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B 2a-2e
01
Theoretical Basis
02
Analysis of the Text
04
Learning Objectives &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05
Teaching Procedures
06
Teaching Reflection
Parts
03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01
PART ONE
Theoretical Basis
2022版新课标
英语学习活动观
布鲁姆认知分类
Theoretical Basis
2022版新课标
英语学习活动观
布鲁姆认知分类
01
要素 具体内容
主题: 人与自然 “环境保护”主题群中的“热爱与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语篇类型: 说明文 讲述了大熊猫的日常生活、大熊猫处于濒危的原因以及社会各界保护大熊猫的举措。
语言知识 词汇: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和语篇中的意义、词性和功能。
语篇:理解说明文语篇的基本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
语言技能 理解性技能:梳理书面语篇的脉络,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表达性技能:以口语的形式简单转述语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经常和同学组成小组,合作学习英语;
认知策略:了解和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如寻读,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02
PART TWO
Analysis of the Text
关联大单元设计:
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作用
语篇分析 What/ Why/ How
Analysis of the Text:在单元中的作用
02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5课时,课型为阅读课,
隶属于主题小观念3“保护大自然,体现社
会责任感”。
对应语言小观念3中按照说明文文体特征,
总结、概括信息,表达爱护动物的个人观
点及其拯救措施。
对应单元目标3: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保
护动物的建议,探究保护大自然的主题意义。
Analysis of the Text
02
what
写作意图:让读者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引起读者对更多濒危动物的关注,培养读者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why
how
主题:该语篇主题为“人与自然”,属于“环境保护”主题群中的“热爱与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容:该语篇主要讲述了大熊猫的日常生活、大熊猫处于濒危的原因以及社会各界保护大熊猫的举措。
内容结构:这篇说明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了大熊猫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第3段)讲述了大熊猫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第三部分(第4段)主要描述了社会各界保护大熊猫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举措,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文体特征:作者采用“引用”、“列数字”等方式,表达饲养员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和熊猫的处境,使文章信息真实可靠。
语言特点:文章合理使用了多种时态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03
PART Thre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已有基础
存在障碍
发展需求
已有基础
1. 八年级学生对动物话题比较感兴趣,容易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七年级学过有关动物的相关表达和对动物喜好的描
述,对于本课时的话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存在障碍
1.对其繁殖特点、处于濒危的原因以及各界所做的努力了
解较少。
2. 该语篇属于说明文,学生对于此类体裁接触较少。
发展需求
1. 采用问题链、头脑风暴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对大熊猫的了解。
2. 通过阐释、提问等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文类说明文
的基本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
01
02
03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04
04
PART Four
Learning Objectives &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关键词,能够联系已知,说出大熊猫的相关信息;
(学习理解)
2.通过阅读文本,运用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能够准确匹配段落大意、回答问题链、填写表格、补
全思维导图,形成有关大熊猫日常生活、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的结构化知识;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3.通过头脑风暴,能够说出青少年保护大熊猫和野生动物的举措,并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知识发表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演讲。(迁移创新)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Teaching Objectives &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04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05
PART Five
Teaching Procedures
学习理解类
应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Step 1 Lead-in & Pre-reading
Task 1:
Teaching Procedures
设计意图:感知主题,激发兴趣,激活已知
活动层次:学习理解(感知与注意)
评价:学生能否根据提示词描述大熊猫。
落实学习目标1
05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Step 2 While Reading
Task 2: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判断文体特征。
活动层次: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概括和整合)
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匹配段落大意;选对文章体裁。
落实学习目标2
Teaching Procedures
05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Step 2 While Reading
Task 3: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深入语篇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语言表达的手段,培养高阶思维,内化语言知识。
活动层次: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
迁移创新(推理与论证)
应用实践(内化与运用)
评价:能否准确回答问题,能够演绎大熊猫日常生活的片段。
落实学习目标2
05
Teaching Procedures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Task 4:
设计意图:渗透说文明写作手法,培养高
阶思维。
活动层次: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
迁移创新(推理与论证)
评价:学生能否选对写作手法,找出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
落实学习目标2
05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2 While Reading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Task 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语篇概括与整合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
活动层次:学习理解(概括与整合)
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填写表格。
落实学习目标2
05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2 While Reading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Task 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语篇概括与整合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活动层次: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迁移创新 (想象与创造)
评价:学生能否提取3方保护大熊猫的举措。
落实学习目标2&3
05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2 While Reading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Task 7: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语篇,运用并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形成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活动层次:应用实践(内化与运用)
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填写思维导图。
落实学习目标2
05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3 Post Reading
学习理解类
运用实践类
迁移创新类
Task 8: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超越语篇,进行想象与创造,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活动层次:应用实践(内化与运用)
迁移创新(想像与创造)
评价:学生能否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介绍大熊猫相关信息,想出青少年保护野生动物的举措并且发表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演讲。
落实学习目标3
05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3 Post Reading
Homework:
05
Teaching Procedures
06
PART SIX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Reflection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基于语篇形成新的结构化知识;在完成思维导图、演讲中内化与运用,深入语篇,巩固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在演讲、思考活动中想像与创造、推理与论证,超越语篇,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通过以上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