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湘教版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7 22: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二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什么是环境问题
(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产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一二思考讨论2015年3月,受特殊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久的雾霾天气,该现象是否属于环境问题?为什么?
提示:属于环境问题。该现象是由于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一二思考讨论每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是哪种环境问题的反映?
提示:沙尘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植被破坏而导致的,属于生态破坏问题。一二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损害。一二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环境污染的概念。一二(2)几种主要污染类型。思考讨论我国已经有多年没有在野外观测到华南虎了,这说明了什么环境问题?
提示:生态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问题导引
按性质划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四种类型,以下是我国最近发生的四种现象。
(1)南方某地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2)渔民在舟山渔场已经难以捕获到野生大黄花鱼。
(3)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退缩加剧。
(4)海口天然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
结合材料,思考:以上现象应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环境污染问题,(2)自然资源衰竭问题,(3)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4)生态破坏问题。
产生原因:人类对环境大规模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区,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增多。第(2)题,该地区环境变化的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下降。
答案:(1)D (2)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问题导引
在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14年年鉴,回顾了过去10年年鉴关注的十大紧迫环境问题。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连续10年发布年鉴,关注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2014年年鉴是对过去10年变化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全球环境状况的预报。
结合材料,思考:人类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
提示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由于人类大规模、长期的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及破坏,这种现象遍及全球。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读图,写出图中(1)(2)(3)(4)(5)所表示的内容。(1)        ;(2)          ;?
(3)        ;(4)          ;?
(5) 。?探究一探究二解析: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氟氯烃化合物在低空不易分解,但上升到平流层后会破坏那里的臭氧层,射向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燃烧煤和石油排放的大量SO2等气体,易形成酸雨,使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危及人类健康,腐蚀建筑物等。滥垦草原、毁林开荒、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土地资源短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因此滥垦草原、毁林开荒还会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答案:(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3)大气污染、酸雨
(4)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5)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1-2 3 4 5 6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1.画面所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砍伐“公益林”“开荒种粮”可知出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砍伐。第2题,臭氧层破坏与砍伐森林无关。
答案:1.A 2.D1-2 3 4 5 63.漫画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湿地面积
B.大量排放污水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解析:圣诞老人划船送礼是因为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造成的。
答案:D1-2 3 4 5 64.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  )
A.有毒气体污染、有害废水污染、噪声污染
B.有毒气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粉尘污染
C.大气粉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辐射物污染
D.噪声污染、大气粉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解析:不分昼夜打夯易造成噪声污染,散装水泥露天堆放易造成大气粉尘污染,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易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D1-2 3 4 5 65.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自然原因造成的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人类活动只是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并不是说地球物种的灭绝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答案:C1-2 3 4 5 66.读A、B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A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按照其性质各属于哪种类型?
(2)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1-2 3 4 5 6解析:图A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森林资源减少等。图B反映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和岛屿被淹等问题,其成因结合图A可以分析与人类排放大量CO2及乱砍滥伐有关。
答案:(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来的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资源减少。
(2)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地区和岛屿被淹没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吸收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