;径流流量小,搬运硫酸盐矿物的能力差;海水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2)认同:南华盆地距海较近,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海水携带硫酸盐矿物入侵南华盆地。不认同:“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海洋难以成为硫酸盐的源地;冰下径流来自消融的冰盖,更多携带陆表风化产生的硫酸盐矿物。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冰期环境物质循环速度慢,硫酸盐多存在陆地上的冰川中,另外地球的寒冷时期,海水温度低,含有硫酸盐的有机质分解缓慢等方面进行分析。 冰雪覆盖范围大,风化作用弱;径流流量小,搬运硫酸盐矿物的能力差;海水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2)本题为探究性题目,首先要陈述观点,然后说明观点的正确或合理性。若认同,则同南华盆地距海较近,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海水携带硫酸盐矿物入侵南华盆地进行阐述。若不认同,则从“雪球地球”时期海水硫酸盐浓度较低,海洋难以成为硫酸盐的源地;冰下径流来自消融的冰盖,更多携带陆表风化产生的硫酸盐矿物方面说明理由。
【点评】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 概念 特点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