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元旦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四个“化学魔术”,下列“魔术”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魔棒点灯 B.旅行的火焰 C.可乐变“雪碧” D.水变“牛奶”
2.下列变化本质上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甘蔗榨汁 B.车胎爆裂 C.炭包吸附色素 D.鲜奶制成酸奶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粮食可以酿酒 D.汽油挥发
4.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干冰升华 B.钢铁生锈,红磷变白磷
C.冰雪融化,分离液态空气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5.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部分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 B.亚硝酸钠受热易分解——物理性质
C.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亚硝酸钠有毒——化学性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 D.铜丝用作电线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人体呼出气体中( )
A.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的含量 B.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一样多 D.氧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9.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
A.夹在试管的中部
B.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C.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夹在试管的任何地方
10.要准确量取95mL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 )
A.10mL B.50mL C.100mL D.200mL
11.在某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给液体加热”的试题,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没有垫陶土网 B.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C.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2.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13.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6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一定大于6毫升 B.一定小于6毫升
C.一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6毫升也可能小于6毫升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要及时清洗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再双手握住试管底部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不小心碰到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C.刚加热过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8.下列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蒸发皿 D.烧杯
1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
B.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放10mL液体
C.取用固体药品,若没说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D.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固体反应物在试管中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免固体漏出
B.试管、坩埚钳、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mL.
D.实验室化学反应后的废液都直接倒入下水道
二、非选择题
21.下列实验操作均有错误,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予以指正:
(1)A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的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 中,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若未说明用量,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_____________
(2)连接和组装仪器的操作时,玻璃导管口附近要___________ 后旋进乳胶管;
(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的液体体积为_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____________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_________47mL(填“大于”或“小于”)。
2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3)取一根火柴棒,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___________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能看到蜡烛上方产生一缕________ ,用火柴去点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产生的白烟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首先由导管口_______ (填“A”“A、B”或“B”)吸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填“多”或“少”)。
(2)然后从导管口_______ (填“A”或“B”)吹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__________ (填“多”或“少”)。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更_________ (填“多”或“少”)。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C 7.D 8.D 9.C 10.C 11.B 12.A 13.A 14.B 15.A 16.D 17.C 18.D 19.B 20.B
21.(1)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直接加热烧杯内的液体且烧杯内液体超过烧杯容积的2/3
烧杯放在陶土网上加热且液体不超过烧杯容积的2/3
(3)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扔进竖直的试管中 试管横放,块状固体药品置于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缓缓地滑入试管底部
(4)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入了试管内部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垂直悬空于试管口的正上方
22.
(1)广口瓶 1~2mL
(2)用水润湿
(3)44 胶头滴管 大于
23.
(1)小
(2)石蜡熔化
(3)外焰
(4)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石蜡蒸汽冷凝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24.(1)B 不变浑浊 少
(2)A 变浑浊 多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