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下册第7课 萧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下册第7课 萧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20 20: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歌曲《箫》是一首山东汉族民歌。全曲共有六个乐句,乐句长短不一。旋律抒情优美、起伏跌宕,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平稳流畅。歌词“吁底吁底”四个字采用的形象生动,衬托出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兴奋心情和欢乐场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单了解民族吹奏乐器“箫”,并了解“箫”与“竹笛”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聆听乐器音色及演唱歌曲,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以及音乐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连贯的气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准确的演唱歌曲《箫》,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
难点: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好,请看,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什么乐器?相信同学们都认识,这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竹笛。让我们来听一下竹笛的音色是怎样的?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竹笛是婉转动听、清脆亮丽的音色。
请同学们再看,这又是什么乐器呢?跟竹笛长的非常相像,都是用竹管做成,管身开六个或七个按孔。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用贴笛膜就能吹奏,演奏方式是竖吹。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叫作“箫”,让我们来听一下,它的音色和竹笛有什么不同。
箫的音色圆润、柔和、典雅,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就是《箫》。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聆听歌曲《箫》原唱
初听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一根箫是用什么做成的?要送给谁?他学会吹了吗?
师:相信很多同学都从歌词中发现答案了。这是一根用“紫竹”做成的箫,送给一个小宝宝。歌词中这个字读“吁”,歌曲最后一句唱到“小宝宝,吁底吁底学会了”,“吁底吁底”四个字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兴奋心情和欢乐场面。
复听音乐: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并伸出手指数一数,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乐句?
师:你划分出来了吗?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个乐句长短不一,其中第六乐句的最后三小节是对歌曲的补充终止,是在模仿箫婉转动听的声音。
再听音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老师要考一考你,聆听,哪两个乐句相同,哪两个乐句相似?
聪明的你发现了吗?第一乐句和第四乐句相同。请跟老师唱一下谱,再
唱一下第四乐句。原来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在唱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字对两个音。同学们来试一下吧,演唱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连贯型。
哪两个乐句相似呢?第五、六乐句相似。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1.请先跟老师来学唱一下第五乐句。在唱这一句时注意句中的换气记号。你掌握了吗?再来一遍吧。
2.第六乐句前四小节与第五乐句一样,后三小节,请同学们伸出食指,跟老师来画一画旋律线吧。唱这一句时,注意被连音包括的句子中不能换气,要一气呵成的连贯演唱,准备。好,我们加上前半句完整演唱。
3.屏幕前的你一定很认真的在跟着老师学习。我们来完整演唱一遍歌曲吧,注意前奏。
4.亲爱的同学们,你学会了吗?如果还有不会唱的地方,建议按下暂停键根据自己的进度,反复学唱哦!歌曲的最后两句我们要唱出小宝宝学会吹箫的高兴心情。接下来请同学们与老师合作,接龙演唱这首歌曲吧,第一遍老师先唱,第二遍同学们先唱。
5.相信屏幕前的同学们一定唱的非常动听。在唱“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这一句的时候要唱的稍微有弹性,表现小宝宝学箫时的认真劲和俏皮的感觉。同学们小腰杆坐直,抬眉展颜、面带微笑的完整演唱吧。
(四)巩固学习 表现创编
同学们如果让你们为这首歌曲编创表演动作,你会怎样设计呢?接下来请欣赏邵雨涵同学的表演唱,你可以和她一起做动作,或者自己编创动作也可以。让我们把凳子拿开,站立演唱吧。你准备好了吗?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个新的乐器“箫”,也了解了它与“竹笛”的区别,在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民族乐器。希望同学们能像小宝宝学吹箫一样,努力认真~好了,今天的课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的旋律编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