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目标要求】
1.记住鸦片战争原因和性质;《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理解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归纳鸦片战争的启示。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虎门销烟:
(1)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英国向中国 原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 地位。
走私鸦片 危害:
(2)时间: 领导人:
(3)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鸦片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过程:①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
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8月《 》签订。
(3)结果:中国失败,签订《 》。
《南京条约》的内容:见书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 和 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 和 ,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 的开端。
二、目标检测
1.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 B.英国开拓海外殖民地
C.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过激政策 D.帝国主义国家的怂恿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挽回鸦片被销毁损失
3.《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下列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维护正当中英贸易的战争 B.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C.争夺鸦片贸易市场的战争 D.两种不同制度间的战争
5.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等特权,是通过签订下面的哪些条约?( )
①《南京条约》 ②《虎口条约》 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④《北京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该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
A.贸易权 B.司法权 C.内河航行权 D.关税权
7.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不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 )
A.经济落后 B.政治腐败 C.武器落后 D.阶级矛盾尖锐
8.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主权,洗雪百年耻辱。英国通过下列哪一个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9.读右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
(1)写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2)写出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名称及签订的时间。
(3)写出图中ABCDE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名称及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目标要求】
1.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时间,太平天国运动。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归纳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口(直接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56年10月英国炮轰广州。
3、重要事件:火烧圆明园:_______年__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
4、________通过《_______》等割占中国领土最多,达__________平方公里。
5、1851年洪秀全领导___________农民革命运动。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检测
1.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3.一名同学参加第二起跑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问答,有一道历史必答题:“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4.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 都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③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 发动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
①《天津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瑷珲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中国近代,在浙江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溪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 )
A.太平军 B.湘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7.太平军大败洋枪队的地点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青浦 ②慈溪 ③金坛 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目标要求】
1记住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战役。
2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
3归纳《马关条约》的影响,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1876年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讨伐阿古柏,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 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 设立行省。
2、甲午战争
(1原因:
(2)时间:
(3)著名战役:黄海战役:甲午英魂“致远号”管带___________牺牲。
(4)结果:1895年初,日军水路夹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朝海军基地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慈禧太后派 去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 》。
《马关条约》内容:
(1)割让 (后因俄德法干涉由清政府赎回)、 、 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 ;
(3)增开 、杭州、沙市、 为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侵略方式开始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3、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目标检测
1.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伊犁地区收复的方式是( )
A.单纯的军事手段 B.单纯的外交手段
C.军事手段支持下的外交斗争 D.俄国自愿归还中国
2.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据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伊犁将军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后,1884年设行省 D.平定准噶尔叛乱
3.导演张艺谋要拍摄电影《黄海海战》,可由于年代久远,日军军舰的名字考察不到了,你可以告诉他一个吗? ( )
A.吉野号 B.东京号 C.东山号 D.致远舰
4.《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开始进入到半殖民地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深渊
5.《马关条约》中的下列哪一条规定更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苏州等四口为通商口岸
6.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7. 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8.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纺织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初
9.材料一 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页
(1)据材料一,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二,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目标要求】
1. 记住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
2.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归纳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及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形成过程。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八国联军侵华: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 等11国签订了《 》。该条约内容:
(1)清政府赔款白银 两,加上利息共 两;
(2)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 性质的组织;
(3)拆毁 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到 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在北京 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危害:《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目标检测
1.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牺牲的清朝将领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聂士成
2.下列属于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
A.虎门战役 B.大沽口战役 C.青浦战役 D.廊坊、杨村战役
3.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维护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4.通过“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
A.反帝爱国的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民主革命运动
5.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7.对中华民族来说,伴随着20世纪钟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来的不是和平的福音,而是侵略者的铁蹄。此次清政府被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 )
A.巨额赔款 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占领土 D.开设工厂
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位同学用“赔款、拆毁、划定、严禁”四个词来帮助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右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影 响
《 》 1842年8月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1895年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5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目标要求】
1.记住洋务运动的时间、内容、影响。
2.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
3.评价洋务运动。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洋务派的产生: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中央:________。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年代。
2.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洋务派提出____的口号,创办近代____工业。典型的军事工业有:_______
(2)后期:洋务派打出_____”的旗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兴办了一批______企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______,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_等。
(3)洋务派兴办了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
(4)洋务派还筹建了__________三支海军。
3. 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2) 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
二、目标检测
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 )
①解除内忧外患 ②实现强兵富国 ③发展国内经济 ④维护清朝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 (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奕? ④曾国藩 ⑤李鸿章 ⑥左宗棠 ⑦张之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3.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4.下列属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有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开平矿务局 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企业有 (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创办军工企业 C.开办民办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8.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李鸿章创办了 (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9.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10.在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 )
A.培养人才 B.创办军事工业 C.筹划海防 D.创办民用工业
11.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
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
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奕?批评洋匠唯利是图时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
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
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锢习。”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写出出这一运动的时间。
(2)材料一中曾国藩的话反映了这一运动兴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说的“剿发捻”指的是镇压哪一农民运动?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第6课 戊戌变法(1898年)
【目标要求】
1.记住戊戌变法的起因、内容、过程、影响。
2理解狭义和广义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性质、影响。
3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公车上书:
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____________》的签订。
2.过程:1895年,《马关条约》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订以后,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_____________。
3. 公车上书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背景:1897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
2.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________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又称 “百日维新”。
3.戊戌政变:
(1) 原因:维新变法触犯了以_______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 经过: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____________”。戊戌变法失败。
4. 戊戌变法的性质
5.戊戌变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检测】
1.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北京,想了解维新变法的思想,可通过的途径有 ( )
①阅读《万国公报 》 ②参加强学会 ③阅读《新青年》 ④参加兴中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事件的标志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3.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禁令的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法令与洋务运动措施相似的是 ( )
A.改革政府机构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兴办新式学堂
5.下列人物中,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的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于一位甘为变法
流血的维新人士,其作者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7.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杨锐 D.刘光第
8.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
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
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9.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 )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破坏
10.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是完全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1.阅读下列材料: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
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请回答:
(1)这些材料是近代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除材料中的措施外还有哪些内容?
(2)请说出这次改革的两位重要领导人以及改革开始和失败的标志。
(3)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改革?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4)这次改革的失败给当时的中国仁人志士怎样的启示与教训?
第7课 辛亥革命(1911年)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目标要求】
1.记住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2.理解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性质。
3.评价辛亥革命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酝酿:
1.兴中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________年,美国___________。
(2)领 导 人:_____________。
(3)目标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______年成立于__________。
(2)领导人:_____________。
(3)机关刊物:《__________》
(4)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质:中国同盟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党。
3.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①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____________。②三民主义的作用:成为__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______年10月10日,_____新军的革命士兵,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起义,史称“________”。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_______年1月1日,_____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以_____为首都,改用公历,以_________纪元,1912年为民国___年。
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________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革命。
2.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检测】
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下列组织中,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有 ( )
①兴中会 ②华兴会 ③光复会 ④中国同盟会 ⑤强学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青年杂志》 D.《中外纪闻》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推翻清王朝 B.中国同盟会 C.建立民国政府 D.三民主义
5.三民主义不包括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6.孙中山主张“推翻满清,再造中华”,其革命思想是下列哪一主义的体现?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7.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历史
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8.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赴大陆“和平之旅”的第一站是南京,他首先到紫金山祭拜,
因为这里是中国近代一位伟人长眠的地方,这位伟人是 (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洪秀全 D.李大钊
9.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绩是 ( )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颁布了《临时约法》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1.材料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写出该团体建立的时间与地点。
(2)在该团体成立大会上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这一政治纲领后来被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4)根据材料说明这个革命团体的性质。这一革命团体的成立有何意义?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目标要求】
1.记住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口号、内容。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3.议议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________年,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
2.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十月革命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期(十月革命后):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18年,_________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检测】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刊
C.《科学》杂志的创刊 D.《天演论》的发表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
①民主②科学③自强④求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阶层是 ( )
A.先进的知识分子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中国共产党员
5、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有人欲考察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情况,你应该建议他去 (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材料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材料四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这四则材料的作者。他们共同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请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这次运动有哪些内容?
(4)材料四的作者歌颂的是什么?请你列举出他的两篇文章。
(5)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第9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目标要求】
1.记住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_____年5月4日,____________。
3. 五四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前期):1919年5月4日-6月3日,中心在__________,主力是______;
第二阶段(后期):1919年6月5日以后,中心在_____,主力是_________。
5. 五四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背)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与地点: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在___秘密举行,后移至嘉兴_______。
2.中共“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中心工作: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会选举___________担任中央局书记。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检测】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地点和主力分别是
A.北京、工人 B.北京、学生 C.上海、学生 D.上海、工人
3、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中被撤销职务的卖国贼有 ( )
①袁世凯②章宗祥③曹汝霖④陆宗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 ( )
A.近代化起步 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中国开始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D.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6、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
A.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救运动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C.规模巨大的农民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者及地点是 ( )
A.李大钊、北京 B.毛泽东、长沙 C.董必武、武汉 D.陈独秀、上海
8、以下人物中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是 ( )
①毛泽东 ②董必武 ③李达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9、材料一 5月3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上发表,全国群情激昂,人们的悲愤再也不能抑止下去……5月4日下午一时,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 消息(新闻联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春做伴,激情飞扬,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又有15名优秀青年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们中有志愿到西部支教的志愿者;有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锐意进取的青年企业家。
请回答:
(1)2015年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纪念?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外交失败”是怎么回事?由此引发的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2)材料二中提到的15名优秀青年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岗位,却在同唱一首青春之歌。这就是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五四精神,请你说出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展的五四精神是什么?
(3)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一直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一要勤于学习,发扬五四先驱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二要善于创造,只有不断创造不断开拓,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三是甘于奉献,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至1927年)
【目标要求】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纲领,影响。
3、归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教训。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标志:1924年初国民党_____大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第____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合作纲领 。
(二)黄埔军校:1924年6月,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__________学校。军校由______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____________。
(三)北伐战争 :
1.时间:________________年。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路线和主要战场: 北伐军兵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路:一路指向__________,一路指向________,一路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5.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战役,共产党员________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英勇作战,为第四军赢得“_________”称号。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1927年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了“________”政变和“___________”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标志)。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二、【目标检测】
1、下列事件中,属于孙中山一生的伟大事迹的有 ( )
①领导辛亥革命②成立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黄埔军校的主要创办者是 (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共产党 D.苏联
3、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是 ( )
A.周恩来 B.蒋介石 C.孙中山 D.叶挺
4、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
A.江西、江苏 B.福建、浙江 C.广东、广西 D.湖南、湖北
5、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 )
①孙传芳 ②吴佩孚 ③张作霖 ④袁世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926年9月中旬,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吉鸿昌
7、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8、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是 ( )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 B.建立一支革命队伍
C.发展教育事业 D.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9、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 )
A.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B.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C.同冯玉祥的国民军相呼应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0、随着北伐的顺利进军,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1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有人评价说“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毛泽东赞誉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请回答:(1)请你把孙中山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大事年表。
(2)请你结合史实,谈谈你印象中的孙中山吗?
(3)在这一伟人身上,我们可以继承哪些精神?
12、问答题。
(1)北伐军的誓师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1分)
(2)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北伐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2分)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1927年8月1日)
【目标要求】
1、了解南昌起义的时间,意义。
2、知道井冈山会师的队伍,作用。红军发展的概况。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南昌起义
1.时间:_____年8月1日。
2.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3.南昌起义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______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_________秋收起义。
2. ______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___________率南昌起义队伍与_________队伍会师。
二、【目标检测】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 ( )
A.周恩来 B.贺龙 C.朱德 D.刘伯承
2、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的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3、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4、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获得的最重要启示是 (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C.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D.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5、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 )
A.中国工农革命军 B.国民革命军第四军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6、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军长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
7、下列事件与毛泽东无关的一项是 ( )
A.领导秋收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党代表 D.发动南昌起义
第12课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目标要求】
1、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时间、意义。
2、识记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背景: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原因
2.起止时间: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年10月。
3.遵义会议
(1)时间: ________年1月 。
(2)内容:①会议批判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②肯定了_______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③增选__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3)意义: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________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③是_____________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的结束标志:19 ( http: / / www.21cnjy.com )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___________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胜利会师。
5.长征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目标检测】
1、红军连续取得反抗国民党的“围剿”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
A.红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裂
C.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 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
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 D.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
3、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会宁会师
4、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 (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5、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 )
A.攻占遵义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6、红军长征途中,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乌江②赤水③金沙江④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7、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 )
A.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C.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D.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
8、看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此图是哪一次会议的会场与会址?
(2)此会议召开是在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召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3)请列举出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人物四位。
(4)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内容如何?
(5)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9、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江西)于都县抓住“长征出发地”这一宝贵的红色财富,把“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来规划城市,规划建设了长征广场、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等一系列以“长征”冠名的基础设施;……建立起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发掘历史,推出“红色餐饮系列”、“红军笠”、“草鞋等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一,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据材料二,说说于都县打出“长征”品牌有何意义?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目标要求】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2、理解西安事变的解决方式,作用。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九一八事变
1.经过:______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______附近的一段路轨,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影响:由于蒋介石政府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_________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安事变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晨,_____________派兵逮捕了蒋介石,历史上称为“_______事变”,又称“__________事变” 。
3.结果:________________。
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目标检测】
1、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 ( )
A.日本实施破坏 B.日军以此污蔑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C.日军为进攻沈阳开辟道路 D.日军制造借口,大举进攻中国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态度是 ( )
A.抵抗 B.不表态 C.片面抗战 D.不抵抗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 ( )
A.全面抗战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4、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
A.杀蒋抗日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不再“剿共”
5、领导西安事变的国民党将领有 ( )
①张学良②杨虎城③李宗仁④周恩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参与西安事变的军队有 ( )
①东北军②关东军③西北军④红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是 ( )
A.张、杨为了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张学良只想打回东北去
C.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 D.张、杨想投靠红军
8、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主要中共代表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王稼祥
9、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的事件是 ( )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0、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 )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阅读11、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材料三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 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此密电发出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据材料二,蒋介石顽固推行什么政策?你有何认识?
(3)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的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
第14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
【目标要求】
1、了解卢沟桥事变喝南京大屠杀。
2、归纳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南京大屠杀的启示。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卢沟桥事变
___年__月____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日本_侵华战争,这就是“____事变”,又称“____事变”。卢沟桥事变,揭开了_________的序幕。
(二)南京大屠杀
1、___年___月___日,日军攻陷____。在___个星期之内,日军屠杀中国同胞达_多万人
2、南京大屠杀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目标检测】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卢沟桥事变又称 ( )
A.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柳条湖事件 D.八一三事变
3、1937年日本出动20多万军队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的地点是 ( )
A.北平 B.卢沟桥 C.天津 D.上海
4、为保卫上海、南京,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是 ( )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抗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 )
A.1931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8年
6、1937年,日本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由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课后总结: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概况 1931年9月18日 (关东军 柳条湖 东北军 沈阳)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
原因 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
借口 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 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干的,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
结果 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以长春为“都城”,扶持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的伪满洲国 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抵抗 东北抗日游击队(杨靖宇、赵尚志) 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佟麟阁、赵登禹)
影响 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日战争
第15课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
【目标要求】
1、了解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役及意义。
2、归纳国共合作的的形成过程。
3、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在徐州会战期间取得的胜利)
1、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_______________会战
2、1938年春,_____指挥国民党军队在临沂血战7天。在保卫滕县的战斗中,_____殉国。
3、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百团大战(共产党)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年8月至12月
3规模:105个团约20万人。
4.指挥:_______________
5.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儿庄战役 概况 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川军将领王铭章保卫藤县壮烈牺牲)
意义 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百团大战 概况 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囚笼”政策。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参战的有105个团约20万人。
意义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武。
二、【目标检测】
1、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两党实现重新合作。使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是在 ( )
A.西安事变后 B.七七事变后 C.八一三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
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的会战有 ( )
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38年初,日军分兵沿津浦路北上和由山东南侵,其目的是 ( )
A.夺取战备要地徐州 B.进攻上海 C.占领南京 D.剿灭八路军
4、台儿庄战役属于下列国民党组织的哪一次会战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5、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血战的主要地点有 ( )
①临沂②滕县③台儿庄④平型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保卫滕县战斗中,牺牲的川军将领、一二二师师长是 ( )
A.李宗仁 B.佟麟阁 C.赵登禹 D.王铭章
7、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
A.卢沟桥抗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8、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 )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 )
A.革命统一战线 B.人民民主战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阅读下列材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一次战役战绩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请回答:
(1)这是发生在 年的 (战役)
(2)发动此战役的目的是什么?
(3)此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结合战役的目标、规模和战绩三个方面来评价此战役。
第16课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目标要求】
1、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识记抗日抗日战争的意义。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中共七大
(1)目的:为了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中国。
(2)时间、地点:_________年4— 6月,___________
(3)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______________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
③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___________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 中共七大的意义为夺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目标检测】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 )
A、1942年 延安 B、1945年 延安 C、1942年 西柏坡 D、1945年 西柏坡
2、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邓小平特色理论
3、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 ( )
A、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B、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C、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大会选举了以周恩来为主席的新中央委员会
5、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
A、1945年初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8月25日 D、1945年9月2日
7、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这样的一个谜语题:“小日本投降”,猜一中国古代名人。下面的谜底中,你认为答案最准确的是 ( )
A、屈原 B、苏武 C、毛遂 D、共工
8、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 )
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9、阅读材料:“局部抗战九一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请回答:
(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2)“百团大战显神功”中的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中共七大道路通”你能说出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吗?
第17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
【目标要求】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重庆谈判
1.(蒋介石目的):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
2、(毛泽东目的):为了___________,揭露_____________阴谋。
3.重庆谈判:____年8月28日,毛泽东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的陪同下乘飞机到达重庆参加谈判。4. 重庆谈判的结果:____年10月10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同中国共产党代表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全面内战的爆发:_____年6月,国民党22万军队进攻____解放区,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2粉碎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挺进大别山 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年6月,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开辟大______根据地,揭开人民解放军________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二、【目标检测】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渴望 ( )
A、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B、战后重建
C、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消灭国民党势力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
A、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实现和平建国的愿望
C、根据美国的战略需要 D、中共势力过于强大
3、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的积极作用在于 ( )
A、有效地避免了内战 B、表明了蒋介石的诚意
C、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D、为和平建国奠定了基础
4、1946年全面内战的爆发始于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_的进攻 ( )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5、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6、下列内容不属于双十协定内容的是 ( )
①必须坚决避免内战 ②建立独立、自立和富强的新中国
③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 ④承认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上党邯郸地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8、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3万人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大根据地
9、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主要是为了 ( )
A、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B、以空间换取歼灭敌人的时机
C、避免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交锋 D、实现战略上的进攻部署
10、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等一行将要去做什么 (写出历史事件)
(2)毛泽东等为什么要这么做
(3)有人说,如果毛泽东等再作出一些让步,内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呢
第18课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
【目标要求】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三大战役
1、从_______年9月到_______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____________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2.三大战役简况 (地图见课本P118)
(1)淮海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作用:为解放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1.渡江战役:_________年4月21日至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从江苏____到江西_____________。
2.国民政府的垮台:1949年__月__日,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目标检测】
1、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贡献是 ( )
A、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建党打下基础
B、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信心
C、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序幕
D、指挥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直接相关?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人民解放战争中直逼南京、武汉,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
A、粉碎重点进攻 B、三大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4、阅读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
①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②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人民的积极支持 ④解放军武器先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签订《双十协定》 ②平津战役 ③解放南京 ④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6、 郝学史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建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60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如果给这个小栏目定一个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 )
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
7、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 ( )
重大事件 标志性意义(或作用)
A、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七七事变 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8、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大战役示意图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1949年4月20日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一声令下,在水面待命的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第27军某团5班的渡船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怕牺牲,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第一个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登上长江南岸,成为“渡江第一船”。
——综合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二十七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主要歼敌地点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即可)
③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3)“渡江第一船”精神一直激励着芜湖人。请你根据材料三归纳出“渡江第一船”的精神。
第19课 中国近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目标要求】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一)近代民族工业
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的产生:
①背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②产生:从19世纪________年代起,中国一部分_________纷纷投资于新式企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等沿海地区,最著名的企业有______________等。
(2)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①时间: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间。
②发展的原因:a、辛亥革命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民族工业出现了“_________天”。
2. 状元企业家张謇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先后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张謇还提出了“_________”的口号。
②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_______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________。
【目标检测】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贷款 ②军阀政府的支持 ③辛亥革命的刺激 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A、 ①④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导致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三座大山是(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工商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地主阻碍 B、科技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三座大山的排挤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 ( )
A、1911年-1914年 B、1912年-1918年
C、1913年-1919年 D、1914年-1918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兴办实业体现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着的创业精神。
C、日本侵略,使荣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软弱和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6、下列任务与事件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7、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 )
A、“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老路 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C、社会性质所决定 D、科学技术滞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目标要求】
一、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 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1)交通工具:_____1873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2)通讯工具: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______到上海之间。
1877年在__________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2. 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1)报刊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_______》。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最为著名。
(2)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出版企业。
3.娱乐方式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初以来,中国人学会了用__________真实地记载社会事件、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4. 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等。
【目标检测】
1、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 )
A、西服 B、旗袍 C、中山装 D、唐装
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目的是( )
A、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C、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
3、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4、辛亥革命后,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A、平民见了官员要跪拜 B、差人见了官员称“老爷”
C、官吏开会统一穿新式礼服 D、女子才从小要缠足
5、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6、近代中国的新闻记者通过有线电报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新闻报道,最早出现在 ( )
A、19世纪50年代后B、19世纪60年代后C、19世纪70年代后D、19世纪80年代后
第21课 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成就
1. 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1)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
(2)维新变法时期:189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绪帝批准在北京设立_______大学堂,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_________。1917年_______任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3)科举制度的废除: _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2.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1905年,_____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他创造性地设计出“____”字形折返线路。1909年,_________提前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3. 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抗战时期,他又发明了____________,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目标检测】
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的时间是 ( )
A、1854年 B、1861年 C、1862年 D、1898年
2、下列作用中,对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作用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打破了儒家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 B、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
C、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D、标志着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3、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的事件是 ( )
A、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B、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4、下列学校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的是 ( )
A、同文书局 B、京师同文馆 C、南通师范学院 D、北京大学
5、在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止于 ( )
A、1860年 B、1894年 C、1898年 D、1905年
6、科学制度被废除主要与下列的哪些因素有关 ( )
①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 ②近代新式学堂的兴办 ③封建统治者意识到了科举制的危害④统治者为了更好的发展教育与科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请仔细观察右图,这是在某一位科学家的故居旁修建的一段路轨。
这座故居的主人可能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8、见右图,此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拓荒者,此
人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9、旧中国时期,由于帝国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对纯碱生产的垄断,使我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改变这一局面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 )
A、侯德榜 B、钱学森 C、茅以升 D、詹天佑
第22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成就
1. 魏源与《海国图志》
(1)时间:魏源在鸦片战争期间编成了《海国图志》。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编书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4)具体做法:主张设厂制造舰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枪炮,学习西方养兵练兵的方法,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鼓励学习科学技术,改革以科举考试取士的制度,设立翻译馆,翻译介绍西方书籍。
(5)地位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复和《天演论》
(1)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演论》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 迅:是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代_______的开拓者。他的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4.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擅长国画,尤其擅长______。国画《_______》《______》和油画《________》等是其代表作。
5.聂耳和冼星海:(1)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30年代至40年代,聂耳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_________》等救亡歌曲,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2)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______》等著名歌曲,周恩来赞誉______“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目标检测】
1、下列思想中,属于清朝后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政治主张的有 ( )
①改变现状 ②学习西方 ③抵御外侮 ④进行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是书何以作?为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3、下列不属于《海国图志》内容的是 ( )
A、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 B、总结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
C、主张设厂制造舰船、枪炮、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 D、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4、胡适在《四十自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忆中说:“许多人爱用这个名词,作自己或儿女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自己字适之,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显然他是受下列哪一本书的影响( )
A、《万国舆图》 B、《劝世良言》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5、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思想论著是 ( )
A、《法意》 B、《资本论》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6、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 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③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⑤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7、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主要是 ( )
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③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
④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毛泽东曾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此人是( )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徐悲鸿
9、他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把中国画也西洋画融为一体,创造了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这里的“他”是 ( )
A、齐白石 B、张大千 C、徐悲鸿 D、冼星海
10、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 (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