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2力的存在 第3课时 (课件 31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2力的存在 第3课时 (课件 31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21:16: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2力的存在(3)教学设计
课题 3.2力的存在(3)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2节力的存在第3课时,这是在学习了力、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并知道力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的三要素及如何表示一个力。教材是在学生具有充分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注重且精美的图片等来表达信息,以增强科学的可读性和真实性,本节内容也是后续学习二力平衡、大气压、功及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会用示意图法表示力;科学思维: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探究实践:经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实验过程,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力的示意法”的学习过程,感受用示意图形象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态度责任: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体验团结、协作、互助的精神。
重点 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难点 力的示意图的意义及作用,并用它表示具体的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巩固: 1、力是物体对 的 ;力的作用是 的; 2、单位是 ,力的大小可用 测量;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 ; (2)力可以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任何力的作用都会产生某种效果,但不同的力产生的效果并不相同。 (1)用5N力拉弹簧时,弹簧将伸长;用10N力压弹簧时,弹簧将伸长更多。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2)用力拉弹簧时,弹簧将伸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将缩短。向左拉弹簧时弹簧向左弯曲,向右拉弹簧时弹簧向右弯曲,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活动:1)在地面上垫一张纸,请你的同伴坐在纸上,双手手指相扣放在头顶,手掌紧压住头。2)如图 3-41甲,握住同伴的前臂最靠近肘部处用力向上拉起,看看能否把手臂拉起。3)如图 3-41乙,改为握住同伴的前臂腕部用力向上拉,看看能否把手臂拉起。 (3)如果在靠近肘部处向上拉,很难将手臂拉起,但如果在前臂的腕部向上拉,则很容易将手臂拉起。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一、力的三要素 1、任何力的作用都会产生某种效果,但不同的力产生的效果并不相同。 2、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4、不同的力,其三要素一般不同。 讨论交流: 1)你踢过足球吗?球员射门时,能否将足球从合适的位置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的哪些因素有关?2)大人和小孩坐同样沙发时,为什么沙发凹陷程度不同?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的实例: (1)你推一个半开的门,推得方向不同,门可能会打开或关闭。 (2)在排球赛中,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 运动;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方向,急速下落。 (3)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4)划船时,向后划水船前进,向前划水船后退。 讨论交流: 力有三要素,那么,我们单说某个力有多大,能不能完整地描述这个力呢?二、物体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 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孤立的物体并分析它所受各外力特性的方法。 2、物体受力分析常用方法:作图法 (1)力的图示法:要求将力的三要素明确表达出来;(精确) (2)力的示意图法:要求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达出来。(粗略) 3、力的示意图: (1)科学上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直观地表示力。 方法: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只能简略地表示一个力: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大小一般不需要明确表达出来。(3)力的示意图作图举例: 例题1:请画出某工人用50N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的示意图例题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牛。 例题3、小明用40牛的力往右上方拉行李箱,你用力的示意图作出这个力。视频:示意图的作图指导拓展: 若想精确表达某个力,则需要采用力的图示法来表达。 (1)力的图示法: 在科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方法:选取标度,在受力物体的作用点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2)力的图示法应明确表达力的三要素: ①力的大小:用包括箭头在内的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为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还应在图示中标明标度; ②力的方向: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注意事项: a.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接触面上; b.力的箭头画在力的末端,不要让箭头超过分段的标记; c.线段的长度一般是标度的整数倍,一般是2-5倍; d.标出力的大小、单位,有角度的力标明角度; e.辅助线用虚线,如标角度时的水平线等。 (5)力的图示法作图举例: 例题:画出用大小为 15N,方向与水平面成 30°角斜向上向右的力F,作用在手柄 A上的力的图示。 视频:力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从图片分析中获得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从活动中获得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还有力的作用点归纳整理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并指出这就是力的三要素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学有所用明白要完整表达某个力需要描述其三要素作图法受力分析时,示意图法必须掌握,而力的图示法一笔带过(不详细要求),但对学力较强的学生可作为补充力的图示法作为拓展内容
课堂练习 1、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C ) A. 力的方向 B. 力的大小 C. 力的施力物体 D. 力的作用点2、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 D )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 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 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 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3、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 D.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4、如图所示,两根弹簧完全相同,在甲下面挂一个钩码,在乙下面挂三个钩码,两根弹簧的伸长量不相等,对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有: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D )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某小车受到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试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示意图。6、如图所示是小科自制的探究力的三要素的装置,直尺与吸盘之间用胶水固定,直尺上固定有A、B、C、D四个挂钩。(1)当弹簧测力计以2N的拉力分别水平向左拉A、C挂钩时,观察到拉    挂钩时,直尺偏转的程度更大,该实验可说明力的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若要说明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可选用  挂钩,运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参考:(1)A 作用点 (2)AB或CD 控制变量法]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受力分析: (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具体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大小)的方法; (2)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大致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3.2力的存在(3)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三要素;
2、会用示意图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3、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4、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和 ;
2、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1)拉弹簧时弹簧伸长,压弹簧时弹簧缩短,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2)响鼓要用重锤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一个竖立放置的矿泉水瓶,用轻推其下部,瓶向前滑移,而轻推其上部,则可能倾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知识点2、力的示意图
1、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条 来直观地表示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受力物体上沿着 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在箭头边上标上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  )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 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
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 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
例题2、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
D.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例题3、如图所示,两根弹簧完全相同,在甲下面挂一个钩码,在乙下面挂三个钩码,两根弹簧的伸长量不相等,对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有: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例题3图) (例题4图)
例题4、如图所示是小科自制的探究力的三要素的装置,直尺与吸盘之间用胶水固定,直尺上固定有A、B、C、D四个挂钩。
(1)当弹簧测力计以2N的拉力分别水平向左拉A、C挂钩时,观察到拉   挂钩时,直尺偏转
的程度更大,该实验可说明力的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若要说明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可选用   挂钩,运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例题5、如图甲所示,小敏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随着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到越费力。弹簧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有什么关系呢?小敏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展开探究,具体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钩码个数(每个50克) 0 2 4 6 8 110 12 14
弹簧的长度(厘米)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
(3)由图像可知,弹簧伸长量与受到拉力成    。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
A. 力的方向 B. 力的大小 C. 力的施力物体 D. 力的作用点
2、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的是(  )
A. 力的大小 B. 力的作用点 C. 力的方向 D. 力的三个要素都有关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3、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受力面积有关
4、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A.作用点 B.方向 C.大小 D.以上都是
5、排球比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排球,主攻手用手进行扣球可以打出弧线球,这主要是由于所用力的____ 和力的________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效果。
6、如图甲,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7、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则:

(1)比较_______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比较________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比较________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四、课后巩固:
1、关于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B.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C.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D.箭头一般标在线段的末端
2、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1F2 D.无法判断F1、F2的大小关系
3、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 完全相同 B.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只有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只有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如图所示,小强和大勇一起在用拉簧锻炼身体。比较(a)、(b)两图所示的情景,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中哪个要素有关(  )
A.作用点 B.大小 C.方向 D.以上因素均有关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6、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
A. 大小有关 B. 作用点有关 C. 方向有关 D.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7、如图是一款家用开瓶器,逆时针转动可以打开瓶盖,顺时针转动可以拧紧瓶盖。此现象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8、乒乓球双人对打时,乒乓球在空中左右来回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如图是小柯和爸爸在用乒乓球训练器练习打乒乓球,球拍击球,改变了乒乓球的   ,同时也使弹性细棍发生弹性形变。若在练习过程中,当乒乓球摆动到如图最左侧位置时,其受到的力有   个。
9、画图:
(1)一辆小车在水平向右的F=90牛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请画出力F的力的示意图。
(2)画出用大小为 15N,方 向与水平面成 30° 角斜向上向右的力F,作用在手柄 A上 的力的示。
(1) (2)
10、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一端固定在桌边,在钢片另一端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   法。
1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敏做了四次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一端固定在O点,分别在钢片上施加一个力,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
(1)实验时,通过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2)比较甲、丁两图,小敏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比较乙、丙两图,小敏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该结论   (选填“正确”
或“不正确”),其原因是   。
12、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弹簧A、B、C、D,其中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o,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的横截面积均相同。实验操作如下: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L1、△L2、△L3和△L4,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1)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受到A弹簧水平向   (填“左”或“右”)的拉力。
(2)操作甲、乙、丙、丁中,比较   ,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3)小明同学通过比较甲、丙和乙、丁,进一步得出“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弹簧,在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
13、如图(a)所示,将一根原长为 L0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
(1)实验过程中,弹簧因受到拉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 力除了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外,还有一个
作用效果是   
(2)分析比较图   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 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点
知识点2、
1、带箭头的线段 2、力的方向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作用点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则要保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必须完全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例题2、C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只有这三个要素都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会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例题3、D
解析:①根据图片可知,当弹簧受到钩码重力产生的拉力时,它们都会向下伸长,即发生形变,故①正确;②要探究力产生的效果与方向有关,就必须控制拉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而改变力的方向,而题目中拉力的方向是相同的,故②错误;③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而改变拉力的作用点,而题目中拉力的作用点相同,故③错误;④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拉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而改变拉力的大小,故④正确。
故D符合题意。
例题4、(1)A;作用点 (2)AB或CD;控制变量法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A点比C点更靠上,则A点的力矩大于C点力矩,那么当拉A处挂钩时,直尺偏转的程度更大。因为力的作用点发生改变,所以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若要说明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必须控制力的作用点和大小相同,而改变力的方向,可选用AB或CD挂钩,运用到的试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例题5、(1)刻度尺(2)(3)正比
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可以根据G=mg计算出重力,也就是弹簧的拉力,不需要测量。而弹簧的长度需要用刻度尺测量。(2)方格纸上横轴表示拉力,纵轴表示弹簧伸长量,将表格中每组数据依次描点,最后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可,(3)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弹簧原长为4cm,则后三组的弹簧伸长量△L分别为:1cm、2cm和3cm,根据⊿L/F计算出每组中伸长量和钩码个数的比值,都是1/2,即比值相等,那么得到结论:弹簧伸长量与受到拉力成正比。
三、随堂练习:
1、C 2、B 3、C 4、A 5、方向 作用点 6、运动状态 作用点
7、(1)甲、丙 (2)甲、乙 (3)甲、丁
四、课后巩固:
1、A 2、D 3、C 4、D 5、B 6、C 7、B
8、方向;运动状态;2
9、
10、(1)大小 (2)方向 (3)大小和方向;作用点;控制变量
11、(1)钢片的弯曲程度 (2)方向 (3)不正确;没有控制作用点相同
12、(1)左(2)甲和乙(或丙和丁) (3)错误;没有控制弹簧原长相等
13、(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c e
(3)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1张PPT)
第三章 运动和力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力的存在(3)
--- 力的三要素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会用示意图法表示力;
科学思维: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
关。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探究实践:经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实验过程,
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力的示意法”的学习
过程,感受用示意图形象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态度责任: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体验团结、协作、互助的精神。
复习导入
1、力是物体对 的 ;力的作用是 的;
2、单位是 ,力的大小可用 测量;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 ;
(2)力可以 。
物体 作用
相互
牛顿(N)
(弹簧)测力计
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运动快慢)
新知导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会产生某种效果,但不同的力产生的效果并不相同。
(1)用5N力拉弹簧时,弹簧将伸长;用10N力压弹簧时,弹簧将伸长更多。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力的大小
F=5N
F=10N
新知导入
(2)用力拉弹簧时,弹簧将伸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将缩短。向左拉弹簧时弹簧向左弯曲,向右拉弹簧时弹簧向右弯曲,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力的方向
F=5N
F=5N
F=5N
F=5N
活动:
1)在地面上垫一张纸,请你的同伴坐在纸上,双手手指相扣放在头顶,手掌紧压住头。
2)如图 3-41甲,握住同伴的前臂最靠近肘部处用力向上拉起,看看能否把手臂拉起。
3)如图 3-41乙,改为握住同伴的前臂腕部用力向上拉,看看能否把手臂拉起。
甲 乙
拉不起
容易拉起来
(3)如果在靠近肘部处向上拉,很难将手臂拉起,但如果
在前臂的腕部向上拉,则很容易将手臂拉起。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作用部位(作用点)
新知讲解
一、力的三要素
1、任何力的作用都会产生某种效果,但不同的力产生的效果并不相同。
2、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4、不同的力,其三要素一般不同。
思考讨论
1)你踢过足球吗?球员射门时,能否将足球从合适的位置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球员射门时,能否将足球从合适的位置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讨论交流
2)大人和小孩坐同样沙发时,为什么沙发凹陷程度不同?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两大人体重较大,对沙发产生向下的压力较大,所以沙发形变大,凹陷下去多此致;而小女孩体重较轻产生的压力较小,对沙发产生向下的压力较小,所以沙发形变小,凹陷下去少些。
新知讲解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的实例:
(1)你推一个半开的门,推得方向不同,门可能会打开或关闭。
(2)在排球赛中,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
运动;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方向,急速下落。
(3)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
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4)划船时,向后划水船前进,向前划水船
后退。
讨论交流
力有三要素,那么,我们单说某个力有多大,能不能完整地描述这个力呢?
不能。
因为每个力都具有三要素,单说某个力有多大,并没有反映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这样,这个力是不确定的。所以,在表达某个力时,要将其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完整地描述出来。
新知讲解
二、物体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
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孤立的物体并分析它所受各外力特性的方法。
2、物体受力分析常用方法:作图法
(1)力的图示法:要求将力的三要素明确表达出来;(精确)
(2)力的示意图法:要求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达出来。(粗略)
新知讲解
3、力的示意图:
(1)科学上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直观地表示力。
方法: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只能简略地表示一个力: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大小一般不需要明确表达出来。
新知讲解
(3)力的示意图作图举例:
例题1:请画出某工人用50N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的示意图
甲、乙表示人对木箱的 A 点作用一个大小为 50牛、水平向右的推力。
新知讲解
例题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牛。
例题3、小明用40牛的力往右上方拉行李箱,你用力的示意图作出这个力。
F = 3 N
F = 40N
视频:
示意图的作图方法(指导)
(点击图片播放)
拓展:
若想精确表达某个力,则需要采用力的图示法来表达。
(1)力的图示法:
在科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方法:选取标度,在受力物体的作用点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拓展
(2)力的图示法应明确表达力的三要素:
①力的大小:用包括箭头在内的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为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还应在图示中标明标度;
②力的方向: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注意事项:
a.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接触面上;
b.力的箭头画在力的末端,不要让箭头超过分段的标记;
c.线段的长度一般是标度的整数倍,一般是2-5倍;
d.标出力的大小、单位,有角度的力标明角度;
e.辅助线用虚线,如标角度时的水平线等。
新知讲解
(5)力的图示法作图举例:
例题:画出用大小为 15N,方向与水平面成 30°角斜向上向右的力F,作用在手柄 A上的力的图示。
5N
F=15N
300
视频:
力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点击图片播放)
课堂练习
1、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
A. 力的方向
B. 力的大小
C. 力的施力物体
D. 力的作用点
C
课堂练习
2、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  )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
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
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
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
D
课堂练习
3、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
D.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C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两根弹簧完全相同,在甲下面挂一个钩码,在乙下面挂三个钩码,两根弹簧的伸长量不相等,对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有: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D
课堂练习
5、某小车受到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试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F=30N                                                        
10N
力的图示
F=30N                                                        
力的示意图
课堂练习
6、如图所示是小科自制的探究力的三要素的装置,
直尺与吸盘之间用胶水固定,直尺上固定有A、B、
C、D四个挂钩。
(1)当弹簧测力计以2N的拉力分别水平向左拉A、C挂钩时,观察到拉   
挂钩时,直尺偏转的程度更大,该实验可说明力的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若要说明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有影响,可选用  挂钩,运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A
作用点
AB或CD
控制变量法
课堂总结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受力分析:
(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具体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大小)的方法;
(2)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大致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板书设计
3.2力的存在(3)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
3、受力分析:
①力的图示:标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
②力的示意图:标明作用点、方向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复习“3.2力的存在”全部知识点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