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6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0 20: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4.6超重与失重 学时 1学时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内容与学情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1.教科书中将“超重与失重”以单独一节的形式呈现出来,注重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过程中的体验和发现过程,强化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过程的方法。 2.本节内容从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学生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观察体重计示数变化,引发疑问,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接下来通过设计实验分析在电梯中体重计示数变化情况,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列方程定量比较体重计示数和实际重力的关系,归纳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实质,再运用超重和失重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应用牛顿运动规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
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内涵有清晰的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很难从理论上自主得到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说的有些“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把物理学上的失重误认为是物体“失去重力”;容易把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联系。这些学习上的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超重(或失重)就是物体重量的增加(或减少);二是学生往往认为,物体向上运动时就超重,向下运动时就失重,没有真正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人站在体重计上快速蹲起的过程,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体重计示数和实际重力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说明其测量原理; 3.通过观察电梯里体重计示数的变化,归纳得出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并运用牛顿定律能够说出超重和失重的动力学原因; 4.通过所学规律,解决生活中超重和失重现象 。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通过体验,说出重力和视重的关系。 评价任务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表格,自主归纳得出超重和失重条件。 评价任务3:通过自主画受力分析图,列出方程,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评价任务4:自己可以列举出身边的有关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本节;周末体验坐电梯或是带着体重计一起坐电梯带来的的感受。
学习策略 启发式教学,演示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你会发现,在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当人静止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这是为什么呢? 回忆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在下蹲的过程中,观察体重计的示数。 通过对身边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创设了真实的、学生可以参与的情景,并引发疑问,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
环节一 实验探究:如何测量重力? 任务:在已知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实验室里有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如何能准确的测定某一物体的重力? 1.利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再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根据G=mg计算得出物体的重力 2.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再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了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 我们把测力计的读数叫做“视重”,是不是所有情况下视重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呢? 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完成这些小实验的探究。 引导学生体会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是利用了力的平衡条件来测量的,为学生理解体重计上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作好铺垫。
环节二 实验探究: 回忆我们周末的兴趣作业:坐电梯或是带着体重计一起坐电梯。有什么感受呢? 观察放在电梯中的体重计示数变化,思考在电梯上行和下行中都经历了哪些运动过程? 各个过程分别是什么样的运动?在各个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情况怎样?物体出现超重和失重状态与哪个物理量有关? 电梯运动过程V方向a方向读数F与G的关系超重/ 失重静止平衡状态上升阶段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下降阶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
通过对表格内容的分析,得出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物体的重力的现象。 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物体的重力的现象。 随堂检测:(多选)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CD)。 A.图1的示数等于该同学的重力 B.图2、图5的示数等于该同学的重力 C.图3、图4的示数小于该同学的重力 D.图3、图4的示数等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环节二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体重计示数变化,能够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定义,利用随堂检测进行评价。
环节三 继续探索:分析以上实验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找到拉力和重力的定量关系 根据自己所列方程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并完成以下表格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突破重难点
环节四 拓展延伸:大家在知道了超重和失重的规律之后,想想我们都见过超重和失重现象吗?请列举3-5条。 开阔学生的思路,根据自己所学,能完成对身边有关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解释
达标 检测 课堂作业:1、2、3
课堂小结 板书中的表格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2、3、4、5
板书 设计 §4.6超重和失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