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一二三一、“人口爆炸”
1.“人口爆炸”: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猛增现象的词汇。
2.人口的指数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其特点是开始时数量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思考讨论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短?
提示: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粮食产量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一二三二、环境的限制性
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量的增加
(1)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与日俱增,使某些重要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2.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资源的短缺和破坏等: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和森林资源等。一二三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1)概念: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2.人口合理容量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环境的限制性原理
问题导引
据新华社2015年3月30日报道,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藏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国家禁止开发区域。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已超过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区面积的70%,约占全国国家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的1/5。
结合材料,思考:西藏建立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是为了保护什么?
提示资源和环境。探究一探究二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如下图)
一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二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要归还到环境中,环境要具有容纳和清除污染物的能力。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拓展延伸木桶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短桶板的长度,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效应”(如图)。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下图为某城市2014年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城市2014年的环境承载力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环境承载力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解析:木桶中最短的桶板限制了木桶的容量,因而木桶效应示意图的最短板——劳动就业对应的人口数量即为该城市的环境承载力。
答案:(1)C (2)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导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 782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710万人。2014年出生人口1 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0.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21%,比2013年提高0.029%。
结合材料,思考:目前我国的人口达到合理容量了吗?
提示已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共性是都表达了某区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从而难以区分三者的差异。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易错警示
资源贫乏不意味着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虽然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还与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等有关。因此,如果该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容量,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 (1)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 D.人口消费水平
(2)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是主要因素。此外还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第(2)题,表中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第(3)题,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代表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但不同的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数值不同,通过②③④数值,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答案:(1)A (2)A (3)C1-2 3-5 6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新加坡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 3-5 6解析:第1题,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交通和科技不属于自然资源。第2题,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消费水平高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人口容量。
答案:1.C 2.D1-2 3-5 6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第3~5题。3.按图推算,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数将分别达到( )
A.100亿和99亿
B.100亿和90亿
C.110亿和99亿
D.110亿和90亿
4.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是 ( )
A.a
C.b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大
D.人口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答案:3.B 4.C 5.B1-2 3-5 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最低人均消费量。材料二: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1-2 3-5 6材料三: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233万公顷。考虑森林面积的增加,未来年径流总量会略有增加。
(1)目前该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未来20年该地区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这种资源在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2 3-5 6解析:通过材料二可直接计算出该地人均资源占有量;通过材料二及材料三可以计算出该地未来人均资源占有量。然后与材料一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得出该地目前和未来限制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对未来限制最小的因素,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的措施。
答案:(1)森林 耕地 ①在城市、工程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