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春晓》教学设计
课题名 《春晓》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艺术表现: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并能随《春晓》(齐唱版)模唱,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文化理解:欣赏演唱《春晓》,体验速度和情绪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强弱的运用,体验音的长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的演唱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你知道关于春天的古诗有什么?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二、新课探究 1、《春晓》是谷建芬根据古诗词创作的20首《新学堂乐歌》之一。她凭借对原诗词内涵的深刻理解,通过精心的艺术创作,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了诗词的美学意境和内在的情感,使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融为一体。歌曲朗朗上口,活泼热情。 2、古诗新唱: 古诗新唱就是用歌唱的方式让同学们记住诗词的内容,领悟诗词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 3、聆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 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 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4、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速度和节拍是怎样的? 活泼、欢快、积极向上。 节拍:强、弱、次强、弱。 5、按节奏朗诵古诗。 6、用细钢条弯制成三角形的打击乐器。 用一金属棒敲击,发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 适宜作较简单的节奏敲击。 7、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唐诗给我们伴随着《春晓》,这首歌古诗找到春天。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与古诗为伴,与古诗同行”,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布置作业 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回家去再找找描绘春天的古诗,填在歌曲中唱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春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