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下科学2.4《增加船的载重量》课件(33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下科学2.4《增加船的载重量》课件(33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22:03: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增加船的载重量》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1.把铝箔做成________型容易漂浮在水面上。2.船的载重量与船只________有关,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________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3.浮在水上的物体,当我们用手去压它,会感觉到水对物体有向________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________。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________和________的需要。。二、判断题1、在用边长 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时,可随意裁剪铝箔。( )2、制作小船时,不需要先画设计图,可以直接动手制作。( )3、船的载重量只与船的体积大小有关。( )4、工人将货船上的货物搬运下来后船身会上浮一些。( )三、选择题1.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小船,体积越大,载重量( )。A.越大 B.越小 C.不变2.将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越来越大,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B.用力越来越小,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少 C.用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水量多少无关3.小科用三块面积相同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多 B.装载的物体越重,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C.装载的物体越轻,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4.小科用铝箔做了一艘小船,为了增加装载货物时的稳定性,他想了几种方法。下列方法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 A.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增加稳定性 B.选择不易滚动的垫圈作为装载的货物C.选择小一些的水槽作为装水的容器 答案:一、船体积 体积上 浮力交通 运输货物二、× × × √ 三、A A B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4课。教科书在前一课“用沉的材料可以造船”的基础上,提出“让铝箔船装载更多货物的同时保持船体的稳定性”,明确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了技术进步,使得船的结构和造船技术不断发展。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解决问题。第二部分——探索,使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来设计与制作不同体积的船,并测试每只船的载重量。第三部分——研讨,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学生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第四部分——拓展,从“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的问题入手,引出船舱的分格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对比有无船舱分格结构的效果,体会船舱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造船材料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知道了把材料做成中空,可以增大体积,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从本课开始,学生将根据真实船舶的需求进行设计制作,解决载重量、持续动力等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对船的研究将从定性走向定量,即从制作材料的研究到船体大小的研究。
五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如果让他们去计算生活中常见船型的体积显然是有难度的。因此,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制作的船模是方形的。这样的操作,一方面便于计算体积大小,另一方面方形船模实际指向的是船舱的雏形,可以为本课后半部分研讨船舱结构做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科学思维
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2.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探究实践
1.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
2.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
态度责任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难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三张12×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易操作)、垫圈、弹珠、刻度尺、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谈话:前一节课,我们在自己做的铝箔船上装载了一定量的金属垫圈,把自己做的船成功升级为一艘小货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
提问: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呢?
二、探索
(一)设计三只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1.教师出示铝箔,提问: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
2.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不同底面积的设计图,以其中一张设计图为例,指导学生在这张12厘米的铝箔上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度。
3.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思路,将三只不同底面积的船的设计图画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虽有设计小船的经历,但是按尺寸设计仍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借助教科书上的案例,引导学生设计底面为方形的船,便于制作和计算。
(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体积
1.提问: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折叠铝箔船时要注意什么?
播放折铝箔船的演示视频,给学生演示具体的折叠方法,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2.学生制作铝箔船,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出示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并引导学生计算每只铝箔船的体积。
设计意图:方形船转角处的处理比较难,播放演示视频,给学生直观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制作效率。在教学视频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予以更为详细的示范和提醒。
(二)测试铝箔船
1.将制作完成的铝箔船放入水中,要求逐只测试。放入垫圈时动作要轻,垫圈摆放要均匀,最后一个使船沉没的金属垫圈不计算在内。
2.测试三只铝箔船的载重量,将金属垫圈的数量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小组汇报数据,教师将每个组的数据汇总。
4.总结:用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讨,教师可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在一张表格中,并根据载重量进行排序。直观呈现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大数据”,从数据中总结出规律,获得更多的发现。
三、研讨
1.提问:船的载重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追问:我们可以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设计意图:答案可以不局限于本实验,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畅谈自己的发现、思考以及新的疑问,以期引发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探索。
四、拓展
1.选取班中载重量最大的一只铝箔船,用弹珠模拟会滚动的货物,利用实物投影演示船的载重量测试。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
2.追问:我们如何改进小船,解决弹珠滚动导致船体侧翻的呢?
3.小组讨论,交流对船的改进建议。
4.教师对小组的合理建议予以肯定,结合教材中的模拟船舱分格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推测。
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材料,让他们亲自动手改装船舱,体验船舱分格的好处;如果时间紧张,教师可在学生交流后直接演示,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再次装载弹珠,对比两次实验的不同效果。
设计意图:从增大船的体积到船舱分格结构,学生的小船模型越来越趋向原型,让学生深切体会不断改进船只的必要性。
【板书设计】
《增加船的载重量》全班数据汇总表
1 2 3 4 5 6 7 8
我的发现: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名称:设计铝箔船并测试载重量。
活动目的:比较三种船型的载重量。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表格中的“示意图”一栏,对应探索活动的第1步和第2步,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展示设计方案,并在三种船型示意图的下面添加完成制作后的体积计算过程。
表格中“最大装载量”一栏,填写每一种船型最多能承载几个垫圈,这个实验可多做几次,取最大值。这一栏中的数据可以和上面的船型体积大小数据作更直观的比较,得到实验结论。
组号
载重量
船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增加船的载重量》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程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科学思维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2.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探究实践1.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 2.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态度责任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课前学习任务
思考:船怎样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加载重量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解决增加船的载重量问题。【学习任务二】设计与制作不同体积的船,并测试每只船的载重量。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学习任务三】对比有无船舱分格结构的效果,体会船舱的作用。
推荐的学习资源
1.《船舰百科全书》2.科普绘本《揭秘船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4.增加船的载重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科学思维
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2.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探究实践
1.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
2.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
态度责任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新知导入
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到水面上。
为什么上节不同组实验结果会不同?
有的小组铝箔船载重量少,有的小组铝箔船载重量多。
新知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船的技术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增加船的载重量
新知导入
船的载重量与什么有关?
船的结构;船的材料;货物摆放的位置;……
新知讲解
木筏
用三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
新知讲解
把铝箔做成船型容易漂浮在水面上,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比较它们的载重量。
船的底面积
船舷高度
由于是相同大小的铝箔,船的底面积大则船舷高度就会相应减小,反之,船的底面积变小则船舷高度就会增大。
“船舷越高,载重量越大”?
“底面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新知讲解
1
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单位:厘米)
新知讲解
3
3
3
3
先确定船弦高,再确定船底边长,最后画虚线。
注意:为了方便制作和计算,船弦高和船底长都取整数较为合适。
6
6
(单位:厘米)
新知讲解
2
2
2
2
8
8
3
3
3
3
6
6
4
4
4
4
4
4
(单位:厘米)
注意:
制作船的过程中不可裁剪铝箔,以保证每次使用的材料总量不变。
根据设计图中的虚线仔细折叠,避免反复折叠而折断铝箔
新知讲解
根据设计,制作3艘铝箔船,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2
温馨提示:
体积=底面积×高
新知讲解
底面积(平方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计算方法:
底面积=边长*边长
体积=底面积*高
8*8=64
6*6=36
4*4=16
2
3
4
64*2=128
36*3=108
16*4=64
新知讲解
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3
新知讲解
比较载重量
依次将金属垫圈轻轻地放入铝箔船,直到铝箔船沉入水中。最后一个使船沉没的金属垫圈不计算在内,记下金属垫圈的数量,即为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
注意:
放垫圈时,动作要轻,且垫圈要均匀放置,这样可以保持船的稳定,防止船倾覆
新知讲解
实验结论:
船型1的载重量最大,它的底面积为64平方厘米,船舷的高度为2厘米,体积为128立方厘米。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船型1
船型2
船型3
最大装载量
实验记录:
24个垫圈
20个垫圈
13个垫圈
知识拓展
船的大小是用排水量来表示的。排水量是指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重量,也就是船满载后受到水的浮力。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就越大。
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排水量(浮力)=船自身的重量+满载时货物的重量
知识拓展
吃水线表示轮船浸入水中的深度,在船旁用油漆画上很多水平横线,用以表示不同载重时的吃水深度。最高吃水线表示最大的安全载重量。
新知讲解
船的载重量跟什么有关
1
通过设计、制作船和测试载重量,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材料、结构、垫圈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计算船的底面积和体积,还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
新知讲解
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2
合理放置物品,可以提高船的载重量。
把船造得越大,装载的货物就越多。
各组的橡皮泥轻重相同,要使船大一点儿,就得将橡皮泥压薄、压扁,不能破损。
新知讲解
方法一:合理放置物品,节省空间,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
方法二: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新知讲解
弹珠会滚动,导致穿容易侧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给船分舱,每个舱里均匀地放上弹珠。
原因:分舱前,因为船舱空间大,所以弹珠会滚来滚去,把船舱分成几个小空间后,弹珠就不容易滚动了。
船舱分格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当一个舱或部分舱进水时,船不会立刻沉没,进而提高了船的安全性。
课堂总结
知识点总结
1、用同样的材料造船,载重量可能不一样。
2、相同的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课堂总结
知识脉络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把铝箔做成________型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船的载重量与船只________有关,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________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3.浮在水上的物体,当我们用手去压它,会感觉到水对物体有向________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________。
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________和 ________的需要。

体积
体积

浮力
交通
运输货物
课堂练习
1.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小船,体积越大,载重量(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将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越来越大,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
B.用力越来越小,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少 C.用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水量多少无关
3.小科用三块面积相同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多 B.装载的物体越重,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
C.装载的物体越轻,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
4.小科用铝箔做了一艘小船,为了增加装载货物时的稳定性,他想了几种方法。下列方法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
A.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增加稳定性 B.选择不易滚动的垫圈作为装载的货物
C.选择小一些的水槽作为装水的容器
A
A
B
C
课堂练习
实验探究题
下面两幅图是小科制作的橡皮泥小船,两艘小船的质量相同,但大小不同,分析并回答问题。
A B
(1)如图,用同样多的橡皮泥捏出A、B两艘不同大小的小船,承载垫圈数量较多的小船是( )(填“A”或“B”)船。
(2)根据上述判断,请分析其中的原因:A船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因此A船的载重量大。
(3)如果要让B船的载重量有所提升,在不增加橡皮泥质量的情况下,要尽量增大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即达到增加排开的水量的目的。
(4)小科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当放到第20个垫圈时小船下沉了,则该小船的载重量为( )的质量。 A.19个垫圈 B.20个垫圈 C.21个垫圈
A
A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改进自己的船让载重量更大一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增加船的载重量
实验记录单
小组: 姓名:
一、用相同大小的铝箔纸制作体积不同的船
我的制作方案 船1(底面边长为8cm) 船2(底面边长为6cm) 船3(底面边长为4cm)
船的体积:
载重量测试(写垫圈数)
我发现:相同的材料制作的小船,船的载重量和 有关。船的体积 ,船的载重量 。我还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的小船:1.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