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下册7.2 铁匠波尔卡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下册7.2 铁匠波尔卡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20 19: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铁匠波尔卡
审美感知: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使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听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艺术表现: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乐曲主题旋律的变化,从而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文化理解: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
核心素养
01
新课导入
02
新课探究
03
课堂小结
04
课后作业


0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见过铁匠吗?
铁匠是做什么的?
02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聆听乐曲:
乐曲是怎样表现打铁声的?
数一数,这样的声音出现了几次?
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1853年开始从事指挥和作曲,后任宫廷舞会的指挥。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其中有100多首波尔卡。
新课探究
《铁匠波尔卡》创作于1869年,是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深受大家的喜爱。
新课探究
随着高高低低的小锤子图形谱,划划主题旋律的走向。
新课探究
哼唱主题旋律:
前奏旋律最后一个音加了一声小锤声,紧接着主题旋律就出现了,仔细听哦!
新课探究
乐曲中的打铁声可以用哪件乐器模仿
新课探究
音乐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与欢乐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在火光下快乐地劳动的情景。
新课探究
用三角铁、碰铃、沙槌模仿小锤,随音乐声中的打铁声敲击;用持锣、鼓模仿大锤,在音乐最后的高潮部分有节奏地敲击,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
新课探究
03
课堂小结
学习了《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出劳动的幸福吧!
课堂小结
04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这首乐曲。
课后作业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