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8 07:4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节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日期: 2015年 3月 12日 主备人: 学科组长签字:
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课标内容:1、搜集人口、资源、环境的有关资料并开展讨论。
2、搜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料并加以
比较、讨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2、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
然环境背景,初步掌握搜集各国家资料的方法,同时培养尊重各国家风俗的良好习
惯。
3、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初步理解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文化、经济也有很
大不同,对各区域间的差异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亚洲人文环境的学习,初步树立正确的人文观、资源观等地理人文
意识。
重点: 亚洲众多的人口;经济发展不平衡。
难点: 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法:讲授法
学法:观察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大洲分布图》
让学生比较各大洲的大小,说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
教师承转: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相比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指导学生阅读P13图C和图D,问: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我们亚洲,不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而且也是
人口最多的大洲。
[讲授新课]
【板书】一、众多的人口
指导学生阅读P12图B,教师提示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人口过亿的国家中,按人口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哪些。
②各大洲有哪些国家人口超过一亿。
③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几个,各属于哪一分区。
学生可能分析不全或不知道各国的大体方位,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提示。
出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教师承转:亚洲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快。
师生小结:由结果看出,亚洲不仅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而且也是净增人口
最多的大洲。
教师承转:亚洲这种人口特点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
学生讨论:阅读材料,完成P13计算
教师指导后出示答案:
教师引导: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请大家尝试绘制良性循环的结构图。
学生活动:绘制图。教师出示内容,学生找联系。
教师指导后出示参考答案:
教师指导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
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
表发言。
【板书】二、古老的文明
生: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师: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
师: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三地区
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师: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说明了什么?
生:不是,这说明了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材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
的文化风情资料。教师引导学生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每种文化都是人
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
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
的要求。
【板书】三、经济发展不平衡
师: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印度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
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师生小结:历史条件。
师: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视素材: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
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
可喜的成就。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师生小结:社会条件。
师:教师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
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为什么?
生: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教师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师生小结:自然条件。
师: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影响
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
境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师: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完成P15活动1。
生:讨论回答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
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
(2)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147。
(3)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大。较高的发达国家很少,如日本;发展中国家中,差异也很大,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为20690美元,尼泊尔为23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90倍。
(4)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师: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经济发展还有困难。我们既不可因成绩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还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缩小差距。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昌盛祖国的重任,一定要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教师小结: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目前,中国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同学们,加油吧!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你们的努力,明天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美好!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与探究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具体从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一、众多的人口
1、人口分布
2、人口增长
3、人种分布
2、古老的文明
1、三大文明发祥地
2、三大宗教发祥地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经济发展状况差异
课后反思:
个性备课
个性备课
个性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