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文第十三-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3 文第十三-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11:40:37

文档简介

专题13 文第十三
章节简介 1
知识网络 1
原文+批注 2
内容概括 18
试题精选(共30题) 18-44
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45-67
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
原 文 批 注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便是这样,王安石还说《鲁春秋》是“断烂朝报”。所谓“断”,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思。卜辞的简略大概是工具的缘故,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辞和《鲁春秋》似乎没有能够跳出卜辞的氛围去,虽然写在竹木简上,自由比较多,却依然只跟着卜辞走。《尚书》就不同了。《虞书》、《夏书》大概是后人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战国末年的追记,可以不论;但那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 断烂朝报,意思是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讲述了记叙文的发展情况,有原先一句一句杂乱无章,到后来不但有音节,也成了事篇。】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打官司的时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叫做“辞”;辞原是“讼”的意思,是辩解的言语。这种辞关系两造的利害很大,两造都得用心陈说;审判官也得用心听,他得公平的听两面儿的。这种辞也兼有叙述和议论;两造自己办不了,可以请教讼师。这至少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重了。这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教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的辞引古为证,宛转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辞,更赞美他的“慎辞”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先教裨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儿他再加润色。他的确是很慎重的。辞命得“顺”,就是宛转而有理;还得“文”,就是引古为证。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一说国、东里亦为其氏), 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 ,谥成 ,历史典籍以“子产”为通称,亦称“公孙侨”、“公孙成子”、“国侨”等等。
孔子很注意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件易事,所以自己谦虚的说是办不了。但教学生却有这一科;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言语”就是“辞命”。那时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各国派使臣,有时只口头指示策略,有时预备下稿子让他带着走。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时候总还得随机应变,自己想说话;因为许多情形是没法预料的。——当时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孔子讲学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鲁语。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讼辞也许不同些。雅言用的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写出,而写出的和说出的雅言,大体上是一致的。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辞是辞命,“达”是明白,辞多了像背书,少了说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便是三个标准。不过他究竟是个注重功利的人,不大喜欢文饰,“恐人怀其文,忘其‘用’”,所以楚王说他“言多不辩”。——后来有了专以辩论为事的“辩者”,墨家这才更发展了他们的辩论方法,所谓《墨经》便成于那班墨家的手里。——儒家的孟、荀也重辩。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荀子也说:“君子必辩。”这些都是游士的影响。但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却不重辩。《老子》里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学”所重的是自然。《庄子》里说“大辩不言”,“庄学”所要的是神秘。韩非也注重功利,主张以法禁辩,说辩“生于上之不明”。后来儒家作《易·文言传》,也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不但是在暗暗的批评着游士好辩的风气,恐怕还在暗暗的批评着后来称为名家的“辩者”呢。《文言传》旧传是孔子所作,不足信;但这几句话和“辞达”论倒是合拍的。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却不是孔子自作而是他的弟子们记的他的说话。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自作的极少。《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们说话,大概是很质直的,弟子们体念他的意思,也只简单的记出。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墨子》大约也是弟子们所记。《孟子》据说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定的,可也是弟子们记言的体制。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墨子虽不好辩,却也脱不了时代影响。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老子》可为代表;后来的《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都是这体制。再进一步,便是恢张的论,《庄子·齐物论》等篇以及《荀子》、《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都是的。——群经诸子书里常常夹着一些韵句,大概是为了强调。后世的文也偶尔有这种例子。中国的有韵文和无韵文的界限,是并不怎样严格的。
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过越多,流传也越过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但是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的“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
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里《春秋左氏传》是一座里程碑。在前有分国记言的《国语》,《左传》从它里面取材很多。那是铺排的记言,一面以《尚书》为范本,一面让当时记言体的、恢张的趋势推动着,成了这部书。其中自然免不了记事的文字;《左传》便从这里出发,将那恢张的趋势表现在记事文里。那时游士的说辞也有人分国记载,也是铺排的记言,后来成为《战国策》那部书。《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它的记言也异曲同工,不过不算独创罢了。它可还算不得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它的顺序是依着《春秋》的。《春秋》的编年并不是自觉的系统,而且“断如复断”,也不成一部“书”。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他的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十多万字。十二是十二月,是地支,十是天干,八是卦数,三十取《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的意思,表示那些“辅弼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七十表示人寿之大齐,因为列传是记载人物的。这也是用数目的哲学作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和《吕氏春秋》一样。这部书“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剪裁与组织见长。但是它的文字最大的贡献,还在描写人物。左氏只是描写事,司马迁进一步描写人;写人更需要精细的观察和选择,比较的更难些。班彪论《史记》“善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这是说司马迁行文委曲自然。他写人也是如此。他又往往即事寓情,低徊不尽;他的悲愤的襟怀,常流露在字里行间。明代茅坤称他“出《风》入《骚》”,是不错的。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后世说“楚辞汉赋”,真的,汉代简直可以说是赋的时代。所有的作家几乎都是赋的作家。赋既有这样压倒的势力,一切的文体,自然都受它的影响。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西汉记事记言,都还用散行的文字,语意大抵简明;东汉就在散行里夹排偶,汉、魏之际,排偶更甚。西汉的赋,虽用排偶,却还重自然,并不力求工整;东汉到魏,越来越工整,典故也越用越多。西汉普通文字,句子很短,最短有两个字的。东汉的句子,便长起来,最短的是四个字;魏代更长,往往用上四下六或上六下四的两句以完一意。所谓“骈文”或“骈体”,便这样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夹带着不少的抒情的成分;而句读整齐,对偶工丽,可以悦目,声调和谐,又可悦耳,也都助人情韵。因此能够投人所好,成功了不废的体制。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他不选经、子、史,也不选“辞”。经太尊,不可选;史“褒贬是非,纪别异同”,不算“文”;子“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辞”是子史的支流,也都不算“文”。他所选的只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之作。“事”是“事类”,就是典故;“翰藻”兼指典故和譬喻。典故用得好的,譬喻用得好的,他才选在他的书里。这种作品好像各种乐器,“并为入耳之娱”;好像各种绣衣,“俱为悦目之玩”。这是“文”,和经、子、史及“辞”的作用不同,性质自异。后来梁元帝又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是说,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才叫作“文”呢。这种“文”大体上专指诗赋和骈体而言;但应用的骈体如章奏等,却不算在里头。汉代本已称诗赋为“文”,而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骈体原也是些记言、记事之作,这时候却被提出一部分来,与诗赋并列在“文”的尊称之下,真是“附庸蔚为大国”了。
这时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佛典的翻译,一是群经的义疏。佛典翻译从前不是太直,便是太华;太直的不好懂,太华的简直是魏、晋人讲老、庄之学的文字,不见新义。这些译笔都不能作到“达”的地步。东晋时候,后秦主姚兴聘龟兹僧鸠摩罗什为国师,主持译事。他兼通华语及西域语,所译诸书,一面曲从华语,一面不失本旨。他的译笔可也不完全华化,往往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介绍的“西域之语趣”是华语所能容纳的,所以觉得“天然”。新文体这样成立在他的手里。但他的翻译虽能“达”,却还不能尽“信”;他对原文是不太忠实的。到了唐代的玄奘,更求精确,才能“信”、“达”兼尽,集佛典翻译的大成。这种新文体一面增扩了国语的词汇,也增扩了国语的句式。词汇的增扩,影响最大而易见,如现在口语里还用着的“因果”、“忏悔”、“刹那”等词,便都是佛典的译语。句式的增扩,直接的影响比较小些,但像文言里常用的“所以者何”、“何以故”等也都是佛典的译语。另一面,这种文体是“组织的,解剖的”。这直接影响了佛教徒的注疏和“科分”之学,间接影响了一般解经和讲学的人。 鸠摩罗什(343-413),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意译童寿。
演释古人的话的有“故”、“解”、“传”、“注”等。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叫作“故”。演释原来辞意,叫作“解”。但后来解释字句,也叫做“故”或“解”。“传”,转也,兼有“故”、“解”的各种意义。如《春秋左氏传》补充故事,兼阐明《春秋》辞意。《公羊传》、《穀梁传》只阐明《春秋》辞意——用的是问答式的记言。《易传》推演卦爻辞的意旨,也是铺排的记言。《诗毛氏传》解释字句,并给每篇诗作小序,阐明辞意。“注”原只解释字句,但后来也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以及一般的解释辞意,大抵明白易晓。《春秋》三传和《诗毛氏传》阐明辞意,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所以支离破碎,无中生有。注字句的本不该有大出入,但因对于辞意的见解不同,去取字义,也有各别的标准。注辞意的出入更大。像王弼注《周易》,实在是发挥老、庄的哲学;郭象注《庄子》,更是藉了《庄子》发挥他自己的哲学。南北朝人作群经“义疏”,一面便是王弼等人的影响,一面也是翻译文体的间接影响。这称为“义疏”之学。
汉、晋人作群经的注,注文简括,时代久了,有些便不容易通晓。南北朝人给这些注作解释,也是补充材料,或推演辞意。“义疏”便是这个。无论补充或推演,都得先解剖文义;这种解剖必然的比注文解剖经文更精细一层。这种精细的确不算是破坏的解剖,似乎是佛典翻译的影响。就中推演辞意的有些也只发挥老、庄之学,虽然也是无中生有,却能自成片段,便比汉人的支离破碎进步。这是王弼等人的衣钵,也是魏、晋以来哲学发展的表现。这是又一种新文体的分化。到了唐修《五经正义》,削去玄谈,力求切实,只以疏明注义为重。解剖字句的工夫,至此而极详。宋人所谓“注疏”的文体,便成立在这时代。后来清代的精详的考证文,就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 义疏,是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起源于南北朝,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不过佛典只是佛典,义疏只是义疏,当时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的。“文”只用来称“沈思翰藻”的作品。但“沈思翰藻”的“文”,渐渐有人嫌“浮”“艳”了。“浮”是不直说,不简截说的意思。“艳”正是隋代李谔《上文帝书》中所指斥的:“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那时北周的苏绰是首先提倡复古的人,李谔等纷纷响应。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路子,死板的模仿古人到底是行不通的。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和者尚少。到了中叶,才有一班人“宪章六艺,能探古人述作之旨”,而元结、独孤及、梁肃最著。他们作文,主于教化,力避排偶,辞取朴拙。但教化的观念,广泛难以动众,而关于文体,他们不曾积极宣扬,因此未成宗派。开宗派的是韩愈。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时,他作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后来官至吏部侍郎,所以称为韩吏部。他很称赞陈子昂、元结复古的功劳,又曾请教过梁肃、独孤及。他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他可不愿作章句师,他说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实在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他所谓“传道”,便是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道;所谓“解惑”,便是排斥佛、老。他是以继承孟子自命的;他排佛、老,正和孔子的距杨、墨一样。当时佛、老的势力极大,他敢公然排斥,而且因此触犯了皇帝。这自然足以惊动一世。他并没有传了什么新的道,却指示了道统,给宋儒开了先路。他的重要的贡献,还在他所提倡的“古文”上。
他说他作文取法《尚书》、《春秋》、《左传》、《周易》、《诗经》以及《庄子》、《楚辞》、《史记》、扬雄、司马相如等。《文选》所不收的经、子、史,他都排进“文”里去。这是一个大改革、大解放。他这样建立起文统来。但他并不死板的复古,而以变古为复古。他说:“惟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又说:“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他是在创造新语。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的。但他有他的标准,那就是“气”。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就是自然的语气,也就是自然的音节。他还不能跳出那定体“雅言”的圈子而采用当时的白话;但有意的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文里去,他是第一个人。在这一点上,所谓“古文”也是不“古”的;不过他提出“语气流畅”(气盛)这个标准,却给后进指点了一条明路。他的弟子本就不少,再加上私淑的,都往这条路上走,文体于是乎大变。这实在是新体的“古文”,宋代又称为“散文”——算成立在他的手里。
柳宗元与韩愈,宋代并称,他们是好朋友。柳作文取法《书》、《诗》、《礼》、《春秋》、《易》以及《穀梁》、《孟》、《荀》、《庄》、《老》、《国语》、《离骚》、《史记》,也将经、子、史排在“文”里,和韩的文统大同小异。但他不敢为师,“摧陷廓清”的劳绩,比韩差得多。他的学问见解,却在韩之上,并不墨守儒言。他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韩愈的门下有难、易两派。爱易派主张新而不失自然,李翱是代表;爱难派主张新就不妨奇怪,皇甫湜是代表。当时爱难派的流传盛些。他们矫枉过正,语艰意奥,扭曲了自然的语气、自然的音节,僻涩诡异,不易读诵。所以唐末宋初,骈体文又回光反照了一下。雕琢的骈体文和僻涩的古文先后盘踞着宋初的文坛。直到欧阳修出来,才又回到韩愈与李翱,走上平正通达的古文的路。 摧陷廓清,拼音是cuī xiàn kuò qīng,意思是攻破敌阵,肃清残敌,比喻写文章打破陈规。出自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
韩愈抗颜为人师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难;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柳之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拔的。他真是当时文坛的盟主。韩愈虽然开了宗派,却不曾有意的立宗派;欧、苏是有意的立宗派。他们虽也提倡道,但只促进了并且扩大了古文的发展。欧文主自然。他所作纡徐曲折,而能条达疏畅,无艰难劳苦之态;最以言情见长,评者说是从《史记》脱化而出。曾学问有根柢,他的文确实而谨严;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三苏长于议论,得力于《战国策》、《孟子》;而苏轼才气纵横,并得力于《庄子》。他说他的文“随物赋形”,“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又说他意到笔随,无不尽之处。这真是自然的极致了。他的文,学的人最多。南宋有“苏文熟,秀才足”的俗谚,可见影响之大。
欧、苏以后,古文成了正宗。辞赋虽还算在古文里头,可是从辞赋出来的骈体却只拿来作应用文了。骈体声调铿锵,便于宣读,又可铺张词藻不着边际,便于酬酢,作应用文是很相宜的。所以流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死去。但中间却经过了散文化。自从唐代中叶的陆贽开始。他的奏议切实恳挚,绝不浮夸,而且明白晓畅,用笔如舌。唐末骈体的应用文专称“四六”,却更趋雕琢;宋初还是如此。转移风气的也是欧阳修。他多用虚字和长句,使骈体稍稍近于语气之自然。嗣后群起仿效,散文化的骈文竟成了定体了。这也是古文运动的大收获。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都是佛家的影响。语录起于禅宗。禅宗是革命的宗派,他们只说法而不著书。他们大胆的将师父们的话参用当时的口语记下来。后来称这种体制为语录。他们不但用这种体制记录演讲,还用来通信和讨论。这是新的记言的体制,里面夹杂着“雅言”和译语。宋儒讲学,也采用这种记言的体制,不过不大夹杂译语。宋儒的影响究竟比禅宗大得多,语录体从此便成立了,盛行了。传奇是有结构的小说。从前只有杂录或琐记的小说,有结构的从传奇起头。传奇记述艳情,也记述神怪,但将神怪人情化。这里面描写的人生,并非全是设想,大抵还是以亲切的观察作底子。这开了后来佳人才子和鬼狐仙侠等小说的先路。它的来源一方面是俳谐的辞赋,一方面是翻译的佛典故事;佛典里长短的寓言所给予的暗示最多。当时文士作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应举的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将自己姓名介绍给主考官;自己再将文章呈给主考官看。先呈正经文章,过些时再呈杂文如传奇等,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是科举的很好媒介。这样,作者便日见其多了。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说带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作“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一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变文,古代说唱文学体裁,兴起于唐代。在诗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散文文体文风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的同时,唐代在其他文体的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它的发展与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大致同步,中唐达于极盛,至晚唐而稍衰。除唐传奇之外,此时还出现了通俗文体俗讲和变文。俗讲和变文,不仅扩大了文学的传播与影响,而且在文学渐渐由雅而俗的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志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明代用八股文取士,一般文人都镂心刻骨的去简炼揣摩,所以极一代之盛。“股”是排偶的意思;这种体制,中间有八排文字互为对偶,所以有此称。——自然也有变化,不过“八股”可以说是一般的标准。——又称为“四书文”,因为考试里最重要的文字,题目都出在四书里。又称为“制艺”,因为这是朝廷法定的体制。又称为“时文”,是对古文而言。八股文也是推演经典辞意的;它的来源,往远处说,可以说是南北朝义疏之学,往近处说,便是宋、元两代的经义。但它的格律,却是从“四六”演化的。宋代定经义为考试科目,是王安石的创制;当时限用他的群经“新义”,用别说的不录,元代考试,限于“四书”,规定用朱子的章句和集注。明代制度,主要的部分也是如此。 镂心刻骨,拼音是lòu xīn kè gǔ,意思是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出自《封神演义》。
经义的格式,宋末似乎已有规定的标准,元、明两代大体上递相承袭。但明代有两种大变化:一是排偶,一是代古人语气。因为排偶,所以讲究声调。因为代古人语气,便要描写口吻;圣贤要像圣贤口吻,小人要像小人的。这是八股文的仅有的本领,大概是小说和戏曲的不自觉的影响。八股文格律定得那样严,所以得简炼揣摩,一心用在技巧上。除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而因为那样难,一般作者大都只能套套滥调,那真是“每下愈况”了。这原是君主牢笼士人的玩艺儿,但它的影响极大;明、清两代的古文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八股文出身的。
清代中叶,古文有桐城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诗文作家自己标榜宗派,在前只有江西诗派,在后只有桐城文派。桐城派的势力,绵延了二百多年,直到民国初期还残留着;这是江西派比不上的。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是方苞,而姚鼐集其大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当时有“天下文章在桐城”的话,所以称为桐城派。方苞是八股文大家。他提倡归有光的文章,归也是明代八股文兼古文大家。方是第一个提倡“义法”的人。他论古文以为六经和《论语》、《孟子》是根源,得其枝流而义法最精的是《左传》、《史记》,其次是《公羊传》、《穀梁传》、《国语》、《国策》,两汉的书和疏,唐宋八家文——再下怕就要数到归有光了。这是他的,也是桐城派的文统论。“义”是用意,是层次;“法”是求雅、求洁的条目。雅是纯正不杂,如不可用语录中语、骈文中丽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俊语、《南史》、《北史》中佻巧语以及佛家语。后来姚鼐又加上注疏语和尺牍语。洁是简省字句。这些“法”其实都是从八股文的格律引伸出来的。方苞论文,也讲“阐道”;他是信程、朱之学的,不过所入不深罢了。
方苞受八股文的束缚太甚,他学得的只是《史记》、欧、曾、归的一部分,只是严整而不雄浑,又缺乏情韵。姚鼐所取法的还是这几家,虽然也不雄浑,却能“迂回荡漾,余味曲包”,这是他的新境界。《史记》本多含情不尽之处,所谓远神的。欧文颇得此味,归更向这方面发展——最善述哀,姚简直用全力揣摩。他的老师刘大櫆指出作文当讲究音节,音节是神气的迹象,可以从字句下手。姚鼐得了这点启示,便从音节上用力,去求得那绵邈的情韵。他的文真是所谓“阴与柔之美”。他最主张诵读,又最讲究虚助字,都是为此。但这分明是八股文讲究声调的转变。刘是雍正副榜,姚是乾隆进士,都是用功八股文的。当时汉学家提倡考据,不免繁琐的毛病。姚鼐因此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偏废的就是“陋”儒。但他的义理不深,考据多误,所有的还只是词章本领。他选了《古文辞类纂》;序里虽提到“道”,书却只成为古文的典范。书中也不选经、子、史;经也因为太尊,子、史却因为太多。书中也选辞赋。这部选本是桐城派的经典,学文的必由于此,也只须由于此。方苞评归有光的文庶几“有序”,但“有物之言”太少。曾国藩评姚鼐也说一样的话,其实桐城派都是如此。攻击桐城派的人说他们空疏浮浅,说他们范围太窄,全不错;但他们组织的技巧,言情的技巧,也是不可抹杀的。
姚鼐以后,桐城派因为路太窄,渐有中衰之势。这时候仪征阮元提倡骈文正统论。他以《文选序》和南北朝“文”“笔”的分别为根据,又扯上传为孔子作的《易·文言传》。他说用韵用偶的才是文,散行的只是笔,或是“直言”的“言”,“论难”的“语”。古文以立意、记事为宗,是子、史正流,终究与文章有别。《文言传》多韵语、偶语,所以孔子才题为“文”言。阮元所谓韵,兼指句末的韵与句中的“和”而言。原来南北朝所谓“文”、“笔”,本有两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是当时的常言——韵只是句末韵。阮元根据此语,却将“和”也算是韵,这是曲解一。梁元帝说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都是笔。阮元却只以散体为笔,这是曲解二。至于《文言传》,固然称“文”,却也称“言”,况且也非孔子所作—这更是傅会了。他的主张,虽然也有一些响应的人,但是不成宗派。
曾国藩出来,中兴了桐城派。那时候一般士人,只知作八股文;另一面汉学、宋学的门户之争,却越来越利害,各走偏锋。曾国藩为补偏救弊起见,便就姚鼐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之说加以发扬光大。他反对当时一般考证文的芜杂琐碎,也反对当时崇道贬文的议论,以为要明先王之道,非精研文字不可;各家著述的见道多寡,也当以他们的文为衡量的标准。桐城文的病在弱在窄,他却能以深博的学问、弘通的见识、雄直的气势,使它起死回生。他才真回到韩愈,而且胜过韩愈。他选了《经史百家杂钞》,将经、史、子也收入选本里,让学者知道古文的源流,文统的一贯,眼光便比姚鼐远大得多。他的幕僚和弟子极众,真是登高一呼,群山四应。这样延长了桐城派的寿命几十年。
但“古文不宜说理”,从韩愈就如此。曾国藩的力量究竟也没有能够补救这个缺陷于一千年之后。而海通以来,世变日亟,事理的繁复,有些决非古文所能表现。因此聪明才智之士渐渐打破古文的格律,放手作去。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他的文“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但这种“魔力”也不能持久;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这种“新文体”又不够用了。胡适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这才起来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是畅行了。这似乎又回到古代言文合一的路。然而不然。这时代是第二回翻译的大时代。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的。
本章还是以时间为顺序,从辞到文,介绍了文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卜辞、讼辞。春秋战国外交的说辞、第一种私家著作《论语》、诸子百家之文、寓言、以《春秋左氏传》为代表的记事文、第一部有自己系统的史书《史记》,都赋,佛典的翻译,群经的义动,新体“古文”(散文)、语录、传奇、话本、八般文,本章包含内容很多,但是条理清晰,繁而不乱,朱自清的学生汪曾祺,在谈起自己的老师时,曾说过:“朱先生把好几百年的纷纭混杂的文学现象捋出了一个头绪,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通百通。朱先生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了。”
1.填空。
(1)现存最早的文,是 的卜辞,《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王安石说《 》是“断烂朝报”。
(2) 是官文书,如卜辞,《尚书》里大部分“ ”。
(3)记言记事的辞之外, 即是辩解的语言,兼叙述和议论。
(4)“辞命”“ ”指外交而言,辞命得顺,即宛转有理,还得“ ”,引古为证。
(5) 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主张“ ”,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6)演释古人的话有“ 、 、 、 ”。
(7)明代高棅编选《 》将唐诗分为四期, 是高祖武德元年至玄宗开元初一百年(618—713), 盛唐是玄宗开元初至代宗大历初五十年(713—766), 时代宗大历元年至文宗太和九年七十年(766—835), 是文宗开成元年至昭宗天祐三年七十年(835—906)。
(8)论七绝的称含蓄为“ ”,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余味深长。
(9)《封建论》作者是 ,辩论对象是魏代草冏,曹作《六代论》,晋陆机作《 》,唐杜佑都拥护封建。
(10)明末 作九篇《郡县论》。
(11)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 的极少。
(12)直到《 》,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
(13)汉代司马迁的《 》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
(14)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 。
(15)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 ”,都是佛家的影响。
(16)到了宋代,又有“ ”。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
(17)清代中叶,古文有 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
(18)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 多用神话, 多用历史故事, 有些神仙家言, 是继承 的寓言而加以变化。
(19) 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 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20)唐宋八大家, 、 之外,六家都是宋人。 为首,以下是曾巩、 、苏洵和他的儿子 、 。
(21)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 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 , 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
(22)到了 ,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象,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答案】(1)商代 鲁春秋 (2)辞 辞 (3)讼辞 (4)辞令 文 (5)墨子 言必有三表
(6)故、解、传、注 (7)唐诗品汇 初唐 中唐 晚唐 (8)风调 (9)柳宗元 五等论 (10)顾炎武 (11)自作 (12)吕氏春秋 (13)史记 (14)典故 (15)传奇 (16)话本 (17)桐城 (18)《庄子》 《韩非子》 《庄子》 《韩非子》 《庄子》 (19)《左传》 战争 (20)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辙。 (21)罗贯中 《水浒传》 吴承恩 (22)《红楼梦》
2.你要在班会上为同学们做《经典常谈》的荐读演讲,以下是演讲稿的片段,请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们:
《经典常谈》是我国著名文人 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十三篇文章对中华文化典籍和文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其中包括考究字形演变,分析汉字构造规律的《说文解字》;还包括古代歌谣乐谱亡失,但唱词被记录流传下来后成为文化经典的《 》;还有记载了战国时代担负外交任务的游说之士言辞的《 》。《经典常谈》语言通俗晓畅,包含的知识广博,是我们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上佳启蒙读本。
【答案】 朱自清 诗经 战国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作者和内容的识记。
第二空。《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要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故填写“朱自清”;
第二空。根据“古代歌谣乐谱亡失,但唱词被记录流传下来后成为文化经典”可知,该书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咳》《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第三空。根据“战国时代,担负外交任务的游说之士言辞”可知,该书是《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3.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便是三个标准。不过他究竟是个注重功利的人,不大喜欢文饰,“恐人怀其文,忘其‘用’”,所以楚王说他“言多不辩”。
上面文段是 (作者)为中学生撰写的散文集《 》中的一部分。该著作全书共 篇,介绍了《 》《周易》《史记》等著作。
【答案】 朱自清 经典常谈 十三 说文解字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积累能力。
依据《经典常谈》全书内容可知,本段文字出自该名著第十三《文》。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据此,①空、②空依次填写朱自清和《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据此,③空,④空依次填写“十三”和“说文解字”。
4.你要在班会上为同学们做《经典常谈》的荐读演讲,以下是演讲稿的片段,请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们,《经典常谈》是我国著名文人 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十三篇文章对中华文化典籍和文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其中包括考究字形演变,分析汉字构造规律的《 》;还有古代歌谣乐谱亡失,但唱词被记录流传下来后成为文化经典的《 》;还有记载了战国时代,担负外交任务的游说之士言辞的《 》。《经典常谈》语言通俗晓畅,包含的知识广博,是我们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上佳启蒙读本。
【答案】 朱自清 说文解字 诗经 战国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第①空:《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要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故填写“朱自清”;
第②空:根据“考究字形演变,分析汉字构造规律”可知,该书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第③空:根据“古代歌谣乐谱亡失,但唱词被记录流传下来后成为文化经典”可知,该书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第④空:根据“战国时代,担负外交任务的游说之士言辞”可知,该书是《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5.小语在阅读《经典常谈》时使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语对古代文学感兴趣,选择先读《诗第十二》。
B.小语想了解更多的历史内容,决定去读《<战国策>第八》。
C.小语想拓展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认真阅读《<诗经>第四》。
D.小语想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文第十三》。
【答案】D
【解析】考查名著理解。
D.有误,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应仔细研读《<说文解字>第一》;
故选D。
6.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也是对我国古典文学有深人研究的学者。《经典常谈》是他撰写的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每篇谈一部经典著作。
B.《春秋》是一部记事史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縠梁传》,其中《左传》以叙事为主。
C.朱熹注《大学》,分成经一章,传十章;注《中庸》所分的章节也与郑玄不同,所以这两部书的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孟子》的注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D.“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出自《文第十三》,写的是战国时期的说客。
【答案】A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A.“每篇谈一部经典著作”有误,“《史记》《汉书》第九”介绍了两部著作。故选A。
7.“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选文中的这段话出自《经典常谈》中的 篇,文中的“他们”指 。( )
A.《辞赋第十一》。“他们”指汉代的东方朔、刘向、班固、张衡等人。
B.《<尚书>第三》。“他们”指济南伏生、传经的儒者
C.《<战国策>第八》。“他们”指战国时期的策士。
D.《文第十三》。“他们”指战国时期的说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其中《文第十三》中谈到“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眞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因此选文中的这段话的“他们”指战国时期的说客。
故选D。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使是《战国策》记录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写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B.“唐代出现了‘话本’”有误,应是宋代出现“话本”;
故选B。
9.读《经典常读·文第十三》,《左传》是史学著作,为什么说它也是文学的权威?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左传》的文学权威,主要表现在辞令和对战争的描写上。春秋列国,盟会频繁,使臣所言,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利害,所以君臣极其重视辞令。《左传》所记载的当时君臣的对话,从容委曲,意味深长。战争是复杂的,但《左传》生动地再现了战争的全貌,虽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能始终抓住晋、楚争霸这一主干,揭示成败的原因。
【解析】考查名著阅读。答案不唯一。
示例:《左传》是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史料翔实,所以说它是史学的权威,但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文笔生动,它的历史故事情节化,并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等等。除此之外,《左传》语言精练,有大量富有哲理的句子,让我们在读故事之余,能从中获得一些感悟。所以说它是文学的权威。
10.叶圣陶先生认为《经典常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答案】叶圣陶先生认为《经典常谈》首先是适合引导学生读古书的书; 其次,这本书还是适合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最后, 这本书使学生在入门的当儿,便祛除了狭陋跟迂腐的弊病。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中《<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不能叫学生得到受用”的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因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把它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正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
11.《经典常谈》中说最初记录歌谣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那么是因为什么呢?
【答案】最初记录歌谣的人是一些乐工,他们以奏乐、唱歌为工作,而唱歌需要歌词。乐工们为了获得歌词,就去搜集并记录歌谣。(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根据《经典常谈》原文“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可知,歌谣被记录下来的目的是奏乐和歌唱。
12.阅读名著时,可以采取精读和跳读交替使用的方法。比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像“三打白骨精”这样展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就需要精读,而书中一些描写环境的诗词等内容,就可以泛读。请你以阅读《经典常谈》为例,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是如何运用这个读书方法阅读的。
【答案】泛读《经典常谈》各篇,把各篇中与经典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故事摘选出来进行串联,了解经典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大概内容和主要特点等。《经典常谈》中的每一部经典都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故事,比如仓颉造字、伏羲画卦、周公制礼、孔子作《春秋》、太史公著《史记》、屈原创《楚辞》、诗歌的发展、文字的演变等等。
《经典常谈》的各篇,或内容繁多,信息量大;或所涉内容与教材关联度高,是学习与考试的重点;或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这使其有利于采用单篇精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比如,《诗第十二》主要介绍的是诗的发展,“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略涉诗人诗作的风格特色,再加上诗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重点,教材中的诗歌篇目比较多,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与诗歌的接触也比较多,所以可以带着学生结合原著文本,以教材中的具体诗篇作为辅助性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阶梯式学习活动,进行单篇精读。
【解析】考查阅读方法和名著内容的理解。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合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示例:阅读《经典常谈》我采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方法。首先根据自己的兴趣跳读,如读了《春秋》与春秋五霸,《战国策》 与战国策士等等之后,再读《史记》,然后对《史记》进行精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了解了古代的历史全貌,还能深入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事实,有助于深入理解《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经典文言文。
13.某同学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做了许多笔记,下列笔记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代的卜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文。不过卜辞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只能算是些句子。
B.《诗经》旧有十五国风,《关雎》出自《周南》,《蒹葭》出自《秦风》,《周南》和《秦风》都属于“十五国风”。
C.《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其中“离骚”是“别愁”或“滥忧”的意思。
D.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D. “唐代出现了‘话本’”错,应是宋代出现了话本。
故选D。
14.理方法。班级召开名著《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请你补充表格。
阅读方法一 浏览目录 全书共① 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浏览目录有助于我们进行选择性阅读。
阅读方法二 选择性阅读 如果对文字来源感兴趣,你可以阅读的篇章是《② 》;如果对③ 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答案】 十三 《说文解字》或《<说文解字>第一》 诗文
【解析】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识记。
①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②如果对文字感兴趣,可以阅读《<说文解字>第一》。这一章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汉字的造字方法等。
③《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说起,说到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晋的玄言诗,谢灵运的山水诗,一直到唐代的律诗绝句,重点介绍了诗的本质、诗的简述、诗学与美学的关系。《文第十三》从商代的卜辞说起,说到战国时期的议论文,记叙文长足的进步,汉时的辞赋,韩愈、欧阳修和苏轼的散文,明清的话本小说,一直到新文化运动后的白话文。据此可知,主要介绍的是“诗文”。
15.结合语段,完成《经典常谈》相关阅读任务。
“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
(1)《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中这段文字引起了同桌对战国策士这一群体的兴趣,你还可以推荐他阅读以下目录中的( )。
A.《尚书》第三 B.《春秋》三传第六
C.诸子第十 D.文第十三
(2)根据链接材料,结合上面的节选语段,任选一个角度,谈谈《经典常谈》这部作品的特色。
链接: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答案】(1)D
(2)示例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内容不故作高深,而是具有普及性,面向大众,让读者能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示例2::《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语言通俗,又不乏生动传神之笔墨,让读者能饶有兴味地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类作品的风貌。
【解析】(1)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根据语段中“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的提示,可知,“他们”指的是“纵横家”。
而文第十三中介绍了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所以最重说辞。纵横家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最重辩。
故选D。
(2)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名著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叶圣陶先生在为198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本书写的序里说,全书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来说,当代该书无疑仍能起很好的作用。
示例:朱自清撰写《经典常谈》格外重视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语言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16.《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照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梳理了《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以及《文第十三》等经典内容。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容易激发读者阅读经典的兴趣,从而亲近经典,了解经典。
本学期,你一定阅读《经典常谈》了。请你从13篇中任选其一,谈一谈你阅读的过程和收获。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对汉字很感兴趣,根据我的兴趣我选择阅读《说文解字第一》。通过阅读,我不但了解到许慎《说文解字》的历史地位,也知道了汉字的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也称“六书”,如象形、指示、形声等,这些都加深了我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我发现我们的文字真的是历史悠久,我也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题干要求从《经典常谈》一书中任选一章,与同学们分享阅读过程及感悟。《经典常谈》 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 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文第十三》这十三篇。答题时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选择《诸子第十》。在本篇中,我在阅读的时候结合我们学过的诸子百家的历史,以及《论语》相关的内容,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朱自清说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的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孔子为了维护日渐崩坏的礼制,推广教育,使得许多平民百姓都能上学,这令我感动不已。同时,我也要珍惜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17.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书论述问题深入浅出。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加以说明。
材料: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警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但是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的“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
(选自《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答案】语段中介绍了“雅言”从出现到定型的发展轨迹,举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让读者在朱自清娓娓而谈中明白了“雅言”定型的轨迹,举例充分,深入浅出。
【解析】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警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的内容可知,材料介绍了“雅言”从出现到定型的发展轨迹;
结合“《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警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的内容可知,朱自清娓娓而谈,举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让读者在朱自清娓娓而谈中明白了“雅言”定型的轨迹,举例充分,深入浅出,便于理解。
18.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年级组织了“品读《经典常谈》,赓续中华文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读经典,有收获:根据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同学们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展开阅读。汇总成表格,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兴趣点 所读篇目 阅读收获
古代文化 《诗第十二》 ① (填人名)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止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这新制。
《文第十三》 《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析分明。
古代历史 《<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开创了“② ”(填史书体例),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的时候。《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
诸子百家 《诸子第十》 孔子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的③ (填学术流派)。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孔子之后又出现了孟子、荀子两位大师。
(2)读经典,有感悟:阅读完《经典常谈》,同学们对“读经典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请你结合对本书的阅读体验,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蒋丞这样说:读经典,不但可以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还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等历史事实。
徐欣这样说:读经典,让我充分梳理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文脉发展,我在读《诗经》《辞赋》《诗》这三篇时,既明白了《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知道了各位大诗人对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自古至今,中国人对诗歌的热爱是融于血脉中的。
我这样说:
【答案】(1) 李白 纪传体 儒家(儒家学派)
(2)示例一:读经典,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史记》,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司马迁发愤著书,不但有着严谨的治史精神,更有着持之以恒的初心。
示例二:读经典,可以让我明晓事理,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四书”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指导了我要及时复习的学习方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让我明白了大丈夫就要坚守心中正道,不屈不挠。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结合“天上谪仙人”,可知①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知②为:纪传体。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可知③为:儒家(儒家学派)。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读经典,可以学到不少的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还有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等。可以给予我们充足的精神营养,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19.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先浏览目录以了解全书的内容和结构,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目的选择相应篇目精读。比如你正在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说文解字>第一》。下面是三位同学的阅读需求,请你给他们推荐《经典阅读》中的相应篇目。
《经典常谈》目录 阅读需求 推荐篇目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A同学想探究中国历史上纵横家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①
B同学在学习《<庄子>二则》时,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 ②
C同学在学习《大道之行也》时,想进一步了解儒家治理社会的秩序和规则。 ③
【答案】 《战国策》第八 诸子第十 “三礼”第五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①空结合题干要求“A同学想探究中国历史上纵横家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可建议阅读《战国策》第八。因为《战国策》第八的前五段都在讲述时代背景,特别是合纵派代表苏秦和连横派代表张仪的故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段提及《战国策》一书时,又具有知识性的特点,让我们了解了《战国策》的编者、文辞特点、记事起止年代等。通过阅读《战国策》第八能更加了解中国历史上纵横家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②空结合题干要求“B同学在学习《<庄子>二则》时,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可建议阅读诸子第十。因为诸子第十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的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其中,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礼仪,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无为,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公平,反对不义的战争,提倡“非攻”“兼爱”思想;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阴阳家思想的产生、观点、发展、影响等。由此可知,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可阅读诸子第十。
③空结合题干要求“C同学在学习《大道之行也》时,想进一步了解儒家治理社会的秩序和规则”可建议阅读“三礼”第五。因为“三礼”第五主要内容是“天地君亲师”,即礼的三本。其中,“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儒家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同时,乐也是儒家所重视的一部分,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与政治是相通的。所以想进一步了解儒家治理社会的秩序和规则可阅读“三礼”第五。
20.怎么理解朱自清说的“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
【答案】此句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和“些”。“学生”就意味着不是专家,其读法不能跟专家一样。“些”就是说学生读的古书不能多,且还要一看就懂。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根据叶圣陶先生的《读<经典常谈>》来理解这句话,应当着重抓住“学生”和“些”两个词。“学生”也就意味着不是专家,其读法不该跟专家的一样(大学里专门研究古书的学生当然不在此限)。说“些”,就是说分量不能多,就是从前读书人常读的一些书籍也不必全读。就阅读的本子说,最好有在辑录训诂校勘方面简明而可靠的定论,让学生展卷了然,不必在一大堆参考书里自己去摸索。就阅读的范围说,最好根据前边说的两个理由来选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达到让学生见识一番这么个意思就成。
21.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 (填人名)的名著 《 》,这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 放在首篇。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
【答案】(1) 朱自清 经典常谈 经史子集 说文解字
(2)有了文字,人们就会争着做商人,辛苦种地的人就少了。天怕人的粮食不够吃,所以就降下粟来,让人们存着救急。 (大意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经典常谈》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篇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来展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说文解字》放在首篇。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
仓颉造字导致人们对自然失去了朴素的敬畏,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原因就在于“文字的产生会使得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百姓抛弃耕作而追求锥刀之利(比喻微小的利益)。上天知道将要发生饥荒,所以降下雨粟。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
22.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圆豆同学推荐大家采用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并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一:学完教材中《诗经》二首以后,小九同学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向她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任务二:橙子同学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1)根据上述“方法提要”,请推测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2)任务一:
(3)任务二:( )
【答案】(1)选择性阅读(答案不固定,意对即可)
(2)任务一:《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指的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在诗的发端。(三点中解释其中一点即可给分)
(3)任务二:D
【解析】(1)考查阅读方法。根据“方法提要”中的“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可知,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选择性阅读。
(2)考查名著阅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比就是类比,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
(3)考查名著内容。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故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辞赋第十一》。故选D。
2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①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带说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一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②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三国志演义》中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连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选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
(1)《经典常谈》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了到了战国末期,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书。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3)根据材料说一下《经典常谈》的艺术特色
【答案】(1) 仓颉 说文解字
(2)介绍了白话小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3)内容简洁精辟。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接受的广度。 这是中学生看的书,具有普及性和通俗性。语言流利畅达。
【解析】(1)考查名著常识。
第一空,由“造字的传说”可知,该人物是仓颉。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又史皇氏,又曰苍王、仓圣。 《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 ,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第二空,由“古代的字典”“许慎”可知,此处为《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2)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选文第①段“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说的老祖宗”“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带说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第②段“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等内容概括可得:选文介绍了白话小说的起源和形成及发展变化过程。
(3)考查名著艺术特色。
结合材料第①段“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带说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等内容可知,作者列举大量历史事例说明白话小说的发展变化过程,语言简洁精辟且具有深度,通俗易懂的事例更便于读者理解。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谈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1)以上文段选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是他为 撰写的一部介绍 的著作。
(2)选文中提到的朱子指的是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 。
【答案】(1) 中学生 我国传统文化经典
(2) 朱熹 《中庸》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识记。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现代作家、学者朱自清先生专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经典的启蒙读物。《经典常谈》一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点研究传统典籍,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识记。
①空: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②空:“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5.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李一生辗转在党争的影响中。他和( )并称;他们的诗又走回艳情一路。他们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韩,器局较大;他的艳情诗有些实在是政治的pì喻,实是感时伤事之作,所以地位在温之上。杜牧做了些小官儿,放荡不jī,而很负盛名,人家称为小杜——老杜是( )。他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横气,又和温、李不同,然而都可以归为绮丽一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辗转( ) pì( )喻
放荡不jī( ) 纵横( )气
(2)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语、谓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晚唐诗 推 B.李商隐、 杜牧 为
C.李商隐、杜牧 推 D.晚唐诗 为
(3)上面文段选自《经典常谈》,请在文段中的括号填写诗人的名字。
(4)请依据上面语段,结合杜牧的具体诗作,简要分析杜牧诗歌的特点。
【答案】(1) zhuǎn 譬 羁 héng
(2)A
(3) 温庭筠 杜甫
(4)示例:《经典常谈》指出杜牧的诗词采华艳、富有纵横气、绮丽的特点。杜牧的《泊秦淮》首句选取烟、水、月、沙四个意象,用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词采华艳、绮丽,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营造了迷蒙冷寂氛围。首句视野开阔,既有俯视,又有仰视;后两句既能传达出晚唐暗淡、没落的时代气息,又似乎隐约闪动着六朝绮靡生活的影子,体现了杜牧诗作富有纵横气。(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辗转(zhuǎn):转移,经过许多地方;
pì(譬)喻:晓譬劝喻;
放荡不jī(羁):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纵横(héng)气:纵横驰骋的气概。形容很有雄心壮志
(2)本题考查单句成分。主语表示句子中的人或事,谓语表明主语怎么样,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据此可判断出主语是“晚唐诗”,“向来”是副词,修饰动词“推”,谓语是动词“推”,“李商隐、杜牧”在句中作宾语,“为大家”是宾语补足语。
故主语是“晚唐诗”;谓语是“推”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写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爱情诗,更是为人传诵,他的代表作有《无题》《锦瑟》《夜雨寄北》《北楼》等。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文学家。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的余习,色彩艳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温李并称,是指他们诗风中“以致相夸”(《唐才子传》)的共同方面。这种诗风在晚唐诗坛上有很大影响,还为宋以后婉约词派开了先河。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和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老杜”指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4)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结合杜牧的具体作品,分析杜牧的诗歌如何体现语段中的对杜牧诗歌语言特点的评价。结合学过杜牧的诗歌进行赏析评价即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结合语段可知“他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横气,又和温、李不同,然而都可以归为绮丽一派”可知杜牧的诗歌词采华艳、富有纵横气、绮丽的特点;结合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可知这首绝句紧扣诗题,通篇写江南春景。作者大笔如椽,通过听觉与视觉,将江南广大地区的啼鸟、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寺院、烟雨,巧妙地尽收笔下,词采华艳、绮丽,描绘出一幅春雨季节中的江南胜景图,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诗的最后两句,触景生情,由寺庙的兴衰而慨叹南朝君王妄想长生,大兴土木,广修寺院结果是人亡寺在,所留下的许多寺院至今隐现在迷蒙烟雨之中,为江南早春平添诸多胜景,任游客去欣赏凭吊,全诗语言自然、清丽,画面鲜明、凄迷:讽喻委婉、深沉,似乎隐约闪动着六朝绮靡生活的影子,体现了杜牧诗作富有纵横气。
26.阅读《经典常谈》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却不是孔子自作而是他的弟子们记的他的说话。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自作的极少。《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们说话,大概是很质直的,弟子们体念他的意思,也只简单的记出。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墨子》大约也是弟子们所记。《孟子》据说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定的,可也是弟子们记言的体制。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墨子虽不好辩,却也脱不了时代影响。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老子》可为代表;后来的《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都是这种体制。再进一步,便是恢张的论,《庄子·齐物论》等篇以及《荀子》《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都是的。群经诸子书里常常夹着一些韵句,大概是为了强调。后世的文也偶尔有这种例子。中国的有韵文和无韵文的界限,是并不怎样严格的。
(选自《经典常谈》)
(1)文中的私家著作可分为哪两种体制?
(2)结合划线部分回答:《论语》的语言表达有 的特点。《墨子》和《孟子》的语言表达有 和 的特点。
【答案】(1)记言(对话)和论(独白) (2)质直(简单) 铺排 好辩(思辨性)
【解析】(1)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可知,私家著作可分为记言(对话)和论(独白)。
(2)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画线句中的“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大概是很质直的”可得:质直(简单)。
第二空:根据画线句中的“可就铺排得多”可得:铺排。
第三空:根据画线句中的“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墨子虽不好辩,却也脱不了时代影响。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可得:好辩(思辨性)。
27.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题目。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1)【文段一】中的“他”是 (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3)《经典常谈》是作者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本书所讲经典中,《周易》《尚书》属于“ ”,《史记》《汉书》属于“史”,《墨子》《吕氏春秋》属于“ ”,《离骚》《九章》属于“ ”。
【答案】(1) 孔子 毛传(或毛氏《诗传》)
(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3) 朱自清 经 子 集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结合【文段一】“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可知,他是孔子。
结合【文段二】“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可知,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毛传》。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文段一】“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可得: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专题13 文第十三
章节简介 1
知识网络 1
原文+批注 2
内容概括 18
试题精选(共30题) 18-31
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32-54
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
原 文 批 注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便是这样,王安石还说《鲁春秋》是“断烂朝报”。所谓“断”,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思。卜辞的简略大概是工具的缘故,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辞和《鲁春秋》似乎没有能够跳出卜辞的氛围去,虽然写在竹木简上,自由比较多,却依然只跟着卜辞走。《尚书》就不同了。《虞书》、《夏书》大概是后人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战国末年的追记,可以不论;但那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 断烂朝报,意思是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讲述了记叙文的发展情况,有原先一句一句杂乱无章,到后来不但有音节,也成了事篇。】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打官司的时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叫做“辞”;辞原是“讼”的意思,是辩解的言语。这种辞关系两造的利害很大,两造都得用心陈说;审判官也得用心听,他得公平的听两面儿的。这种辞也兼有叙述和议论;两造自己办不了,可以请教讼师。这至少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重了。这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教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的辞引古为证,宛转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辞,更赞美他的“慎辞”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先教裨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儿他再加润色。他的确是很慎重的。辞命得“顺”,就是宛转而有理;还得“文”,就是引古为证。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一说国、东里亦为其氏), 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 ,谥成 ,历史典籍以“子产”为通称,亦称“公孙侨”、“公孙成子”、“国侨”等等。
孔子很注意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件易事,所以自己谦虚的说是办不了。但教学生却有这一科;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言语”就是“辞命”。那时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各国派使臣,有时只口头指示策略,有时预备下稿子让他带着走。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时候总还得随机应变,自己想说话;因为许多情形是没法预料的。——当时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孔子讲学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鲁语。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讼辞也许不同些。雅言用的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写出,而写出的和说出的雅言,大体上是一致的。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辞是辞命,“达”是明白,辞多了像背书,少了说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便是三个标准。不过他究竟是个注重功利的人,不大喜欢文饰,“恐人怀其文,忘其‘用’”,所以楚王说他“言多不辩”。——后来有了专以辩论为事的“辩者”,墨家这才更发展了他们的辩论方法,所谓《墨经》便成于那班墨家的手里。——儒家的孟、荀也重辩。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荀子也说:“君子必辩。”这些都是游士的影响。但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却不重辩。《老子》里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学”所重的是自然。《庄子》里说“大辩不言”,“庄学”所要的是神秘。韩非也注重功利,主张以法禁辩,说辩“生于上之不明”。后来儒家作《易·文言传》,也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不但是在暗暗的批评着游士好辩的风气,恐怕还在暗暗的批评着后来称为名家的“辩者”呢。《文言传》旧传是孔子所作,不足信;但这几句话和“辞达”论倒是合拍的。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却不是孔子自作而是他的弟子们记的他的说话。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自作的极少。《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们说话,大概是很质直的,弟子们体念他的意思,也只简单的记出。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墨子》大约也是弟子们所记。《孟子》据说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定的,可也是弟子们记言的体制。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墨子虽不好辩,却也脱不了时代影响。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老子》可为代表;后来的《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都是这体制。再进一步,便是恢张的论,《庄子·齐物论》等篇以及《荀子》、《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都是的。——群经诸子书里常常夹着一些韵句,大概是为了强调。后世的文也偶尔有这种例子。中国的有韵文和无韵文的界限,是并不怎样严格的。
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过越多,流传也越过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但是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的“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
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里《春秋左氏传》是一座里程碑。在前有分国记言的《国语》,《左传》从它里面取材很多。那是铺排的记言,一面以《尚书》为范本,一面让当时记言体的、恢张的趋势推动着,成了这部书。其中自然免不了记事的文字;《左传》便从这里出发,将那恢张的趋势表现在记事文里。那时游士的说辞也有人分国记载,也是铺排的记言,后来成为《战国策》那部书。《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它的记言也异曲同工,不过不算独创罢了。它可还算不得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它的顺序是依着《春秋》的。《春秋》的编年并不是自觉的系统,而且“断如复断”,也不成一部“书”。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他的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十多万字。十二是十二月,是地支,十是天干,八是卦数,三十取《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的意思,表示那些“辅弼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七十表示人寿之大齐,因为列传是记载人物的。这也是用数目的哲学作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和《吕氏春秋》一样。这部书“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剪裁与组织见长。但是它的文字最大的贡献,还在描写人物。左氏只是描写事,司马迁进一步描写人;写人更需要精细的观察和选择,比较的更难些。班彪论《史记》“善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这是说司马迁行文委曲自然。他写人也是如此。他又往往即事寓情,低徊不尽;他的悲愤的襟怀,常流露在字里行间。明代茅坤称他“出《风》入《骚》”,是不错的。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后世说“楚辞汉赋”,真的,汉代简直可以说是赋的时代。所有的作家几乎都是赋的作家。赋既有这样压倒的势力,一切的文体,自然都受它的影响。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西汉记事记言,都还用散行的文字,语意大抵简明;东汉就在散行里夹排偶,汉、魏之际,排偶更甚。西汉的赋,虽用排偶,却还重自然,并不力求工整;东汉到魏,越来越工整,典故也越用越多。西汉普通文字,句子很短,最短有两个字的。东汉的句子,便长起来,最短的是四个字;魏代更长,往往用上四下六或上六下四的两句以完一意。所谓“骈文”或“骈体”,便这样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夹带着不少的抒情的成分;而句读整齐,对偶工丽,可以悦目,声调和谐,又可悦耳,也都助人情韵。因此能够投人所好,成功了不废的体制。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他不选经、子、史,也不选“辞”。经太尊,不可选;史“褒贬是非,纪别异同”,不算“文”;子“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辞”是子史的支流,也都不算“文”。他所选的只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之作。“事”是“事类”,就是典故;“翰藻”兼指典故和譬喻。典故用得好的,譬喻用得好的,他才选在他的书里。这种作品好像各种乐器,“并为入耳之娱”;好像各种绣衣,“俱为悦目之玩”。这是“文”,和经、子、史及“辞”的作用不同,性质自异。后来梁元帝又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是说,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才叫作“文”呢。这种“文”大体上专指诗赋和骈体而言;但应用的骈体如章奏等,却不算在里头。汉代本已称诗赋为“文”,而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骈体原也是些记言、记事之作,这时候却被提出一部分来,与诗赋并列在“文”的尊称之下,真是“附庸蔚为大国”了。
这时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佛典的翻译,一是群经的义疏。佛典翻译从前不是太直,便是太华;太直的不好懂,太华的简直是魏、晋人讲老、庄之学的文字,不见新义。这些译笔都不能作到“达”的地步。东晋时候,后秦主姚兴聘龟兹僧鸠摩罗什为国师,主持译事。他兼通华语及西域语,所译诸书,一面曲从华语,一面不失本旨。他的译笔可也不完全华化,往往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介绍的“西域之语趣”是华语所能容纳的,所以觉得“天然”。新文体这样成立在他的手里。但他的翻译虽能“达”,却还不能尽“信”;他对原文是不太忠实的。到了唐代的玄奘,更求精确,才能“信”、“达”兼尽,集佛典翻译的大成。这种新文体一面增扩了国语的词汇,也增扩了国语的句式。词汇的增扩,影响最大而易见,如现在口语里还用着的“因果”、“忏悔”、“刹那”等词,便都是佛典的译语。句式的增扩,直接的影响比较小些,但像文言里常用的“所以者何”、“何以故”等也都是佛典的译语。另一面,这种文体是“组织的,解剖的”。这直接影响了佛教徒的注疏和“科分”之学,间接影响了一般解经和讲学的人。 鸠摩罗什(343-413),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意译童寿。
演释古人的话的有“故”、“解”、“传”、“注”等。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叫作“故”。演释原来辞意,叫作“解”。但后来解释字句,也叫做“故”或“解”。“传”,转也,兼有“故”、“解”的各种意义。如《春秋左氏传》补充故事,兼阐明《春秋》辞意。《公羊传》、《穀梁传》只阐明《春秋》辞意——用的是问答式的记言。《易传》推演卦爻辞的意旨,也是铺排的记言。《诗毛氏传》解释字句,并给每篇诗作小序,阐明辞意。“注”原只解释字句,但后来也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以及一般的解释辞意,大抵明白易晓。《春秋》三传和《诗毛氏传》阐明辞意,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所以支离破碎,无中生有。注字句的本不该有大出入,但因对于辞意的见解不同,去取字义,也有各别的标准。注辞意的出入更大。像王弼注《周易》,实在是发挥老、庄的哲学;郭象注《庄子》,更是藉了《庄子》发挥他自己的哲学。南北朝人作群经“义疏”,一面便是王弼等人的影响,一面也是翻译文体的间接影响。这称为“义疏”之学。
汉、晋人作群经的注,注文简括,时代久了,有些便不容易通晓。南北朝人给这些注作解释,也是补充材料,或推演辞意。“义疏”便是这个。无论补充或推演,都得先解剖文义;这种解剖必然的比注文解剖经文更精细一层。这种精细的确不算是破坏的解剖,似乎是佛典翻译的影响。就中推演辞意的有些也只发挥老、庄之学,虽然也是无中生有,却能自成片段,便比汉人的支离破碎进步。这是王弼等人的衣钵,也是魏、晋以来哲学发展的表现。这是又一种新文体的分化。到了唐修《五经正义》,削去玄谈,力求切实,只以疏明注义为重。解剖字句的工夫,至此而极详。宋人所谓“注疏”的文体,便成立在这时代。后来清代的精详的考证文,就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 义疏,是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起源于南北朝,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不过佛典只是佛典,义疏只是义疏,当时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的。“文”只用来称“沈思翰藻”的作品。但“沈思翰藻”的“文”,渐渐有人嫌“浮”“艳”了。“浮”是不直说,不简截说的意思。“艳”正是隋代李谔《上文帝书》中所指斥的:“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那时北周的苏绰是首先提倡复古的人,李谔等纷纷响应。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路子,死板的模仿古人到底是行不通的。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和者尚少。到了中叶,才有一班人“宪章六艺,能探古人述作之旨”,而元结、独孤及、梁肃最著。他们作文,主于教化,力避排偶,辞取朴拙。但教化的观念,广泛难以动众,而关于文体,他们不曾积极宣扬,因此未成宗派。开宗派的是韩愈。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时,他作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后来官至吏部侍郎,所以称为韩吏部。他很称赞陈子昂、元结复古的功劳,又曾请教过梁肃、独孤及。他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他可不愿作章句师,他说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实在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他所谓“传道”,便是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道;所谓“解惑”,便是排斥佛、老。他是以继承孟子自命的;他排佛、老,正和孔子的距杨、墨一样。当时佛、老的势力极大,他敢公然排斥,而且因此触犯了皇帝。这自然足以惊动一世。他并没有传了什么新的道,却指示了道统,给宋儒开了先路。他的重要的贡献,还在他所提倡的“古文”上。
他说他作文取法《尚书》、《春秋》、《左传》、《周易》、《诗经》以及《庄子》、《楚辞》、《史记》、扬雄、司马相如等。《文选》所不收的经、子、史,他都排进“文”里去。这是一个大改革、大解放。他这样建立起文统来。但他并不死板的复古,而以变古为复古。他说:“惟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又说:“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他是在创造新语。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的。但他有他的标准,那就是“气”。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就是自然的语气,也就是自然的音节。他还不能跳出那定体“雅言”的圈子而采用当时的白话;但有意的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文里去,他是第一个人。在这一点上,所谓“古文”也是不“古”的;不过他提出“语气流畅”(气盛)这个标准,却给后进指点了一条明路。他的弟子本就不少,再加上私淑的,都往这条路上走,文体于是乎大变。这实在是新体的“古文”,宋代又称为“散文”——算成立在他的手里。
柳宗元与韩愈,宋代并称,他们是好朋友。柳作文取法《书》、《诗》、《礼》、《春秋》、《易》以及《穀梁》、《孟》、《荀》、《庄》、《老》、《国语》、《离骚》、《史记》,也将经、子、史排在“文”里,和韩的文统大同小异。但他不敢为师,“摧陷廓清”的劳绩,比韩差得多。他的学问见解,却在韩之上,并不墨守儒言。他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韩愈的门下有难、易两派。爱易派主张新而不失自然,李翱是代表;爱难派主张新就不妨奇怪,皇甫湜是代表。当时爱难派的流传盛些。他们矫枉过正,语艰意奥,扭曲了自然的语气、自然的音节,僻涩诡异,不易读诵。所以唐末宋初,骈体文又回光反照了一下。雕琢的骈体文和僻涩的古文先后盘踞着宋初的文坛。直到欧阳修出来,才又回到韩愈与李翱,走上平正通达的古文的路。 摧陷廓清,拼音是cuī xiàn kuò qīng,意思是攻破敌阵,肃清残敌,比喻写文章打破陈规。出自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
韩愈抗颜为人师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难;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柳之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拔的。他真是当时文坛的盟主。韩愈虽然开了宗派,却不曾有意的立宗派;欧、苏是有意的立宗派。他们虽也提倡道,但只促进了并且扩大了古文的发展。欧文主自然。他所作纡徐曲折,而能条达疏畅,无艰难劳苦之态;最以言情见长,评者说是从《史记》脱化而出。曾学问有根柢,他的文确实而谨严;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三苏长于议论,得力于《战国策》、《孟子》;而苏轼才气纵横,并得力于《庄子》。他说他的文“随物赋形”,“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又说他意到笔随,无不尽之处。这真是自然的极致了。他的文,学的人最多。南宋有“苏文熟,秀才足”的俗谚,可见影响之大。
欧、苏以后,古文成了正宗。辞赋虽还算在古文里头,可是从辞赋出来的骈体却只拿来作应用文了。骈体声调铿锵,便于宣读,又可铺张词藻不着边际,便于酬酢,作应用文是很相宜的。所以流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死去。但中间却经过了散文化。自从唐代中叶的陆贽开始。他的奏议切实恳挚,绝不浮夸,而且明白晓畅,用笔如舌。唐末骈体的应用文专称“四六”,却更趋雕琢;宋初还是如此。转移风气的也是欧阳修。他多用虚字和长句,使骈体稍稍近于语气之自然。嗣后群起仿效,散文化的骈文竟成了定体了。这也是古文运动的大收获。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都是佛家的影响。语录起于禅宗。禅宗是革命的宗派,他们只说法而不著书。他们大胆的将师父们的话参用当时的口语记下来。后来称这种体制为语录。他们不但用这种体制记录演讲,还用来通信和讨论。这是新的记言的体制,里面夹杂着“雅言”和译语。宋儒讲学,也采用这种记言的体制,不过不大夹杂译语。宋儒的影响究竟比禅宗大得多,语录体从此便成立了,盛行了。传奇是有结构的小说。从前只有杂录或琐记的小说,有结构的从传奇起头。传奇记述艳情,也记述神怪,但将神怪人情化。这里面描写的人生,并非全是设想,大抵还是以亲切的观察作底子。这开了后来佳人才子和鬼狐仙侠等小说的先路。它的来源一方面是俳谐的辞赋,一方面是翻译的佛典故事;佛典里长短的寓言所给予的暗示最多。当时文士作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应举的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将自己姓名介绍给主考官;自己再将文章呈给主考官看。先呈正经文章,过些时再呈杂文如传奇等,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是科举的很好媒介。这样,作者便日见其多了。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说带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作“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一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变文,古代说唱文学体裁,兴起于唐代。在诗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散文文体文风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的同时,唐代在其他文体的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它的发展与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大致同步,中唐达于极盛,至晚唐而稍衰。除唐传奇之外,此时还出现了通俗文体俗讲和变文。俗讲和变文,不仅扩大了文学的传播与影响,而且在文学渐渐由雅而俗的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志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明代用八股文取士,一般文人都镂心刻骨的去简炼揣摩,所以极一代之盛。“股”是排偶的意思;这种体制,中间有八排文字互为对偶,所以有此称。——自然也有变化,不过“八股”可以说是一般的标准。——又称为“四书文”,因为考试里最重要的文字,题目都出在四书里。又称为“制艺”,因为这是朝廷法定的体制。又称为“时文”,是对古文而言。八股文也是推演经典辞意的;它的来源,往远处说,可以说是南北朝义疏之学,往近处说,便是宋、元两代的经义。但它的格律,却是从“四六”演化的。宋代定经义为考试科目,是王安石的创制;当时限用他的群经“新义”,用别说的不录,元代考试,限于“四书”,规定用朱子的章句和集注。明代制度,主要的部分也是如此。 镂心刻骨,拼音是lòu xīn kè gǔ,意思是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出自《封神演义》。
经义的格式,宋末似乎已有规定的标准,元、明两代大体上递相承袭。但明代有两种大变化:一是排偶,一是代古人语气。因为排偶,所以讲究声调。因为代古人语气,便要描写口吻;圣贤要像圣贤口吻,小人要像小人的。这是八股文的仅有的本领,大概是小说和戏曲的不自觉的影响。八股文格律定得那样严,所以得简炼揣摩,一心用在技巧上。除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而因为那样难,一般作者大都只能套套滥调,那真是“每下愈况”了。这原是君主牢笼士人的玩艺儿,但它的影响极大;明、清两代的古文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八股文出身的。
清代中叶,古文有桐城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诗文作家自己标榜宗派,在前只有江西诗派,在后只有桐城文派。桐城派的势力,绵延了二百多年,直到民国初期还残留着;这是江西派比不上的。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是方苞,而姚鼐集其大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当时有“天下文章在桐城”的话,所以称为桐城派。方苞是八股文大家。他提倡归有光的文章,归也是明代八股文兼古文大家。方是第一个提倡“义法”的人。他论古文以为六经和《论语》、《孟子》是根源,得其枝流而义法最精的是《左传》、《史记》,其次是《公羊传》、《穀梁传》、《国语》、《国策》,两汉的书和疏,唐宋八家文——再下怕就要数到归有光了。这是他的,也是桐城派的文统论。“义”是用意,是层次;“法”是求雅、求洁的条目。雅是纯正不杂,如不可用语录中语、骈文中丽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俊语、《南史》、《北史》中佻巧语以及佛家语。后来姚鼐又加上注疏语和尺牍语。洁是简省字句。这些“法”其实都是从八股文的格律引伸出来的。方苞论文,也讲“阐道”;他是信程、朱之学的,不过所入不深罢了。
方苞受八股文的束缚太甚,他学得的只是《史记》、欧、曾、归的一部分,只是严整而不雄浑,又缺乏情韵。姚鼐所取法的还是这几家,虽然也不雄浑,却能“迂回荡漾,余味曲包”,这是他的新境界。《史记》本多含情不尽之处,所谓远神的。欧文颇得此味,归更向这方面发展——最善述哀,姚简直用全力揣摩。他的老师刘大櫆指出作文当讲究音节,音节是神气的迹象,可以从字句下手。姚鼐得了这点启示,便从音节上用力,去求得那绵邈的情韵。他的文真是所谓“阴与柔之美”。他最主张诵读,又最讲究虚助字,都是为此。但这分明是八股文讲究声调的转变。刘是雍正副榜,姚是乾隆进士,都是用功八股文的。当时汉学家提倡考据,不免繁琐的毛病。姚鼐因此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偏废的就是“陋”儒。但他的义理不深,考据多误,所有的还只是词章本领。他选了《古文辞类纂》;序里虽提到“道”,书却只成为古文的典范。书中也不选经、子、史;经也因为太尊,子、史却因为太多。书中也选辞赋。这部选本是桐城派的经典,学文的必由于此,也只须由于此。方苞评归有光的文庶几“有序”,但“有物之言”太少。曾国藩评姚鼐也说一样的话,其实桐城派都是如此。攻击桐城派的人说他们空疏浮浅,说他们范围太窄,全不错;但他们组织的技巧,言情的技巧,也是不可抹杀的。
姚鼐以后,桐城派因为路太窄,渐有中衰之势。这时候仪征阮元提倡骈文正统论。他以《文选序》和南北朝“文”“笔”的分别为根据,又扯上传为孔子作的《易·文言传》。他说用韵用偶的才是文,散行的只是笔,或是“直言”的“言”,“论难”的“语”。古文以立意、记事为宗,是子、史正流,终究与文章有别。《文言传》多韵语、偶语,所以孔子才题为“文”言。阮元所谓韵,兼指句末的韵与句中的“和”而言。原来南北朝所谓“文”、“笔”,本有两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是当时的常言——韵只是句末韵。阮元根据此语,却将“和”也算是韵,这是曲解一。梁元帝说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都是笔。阮元却只以散体为笔,这是曲解二。至于《文言传》,固然称“文”,却也称“言”,况且也非孔子所作—这更是傅会了。他的主张,虽然也有一些响应的人,但是不成宗派。
曾国藩出来,中兴了桐城派。那时候一般士人,只知作八股文;另一面汉学、宋学的门户之争,却越来越利害,各走偏锋。曾国藩为补偏救弊起见,便就姚鼐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之说加以发扬光大。他反对当时一般考证文的芜杂琐碎,也反对当时崇道贬文的议论,以为要明先王之道,非精研文字不可;各家著述的见道多寡,也当以他们的文为衡量的标准。桐城文的病在弱在窄,他却能以深博的学问、弘通的见识、雄直的气势,使它起死回生。他才真回到韩愈,而且胜过韩愈。他选了《经史百家杂钞》,将经、史、子也收入选本里,让学者知道古文的源流,文统的一贯,眼光便比姚鼐远大得多。他的幕僚和弟子极众,真是登高一呼,群山四应。这样延长了桐城派的寿命几十年。
但“古文不宜说理”,从韩愈就如此。曾国藩的力量究竟也没有能够补救这个缺陷于一千年之后。而海通以来,世变日亟,事理的繁复,有些决非古文所能表现。因此聪明才智之士渐渐打破古文的格律,放手作去。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他的文“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但这种“魔力”也不能持久;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这种“新文体”又不够用了。胡适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这才起来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是畅行了。这似乎又回到古代言文合一的路。然而不然。这时代是第二回翻译的大时代。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的。
本章还是以时间为顺序,从辞到文,介绍了文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卜辞、讼辞。春秋战国外交的说辞、第一种私家著作《论语》、诸子百家之文、寓言、以《春秋左氏传》为代表的记事文、第一部有自己系统的史书《史记》,都赋,佛典的翻译,群经的义动,新体“古文”(散文)、语录、传奇、话本、八般文,本章包含内容很多,但是条理清晰,繁而不乱,朱自清的学生汪曾祺,在谈起自己的老师时,曾说过:“朱先生把好几百年的纷纭混杂的文学现象捋出了一个头绪,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通百通。朱先生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了。”
1.填空。
(1)现存最早的文,是 的卜辞,《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王安石说《 》是“断烂朝报”。
(2) 是官文书,如卜辞,《尚书》里大部分“ ”。
(3)记言记事的辞之外, 即是辩解的语言,兼叙述和议论。
(4)“辞命”“ ”指外交而言,辞命得顺,即宛转有理,还得“ ”,引古为证。
(5) 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主张“ ”,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6)演释古人的话有“ 、 、 、 ”。
(7)明代高棅编选《 》将唐诗分为四期, 是高祖武德元年至玄宗开元初一百年(618—713), 盛唐是玄宗开元初至代宗大历初五十年(713—766), 时代宗大历元年至文宗太和九年七十年(766—835), 是文宗开成元年至昭宗天祐三年七十年(835—906)。
(8)论七绝的称含蓄为“ ”,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余味深长。
(9)《封建论》作者是 ,辩论对象是魏代草冏,曹作《六代论》,晋陆机作《 》,唐杜佑都拥护封建。
(10)明末 作九篇《郡县论》。
(11)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 的极少。
(12)直到《 》,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
(13)汉代司马迁的《 》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
(14)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 。
(15)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 ”,都是佛家的影响。
(16)到了宋代,又有“ ”。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
(17)清代中叶,古文有 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
(18)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 多用神话, 多用历史故事, 有些神仙家言, 是继承 的寓言而加以变化。
(19) 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 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20)唐宋八大家, 、 之外,六家都是宋人。 为首,以下是曾巩、 、苏洵和他的儿子 、 。
(21)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 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 , 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
(22)到了 ,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象,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2.你要在班会上为同学们做《经典常谈》的荐读演讲,以下是演讲稿的片段,请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们:
《经典常谈》是我国著名文人 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十三篇文章对中华文化典籍和文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其中包括考究字形演变,分析汉字构造规律的《说文解字》;还包括古代歌谣乐谱亡失,但唱词被记录流传下来后成为文化经典的《 》;还有记载了战国时代担负外交任务的游说之士言辞的《 》。《经典常谈》语言通俗晓畅,包含的知识广博,是我们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上佳启蒙读本。
3.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便是三个标准。不过他究竟是个注重功利的人,不大喜欢文饰,“恐人怀其文,忘其‘用’”,所以楚王说他“言多不辩”。
上面文段是 (作者)为中学生撰写的散文集《 》中的一部分。该著作全书共 篇,介绍了《 》《周易》《史记》等著作。
4.你要在班会上为同学们做《经典常谈》的荐读演讲,以下是演讲稿的片段,请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们,《经典常谈》是我国著名文人 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十三篇文章对中华文化典籍和文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其中包括考究字形演变,分析汉字构造规律的《 》;还有古代歌谣乐谱亡失,但唱词被记录流传下来后成为文化经典的《 》;还有记载了战国时代,担负外交任务的游说之士言辞的《 》。《经典常谈》语言通俗晓畅,包含的知识广博,是我们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上佳启蒙读本。
5.小语在阅读《经典常谈》时使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语对古代文学感兴趣,选择先读《诗第十二》。
B.小语想了解更多的历史内容,决定去读《<战国策>第八》。
C.小语想拓展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认真阅读《<诗经>第四》。
D.小语想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文第十三》。
6.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也是对我国古典文学有深人研究的学者。《经典常谈》是他撰写的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每篇谈一部经典著作。
B.《春秋》是一部记事史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縠梁传》,其中《左传》以叙事为主。
C.朱熹注《大学》,分成经一章,传十章;注《中庸》所分的章节也与郑玄不同,所以这两部书的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孟子》的注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D.“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出自《文第十三》,写的是战国时期的说客。
7.“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选文中的这段话出自《经典常谈》中的 篇,文中的“他们”指 。( )
A.《辞赋第十一》。“他们”指汉代的东方朔、刘向、班固、张衡等人。
B.《<尚书>第三》。“他们”指济南伏生、传经的儒者
C.《<战国策>第八》。“他们”指战国时期的策士。
D.《文第十三》。“他们”指战国时期的说客。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使是《战国策》记录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写作。
9.读《经典常读·文第十三》,《左传》是史学著作,为什么说它也是文学的权威?请说说你的理解。
10.叶圣陶先生认为《经典常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1.《经典常谈》中说最初记录歌谣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那么是因为什么呢?
12.阅读名著时,可以采取精读和跳读交替使用的方法。比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像“三打白骨精”这样展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就需要精读,而书中一些描写环境的诗词等内容,就可以泛读。请你以阅读《经典常谈》为例,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是如何运用这个读书方法阅读的。
13.某同学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做了许多笔记,下列笔记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代的卜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文。不过卜辞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只能算是些句子。
B.《诗经》旧有十五国风,《关雎》出自《周南》,《蒹葭》出自《秦风》,《周南》和《秦风》都属于“十五国风”。
C.《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其中“离骚”是“别愁”或“滥忧”的意思。
D.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14.理方法。班级召开名著《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请你补充表格。
阅读方法一 浏览目录 全书共① 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浏览目录有助于我们进行选择性阅读。
阅读方法二 选择性阅读 如果对文字来源感兴趣,你可以阅读的篇章是《② 》;如果对③ 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15.结合语段,完成《经典常谈》相关阅读任务。
“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
(1)《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中这段文字引起了同桌对战国策士这一群体的兴趣,你还可以推荐他阅读以下目录中的( )。
A.《尚书》第三 B.《春秋》三传第六
C.诸子第十 D.文第十三
(2)根据链接材料,结合上面的节选语段,任选一个角度,谈谈《经典常谈》这部作品的特色。
链接: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16.《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照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梳理了《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以及《文第十三》等经典内容。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容易激发读者阅读经典的兴趣,从而亲近经典,了解经典。
本学期,你一定阅读《经典常谈》了。请你从13篇中任选其一,谈一谈你阅读的过程和收获。100字左右。
17.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书论述问题深入浅出。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加以说明。
材料: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警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但是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的“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
(选自《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18.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年级组织了“品读《经典常谈》,赓续中华文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读经典,有收获:根据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同学们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展开阅读。汇总成表格,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兴趣点 所读篇目 阅读收获
古代文化 《诗第十二》 ① (填人名)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止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这新制。
《文第十三》 《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析分明。
古代历史 《<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开创了“② ”(填史书体例),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的时候。《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
诸子百家 《诸子第十》 孔子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的③ (填学术流派)。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孔子之后又出现了孟子、荀子两位大师。
(2)读经典,有感悟:阅读完《经典常谈》,同学们对“读经典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请你结合对本书的阅读体验,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蒋丞这样说:读经典,不但可以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还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等历史事实。
徐欣这样说:读经典,让我充分梳理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文脉发展,我在读《诗经》《辞赋》《诗》这三篇时,既明白了《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知道了各位大诗人对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自古至今,中国人对诗歌的热爱是融于血脉中的。
我这样说:
19.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先浏览目录以了解全书的内容和结构,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目的选择相应篇目精读。比如你正在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说文解字>第一》。下面是三位同学的阅读需求,请你给他们推荐《经典阅读》中的相应篇目。
《经典常谈》目录 阅读需求 推荐篇目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A同学想探究中国历史上纵横家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①
B同学在学习《<庄子>二则》时,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 ②
C同学在学习《大道之行也》时,想进一步了解儒家治理社会的秩序和规则。 ③
20.怎么理解朱自清说的“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
21.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 (填人名)的名著 《 》,这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 放在首篇。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
22.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圆豆同学推荐大家采用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并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一:学完教材中《诗经》二首以后,小九同学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向她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任务二:橙子同学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1)根据上述“方法提要”,请推测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2)任务一:
(3)任务二:( )
2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①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带说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一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②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三国志演义》中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连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选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
(1)《经典常谈》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了到了战国末期,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书。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3)根据材料说一下《经典常谈》的艺术特色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谈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1)以上文段选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是他为 撰写的一部介绍 的著作。
(2)选文中提到的朱子指的是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 。
25.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李一生辗转在党争的影响中。他和( )并称;他们的诗又走回艳情一路。他们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韩,器局较大;他的艳情诗有些实在是政治的pì喻,实是感时伤事之作,所以地位在温之上。杜牧做了些小官儿,放荡不jī,而很负盛名,人家称为小杜——老杜是( )。他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横气,又和温、李不同,然而都可以归为绮丽一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辗转( ) pì( )喻
放荡不jī( ) 纵横( )气
(2)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语、谓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晚唐诗 推 B.李商隐、 杜牧 为
C.李商隐、杜牧 推 D.晚唐诗 为
(3)上面文段选自《经典常谈》,请在文段中的括号填写诗人的名字。
(4)请依据上面语段,结合杜牧的具体诗作,简要分析杜牧诗歌的特点。
26.阅读《经典常谈》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却不是孔子自作而是他的弟子们记的他的说话。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自作的极少。《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们说话,大概是很质直的,弟子们体念他的意思,也只简单的记出。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墨子》大约也是弟子们所记。《孟子》据说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定的,可也是弟子们记言的体制。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墨子虽不好辩,却也脱不了时代影响。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老子》可为代表;后来的《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都是这种体制。再进一步,便是恢张的论,《庄子·齐物论》等篇以及《荀子》《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都是的。群经诸子书里常常夹着一些韵句,大概是为了强调。后世的文也偶尔有这种例子。中国的有韵文和无韵文的界限,是并不怎样严格的。
(选自《经典常谈》)
(1)文中的私家著作可分为哪两种体制?
(2)结合划线部分回答:《论语》的语言表达有 的特点。《墨子》和《孟子》的语言表达有 和 的特点。
27.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题目。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1)【文段一】中的“他”是 (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3)《经典常谈》是作者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本书所讲经典中,《周易》《尚书》属于“ ”,《史记》《汉书》属于“史”,《墨子》《吕氏春秋》属于“ ”,《离骚》《九章》属于“ ”。
28.《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张老师在班级里组织阅读。下面是小组阅读成果分享现场。请你参与其中,结合作品内容。
张老师:在我们语文学习中,经典训练是一个很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有什么收获?
小安:我对汉字感兴趣,①所以我重点阅读了《 》部分,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
小深:在阅读中,我发现朱自清先生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而是② ,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小圳:阅读了这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我最大的收获是③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①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带说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一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②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三国志演义》中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连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选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
2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30.根据文段提供的相关信息,仿照示例,为“近代长篇小说”下一个定义。
示例:章回体小说是由“说话”发展、将许多同类且相关联的短故事组织起来的一个长故事。
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有些人生病的时候或烦恼的时候,拿过一本诗来翻读,偶尔也朗吟几首,便会觉得心上平静些,轻松些。这是一种消遣,但跟玩骨牌和纸牌等等不同,那些大概只是碰碰运气。跟读笔记一类书也不同,那些书可以给人新的知识和趣味,但不直接调平情感。读小说在这些时候大概只注意在故事上,直接调平情感的效用也不如诗。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是节奏的,同时直接诉诸感觉,又是最经济的,语短而意长。具备这些条件,读了心上容易平静轻松,也是自然。自来说,诗可以陶冶性情,这句话不错。
  
  但是诗决不只是一种消遣,正如笔记一类书和小说等不是一样的。诗调平情感,也就是节制情感。诗里的喜怒哀乐跟实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不同,这是经过“再团再炼再调和”的。诗人正在喜怒哀乐的时候,决想不到作诗。必得等到他的情感平静了,他才会吟味那平静了的情感想到作诗,于是乎运思造句,作成他的诗,这才可以供欣赏。要不然,大笑狂号只教人心紧,有什么可欣赏的呢?读诗所欣赏的便是诗里所表现的那些平静了的情感。假如是好诗,说的即使怎样可气可哀,我们还是不厌百回读的。在实生活里便不然,可气可哀的事我们大概不愿重提。这似乎是有私、无私或有我无我的分别,诗里无我,实生活里有我。别的文学类型也都有这种情形,不过诗里更容易见出。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已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已的情感。一方面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已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部定初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里有“养成欣赏文艺之兴趣”一项,略读教材里有“有注释之诗歌选本”一项。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里又有“培养学生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一项,关于略读教材也有“选读整部或选本之名著”的话。欣赏文艺,欣赏中国文学名著,都不能忽略读诗。读诗家专集不如读歌选本,读选本虽只能“尝鼎一脔”,却能将各家各派鸟瞰一番;这在中学生是最适宜的,也最需要的。有特殊选本,有一般的选本。按着特殊的作派选的是前者,按着一般的品味选的是后者。中学生不用说该读后者。《唐诗三百首》正是一般的选本。这部诗选很著名,流行最广,从前是家弦户诵的书,现在也还是相当普遍的书。但这部选本并不成为古典;它跟《古文观止》一样,只是当年的童蒙书,等于现在的小学用书。不过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这部书给高中学生读才合式。无论它从前的地位如何,现在它却是高中学生最合式的一部诗歌选本。唐代是诗的时代,许多大诗家都在这时代出现,各种诗体也都在这时代发展。这部书选在清代中叶,入选的差不多都是经过一千多年淘汰的名作,差不多都是历代公认的好诗。虽然以明白易解为主,并限定诗篇的数目,规模不免狭窄些,却因此成为道地的一般的选本,高中学生读这部书,靠着注释的帮忙,可以吟味欣赏,收到陶冶性情的益处。
  
  本书是清乾隆间一位别号“蘅塘退士”的人编选的。卷头有《题辞》,末尾记着“时乾隆癸未年春日,蘅塘退士题”。乾隆癸未是公元一七六三年,到现在快一百八十年了。有一种刻本“题”字下押了一方印章,是“孙洙”两字,也许是选者的姓名。孙洙的事迹,因为眼前书少,还不能考出、印证。这件事只好暂时存疑。《题辞》说明编选的旨趣,很简短,抄在这里: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五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这里可见本书是断代的选本,所选的只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就是唐诗中的名作。而又只是“择其尤要者”,所以只有三百首,实数是三百一十首。所谓“尤要者”大概着眼在陶冶性情上。至于以明白易解的为主,是“家塾课本”的当然,无须特别提及。本书是分体编的,所以说“每体得数十首”。引谚语一方面说明为什么只选三百余首。但编者显然模仿“三百首”,《诗经》三百零五篇,连那有目无诗的篇算上,共三百一十一篇;本书三百一十首,决不是偶然巧合。编者是怕人笑他僭妄,所以不将这番意思说出。引谚语另一方面叫人熟读,学会吟诗。我们现在也劝高中学生熟读,熟读才真是吟味,才能欣赏到精微处。但现在无须再学作旧体诗了。
  
  本书流传既广,版本极多。原书有注释和评点为,该是出于编者之手。注释只注事,颇简当,但不释义。读诗首先得了解诗句的文义;不能了解文义,欣赏根本说不上。书中各诗虽然比较明白易懂,又有一些注,但在初学还不免困难。书中的评,在诗的行旁,多半指点作法,说明作意,偶尔也品评工拙。点只有句圈和连圈,没有读点和密点──密点和连圈都表示好句和关键句,并用的时候,圈的比点的更重要或更好。评点大约起于南宋,向来认为有伤雅道,因为妨碍读者欣赏的自由,而且免不了成见或偏见。但是谨慎的评点对于初学也未尝没有用处。这种评点可以帮助初学了解诗中各句的意旨并培养他们欣赏的能力。本书的评点似乎就有这样的效用。
  
  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详细的注释。道光间,浙江省建德县(?)人章燮鉴于这个需要,便给本书作注,成《唐诗三百首注疏》一书。他的自跋作于道光甲午,就是公元一八三四年,离蘅塘退士题辞的那年是七十一年。这注本也是“为家塾子弟起见”,很详细。有诗人小传,有事注,有意疏,并明作法,引评语;其中李白诗用王琦《李太白集注》,杜甫诗用仇兆鳌《杜诗详注》。原书的旁评也留着,但连圈没有──原刻本并句圈也没有。书中还增补了一些诗,却没有增选诗家。以注书的体例而论,这部书可以说是驳杂不纯,而且不免繁琐疏漏附会等毛病。书中有“子墨客卿”(名翰,姓不详)的校正语十来条,都确切可信。但在初学,这却是一部有益的书。这部书我只见过两种刻本。一种是原刻本。另一种是坊刻本,四川常见。这种刻本有句圈,书眉增录各家评语,并附道光丁酉(公元一八三七)印行的江苏金坛于庆元的《续选唐诗三百首》。读《唐诗三百首》用这个本子最好。此外还有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唐诗三百首》,根据蘅塘退士的原本而未印评语。又,世界书局石印《新体广注唐诗三百首读本》,每诗后有“注释”和“作法”两项。“注释”注事比原书详细些;兼释字义,却间有误处。“作法”兼说明作意,还得要领。卷首有“学诗浅说”,大致简明可看。书中只绝句有连圈,别体只有句圈;绝句连圈处也跟原书不同,似乎是抄印时随手加上,不足凭信。
  
  本书编配各体诗,计五言古诗三十三首,乐府七首,七言古诗二十八首,乐府十四首,五言律诗八十首,七言律诗五十首,乐府一首,五言绝句二十九首,乐府八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乐府九首,共三百一十首。五言古诗和乐府,七言古诗和乐府,两项总数差不多。五言律诗的数目超出七言律诗和乐府很多;七言绝句和乐府却又超出五言律诗和乐府很多。这不是编者的偏好,是反映着唐代各体诗发展的情形。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作的多,可选的也就多。这一层下文还要讨论。五、七、古、律、绝的分别都在形式,乐府是题材和作风不同。乐府也等下文再论,先说五七古律绝的形式。这些又大别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五七言古诗属于前者,五七言律绝属于后者。所谓形式,包括字数和声调(即节奏),律诗再加上对偶一项。五言古诗全篇五言句,七言古诗或全篇七言句,或在七言句当中夹着一些长短句。如李白《庐山谣》开端道: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也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又如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端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这些都是五七言古诗。五七古全篇没有一定的句数。古体诗都得用韵,通常两句一韵,押在双句末字;有时也可以一句一韵,开端时便多如此。上面引的第一例里“丘”“楼”“游”是韵,两句间见;第二例里“留”和“忧”是逐句韵,“忧”和“楼”是隔音韵。古体诗的声调比较近乎语言之自然,七言更其如此,只以读来顺口听来顺耳为标准。但顺口顺耳跟着训练的不同而有等差,并不是一致的。
  
   近体诗的声调却有一定的规律;五七言绝句还可以用古体诗的声调,律诗老得跟着规律走。规律的基础在字调的平仄,字调就是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都是仄声。五七言律诗基本的平仄式之一如次:
  
   五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使不懂平仄的人也能看出律诗是两组重复、均齐的节奏所构成,每组里又自有对称、重复、变化的地方。节奏本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律诗的平仄式也不外这个理。即使不懂平仄的人只默诵或朗吟这两个平仄式,也会觉得顺口顺耳;但这种顺口顺耳是音乐性的,跟古体诗不同,正和语言跟音乐不同一样。律诗既有平仄式,就只能有八句,五律是四十字,七律是五十六字──排律不限句数,但本书里没有。绝句的平仄式照律诗减半──七绝照七律的前四句──,就是只有一组节奏。这里所举的平仄式只是最基本的,其中有种种重复的变化。懂得平仄的自然渐渐便会明白。不懂平仄的,只要多读,熟读,多朗吟,也能欣赏那些声调变化的好处,恰像听戏多的人不懂板眼也能分别唱的好坏,不过不大精确就是了。四声中国人人语言中有,但要辨别某字是某声,却得受过训练才成。从前的训练是对对子跟读四声表,都在幼小的时候。现在高中学生不能辨别四声也就是不懂平仄的,大概有十之八九。他们若愿意懂,不妨试读四声表。这只消从《康熙字典》卷首附载的《等韵切音指南》里选些容易读的四声如“巴把霸捌”“庚梗更格”之类,得闲就练习,也许不难一旦豁然贯通。(中华书局出版的《学诗入门》里有一个四声表,似乎还容易读出,也可用。)律诗还有一项规律,就是中四句得两两对偶,这层也在下文论。
  
  初学人读诗,往往给典故难住。他们一回两回不懂,便望而生畏,因畏而懒,这会断了他们到诗去的路。所以需要注释。但典故多半是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用典故跟用比喻往往是一个理,并无深奥可畏之处。不过比喻多取材于眼前的事物,容易了解些罢了。广义的比喻连典故在内,是诗的主要的生命素;诗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暗示力,主要的建筑在广义的比喻上。那些取材于经验和常识的比喻──一般所谓比喻只指这些──,可以称为事物的比喻,跟历史的比喻、神仙的比喻是鼎足而三。这些比喻(广义,后同)都有三个成分:一、喻依;二、喻体;三、意旨。喻依是作比喻的材料,喻体是被比喻的材料,意旨是比喻的用意所在。先从事物的比喻说起。如“天边树若荠”(五古,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荠是喻依,天边树是喻体,登山望远树,只如荠菜一般,只见树的小和山的高,是意旨。意旨却没有说出。又,“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五古,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世事是喻体,沿洄不得住的波上舟是喻依,惜别难留是意旨──也没有明白说出。又,“吴姬压酒劝客尝”(七古,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当垆是喻体,压酒是喻依,压酒的“压”和所谓“压装”的“压”用法一样,压酒是使酒的分量加重,更值得“尽觞”(原诗,“欲行不行各尽觞”)。吴姬当垆,助客酒兴是意旨。这里只说出喻依。又,“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从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七古,韩愈,《石鼓歌》)“快剑”以下五句都是描写石鼓的字体的。这又分两层。第一,专描写残缺的字。缺画是喻体,“快剑”句是喻依,缺画依然劲挺有生气是意旨。第二,描写字体的一般。字体便是喻体,“鸾翔”以下四句是五个喻依──“古鼎跃水”跟“龙腾梭”各是一个喻依。意旨依次是隽逸,典丽,坚壮,挺拔──末两个喻依只一个意旨──,都指字体而言,却都未说出。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原作“水下滩”,依段玉裁说改──七古,白居易,《琵琶行》)。这几句都描写琵琶的声音。大弦嘈嘈跟小弦切切各是喻体,急雨跟私语各是喻依,意旨一个是高而急,一个是低而急。“嘈嘈”句又是喻体,“大珠”句是喻依,圆润是意旨。“间关”二句各是一个喻依,喻体是琵琶的声音;前者的意旨是明滑,后者是幽涩。头两层的意旨未说出,这一层喻体跟意旨都未说出。事物的比喻虽然取材于经验和常识,却得新鲜,才能增强情感的力量;这需要创造的工夫。新鲜还得入情入理,才能让读者消化;这需要雅正的品味。
  
  有时全诗是一套事物的比喻,或者一套事物的比喻渗透在全诗里。前者如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七绝)
  
  唐代士子应试,先将所作的诗文呈给在朝的知名人看。若得他赞许宣扬,登科便不难。宋人诗话里说,“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因索庆余新旧篇什,寄之怀袖而推赞之,遂登科”。这首诗大概就是呈献诗文时作的。全诗是新嫁娘的话,她在拜舅姑以前问夫婿,画眉深浅合式否?这是喻依。喻体是近试献诗文给人,朱庆余是在应试以前问张籍,所作诗文合式否?新嫁娘问画眉深浅,为的请夫婿指点,好让舅姑看得入眼。这是全诗的主旨。又,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五律)
  
  这是闻蝉声而感身世。蝉的头是黑的,是喻体,玄鬓影是喻依,意旨是少年时不堪回首。“露重”一联是蝉,是喻依,喻体是自己,身微言轻的是意旨。读有长序,序尾道:“庶情沿物应,衰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正指出这层意旨。“高洁”是蝉,也是人,是自己;这个词是双关的,多义的。又,杜甫《古柏行》(七古)咏夔州武侯庙和成都武侯祠的古柏,作意从“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二语见出。篇末道: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大厦倾和梁栋虽已成为典故,但原是事物的比喻。两者都是喻依。前者的喻体是国家乱;大厦倾会压死人,国家乱人民受难,这是意旨。后者的喻体是大臣,梁栋支柱大厦,大臣支持国家,这是意旨。古柏是栋梁材,虽然“不露文章世已惊”,也乐意供世用,但是太重了,太大了,谁能送去供用呢?无从供用,渐渐心空了,蚂蚁爬进去了;但是“香叶终经宿鸾凤”,它的身分还是高的。这是喻依。喻体是怀才不遇的志士幽人。志士幽人本有用世之心,但是才太大了,无人真知灼见,推荐入朝。于是贫贱衰老,为世人所揶揄,但是他们的身分还是高的。这是材大难为用,是意旨。
  
  典故只是故事的意思。这所谓故事包罗的却很广大。经史子集等等可以说都是的;不过诗文里引用,总以常见的和易知的为主。典故有一部分原是事物的比喻,有一部分是事迹,另一部分是成辞。上文说典故是历史的和神仙的比喻,是专从诗文的一般读者着眼,他们觉得诗文里引用史事和神话或神仙故事的地方最困难。这两类比喻都应该包括着那三部分。如前节所引《古柏行》里的“大厦如倾要梁栋”,“大厦之倾,非一木所支”,见《文中子》;“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器”,是袁粲叹美王俭的话,见《晋书》。大厦倾和梁栋都是历史的比喻,同时可还是事物的比喻。又,“乾坤日夜浮”(五律,杜甫,《登岳阳楼》是用《水经注》)。《水经注》道:“洞庭湖广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乾坤是喻体,日夜浮是喻依。天地中间好像只有此湖;湖盖地,天盖湖,天地好像只是日夜飘浮在湖里。洞庭湖的广大是意旨。又,“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五绝,刘长卿,《弹琴》),用魏文侯听古乐就要睡觉的话,见《礼记》。两句是喻依,世人不好古是喻体,自己不合时宜是意旨。这三例不必知道出处便能明白;但短简出处,句便多义,诗味更厚些。
  
  引用事迹和成辞不然,得知道出处,才能了解正确。如“圣处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五古,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东山客是喻依,喻体是綦毋潜,意旨是大才隐处。采薇是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采薇是喻依,隐居是喻体,自甘淡泊是意旨。又,“客心洗流水”(五律,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流水用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弹琴,志在流水。钟子期就听出了,道:“洋洋乎,若江河!”诗句是倒装,原是说流水洗客心。流水是喻依,喻体是蜀僧浚的琴曲,意旨是曲调高妙。洗流水又是双关的,多义的。洗是喻依,净是喻体,高妙的琴曲涤净客心的俗虑的意旨。洗流水又是喻依,喻体是客心;听琴而客心清净,像流水洗过一般,是意旨。又,钱起《送僧归日本》(五律)道:“……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一灯影用《维摩经》。经里道:“有法门,名无尽灯。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导千百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言“无上正等正觉心”),其于道意亦不灭尽。是名无尽灯。”这儿一灯是喻依,喻体是觉者;一灯燃千百灯,一觉者造成千百觉者,道意不灭的是意旨。但在诗句里,一灯影却指舟中禅灯的光影,是喻依,喻体是那日本僧,意旨是他回国传法,辗转无尽。──“惟怜”是“最爱”的意思。又,“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岛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七古,乐府,杜甫,《丽人行》)全诗咏三月三日长安水边游乐的情形,以杨国忠兄妹为主。诗中上文说到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这几句说到杨国忠──他那时是丞相。“杨花”二语正是暮春水边的景物。但是全诗里只在这儿插入两句景语,奇特的安排暗示别有用意。北魏胡太后私通杨华作《杨白花歌辞》,有“杨花飘荡落南家”,“愿衔杨花入窠里”等语。白苹,旧说是杨花入水所化。杨国忠也和虢国夫人私通。“杨花”句一方面是个喻依,喻体便是这件事实。杨国忠兄妹相通,都是杨家人,所以用杨花覆白苹为喻,暗示讥刺的意旨。青鸟是西王母传书带信的侍者。当时总该有些待婢是给那兄妹二人居间。“青鸟”句一方面也是喻依,喻体便是这些居间的侍婢,意旨还是讥刺杨国忠不知耻。青岛是神仙的比喻。这两句隐约其辞,虽志在讥刺,而言之者无罪。又杜甫《登楼》(七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旧注说本诗是代宗广德二年在成都作。元年冬,吐蕃陷京师,郭子仪收复京师,请代宗反正。所以有“北极”二句。本篇组织用赋体,以四方为骨干。锦江在东,玉垒山在西,“北极”二句是北眺所思。当时后主附祀先主庙中,先主庙在成都城南。“可怜”二句正是南瞻所感(罗庸先生说,见《国文月刊》九期)。可怜后主还有祠庙,受祭享;他信任宦官,终于亡国,孤负了诸葛亮出山一番。《三国志》里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的原辞不传(流传的《梁父吟》决不是诸葛亮的《梁父吟》),大概慨叹小人当道。这二语一方面又是喻依,喻体是代宗和郭子仪;代宗也信任宦官,杜甫希望他“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出师表》中语),这是意旨。“日暮”句又是一喻依,喻体是杜甫自己;想用世是意旨。又,“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五古,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煮白石用鲍靓事。《晋书》:“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尝入海,遇风,饥甚,取白石煮食之。”煮白石是喻依,喻体是那山中道士,他的清苦生涯是意旨。这也是神仙的比喻。又,“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七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两句一贯,思君的意思似甚明白。但乐府《古杨柳行》道,“谗邪害公正,浮云冷白日”,古句也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本诗显然在引用成辞。陆贾《新语》说:“邪官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本诗的“浮云能蔽日”一方面也是喻依,喻体大概是杨国忠等遮塞贤路。意旨是邪臣蔽君误国;所以有“长安”句。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引用故事,得增减变化,才能新鲜入目。宋人所谓“以旧换新”,便是这意思。所引各例可见。
  
   典故渗透全诗的,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五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丞相是张九龄,那里在荆州。前四语描写洞庭湖,三四是名句。后四语蝉联而下,还是就湖说,只“端居”句露出本意,这一语便是《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的意思。“欲济”句一方面说想渡湖上荆州去,却没有船,一方面是一喻依。伪《古文尚书 说命》殷高宗命傅说道,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本诗用这喻依,喻体却是欲用世而无引进的人,意旨是希望张丞相援手。“坐观”二语是一喻依。《汉书》用古人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诗里网变为钓。这一联的喻体是羡人出仕而得行道。自己无钓具,只好羡人家钓得鱼,自己不得仕,只好羡人家行道。意旨同上。
  
  全诗用典故最多的,本书中推杜甫《寄韩谏议注》一首(七古):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韩谏议的名字事迹无考。从诗里看,他是楚人,住在岳阳。肃宗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京,他大约也是参与机密的一人。后来去官归隐,修道学仙。这首诗是爱惜他,思念他。第一节说思念他,是秋日,自己是在病中。美人这喻依见《楚辞》,但在这儿喻体是韩谏议,意旨是他才能出众”。“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见扬雄《法言》。这儿一方面描写秋天的实景,一方面是喻依;喻体还是韩谏议,意旨是他的已逃出世网。第二节说京师贵官声势煊赫,而韩谏议不在朝。本节差不多全是神仙的比喻,各有来历。“玉京”句一喻依,喻体是集于君侧的朝廷贵官,意旨是他们承君命掌大权。“或骑”二语一套喻依──“烟雾落”就是落在烟雾中,喻体同上句,意旨是他们的骑从仪卫之盛。影是芙蓉旌旗的影。“影动”句一喻依,喻体是声势煊赫,从京师传遍天下;意旨是在潇湘的韩谏议也必闻知这种声势。星宫之君就是玉京群帝,醉琼浆的喻体是宴饮,意旨是征逐酒食。羽人是飞仙,羽人稀少就是稀少的羽人;全句一喻依,喻体是一些远隐的臣僚不在这繁华场中,意旨是韩谏议没有分享到这种声势。第三节说韩谏议曾参与定乱收京大计,如今却不问国事,修道学仙。全节是神仙的比喻夹着历史的比喻。昨者是从前的意思。如今的赤松子,昨者“恐是汉代韩张良”。韩张良的跟赤松子的喻体都是韩谏议,前者的意旨是他有谋略,后者的意旨是他修道学仙。别的喻依可以准此类推下去。第四节说他闲居不出很可惜,祝他老寿,希望朝廷再起用他来匡君济世。太史公司马谈因病留滞周南,不得参与汉武帝的封禅大典,引为平生恨事。诗中“周南留滞”是喻依,喻体是韩谏议,意旨是他闲居乡里。南极老人就是寿星,是喻依,喻体同,意旨便是“应寿昌”。以上只阐明大端,细节从略。
  
  诗和文的分别,一部分是在词句篇段的组织上,诗的组织比文的组织要经济些。引用比喻或典故,一个原因便是求得经济的组织。在旧体诗里,有字数声调对偶等制限,有时更不得不铸造一些特别经济的组织来适应。这种特殊的组织在文里往往没有,至少不常见。初学遇到这种地方也感困难,或误解,或竟不懂。这得去看详细的注释。但读诗多了,常常比较着看,也可明白。这种特殊的组织也常利用比喻或典故组成,那便更复杂些。如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五律):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轻生一剑知”就是一剑知轻生的意思;轻生是说李中丞作征南将时不顾性命杀敌人。一剑知就是自己知;剑是杀敌所用,是自己的一部分,部分代全体是修辞格之一。自己知又有两层用意:一是问心无愧,忠可报君,二是只有自己知,别人不知。上下文都可印证。又,“即经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五古,王维,《渭川田家》),式微用《诗经》。《式微》篇道:“式微,式微,胡不归!”本诗的《式微》是篇名,指的是这篇诗。吟《式微》,只是取“胡不归”那一语,用意是“何不归田呢”。又,“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七律,杜甫,《野望》),“恐美人之迟暮”见《楚辞》,迟暮是老大无成的意思。“惟将”句是说自己已老大,不曾有所建树报答圣朝,加上迟暮的年光又都消磨在多病里,虽然“海内风尘”(见本诗第三句),却丝毫的力量也不能尽。“供”是喻依,杜甫自己是喻体,消磨在里面是意旨。这三例都是用辞格(也是一种比喻)或典故组成的。又如李颀《送陈章甫》(七古)末尾道,“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昨日罢官,想到就要别了许多朋友归里,自然不免一番寂寞;但是“闻道故林相识多”,今日临行,想到就要会见着那些故林相识的朋友,又觉如何呢?──该不会寂寞了吧?昨今对照,用意是安慰。──昨日是日前的意思。又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去寻常道士,他不在寓处;“随山到水源”才寻着。对着南溪边的花和常道士的禅意,却不觉忘言。相对是和“溪花与禅意”相对着。禅意给人妙悟,溪花也给人妙语──禅家有拈花微笑的故事,那正是妙悟的故事──,所以说“与”。妙悟是忘言的。寻着了常道士,却被溪花与禅意吸引住!只顾欣赏那无言之美,不想多交谈,所以说“亦”忘言。又,韦应物《送杨氏女》(五古),是送女儿出嫁杨家,前面道:“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篇尾道:“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全诗不曾说出杨氏女是长女,但读了这几句自然明白。
  
  倒装这特殊的组织,诗里也常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归浣女”“下渔舟”就是浣女归,渔舟下。又,“家书到隔年”(五律,杜牧,《旅宿》)就是家书隔年到。又,“东门酤酒饮我曹”(七古,李颀,《送陈章甫),“饮我曹”就是我曹饮,从上下文可知。又,“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五律,杜甫,《旅夜书怀》),就是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又,“幽映每白日”(五律,刘眘虚,《阙题》),就是白日每幽映。又,“徒劳恨费声”(五律,李商隐,《蝉》),就是费声恨徒劳。又,“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五律,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就是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怜爱之意。又,“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五古,韦应物,《夕次盱眙县》)就是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