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3-20 19: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弘扬真善美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根据新课标理念,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此之前,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和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两课,以及刚刚结束的《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欣赏了大量富有深层意蕴的优秀美术作品。这些知识的沉淀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地铺垫作用,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来确定我的教学,初中生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体地位,因此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本课教学我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真诚,善良,美好的情感表达,理解这此美术作品为什么被世人铭记,成为不朽之作,掌握美术作品的认识,教育和审美的三个主要功能。
2.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营造出相关作品的真实环境,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体会作品的真善美。注重师生间的五动,在交流分享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3.了解美术作品的真善美,在学习中促进学生精神的滋养,提升的文化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学生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与发展,和学生一起找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部分,并能对其做出深刻分析,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法、探究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音频等图文资料
学具:课本、相关图文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导 阶 段 对比一下中外两件美术作品,说说你看到的内容和直接的感受。 课件展示 《夯歌》王文彬 《纺织女》委拉斯开兹 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回答问题。 内容描述: 《夯歌》中,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唱响了夯歌。 《纺织女》,近景是纺织工厂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远景是壁毯上画的神话故事。 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美术作品。
发展阶段 分析: 这两张画内容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色彩各有什么不同?观察角度各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你能分析作者的意图吗? 教师总结: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通过分析以上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的美。 作品分析:《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放射状的感动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映照着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 作者意图:《夯歌》中画家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这一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和讴歌。作品让人感受到青年一代现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好理想。《纺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看到了劳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了解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学会从形象、情节和内容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及体现的深层意蕴。
深入阶段 深入阶段 深入阶段 拓展阶段 播放ppt图片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 潘荣本《铁肩担道义》陈冰青《木头人》 (1)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点? (2)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的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笞假恶丑。 播放图片 欣赏下面中外美术作品: 东汉《铜奔马》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展示《铜奔马》 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的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我们再欣赏任何一幅作品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展示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人》 《开国大典》 董希文 《铁肩担道义》表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等,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斗争的情景,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木头人》尖锐地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与老师一起总结: 侧面的描写 尖锐的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某种不良风气。 作品通过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来弘扬社会中的美好品德。 学生分析: 《铜奔马》中,马的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马的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疾飞的鸟背上,更加衬托出它奔驰的神速。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给人以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青铜雕塑杰作。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作品描绘的是法国侵略军枪杀西班牙革命者的场景,揭露了侵略者的杀人罪行,歌颂了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 作品具有形体结实、结构精制、色调和谐清新的特点,出色地表现了光和室内的空间感。 把一个规模宏大的历史题材,以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象征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托了开国大典的主题。《开国大典》这种近乎纯色的色调构成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灰色调大相径庭。地毯上的图案及灯笼、柱子和护栏等都具有典型文化符号的隐喻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中国 审美趣味的油画风格。 齐白石, 文人画家之一 , 号白石山人、寄萍堂主、木居士、三百印石富翁、杏子坞 老民、借山吟馆主者等 。 荷花--花瓶(和平) 这幅作品描写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家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构图和人物关系和谐烘托了主题形象。 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小结 教师总结: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 本课我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要想了解更多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努力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 1、关注生活所见的美术表现形式。 2、选择自己最欣赏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短文的写作练习。 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课后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以不同的视角认识画家的表现方式,树立科学的审美观点。 在不断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以讨论、交流、质疑的方式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形象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并阐述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 《夯歌》 王文彬 《纺织女》 委拉斯开兹 《铁肩担道义》潘荣本 《木头人》 陈冰青 《铜奔马》 东汉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戈雅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能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感受,提高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