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20: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一部分,括号里对应的金属应该是(  )
A.Al Cu B.Al Fe C.Mg Fe D.Fe Cu
2.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1)Zn、Cu、稀硫酸;(2)Zn、Cu、MgSO4溶液;(3)Zn、Cu、AgNO3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仅有(1) B.(2)(3) C.(1)(3) D.(1)(2)(3)
3.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把金属拉成丝 B.蒸发结晶 C.石油分馏 D.用铁矿石炼铁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A.Cu、AgNO3溶液、FeSO4溶液
B.Fe、Cu、Ag、稀盐酸
C.Fe 、Ag、Cu( NO3)2溶液
D.Fe 、Cu、稀硫酸、AgNO3溶液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B.某温度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碘粒会得到紫红色溶液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6.下列生活中现象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含碳量高的是钢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活性炭能够净化水是因为其表面疏松多孔
D.夏天容易爆胎是因为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小
C.焊锡能用来焊接金属是因为其熔点低
D.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8.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
B.浓缩海水时,加入熟石灰使镁离子沉淀:MgC12+Ca(OH)2=Mg(OH)2↓+CaCl2
C.工业上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H2O22H2↑+O2↑
D.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Fe2O3+3COFe+3CO2
9.将铁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
A.铁的导电性比铜的强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C.铁的硬度比铜的大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食物变质 C.纸张燃烧 D.矿石粉碎
11.向mg 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向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mg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该滤液为浅绿色
二、填空与简答
12.全球瞩目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体育馆卢赛尔体育馆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从外面看,造型酷似“大金碗”,外幕墙为双曲面幅板幕墙,钢结构用量约3万吨,体育场周围的停车场和服务区由太阳能板遮盖,以此为体育场和周边设施提供电力。
材料二:足球世界杯的奖杯“大力神杯”,是足球界最高荣誉的象征。整个奖杯看上去就像两个大力士托起了地球,被称为“大力神金杯”。大力神杯的材
质是18K黄金铸造,底座值有两图墨绿色的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
(1)卡塔尔在承办世界杯时做出了绿色低碳的环保承诺,致力打造首属“碳 图一 图二中和”世界杯。“碳中和”的碳指的是 (填物质名称),比赛中提供电力的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金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原因是 。
(3)在潮湿环境中久置的铜器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它与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相同,请写出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
(4)场馆建设使用了大量铁合金,下列有关工业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比赤铁矿更适合炼铁
B.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
C.焦炭在炼铁过程中体现了可燃性和还原性
D.高炉炼铁得到的主要产品是钢
1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了明显的划痕,说明 。
(3)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若把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表面出现大量气泡而X表面无明显变化,则以下反应定不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4)钢铁易生锈。汽车在喷漆前可用盐酸“酸洗”,以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 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
14.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3)金属资源有限,不能再生。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
15.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1)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2)合金中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3)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4)合金一定为混合物;(5)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
16.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铜,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
(2)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17.A、B、C、D、E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在常温下为液体,D为金属单质,E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防止D生锈的措施是 (写出一个合理答案即可)。
18.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土壤和水体。某手机电路板中含有Sn、Fe、Cu、Au、Ag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其中Sn、Au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
(1)过程Ⅰ、Ⅱ、Ⅳ均涉及的操作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仪器是 。
(2)写出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滤液4的主要成分(水除外)是 。
三、科学探究题
19.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小敏同学学会了从化学视角去研究生活中的物质。小敏对家中的铁盒点心——莲蓉饼的制作、金属包装、袋内脱氧剂及食品安全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任务一:探究点心的成分
如图为莲蓉饼的标签。
(1)配料中含有蔗糖。蔗糖的制作需要在红糖浆里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 。蔗糖溶液不导电,原因是 。
(2)从微观角度解释莲蓉饼贮存方法 。
任务二:探究包装盒中的成分
【提出问题】制作包装盒的金属是什么?
【查阅资料】食品包装盒通常是马口铁。马口铁是一种低碳钢。
【进行实验】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 操作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一 剪取少量打磨后的包装盒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 样品中含有金属铁。
二 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黑色固体 样品中含有碳。
【反思交流】
(4)写出铁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小明同学认为有更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判断包装盒成分: 。
任务三:探究脱氧剂的成分
脱氧剂中含有铁粉与炭粉、氯化钠等。小初同学为了验证氯化钠的作用,用控制变量法按图1装置设计并进行实验。
(6)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 右侧导管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证明氯化钠确实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也就可以更好地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思维拓展】硅藻土的作用是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
(7)图2为一定空间内硅藻土用量(g)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则脱氧利中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 g。
四、计算题
20.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化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
求: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故选D。
2.A
【详解】(1)中由于锌可以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因此可以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2)中锌和铜都不能和硫酸镁溶液反应,因此不能分辨出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3)中Zn、Cu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Zn、Cu活动性大于银,但不能比较锌铜的活动性强弱,由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
点睛:能够和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应在氢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把金属拉成丝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金属的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蒸发结晶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水分蒸发导致溶质析出,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混合物根据熔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Cu能与AgNO3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铜不与FeSO4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得出Fe>Cu>Ag,不符合题意;
B、Fe与稀盐酸能反应,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之前,而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Cu、Ag活动性位于H后,但不能比较出Cu和Ag的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C、Fe能与Cu( NO3)2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Fe> Cu,而Ag不与Cu(NO3)2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Cu> Ag,得出Fe>Cu> Ag,不符合题意;
D、Fe与稀硫酸能反应,而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而Cu能与AgNO3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Cu> Ag,得出Fe>Cu> Ag,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一是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二是一种金属能否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5.D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选项错误;
B、碘不溶于水,所以某温度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碘粒不会得到紫红色溶液,选项错误;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少量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溶液中有硫酸铜剩余,溶液的蓝色变浅一些,选项错误;
D、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选项正确,故选D。
6.C
【详解】A、生铁和钢是铁、碳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含碳量高的合金是生铁。A错误;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B错误;
C、活性炭能够净化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正确;
D、夏天容易爆胎是因为分子受热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铝、铁都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选项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选项错误;
C、焊锡能用来焊接金属是因为其熔点低,选项正确;
D、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化学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内部铝的作用,选项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方程式为: ,故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故选B。
9.B
【详解】将铁、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能与稀硫酸反应,能置换成硫酸中的氢,即活动性铁>氢;铜表面无明显现象,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氢>铜;由此可得两种金属活动性铁>铜,即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故选B。
10.D
【详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分析】根据锌、铁、铜活动性顺序为锌>铁>氢>铜,向mg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若锌有剩余,则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加入稀盐酸,锌和铁会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
【详解】A.由分析可得,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一定为铜,可能硫酸铜部分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也可能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硫酸亚铁,故A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得,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金属为铜和铁,向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铁与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产物中有气体,因此,一定有气泡产生,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得,锌粉与CuSO4、FeSO4都反应,由和可得,锌粉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得到的溶液质量都增大,反应前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质量为mg,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mg,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得,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因为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所以,该滤液为浅绿色,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1) 二氧化碳 可再生
(2)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2Cu+O2+H2O+CO2=Cu2(OH)2CO3
(4)C
【详解】(1)①、碳中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②、可再生能源是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或较短周期内再生产的能源,故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
(2)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金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根据其元素组成可以得出,铜生锈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故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4)A、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而氧化铁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故赤铁矿更适合炼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为使原料充分接触,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空气从下方通入,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焦炭在炼铁过程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体现了焦炭的可燃性,碳又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体现了焦炭的还原性,故C正确,符合题意;
D、高炉炼铁得到的主要产品是生铁,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C 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 A Fe2O3+6HCl=2FeCl3+3H2O D
【详解】(1)A 金属硬币是利用金属耐磨、耐腐蚀、密度小等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铝制导线是利用铝具有导电性的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铜制火锅是利用铜具有导热性的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了明显的划痕,说明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
(3)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则Z的金属活动性最强。若把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表面出现大量气泡而X表面无明显变化,证明Y>H,H>X,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Y>X。
A 由于Y>X, 此反应不能发生,此选项错误;
B 由于Y>H,H>Cu,所以Y>Cu,反应能发生,此选项正确;
C 由于Y>X,反应能发生,此选项正确。
D 由于Z>Y>H,所以Z>H,反应能发生,此选项正确。。
故选A。
(4)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5)在高温下,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发生反应。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依次发生的反应有:Zn+2AgNO3=2Ag+Zn(NO3)2、Zn+Cu(NO3)2=Zn(NO3)2+Cu,锌不与硝酸镁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含有Cu(NO3)2,滤渣中一定有生成的银,可能有铜,此选项正确;
B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无AgNO3,一定有没参加反应的硝酸镁、生成的硝酸锌,此选项正确;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加入的锌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此选项正确;
D 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多,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滤渣中一定不含镁,可能含有锌,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发生反应。
14. 硬度大等(合理即可)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等(合理即可)
【详解】(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合金的优点硬度比组成的金属大、抗腐蚀性比组成的金属更强和熔点比组成的金属更低等,所以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等(合理即可),故填:硬度大等(合理即可);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故填: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等(合理即可)。
15.(3)(4)(5)
【分析】在一种金属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
【详解】(1)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不一定全部由金属组成,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选项说法错误;
(2)合金是几种成分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其中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选项说法错误;
(3)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选项说法正确;
(4)金属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合金一定为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5)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 选项说法正确。
故正确的是(3)(4)(5)。
16. Mg(NO3)2 Cu(NO3)2 小于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先发生的反应是:Mg+2AgNO3=2Ag+ Mg(NO3)2 ,硝酸银溶液反应完以后,发生的反应是:Mg+Cu(NO3)2=Mg(NO3)2+Cu。
【详解】(1)若滤渣中有铜,则硝酸银溶液完全参加了反应,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生成的Mg(NO3)2,可能含有剩余的Cu(NO3)2;
(2) , 反应后溶质质量减少,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即得到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17.(1)
(2)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与清洁(刷漆等合理即可)
【分析】A在常温下为液体,通电生成B和C,推断A是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D为金属单质,能与C、A共同反应生成E,E是铁锈主要成分即氧化铁,故推断C是氧气,因此B是氢气,将结果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题意,A是水,化学式是:;
(2)反应①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3)由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即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故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与清洁(刷漆等合理即可)
18. 过滤 铁架台 Fe+H2SO4=FeSO4+H2 ↑ Fe+SnSO4=FeSO4+Sn 2Cu+2H2SO4+O22CuSO4+2H2O 硫酸亚铁
【详解】(1)由图可知,操作是将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仪器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2)由图可知,滤液1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锡和硫酸,则过程Ⅱ中反应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以及铁与硫酸锡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锡,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H2SO4=FeSO4+H2 ↑、Fe+SnSO4=FeSO4+Sn。
(3)过程Ⅲ中反应是铜、稀硫酸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u+2H2SO4+O22CuSO4+2H2O。
(4)由图可知,滤液4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故填硫酸亚铁。
19.(1) 吸附色素 蔗糖由分子构成,溶液中没有带电微粒
(2)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反应减慢
(3)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Fe+H2SO4=FeSO4+H2↑
(5)用磁铁去吸引
(6)高于
(7)0.35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带电的微粒,所以蔗糖溶液不导电;
(2)莲蓉饼需要存放于阴凉干爽处或冰箱内冷藏,是因为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反应减慢;
(3)样品中含有金属铁,加入足量稀硫酸后,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现象为:固体逐渐减少,溶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铁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5)铁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去吸引,若磁铁表面有黑色物质,证明有铁;
(6)铁和水、氧气接触生锈,在食盐水中生锈速度更快,故相同时间左侧消耗氧气和水更多,压强更小,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高于右侧导管液面,证明氯化钠确实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7)由图2信息可知,硅藻土为0.35g时,脱氧时间最短,为硅藻土的最佳用量。
20.(1)0.2
(2)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则
解得x=6.5g
则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合金中锌的质量为6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50g+50g+50g-159.8g=0.2g。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