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诗经》-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诗经》-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11:46:34

文档简介

专题04 《诗经》第四
章节介绍 1
知识网络 1
原文+批注 1
内容概括 7
试题精选(共30题) 7-33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原 文 批 注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出自《荀子·礼论》。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其发明“乐舞”,是乐舞的始祖。葛天氏之乐是中国古乐名。这首古乐总的说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反映了先民在岁末祭祀时对农业丰收的渴望。出自《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 校正后改定的本子。 ①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 ②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 ③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复沓又叫复唱,语出《庄子·田子方》,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句子与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徒歌,túgē,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訁 )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尚书·尧典》中记的舜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他却将玉比人,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翻译: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论语》第二章第二节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释中又说:“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所以“思无邪”就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这是对《诗经》的高度概括,是理解《诗经》的关键。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 汉人传诗的加之毛诗本有四家,称为四家诗。后三家即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此三家又被称为三家诗,皆采用今文,在西汉被立于学馆,研究此一学的被称为今文经学。但是毛诗后起,逐渐取代三家地位,三家诗逐渐失传。因《毛诗》采用古文,研究此学的被称为古文经学。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作的,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会与作诗人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汉学大儒,创古文“毛诗学”。 知人论世,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 rén lùn shì,意思是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出自《孟子·万章下》。 “以意逆志”指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传里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诗谱,原是指诗歌写作时用于参考的韵律依据,是一类工具书的总称。后来产生与之相关的专著用作作品名。《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九 “经籍考六”的经(诗)部里就记录有《诗谱》一卷,并且欧阳修曾为作序。元朝的陈绎曾也编作《诗谱》,却是一部文学评论著作。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鄘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 【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譬喻,汉语词汇,拼音pì yù,释义比喻,打比方。晓譬劝喻。亦作“譬谕”。写作时,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这叫做譬喻修辞法。 【赋、比、兴的意义。总而言之 《大序》与《毛传》的解释都会有政治与教化意味。】
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徒歌随口唱,乐歌随乐器唱。歌谣的节奏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
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
孔子后,《诗》成儒家“六经”之一。《庄子》《荀子》“诗言志”,“志”便指教化而言。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是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体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子夏,《小序》约出自小毛公。
赋本是唱诗给人听,《大序》:“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兴,《大序》“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填空:
(1)最早的歌谣分为徒歌和 歌,前者是 唱。后者是随着 唱
(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它们长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
流域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 流域。
(3)所谓“四家诗”指的是 、 、 毛,前三家属 学派,而毛亨、毛苌属、

(4)“诗三百”是一种习惯说法,取其概数而已。其实《诗经》凡305篇,包括国风 篇 ,雅篇,颂 篇。
(5)《诗经》中五篇周民族史诗是《生民》和 、 、 《大明》。
(6)古人评《诗经》,向有“三体三用”之说,所谓“三体”,指是的( )、所谓“三用”,指的是( )
(7)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乐工收集天下歌谣以供责族祭祖、宾饮等,战国时,贵族没落,乐工流离,乐谐也渐渐亡失,流传下来的便是 。春秋时宴饮通行赋诗,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感望、感语、责难等等。孔子时代,诗篇的本义湖渐模糊,于是孔子用《诗》来讨论微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苟子》都说到“诗宫志”,“志”便指教化而宫。解释《诗经》最有权成的是毛氏《诗传》和郑玄《诗茂》,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
(8)《 》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 篇。
(9)春秋时诗的主要作用在乐歌;孔子时代,孔子采取 义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 之一。
【答案】(1)乐歌,随口唱,乐器唱 (2)汉水;长江黄河 (3)齐、鲁、韩、今文、古文 (4)160 、105 、40 篇 (5)《公刘》、《绵》、《皇矣》、《大明》 (6)风;雅;颂;赋;比;兴 (7)《诗经》 (8)《诗经》、305篇。 (9)断章取义、“六经”
2.《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① 的著作,全书共② 篇,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③ 集,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答案】 传统文化经典 13 学术散文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识记。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篇)。
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3.《诗经》“六艺”是 ,孔子采用 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答案】风、雅、颂、赋、比、兴 断章取义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第一空: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雅包括大雅和小雅。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经典常谈》第四章《诗经》可知:春秋时,“诗”的主要作用在乐歌;孔子时代,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4.根据《经典常谈》的内容填空。
(1)第四篇《诗经》中介绍,诗的源头是歌谣,到《诗经》时代,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 或叫复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诗序》的“大序”解释说“风”是 的意思。
(2)汉乐府以 为主,其中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分。东晋诗人 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唐代大诗人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 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写“民间实在的痛苦,社会实在的问题”,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答案】 重叠(重章) 风化(感化)、讽刺 叙事 陶渊明 杜甫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第一空:根据原著中的“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可得:重叠(重章)。
第二空:根据原著中的“《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可得:风化(感化)、讽刺。
(2)第一空:根据原著中的“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分。此外便是男女相思和离别之作,格言式的教训,人生的慨叹等等。这些都是一般人所喜欢的题材。用一般”可得:叙事。
第二空:根据原著中的“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作了几回小官,觉得作官不自由,终于回到田园,躬耕自活。他也是老、庄的信徒,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的道理。他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他的躬耕免祸的哲学也许不是新的,可都是他从现实生活里体验得来的,与口头的玄理不同,所以亲切有味”可得:陶渊明。
第三空:根据原著中的“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可得:杜甫。
5.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一部为中学生的具有导读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B.作者对十三类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性。
C.《〈诗经〉第四》中认为,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节奏要求和传播方式的不同。
D.根据《〈说文解字〉第一》,我们可以得知汉字字体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只是为了人们使用便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D.“汉字字体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只是为了人们使用便利”有误。《〈说文解字〉第一》提到“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这是为了好看”,因此汉字的演变不只是为了使用便利,还有美观需要;
故选D。
6.以下有关《经典常谈》一书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C.《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部伟大的工具书。其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这“六书”是由许慎创造。
D.“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C.“六书”是东汉许慎收集历代资料的前提下,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由许慎创造”错误;
故选C。
7.下列关于《经典常谈》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作为写给中学生看的书,《经典常谈》格外重视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C.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D.作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不至于茫然无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C.希望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那么可以推荐《<诗经>第四》,《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说文解字〉第一》是系统解释汉字字形的,选项中“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有误;
故选C。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口中“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里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说的是屈原。
B.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春秋”一词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木兰诗》都出自这本书。
D.《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收录九千多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文学常识。
C.《木兰诗》出自《乐府诗集》;
故选C。
9.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读《〈说文解字〉第一》可以了解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比如:“武”是形声字,“钱”是会意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伏生以命护书,才使该书传于天下。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谓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武”是会意字,“钱”是形声字。
故选B。
10.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现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经典常谈》中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日”“月”和“江”“海”的造字法不同。
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雅,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如《关雎》《蒹葭》。
D.《经典常谈》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答案】C
【解析】考查名著识记。
C.《诗经》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关雎》《蒹葭》均选自“风”。
故选C。
11.某同学阅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以下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B.《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汇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分别为直陈其事、借物譬喻、托物起兴。
D.《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文学常识的识记。
A.《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不属于史书;
故选A。
12.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认为文化应“尊古”,故按照传统但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了《经典常谈》。
B.《经典常谈》一书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作者特别关注学术的高度和广度,这一写作境界,非常人轻易能达到。
C.《经典常谈》一书虽是学术性散文,但不“板着脸说话”,而是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对古代文学、历史进行介绍。
D.“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中的“诗三百”就是后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答案】D
【解析】考查名著阅读。
A.朱自清认为要摈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学的精神,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他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撰写《经典常谈》的;
B.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C.《经典常谈》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故选项“平铺直叙的方式”错误;
故选D。
13.下面是某同学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的一些读书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该书不是写给专家看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看的。
B.根据《<说文解字>第一》中的内容可知:“日”“月”为“明”,“明”是会意文字,“花”“露”是转注文字。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诉我们做学问要精益求精,这体现了“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D.作为一本学术类著作,《经典常谈》里有作者本人的学术主张,也介绍了当时学界对于相关古典书籍的前沿见解,是一本颇有新意的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B.花,形声字。由“艸(艹)”和“化”构成。“艸(艹)”作形旁,说明这个字的本义与植物有关;“化”作声旁,指示读音。本义是花朵。露,形声字。雨表意,表示露珠像雨珠;路表声,表示露是凝结在路面或草木上的小水滴。本义是露水;
故选B。
14.《经典常谈》中写到“诗的源头是 ”( )
A.散文 B.歌谣 C.诗经 D.乐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B.《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提到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
故选B。
15.《诗经》的原名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诗经》和《诗三百》?请简要回答。
【答案】《诗经》的原名叫《诗》,因为被儒家奉为五大经典之一,所以被称为《诗经》;因为书中收录的诗歌总数为305篇,所以又被叫《诗三百》。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结合《〈诗经〉第四》可知:《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被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凤、雅、领、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16.小文在阅读《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时发现,后人解诗通常采用“断章取义”的方式,如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及孔子教训学生做学问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使得诗篇原本的意义逐渐模糊。你是否赞同这样的写诗、解诗方式,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同意,写诗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情绪,在表达当前情绪时,自然可以引用一些符合情绪的诗句来帮助诗人传递思想,而不需要全篇挪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诗文原句的理解也会产生转变,使诗歌的意义承载范围扩大,增添诗歌的活力。
示例二:不同意,解诗时一定要对整首诗进行推敲,否则无法知晓作者原意,久而久之诗歌的内涵都被曲解,不利于诗歌的传播与教学。同时这种写诗方式也会让他人对你的作品产生误解,无法准确地感受到你想表达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观点和建议。可以同意,因为诗歌是传情达意的,可引用一些符合情绪的诗句而不用全篇挪用。也可以不同意,因为诗歌一定要从整体去解读,有些引用会使得诗篇的原意模糊。
示例:同意,写诗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情绪,在表达当前情绪时,自然可以引用一些符合情绪的诗句来帮助诗人传递思想。如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就是为了体现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表达了曹操礼遇贤才的态度,引用的恰到好处,所以我赞同这样的写诗、解诗方式。
17.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文后任务。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2)品读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3)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创作的一本字书。这本书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对每个字的意思进行解说;它也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B.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戴圣编辑的《小戴记》。“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可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如《大道之行也》。
C.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拥护旧文化、旧制度的是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提倡顺其自然的是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建立新文化、新制度来代替旧的是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D.李白用诗来书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诗来书写那个大时代。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用乐府的精神描写社会生活,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如“三吏”“三别”等。
【答案】(1)借他人的歌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意对即可)
(2)这段文字通俗而有趣味,无形中消解了初学者对经典的疏离感,拉近了读者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3)C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联系前句“有了现成的歌儿”可知,“借他人酒杯”指的是借他人现成的歌曲。根据后句“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可知,“浇自己块垒”的意思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故这句话的意思是借他人的歌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意对即可)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联系句中的“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可知,本句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经典枯燥高深,读者往往心生畏惧。作者运用通俗而富有趣味的语言,消解了初学者对经典的畏难情绪,拉近了读者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更有利于经典的普及与传播。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C.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提倡顺其自然的是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建立新文化、新制度来代替旧的是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故选C。
18.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小明最近一边阅读《经典常谈》,一边进行知识整理和心得总结,请你帮助他完成读书笔记的撰写。
(1)小明阅读《经典常谈》所做的笔记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2)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意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②


【答案】(1)A
(2) 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 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
故选A。
(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原义: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这说明人们做事常常“有始无终”“有头无尾”,没有好的结果;启发我们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玉器可以借助“它山之石”来打磨,启发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懂得“借力”,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使自己不断完善(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1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jìng胜。
【乙】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bèi,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并行不bèi( ) jìng( )胜 劲( )儿
(2)下列短语的类型与“酬神作乐”不同的是( )
A.众人修饰 B.一唱众和 C.回肠荡气 D.消愁解闷
(3)上面文段出自 (人名)《经典常谈》的第四篇,该篇章主要介绍的经典名著是《 》。
(4)歌谣为什么说是“多人的智慧”?结合文段阐明原因。
【答案】(1) 悖 竞 jìn
(2)A
(3) 朱自清 诗经
(4)因为人们在传唱歌谣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动,有的经众人修饰成为定本,所以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并行不悖(bìng xíng bù bèi ):同时实行,互相之间不冲突;
竞胜(jìng shèng):较量胜负;
劲儿(jìn er):力量,人脸上流露出的不满、气愤的神情。
(2)本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
“酬神作乐”是并列短语;
A.“众人修饰”是主谓短语;
B.“一唱众和”是并列短语;
C.“回肠荡气”是并列短语;
D.“消愁解闷”是并列短语;
故选A。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汉书》等,共十三个专题;本文内容也是其中的第四篇,主要介绍的经典名著是《诗经》。
(4)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由乙段“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和“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可知,人们在传唱歌谣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动,有的经众人修饰成为定本,所以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棒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寒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利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选自《经典常谈》)
(1)【文段一】中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答案】(1)毛传
(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经典常谈》作者朱自清,这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个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联系“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可知,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毛传》。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联系“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可知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据此回答即可。
21.班级开展了“走进经典,读以致用”为主题的《经典常谈》(朱自清)整本书阅读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我们读《经典常谈》,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因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叶圣陶《读〈经典常谈》
(1)请以《〈说文解字〉第一》为例,谈谈作者朱自清在这一篇里阐明的“大要”有什么?
【读有所得】
(2)你还喜欢本书中的哪一篇?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读以致用】
(3)读了朱自清《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之后,谈一谈你对学过的《关睢》一诗有哪些重新或更深的认识?
【答案】(1)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说文解字》收入文字来源,造字用字“六书”,秦以后书体演变等;
(2)比如《〈周易〉第二》,叙写《周易》的形成,《周易》的价值,《周易》的价值和影响等几方面内容;
(3)比如从朱自清谈到《诗经》“诗言志”的教化之“志”,进而谈自己对于《关雎》诗歌爱情主题的认识或者更深入的理解;比如从朱自清对于《诗经》“赋、比、兴的意义”阐述,谈谈自己对《关雎》中赋比兴手法的使用与作用理解;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识记。
《〈说文解字〉第一》主要讲了文字的创造、演变过程,以及造字、用字的方法,让国学初学者对文字有一个初步、系统的了解,激发人们对文字的兴趣。《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辞书。《说文解字》从上万个汉字中区别其偏旁和部首,分类归纳成五百四十个部类,开启了汉字按部首编排的汉字字典编排方法。直至当今使用的汉语字典、词典,仍然使用部首检字法编排。《说文解字》在说解内容中首次阐发了“六书” 的内容,贯穿了六书的原则,许慎对六书分别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后世讲六书都沿用许慎的名称和定义。《说文解字》收录了汉字形体的多种写法,处当时汉朝的篆体外,还有籀文、古文等异体写法。这些字体大都为象形体。这就为研究汉字提供了宝贵的古文字资料,也为推究上古文字的本意给予极大的方便。直至现代,《说文解字》 学仍然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据此可概括为: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说文解字》收入文字来源,造字用字“六书”,秦以后书体演变等。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收获。可以从主要内容、写作目的、艺术特色,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意义来写。
示例一:《<说文解字>第一》,阅读后我了解文字的起源、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六书”条例,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等。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就会根据造字规律判断字形,避免写错别字;了解汉字书体的演变可以积累欣赏书法艺术的经验。
示例二:《<周易>第二》,阅读后我了解了八卦的名称及含义,八卦在民间有何神通之处,以及《易》的演变过程。这样我们就知道民间流传的《周易》有巫术的成分,而作为儒家的经典,却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
示例三:《<尚书>第三》,我阅读后了解了《尚书》的书名含义、《尚书》的发展历程、关于《尚书》的“今古文之争”等。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尚书》原先宣扬的是“鬼治主义”,用上帝和先祖来威慑臣民;但儒家用它来宣扬的是“德治主义”,强调道德人性的重要性。
示例四:《<诗经>第四》,我阅读后知道了《诗经》的来源、《诗经》的内容特色、《诗经》的发展历程以及《诗经》在古代社会的功能作用,这样就可以找到阅读《诗经》的正确门径。比如解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名句中包含着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有教化作用;读诗要关注诗的开端,因为“兴”的手法蕴含着政教的寓意。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诗经>第四》可知:《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被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直陈其事),“比”指的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借物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在诗的发端(托物起兴)。据此可以从朱自清对于《诗经》“赋、比、兴的意义”阐述,谈谈自己对《关雎》中赋比兴手法的使用与作用理解。
示例:结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可知,以关雎的鸣声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主题,然后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青年男子在追求自己心上人是焦虑急迫以及昼夜思念难以入睡的相思情景。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22.第二组同学编选了八年级下册中的《诗经》篇目,他们想通过阅读《〈诗经〉第四》对“六艺”有所了解,并且还希望选编其他《诗经》篇目,以充实诗集。
(1)《诗经》“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关雎》《蒹葭》《子衿》《式微》都是选自 ,是各国土乐的意思。 本是唱诗给人听,有说“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运用 的手法的典范。
(2)第二组又选编了如下三首诗,请你说说选编的理由。
《诗经》名句 句子大意 选编理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开端,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局。 做事情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②
【答案】(1) 风(国风) 赋 兴(若答“比兴”也可)
(2) 借鉴他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 要礼尚往来,常怀感恩之心。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根据篇目“《蒹葭》《子衿》《式微》”及提示“各国土乐”都是选自《风(国风)》。
根据提示“本是唱诗给人听,有说‘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可知,此空填“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由雎鸠鸟的和鸣(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引出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由萧瑟秋景引出对伊人的追求,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别的山上石头来打磨玉器,强调的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提高自己;可填写“借鉴他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报之”,一来一回,体现了不能一味接受,要懂得感恩,回报对方;可填写“要礼尚往来,常怀感恩之心”。
23.阅读《经典常谈》片段,完成下面问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义”指的是: 、 、 、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什么手法( )
A.赋 B.比 C.兴
【答案】(1) 风 雅 颂
(2)C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
《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关关鸣叫的雎鸠象征异性间的爱慕,以表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又是《关雎》的开头,结合选段“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可知,它用的手法是兴;
故选C。
24.《经典长谈》知多少?
歌谣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足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是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了主要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和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
(2)请您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疗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是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②
【答案】(1)节奏要求不同:歌谣主要依靠重叠,诗歌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传播方式不同:歌谣依靠口口传唱,诗歌借助文字记录。
(2) 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归纳内容要点及比较阅读的能力。
作答时要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结合文本内容对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原文“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可概括出: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原文“徒歌是随口唱”“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可概括出: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①根据“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原义“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可知,这句话从教育意义方面,应从做人做事上谈起,是教育我们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不能半途而废。
②根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可知,这句话从教育意义方面,应从做人上谈起,“他山之石”即“别人或指别人的意见”,“攻玉”即“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是教育我们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
25.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为什么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原始歌谣或《诗经》中多含有重叠内容,但后世的诗歌却少有重叠,为什么?
【答案】(1)因为歌谣在被使用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动,这样下来,一首歌谣就包含着多人的智慧了。
(2)因为早期的歌谣或诗歌的节奏最主要是靠重叠,而后世的诗歌往往字数整齐、韵脚协调,诗歌因为它们就有了节奏,便不再像以前那样靠重叠了。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结合本文“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可知,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修改歌谣,所以一首歌谣可能经过了众人的修饰,所以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结合《经典常谈》原文“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可知,早期的歌谣或诗歌为了充分地表达感情,重叠的内容一唱三叹荡气回肠更能展现其节奏;而后世的诗歌在丰富的文字组合之下,能够做到上下句字数一致和句式上还能做到对称,同时还可采取押韵来提升其节奏感,所以后世的诗歌少有重叠。
26.小语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请帮他填充完整并找出错误一项。
读书卡片 作品:《经典常谈》 作者: 作品内容: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C.《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1)补写处读书卡空缺部分
(2)上面读书卡片作品内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3)小语在阅读《<诗经>第四》一章中,对“诗言志”即诗歌的育人作用产生了兴趣,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根据名著内容以及你的语文素养积累,帮他补充完整。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 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③
【答案】(1)朱自清
(2)B
(3)①要知恩图报,礼尚往来。②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心存敬畏。③知音难求,人要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行。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出版,实际见书时间是1943年5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叶圣陶先生在为198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本书写的序里说,全书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来说,当代该书无疑仍能起很好的作用。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论语》不是史书;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注意扣住“教育意义”来回答。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简称投桃报李,意思是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寓意是要知恩图报;也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常被后人用来形容审慎的品格。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现在一般引申为:明白了解我的思想的人就说我心里有忧愁(忧国忧民的意思),而不明白了解我的想法的人就说我到底有什么个欲望(自寻烦恼的意思)。这里突出了“知我者”和“不知我者”对自己产生的不同看法,由此可知,教育人们应该寻找知音,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行。
27.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题目。
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作者阐述了 (填人物)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
(2)结合选段,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说说作者如何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
【答案】(1)孔子
(2)内容上,作者梳理了孔子的观点并举出实例论述,讲观点,摆事实,从理论到实际切实符合读者的逻辑顺序;语言上,行文中引用的古文诗句,作者都随文将它们以白话文的形式进行了注释与翻译,语言浅白如话。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理解。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根据选段中的“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可知作者阐述的是孔子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
(2)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分析。
内容上,选段首句“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直接点出孔子的观点,随后用孔子对《诗经》中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使用为例子,具体真实地论证了作者的研究结果,从理论到实际切实符合读者的逻辑顺序,写作思路清晰。
语言上,结合“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这个目的,分析作者的思路。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等,作者先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文解释《诗经》中的具体意思,再指出孔子的解读,语言通俗易懂,加之两两对比,使读者更易理解。
28.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写道:“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以你读过的《诗经》中的其中一篇为例,帮同学们理解“主文”是怎么回事。
【答案】《蒹葭》开头部分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的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衬托思而不见的怅惘之情。
【解析】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结合曾经读过的《诗经》中的其中一篇,分析其中的比兴手法即可。
如:《关雎》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29.本学期学了《诗经》,同学对《诗经》很有兴趣,老师推荐大家阅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的内容,并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下面内容不符合《〈诗经〉第四》内容的一项是:( )
A.诗的源头是歌谣,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B.孔子的时候,“诗三百”就已经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C.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他们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
D.诗经的所谓“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近人的研究认为风是各地方的乐调。
(2)小明学习《诗经》第四,他采用了选择性阅读方法,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诗言志”——诗的教化作用方面来研究,请帮他完成下表。
《诗经》原句 原义 教化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①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②
【答案】(1)B
(2)①要善于借助外物来完善自己。②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感恩和回报。
【解析】(1)考查文学常识。
B.有误,《诗经》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并非孔子的时候;
故选B。
(2)考查诗句理解。
第一空,由句意“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可知,“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可理解为借助外物或其他人的帮助,“用来琢磨玉器”可理解为提升完善自己。因此,该句的教化意义可理解为:运用他人的力量促进自己不断提升。
第二空,由句意“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可知,此句话意在说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回报和感恩。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当时的中学生所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结合阅读积累及平日所学回答下面问题。
30.(1)朱自清先生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这本书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自己将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做尖兵的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捕鱼的竹器)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这两个比喻“一只船”“以筌为鱼”对我们阅读这部书有什么指导意义?
(2)学过《<诗经>二首》以后,你一定希望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请结合〈诗经>第四》简单阐述《诗经》的来源。
【答案】(1)示例:我国经典浩如烟海,倘若毫无头绪地阅读,恐怕穷尽一生,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在经典的海洋中,我们急需一只合适的小船,带领我们探索经典《经典常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朱自清先生以他的深厚学养,将枝蔓庞杂的宏篇巨制,化繁为简,又用通俗浅近的语言细细分解,对初学经典的人来说就像一只小船,顺着先生指引的航路,去亲近经典,启发兴趣,航到经典的海里,捕捉我们民族的精神之鱼。同时,这本书又像捕经典之鱼的工具,让初学者不仅爱上经典,也读懂经典,不浮于事物的表面,进人更深刻的经典世界中去。否则,就本末倒置违背了先生撰书的初衷。(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记录歌谣的乐工们搜集本国及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歌谱,乐工的老板——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带着乐谱的唱本,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诗》三百”。后来乐谱遗失,流传下来的三百来篇唱词儿便是后来的(诗经》。(意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结合“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知,这里把《经典常谈》比作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指通过阅读《经典常谈》,读者能够领略到经典的魅力,进而开始对经典感兴趣,主动去阅读。
结合“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收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可知,这里把《经典常谈》看作是捕鱼的工具,是走进经典的工具,而要真正的了解经典,走进经典,则要去阅读经典本身,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本身,理解经典名著的意义。
示例:“一只船”指的是通过阅读《经典常谈》带领我们走进经典的海洋,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可以引导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经典。“以筌为鱼”是对我们的告诫,指的是不能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作者的这部书只是一个了解经典作品的工具,通过它我们应该去深入了解更多的经典作品。不能因为阅读了这本书就不去阅读原著,而是应该在它的引导下去读原著,更加深刻地理解原著,这才是作者的本意。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结合《<诗经>第四》的内容可知,《诗经》内容大多诉说自己的心境,给别人或者给自己听,表达自己的悲哀,或是高兴的心情。一般会结合音乐演唱出来,所以语言有节奏,有韵律,符合歌谣特点,所以据此可知,《诗经》的源头应该是歌谣。
示例: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吗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乐谱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专题04 《诗经》第四
章节介绍 1
知识网络 1
原文+批注 1
内容概括 7
试题精选(共30题) 7-20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原 文 批 注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出自《荀子·礼论》。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其发明“乐舞”,是乐舞的始祖。葛天氏之乐是中国古乐名。这首古乐总的说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反映了先民在岁末祭祀时对农业丰收的渴望。出自《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 校正后改定的本子。 ①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 ②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 ③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复沓又叫复唱,语出《庄子·田子方》,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句子与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徒歌,túgē,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訁 )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尚书·尧典》中记的舜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他却将玉比人,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翻译: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论语》第二章第二节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释中又说:“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所以“思无邪”就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这是对《诗经》的高度概括,是理解《诗经》的关键。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 汉人传诗的加之毛诗本有四家,称为四家诗。后三家即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此三家又被称为三家诗,皆采用今文,在西汉被立于学馆,研究此一学的被称为今文经学。但是毛诗后起,逐渐取代三家地位,三家诗逐渐失传。因《毛诗》采用古文,研究此学的被称为古文经学。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作的,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会与作诗人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汉学大儒,创古文“毛诗学”。 知人论世,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 rén lùn shì,意思是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出自《孟子·万章下》。 “以意逆志”指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传里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诗谱,原是指诗歌写作时用于参考的韵律依据,是一类工具书的总称。后来产生与之相关的专著用作作品名。《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九 “经籍考六”的经(诗)部里就记录有《诗谱》一卷,并且欧阳修曾为作序。元朝的陈绎曾也编作《诗谱》,却是一部文学评论著作。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鄘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 【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譬喻,汉语词汇,拼音pì yù,释义比喻,打比方。晓譬劝喻。亦作“譬谕”。写作时,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这叫做譬喻修辞法。 【赋、比、兴的意义。总而言之 《大序》与《毛传》的解释都会有政治与教化意味。】
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徒歌随口唱,乐歌随乐器唱。歌谣的节奏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
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
孔子后,《诗》成儒家“六经”之一。《庄子》《荀子》“诗言志”,“志”便指教化而言。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是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体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子夏,《小序》约出自小毛公。
赋本是唱诗给人听,《大序》:“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兴,《大序》“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填空:
(1)最早的歌谣分为徒歌和 歌,前者是 唱。后者是随着 唱
(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它们长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
流域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 流域。
(3)所谓“四家诗”指的是 、 、 毛,前三家属 学派,而毛亨、毛苌属、

(4)“诗三百”是一种习惯说法,取其概数而已。其实《诗经》凡305篇,包括国风 篇 ,雅篇,颂 篇。
(5)《诗经》中五篇周民族史诗是《生民》和 、 、 《大明》。
(6)古人评《诗经》,向有“三体三用”之说,所谓“三体”,指是的( )、所谓“三用”,指的是( )
(7)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乐工收集天下歌谣以供责族祭祖、宾饮等,战国时,贵族没落,乐工流离,乐谐也渐渐亡失,流传下来的便是 。春秋时宴饮通行赋诗,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感望、感语、责难等等。孔子时代,诗篇的本义湖渐模糊,于是孔子用《诗》来讨论微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苟子》都说到“诗宫志”,“志”便指教化而宫。解释《诗经》最有权成的是毛氏《诗传》和郑玄《诗茂》,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
(8)《 》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 篇。
(9)春秋时诗的主要作用在乐歌;孔子时代,孔子采取 义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 之一。
2.《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① 的著作,全书共② 篇,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③ 集,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3.《诗经》“六艺”是 ,孔子采用 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4.根据《经典常谈》的内容填空。
(1)第四篇《诗经》中介绍,诗的源头是歌谣,到《诗经》时代,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 或叫复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诗序》的“大序”解释说“风”是 的意思。
(2)汉乐府以 为主,其中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分。东晋诗人 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唐代大诗人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 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写“民间实在的痛苦,社会实在的问题”,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5.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一部为中学生的具有导读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B.作者对十三类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性。
C.《〈诗经〉第四》中认为,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节奏要求和传播方式的不同。
D.根据《〈说文解字〉第一》,我们可以得知汉字字体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只是为了人们使用便利。
6.以下有关《经典常谈》一书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C.《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部伟大的工具书。其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这“六书”是由许慎创造。
D.“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7.下列关于《经典常谈》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作为写给中学生看的书,《经典常谈》格外重视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C.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D.作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不至于茫然无措。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口中“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里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说的是屈原。
B.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春秋”一词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木兰诗》都出自这本书。
D.《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收录九千多字。
9.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读《〈说文解字〉第一》可以了解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比如:“武”是形声字,“钱”是会意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伏生以命护书,才使该书传于天下。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谓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0.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现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经典常谈》中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日”“月”和“江”“海”的造字法不同。
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雅,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如《关雎》《蒹葭》。
D.《经典常谈》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11.某同学阅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以下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B.《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汇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分别为直陈其事、借物譬喻、托物起兴。
D.《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12.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认为文化应“尊古”,故按照传统但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了《经典常谈》。
B.《经典常谈》一书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作者特别关注学术的高度和广度,这一写作境界,非常人轻易能达到。
C.《经典常谈》一书虽是学术性散文,但不“板着脸说话”,而是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对古代文学、历史进行介绍。
D.“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中的“诗三百”就是后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13.下面是某同学读完《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的一些读书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该书不是写给专家看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看的。
B.根据《<说文解字>第一》中的内容可知:“日”“月”为“明”,“明”是会意文字,“花”“露”是转注文字。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诉我们做学问要精益求精,这体现了“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D.作为一本学术类著作,《经典常谈》里有作者本人的学术主张,也介绍了当时学界对于相关古典书籍的前沿见解,是一本颇有新意的书。
14.《经典常谈》中写到“诗的源头是 ”( )
A.散文 B.歌谣 C.诗经 D.乐府
15.《诗经》的原名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诗经》和《诗三百》?请简要回答。
16.小文在阅读《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时发现,后人解诗通常采用“断章取义”的方式,如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及孔子教训学生做学问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使得诗篇原本的意义逐渐模糊。你是否赞同这样的写诗、解诗方式,谈谈你的看法。
17.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文后任务。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2)品读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3)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创作的一本字书。这本书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对每个字的意思进行解说;它也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B.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戴圣编辑的《小戴记》。“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可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如《大道之行也》。
C.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拥护旧文化、旧制度的是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提倡顺其自然的是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建立新文化、新制度来代替旧的是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D.李白用诗来书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诗来书写那个大时代。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用乐府的精神描写社会生活,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如“三吏”“三别”等。
18.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小明最近一边阅读《经典常谈》,一边进行知识整理和心得总结,请你帮助他完成读书笔记的撰写。
(1)小明阅读《经典常谈》所做的笔记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2)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意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②


1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jìng胜。
【乙】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bèi,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并行不bèi( ) jìng( )胜 劲( )儿
(2)下列短语的类型与“酬神作乐”不同的是( )
A.众人修饰 B.一唱众和
C.回肠荡气 D.消愁解闷
(3)上面文段出自 (人名)《经典常谈》的第四篇,该篇章主要介绍的经典名著是《 》。
(4)歌谣为什么说是“多人的智慧”?结合文段阐明原因。
2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棒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寒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利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选自《经典常谈》)
(1)【文段一】中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21.班级开展了“走进经典,读以致用”为主题的《经典常谈》(朱自清)整本书阅读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我们读《经典常谈》,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因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叶圣陶《读〈经典常谈》
(1)请以《〈说文解字〉第一》为例,谈谈作者朱自清在这一篇里阐明的“大要”有什么?
【读有所得】
(2)你还喜欢本书中的哪一篇?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读以致用】
(3)读了朱自清《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之后,谈一谈你对学过的《关睢》一诗有哪些重新或更深的认识?
22.第二组同学编选了八年级下册中的《诗经》篇目,他们想通过阅读《〈诗经〉第四》对“六艺”有所了解,并且还希望选编其他《诗经》篇目,以充实诗集。
(1)《诗经》“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关雎》《蒹葭》《子衿》《式微》都是选自 ,是各国土乐的意思。 本是唱诗给人听,有说“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运用 的手法的典范。
(2)第二组又选编了如下三首诗,请你说说选编的理由。
《诗经》名句 句子大意 选编理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开端,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局。 做事情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②
23.阅读《经典常谈》片段,完成下面问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义”指的是: 、 、 、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什么手法( )
A.赋 B.比 C.兴
24.《经典长谈》知多少?
歌谣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足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是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了主要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和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
(2)请您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疗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是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②
25.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为什么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原始歌谣或《诗经》中多含有重叠内容,但后世的诗歌却少有重叠,为什么?
26.小语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请帮他填充完整并找出错误一项。
读书卡片 作品:《经典常谈》 作者: 作品内容: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C.《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1)补写处读书卡空缺部分
(2)上面读书卡片作品内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3)小语在阅读《<诗经>第四》一章中,对“诗言志”即诗歌的育人作用产生了兴趣,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根据名著内容以及你的语文素养积累,帮他补充完整。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 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③
27.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题目。
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作者阐述了 (填人物)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
(2)结合选段,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说说作者如何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
28.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写道:“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以你读过的《诗经》中的其中一篇为例,帮同学们理解“主文”是怎么回事。
29.本学期学了《诗经》,同学对《诗经》很有兴趣,老师推荐大家阅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的内容,并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下面内容不符合《〈诗经〉第四》内容的一项是:( )
A.诗的源头是歌谣,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B.孔子的时候,“诗三百”就已经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C.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他们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
D.诗经的所谓“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近人的研究认为风是各地方的乐调。
(2)小明学习《诗经》第四,他采用了选择性阅读方法,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诗言志”——诗的教化作用方面来研究,请帮他完成下表。
《诗经》原句 原义 教化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①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②
30.(1)朱自清先生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这本书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自己将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做尖兵的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捕鱼的竹器)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这两个比喻“一只船”“以筌为鱼”对我们阅读这部书有什么指导意义?
(2)学过《<诗经>二首》以后,你一定希望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请结合〈诗经>第四》简单阐述《诗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