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谏逐客书》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谏逐客书》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06: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谏逐客书》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任务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运用铺陈、对比等手法来阐述观点的方法。3.体会李斯文章辞采华美、气势磅礴的特点,并理解李斯的政治主张。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3.引导学生理解李斯的政治主张及其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内容
了解作者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早年师从荀子,学习法家思想。后来,他来到秦国,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制定了很多政策和制度,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斯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才能,但他也有自私的一面。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与赵高合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帝,导致了秦朝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总的来说,李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写作背景当时,秦国正处于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关键时期。许多外国人才纷纷来到秦国,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一些秦国的大臣却认为这些外国人才会对秦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劝说秦王嬴政驱逐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李斯作为一名外来的客卿,也面临着被驱逐的危险。但他深知这些外国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冒着风险向秦王嬴政进谏,劝说他取消逐客令。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秦国历史上的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君主为例,说明了他们都是依靠外国人才才取得了成功。他还指出,如果秦国驱逐了这些人才,就等于是在帮助其他国家,而秦国自己则会失去强大的支持。最终,秦王嬴政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也因此得到了重用。《谏逐客书》不仅展现了李斯的才华和智慧,也为秦国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人才资源。阅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谏逐客书》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开头部分: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指出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先王都曾任用客卿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强调了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中间部分: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逐客的危害。李斯指出,如果驱逐客卿,秦国将失去人才、珍宝等资源,这无异于“借寇兵而赍盗粮”。结尾部分:李斯提出了收回逐客令、广泛任用人才的建议,以实现“跨海内制诸侯”的宏伟目标。整篇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通过列举史实、对比论证等方法,使得论点有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梳理本课的文言知识。1.重点字词:“书”在这里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窃以为过矣”中的“窃”是谦辞,表示自己的意见是不成熟的。“逐”在这里是放逐的意思。“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中的“向使”是假使的意思;“却”是拒绝的意思;“内”通“纳”,接纳的意思。“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中的“让”是舍弃的意思。“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的“就”是成就的意思。“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中的“明”是光大的意思。2.通假字:“内”通“纳”:接纳。“缪”通“穆”:恭敬。“属”通“瞩”:看。“从”通“纵”:合纵。3. 一词多义:去:离开;距离。过:过错;经过。让:拒绝;责备。就:成就;接近;完成。致:达到;招致。说:劝说;言论。4.词类活用:西取蜀,东举荆: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包九夷:名词作动词,用袋子装。蚕食诸侯:名词作状语,像蚕吃桑叶一样。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深入探究1.李斯是如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确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举例论证:李斯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任用客卿所取得的成就,如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这些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客卿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比论证:李斯将秦国的重物与轻人进行对比,指出秦国如果“逐客以资敌国”,就好比“损民以益仇”,这种对比让秦始皇认识到逐客的危害。类比论证:李斯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来类比秦国应该广纳人才,才能变得更强大。因果论证:文章中提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李斯通过这种因果关系的分析,说明了逐客会给秦国带来不良后果。通过这些论证方法的运用,李斯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让秦始皇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逐客的错误。2. 李斯写这篇奏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还是为了秦国的发展?李斯写《谏逐客书》的目的既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秦国的发展。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李斯作为一名客卿,如果被驱逐出秦国,他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前途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他写这篇奏章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然而,从秦国发展的角度来看,李斯也认识到逐客令对秦国的不利影响。驱逐客卿可能导致秦国失去优秀的人才和资源,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因此,他写这篇奏章也是出于对秦国利益的考虑。 可以说,李斯的目的是两者兼而有之,但在具体的表述中,他更多地强调了逐客令对秦国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秦始皇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是怎么看待李斯写这篇奏章的目的呢?或者你对李斯这个人物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3. 探讨《谏逐客书》在文学上的价值,如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谏逐客书》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以下是一些方面的体现: 语言风格:文章言辞恳切,语气强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斯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如“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修辞手法: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学技巧:李斯在文章中采用了层层递进的论证方法,先列举历史事实,再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使文章逻辑严密,富有条理。 《谏逐客书》的文学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这篇文章对今天的社会有什么启示?如何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谏逐客书》对今天的社会仍有一定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以下有益的经验和教训:重视人才:文章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天的社会,我们也应该重视人才,吸引和留住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开放包容:李斯反对逐客,主张开放包容。这启示我们在社会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促进多元化的发展。合理决策:秦始皇在听取李斯的建议后,改变了逐客的决定。这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避免盲目和草率,以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善于沟通:李斯通过奏章的形式向秦始皇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合理的沟通解决问题。以史为鉴: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谏逐客书》让我们认识到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下的发展提供指导。当然,我们在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时,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运用。 个人特色
反 思 得:
失: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