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十)(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十)(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06: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试题(十)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材料一:
历史学者往往将中国文明的独特性与同一性,归因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正统思想的塑造。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先从地理环境未看,青藏高原隆升形成三级阶梯式地貌,在阶梯过渡带及海陆交接处,是不同时期人们活动迁徙的地理空间,是孕育复杂多元人文样态的自然环境。这种地理结构同时孕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西部地理结构内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东流,生活在西部的人群,向东部大平原发展比翻越高原峻岭向西发展对自身更为有利。北部地理结构开放,草原戈壁连接蒙古高原与欧亚大草原,使得北亚与东北亚的游牧渔猎人群多次南下,中原农耕人群多次南迁北上。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运动方向:不断向内凝聚,多元融为一体。
再从经济条件看,作为中华民族主体部分的汉族所处的中原地带,在经济富裕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始终高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四周边疆地区。这种“中原富于周边”的地理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原地带不对外扩张谋求生存空间。我们应当看到,在中国历史上,随着人口的增多,中原农耕地区也不乏人多地少的生存困境,何以中原地带不对外扩张呢?这不得不从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农耕文明在生产方式上的显著特征在于“地理依赖性”。由于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带无法实行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只能在小农生产的条件下“高度内卷”,而不是对外拓殖经济版图。重要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动竟然产生了两种文明在经济上彼此依赖的耦合互补结构,这一点已经为茶马互市的历史所验证:马对农耕文明而言是军国大计。茶对游牧文明而言则是牧民生计,二者彼此依赖,互通有无。更为重要的是,经由以茶马互市为代表的族群交往交流交融,将各区域各族群凝聚成难以分割的经济共同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从冲突走向融合,中华民族也由多元走向一体。
四周融入中心的向内聚合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商贸往来,也鲜明地体现在政治领域中的政权更迭。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政治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政治的主流,边疆族群入主中原后也都积极维护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从而产生了文化共同性。
与用武力对外征服,中心向四周扩张的帝国模式相比,向内聚合机制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值得注意的是,向内聚合是少数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越是包容,越能得到认同,越是得到认同,越能维护统一,这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凝为一体、牢不可破。
(摘编自张梧《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机制》)
材料二:
中国在汉代走向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思想演化的始发点是生生、生长,这必然与农耕生活有关。因为农耕之事,生长唯大,人们播下种子指望谷物生长,因而浇水施肥、改良土壤、深耕细作。中国人理解的存在之道,就是生长之道。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旋涡模式”是历史中国的生长方式,即四方族群不断聚集于中原而逐鹿中原,中原因此成为一个“旋涡”,将周边多族群、多文化卷入旋涡的博弈游戏中,历史中国得以在逐鹿中原的旋涡模式中不断生长扩大,并保持了文明的连续性。
历代统治者逐鹿中原的动力,在于掌握了中原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就可以最大化地节省统治成本,达到最大化的统治利益。在中原精神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文字,掌握了文字也就掌握了历史的书写权,就有了文化上大一统的可能。中原最早发明和掌握了文字,以汉字为载体的思想系统,是当时中国最具优势的精神资源,正如许倬云所说,“这一文字成就,使商人拥有管理大型政治共同体的工具,也使商文化具有涵化其他同时代文化的重要资源”。周人之所以能够接续商人成为当时中国的领主,也是因为他们继承了商人拥有的文化资源。更重要的在于,象形的汉字,因其不以语音为中心,使用其他语言的所有其他族群都能够占有或分享汉字,这反而使汉字可以独立于中原语音而成为普遍共享的精神载体。这种开放性与可共享性,决定了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都可以非排他性地使用这项资源,进而向周边不断辐射与扩展文明的影响力。
中原的精神资源还体现在周代开创的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两者都以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天命无私原则,成为政治合法性获取的最低成本策略,也是最高收益策略,可以带来滚雪球效应。这样,中原的精神权力和合法性资源就成为天下群雄争夺的目标,“逐鹿中原”成为集体的理性选择。
因此,中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存在、历经变化而不被解构,在于它有一种“通过自身的变化而把外部性转化为可以借力的力量”。中国不断地在变,从商人变成周人,从周人变成华夏族,从华夏经过秦汉的大一统整合变成“秦人”“汉人”,就像滚雪球一样将周边的族群与文化不断卷入、融合进原来的华夏共同体,生长壮大为一个核心明确、边缘模糊、可以无边生长的“文化中国”。
(摘编自王凯歌《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三级阶梯式地理结构,孕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
B.中原地带人多地少的生存困境,导致了以“地理依赖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的形成。
C.“旋涡模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中国文明能够在不断发展中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D.如果周人没有继承商人拥有的文化资源,就不太可能接续商人成为当时中国的领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向内凝聚、多元融为一体的特点,并且都认为农耕生活对这个特点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B.材料一以茶马互市为例,论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带不对外拓殖经济版图,而是在小农生产的条件下“高度内卷”的原因、结果和意义
C.材料二指出,农耕生活实践影响着中国思想演化的始发点,自汉代走向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又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形态与发展方向。
D.材料二认为,四方族群不断聚集于中原而逐鹿中原。使中原成为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这一旋涡以向心运动带动历史中国不断生长扩大。
3.运用对比论证时,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内容,能构成对比论证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罗马人重视吸纳“四围之优秀力量”为己用,当它在扩张中遇到比自己更先进的希腊文明时,曾对希腊文化顶礼膜拜。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因农业扩展到河谷地带,为解决农作物灌溉以及退潮后土地和水源再分配诸问题而产生的复杂社会组织。
C.西欧文明所在的地中海地区因地形破碎而生存空间狭小,自古希腊时代起就已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因而采取对外殖民的方式。
D.古希腊文明的地理范围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而干燥,不利于需要高热高湿的作物如水稻和薯类的生长,因此农业生产不是很发达。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模式 因素 方向 特点
共同体模式 从四周向中心聚合 包容性
帝国模式 从中心向四周扩张 侵略性
A.共同体模式是文明程度低的民族向文明程度高的民族不断聚合中形成的。
B.帝国模式是强者用武力向四周弱者的扩张,因缺乏包容性而带有侵略性。
C.共同体模式中,中心区域具有的坚实物质基础是让四周向其聚合的关键。
D.两种扩展模式均有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主导者都是文明程度先进的一方。
5.构成“旋涡”向心力的“精神资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半日的游程
郁达夫
去年有一天秋晴的午后,我因为天气实在好不过,所以就搁下了当时正在赶着写的一篇短篇的笔,从湖上坐汽车驰上了江干。在儿时习熟的海月桥、花牌楼等处闲走了一阵,看看青天,看看江岸,觉得一个人有点寂寞起来了,索性就朝西的直上,一口气便走到了二十几年前曾在那里度过半年学生生活的之江大学的山中。二十年的时间的印迹,居然处处都显示了面形:从前的一片荒山,几条泥路,与夫乱石幽溪,草房藩溷,现在都看不见了。尤其要使人感觉到我老何堪的,是在山道两旁的那一排青青的不凋冬树;当时只同豆苗似的几根小小的树秧,现在竟长成了可以遮蔽风雨、可以掩障烈日的长林。不消说,山腰的平处,这里那里,一所所的轻巧而经济的住宅。也添造了许多;像在画里似的附近山川的大致,虽仍依旧,但校址的周围,变化却竟簇生了不少。第一,从前在大礼堂前的那一丝空地,本来是下临绝谷的半边山道,现在却已将面前的深谷填平,变成了一大球场。大礼堂西北的略高之处,本来是有几枝被朔风摧折得弯腰屈背的老树孤立在那里的,现在却建筑起了三层的图书文库了。二十年的岁月!三千六百日的两倍的七千二百的日子!以这一短短的时节,来比起天地的悠长来,原不过是象白驹的过隙,①但是时间的威力,究竟是绝对的暴君,曾日月之几何,我这一个本在这些荒山野径里驰骋过的毛头小子,现在也竟垂垂老了。
一路上走着看着,又微微地叹着。自山的脚下,走上中腰,我竟费去了三十来分钟的时刻。半山里是一排教员的住宅。我的此来,原因为在湖上在江干孤独得怕了。想来找一位既是同乡,又是同学,而自美国回来之后就在这母校里服务的胡君,和他来谈谈过去,赏赏清秋,并且也可以由他这里来探到一点故乡的消息的。
两个人本来是上下年纪的小学校的同学。虽然在这二十几年中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或当暑假,或在异乡,偶尔遇着的时候,却也有一段不能自已的柔情,油然会生起在各个的胸中。我的这一回的突然的袭击,原也不过是想使他惊骇一下,用以加增加增亲热的效力的企图;升堂一见,他果然是被我骇倒了。
“哦!真难得!你是几时上杭州来的?”他惊笑着问我。
“来了已经多日了,我因为想静静儿地写一点东西,所以朋友们都还没有去看过。今天实在天气太好了,在家里坐不住,因而一口气就跑到了这里。”
“好极!好极!我也正在打算出去走走,就同你一道上溪口去吃茶去吧,沿钱塘江到溪口去的一路的风景,实在是不错!”
沿溪入谷,在风和日暖,山近天高的田塍道上,二人慢慢地走着,谈着,走到九溪十八涧的口上的时候,太阳已经斜到了去山不过丈来高的地位了。在溪房的石条上坐落,等茶庄里的老翁去起茶煮水的中间,向青翠还像初春似的四山一看,我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两人在路上,说话原已经说得很多了,所以一到茶庄,都不想再说下去,只瞪目坐着,在看四周的山和脚下的水,忽而嘘朔朔朔的一声,在半天里,②晴空中一只飞鹰,象霹雳似的叫过了,两山的回音,更缭绕地震动了许多时。我们两人头也不仰起来,只竖起耳朵,在静听着这鹰声的响过。回响过后,两人不期而遇的将视线凑集了拢来,更同时破颜发了一脸微笑,也同时不谋而合的叫了出来说:
“真静啊!”
“真静啊!”
等老翁将一壶茶搬来,也在我们边上的石条上坐下,和我们攀谈了几句之后,我才开始问他说:“久住在这样寂静的山中,山前山后,一个人也没有得看见,你们倒也不觉得怕的么?”
“怕啥东西?我们又没有龙连(钱),强盗绑匪,难道肯到孤老院里来讨饭吃的么?并且春三二月,外国清明,这里的游客,一天也有好几千。冷清的,就只不过这几个月。”
我们一面喝着清茶。一面只在贪味着这阴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的寂静。不知不觉,竟把摆在桌上的四碟糕点都吃完了,老翁看了我们的食欲的旺盛,就又推荐着他们自造的西湖藕粉和桂花糖说:“我们的出品,非但在本省口碑载道,就是外省,也常有信来邮购的,两位先生冲一碗尝尝看如何?”
大约是山中的清气,和十几里路的步行的结果吧。那一碗看起来似鼻涕,吃起来似泥沙的藕粉,竟使我们嚼出了一种意外的鲜味。等那壶龙井芽茶,冲得已无茶味,而我身边带着的一封绞盘牌也只剩了两枝的时节,觉得今天是行得特别快的那轮秋日,早就在西面的峰旁躲去了。谷里虽掩下了一层阴影,而对面东首的山头,还映得金黄浅碧,似乎是山灵在预备去赴夜宴而铺陈着浓装的样子。我昂起了头,正在赏玩着这一幅以青天为背景的夕照的秋山,忽所见耳旁的老翁以富有抑扬的杭州土音计算着账说:
③“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我真觉得这一串话是有诗意极了,就回头来叫了一声说:“老先生!你是在对课呢?还是在做诗?”他倒惊了起来,张圆了两眼呆视着问我:
“先生你说啥话语?”
“我说,你不是在对课么?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你不是对上了‘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了么?”
说到了这里,他才摇动着胡子,哈哈地大笑了起来,我们也一道笑了。付账起身,向右走上了去理安寺的那条石砌小路,我们俩在山嘴将转弯的时候,三人的呵呵呵呵的大笑的余音,④似乎还在那寂静的山腰,寂静的溪口,作不绝如缕的回响。
(选自《郁达夫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我”出游的时间和出游的缘由,至于出游的目的地,“我”全凭兴之所至,并未做周全的计划。
B.“我”去拜访小学同学,并未提前知会他,两人虽见面不多,但彼此间情谊深厚,“我”的意外到访让他惊喜万分。
C.步行山路到达茶庄之后,“我们”感觉疲惫不堪,加上路上已经说了很多话,此时相对无言,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D.我询问老翁是“对课”还是“作诗”,是在与老翁开玩笑,因为“我”清楚老翁其实不大可能懂得格律。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用“暴君”来形容“时间的威力”,写出了岁月不待人的残酷,“究竟”更加强了语气。
B.句子②用飞鹰的叫声衬托山间的寂静,不但让人感到“身历其境”,更感到“心历其境”。
C.句子③中“我”从老翁的算账声这一生活细节里捕捉到了诗意,更显出“我”的文人雅趣。
D.句子④中“似乎”构成了双重语义,“大笑的余音”此刻既回荡在山间,也回荡在“我”的心里。
8.本文结构精巧,“我”的心境随着游程的行进而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课文《故都的秋》用雅致隽永的语言,精选意象写出了秋“清、静、悲凉”的意境美。本文与《故都的秋》一样,带有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唐遣唐邓节度使李愬讨吴元济。先是愬遣将将二千余骑巡逻,遇贼将丁士良,与战,擒之。士良无惧色,遂命解其缚,士良请尽死以报其德,愬署为捉生将。士良言于愬曰:“吴秀琳据文城栅,有陈光洽为之主谋也。然光洽勇而轻,好自出战,请为擒之,则秀琳自降矣。”铁文及光洽被执,秀琳果降。愬延秀琳问计,秀琳答曰:“将军必欲破贼,非得李祐不可。”李祐,贼健将也,每战常轻官军,时率众割麦于野。愬遣史用诚以壮士三百伏林中,诱而擒之以归。将士争请杀之,愬独待以客礼,署为兵马使,令佩刀出入帐中。始定破蔡之计,令祐以突将三千为前锋,李忠义副之;愬与监军将三千为中军;李进诚以三千殿为后军,令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敕士少休,食干粮。时大雪,旗旆折裂,人马冻死者相望。诸校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众皆失色,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盛。分轻兵断贼朗山之援,又断洄曲及诸道桥梁。行七十里至悬瓠城①。城旁皆鹅骛池,愬令击之以乱军声。初蔡人拒命官军凡三十余年不能至其城下故蔡人皆不为备。祐等攀城先登,众从之。杀守门者,而留击柝者,纳其众城中。鸡鸣雪止,遂执元济,槛送京师,而淮西悉平矣。
(节选自《百战奇略·雪战》,有删改)
材料二:
李愬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祐、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吴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必洄曲了弟就吾求寒衣也。”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应者近万人,始惧。帅左右登牙城拒战。塑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晡时②,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①悬瓠城:一作悬壶城,即蔡州。②晡(bū)时:申时,下午3点到5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初A蔡人拒B命C官军D凡三十余年E不能至F其城下G故H蔡人皆不为备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文中指“报答”,与《过秦论》中“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报”含义相同。
B.乱,文中指“扰乱”,与《石钟山记》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的“乱”含义不同。
C.就,文中指“靠近”,引申为“到”,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就”含义相同。
D.负,文中指“背负”,与《阿房宫赋》中“使负栋之柱”的“负”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愬奉命讨伐吴元济,初派部将率骑兵巡逻,遇敌将丁士良,双方交战,唐军成功擒获丁士良。
B.李愬巧妙用计,先后降伏了丁士良、吴秀琳、李祐等人,后李祐主动请缨,为活捉吴元济立下大功。
C.李愬未到蔡州时遇到大风雪,人马冻死很多,将士们起初有畏难情绪,但因害怕李愬而不敢违抗。
D.吴元济发现李愬攻到里城,赶紧带领随从登上牙城进行抵抗,无奈李愬攻势凌厉,只得请求服罪。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祐,贼健将也,每战常轻官军,时率众割麦于野。
(2)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
14.李愬攻下蔡州、活捉吴元济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催租行
范成大
输租得钞①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②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
床头悭囊③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④。
【注】①钞,官府收到租后发给的凭据。②文书,官府催租的文件;也有观点认为应与“钞”同义。③悭囊,钱罐。④草鞋费,从前公差敲榨勒索时巧立的一种名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写农人缴了租税后得到完税的“收据”,照理本应该暂时安生,但是里正又来催租。
B.第四句写里正催收理由是为让军营将士有酒喝,妙在使用直接引语且带有语气,生动形象。
C.第五、六句中“大如拳”言钱罐小,“三百钱”言存钱少。农人忍痛“扑破”,其间透着无奈。
D.第七、八句表面上是农人对里正的客套之语,实际上声声含泪,蕴含着农人的辛酸和苦楚。
16.关于第三句的主语,有人理解为里正,有人理解为农人。你作何理解?请表明观点并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自述在外无较亲近的亲戚,在内无照应门户的童仆,然后用“ , ”写自己生活孤单,没有依靠。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叹息六朝风云变幻皆随流水而逝,唯有那郊外的寒烟与衰草仍凝聚苍绿颜色的两句是:“ , 。”
(3)“丝竹”是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借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带有“丝竹”的句子,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 课桌舞、小小贪吃蛇、指令跳跃……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双林小学以“集体游戏”为抓手,增强课间活动趣味性,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感觉心情特别愉悦,烦恼都抛到______去了。”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在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班级教室设置游戏角,飞行棋、自制古诗卡等益智类小游戏多种多样;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教学楼每层都布置了科学互动角,“发电轮”“音乐喷泉”等十几个交互式科技项目在课间对同学们开放。
空间有限,课间活动如何开展?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占地不足9亩,是当地有名的“麻雀小学”,仅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是学校唯一的运动场地。校长武截斌说,学校场地小,他们就______,选择对场地要求不高的跳绳作为学生的主要运动项目。
①充满欢声笑语的课间活动,是不少人的温暖回忆。②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课间活动,以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③保障课间休息和活动的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④______的课间活动,帮助学生们在紧张专注的课堂学习之后,更好地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中,放松身心、缓解疲劳。⑤在运动游戏中锻炼身体、愉悦精神,在谈天说地中发现自我、了解社会,在自由玩耍中培养默契、增进友情,课间短短的十分钟,给了孩子们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结交朋友和探索世界的宝贵机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中的“温暖”也可以换为“温馨”。
B.②句中的“教育改革”之前应添加“随着”。
C.③句中的“体现”和“要求”可互换位置。
D.④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移至“缓解疲劳”之后。
20.⑤句中画横线的语句,如果改写成“课间短短的十分钟,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愉悦精神,发现自我、了解社会,培养默契、增进友情”, 二者语意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磨牙,医学上叫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时或者醒时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做一定节律的彼此磨动或者咬合运动现象。
其实,人在睡觉时磨牙,根本原因是大脑皮层支配颌骨运动区的一部分细胞在“某些情况”下不正常兴奋,进而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着人体的咀嚼肌,当咀嚼肌进入非正常活动状态时, ① 。
睡觉磨牙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普遍的, ② :咀嚼肌经常运动可能会引起肌疲劳,时间久了会引起头晕、头痛,或者颈椎不适、肩颈疼痛,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等等。磨牙还可能会引起情绪烦躁不安,进而引起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进食障碍。同时,如果被其他人议论自己磨牙,自身可能心理压力增大,精神紧张,时间久了或许会产生心理障碍。
部分换牙期的孩子有夜磨牙的习惯,这是一种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活动,是正常现象,随着 ③ ,夜磨牙会消失而无须治疗;也有部分孩子是因为寄生虫或者遗传引起的磨牙,这种情况需要就医诊治。成年人偶尔磨牙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如果有长期磨牙的习惯,可能就是磨牙症,建议就医确诊。
21.下列句子中的“一定”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一定”,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B.在辩场上,话一定要说满和讲绝对,绝不能承认自己有漏洞和错误。
C.这台机器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不然的话,就有可能损坏机器。
D.每天睡满8小时,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良好休息,关键是要看睡眠质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月23日上午7时39分,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比去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9天。快递业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彰显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盘”。
从行业发展看,“小包裹”依旧有好前景。随着经济活力的不断释放,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快递业务量的空间也会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向好带动快递提速。从经济运行看,“小包裹”在推动大发展。以快递业发展为牵引,推动快递行业与相关产业紧密融合,发挥促进消费、服务生产、畅通循环的作用,就能让发展的“引擎”更有力。
类似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试题(十)
全解全析
1.B 2.B 3.C 4.D
5.①汉字。因其不以语音为中心,具有象形的特点,提高了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使用这项资源辐射、扩展的影响力。②思想系统。文字记载的中原文化,能够使得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掌握历史的书写权,进而在文化上实现大一统。③周代开创的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的无私原则,能产生用低成本谋求使自身统治合法化的高收益。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导致了”错误,原文为“农耕文明在生产方式上的显著特征在于‘地理依赖性’”,可见以“地理依赖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和中原地带人多地少的生存困境无关。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论述了……”错误,原文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动竟然产生了两种文明在经济上彼此依赖的耦合互补结构,这一点已经为茶马互市的历史所验证”,论述的应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因互动形成在经济上彼此依赖的耦合互补结构。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这种“中原富于周边”的地理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原地带不对外扩张谋求生存空间。
原文句子说因中原“地理优势”,不“对外扩张”。涉及地理环境和对外的状态。
A.只涉及对外扩张。
B.只涉及地理环境。
C.“生存空间狭小”“人多地少”地理处于劣势,故“对外殖民”,选项内容和原文一样都涉及地理环境和对外状态,且具体内容相反,二者构成对比论证。
D.只涉及地理环境。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主导者都是文明程度先进的一方”错误,原文有“向内聚合是少数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共同体模式主导者不是文明程度先进的一方,而是相反的一方。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围绕构成“旋涡”向心力的“精神资源”的相关内容筛选概括信息即可。
结合“象形的汉字,因其不以语音为中心,使用其他语言的所有其他族群都能够占有或分享汉字,这反而使汉字可以独立于中原语音而成为普遍共享的精神载体。这种开放性与可共享性,决定了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都可以非排他性地使用这项资源,进而向周边不断辐射与扩展文明的影响力”可知,汉字。因其不以语音为中心,具有象形的特点,提高了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使用这项资源辐射、扩展的影响力。
结合“在中原精神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文字,掌握了文字也就掌握了历史的书写权,就有了文化上大一统的可能。中原最早发明和掌握了文字,以汉字为载体的思想系统,是当时中国最具优势的精神资源”可知,思想系统。文字记载的中原文化,能够使得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掌握历史的书写权,进而在文化上实现大一统。
结合“中原的精神资源还体现在周代开创的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两者都以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天命无私原则,成为政治合法性获取的最低成本策略,也是最高收益策略,可以带来滚雪球效应”可知,周代开创的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的无私原则,能产生用低成本谋求使自身统治合法化的高收益。
6.C 7.D
8.①驰上江干,游览海月桥、花牌楼时,“我”的心境是寂寞的;②在之江大学山中游览,“我”内心充满时间流逝、韶华不再的慨叹;③到了胡君居处时,“我”又因旧友重逢而喜悦兴奋;④与胡君一同来到茶庄,在寂静的山间,“我”的内心充满飒爽的清气,变得平和宁静。
9.①在选择意象上,作者继承山水田园诗的写作传统:选取“乱石幽溪”“秋山”等典型意象,用“金黄浅碧”来写山头夕照,深得古人“诗中有画”的真传;②在语言风格上,文章简淡质朴、含蓄隽永:如文中“看看青天,看看江岸”“一片荒山,几条泥路“等句,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饰;引用或化用古诗文词句,如“曾日月之几何”“不绝如缕”,简洁典雅,含蓄隽永;③在审美意境上,作者追求寂静空灵,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趣,追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物我两忘的意境;④吸收历代山水游记中布局谋篇的精华,文章讲求结构布局,富于节奏和层次的变化,曲径通幽,渐入胜境。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感觉疲惫不堪”“陷入了尴尬的沉默”错误,原文有“两人在路上,说话原已经说得很多了,所以一到茶庄,都不想再说下去,只瞪目坐着,在看四周的山和脚下的水”,不说话是为了感受山间的寂静,而非“尴尬的沉默”,“疲惫不堪”于文无据。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画线句子的能力。
D.“‘大笑的余音’此刻既回荡在山间”错误,从原文“向右走上了去理安寺的那条石砌小路,我们俩在山嘴将转弯的时候”可知,“我们”已经走出很远,现实的笑声不可能还在回响,“似乎”点明了“大笑的余音的回响”只是“我”心里的主观感受。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能力。
题干提示“心境随着游程的行进而变化”,顺着游踪筛选信息概括感情即可。
结合“从湖上坐汽车驰上了江干。在儿时习熟的海月桥、花牌楼等处闲走了一阵,看看青天,看看江岸,觉得一个人有点寂寞起来了”可知,驰上江干,游览海月桥、花牌楼时,“我”的心境是寂寞的;
结合“到了二十几年前曾在那里度过半年学生生活的之江大学的山中……二十年的岁月!三千六百日的两倍的七千二百的日子!以这一短短的时节,来比起天地的悠长来,原不过是象白驹的过隙……曾日月之几何,我这一个本在这些荒山野径里驰骋过的毛头小子,现在也竟垂垂老了”可知,在之江大学山中游览,深感事物的变迁,“我”内心充满时间流逝、韶华不再的慨叹;
“我的这一回的突然的袭击,原也不过是想使他惊骇一下,用以加增加增亲热的效力的企图;升堂一见,他果然是被我骇倒了……他惊笑着问我”,到了胡君居处时,“我”又因旧友重逢而喜悦兴奋;
“沿溪入谷,在风和日暖,山近天高的田塍道上,二人慢慢地走着,谈着……我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静听着这鹰声的响过”,与胡君一同来到茶庄,在寂静的山间,“我”的内心充满飒爽的清气,变得平和宁静。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审美意蕴的能力。
围绕题干中“语言”“意象”“意境”等词语进行赏析即可。
在选择意象上。“几条泥路,与夫乱石幽溪”“对面东首的山头,还映得金黄浅碧,似乎是山灵在预备去赴夜宴而铺陈着浓装的样子”“ 这一幅以青天为背景的夕照的秋山”,作者继承山水田园诗的写作传统,选取“乱石幽溪”“秋山”等典型意象,用“金黄浅碧”来写山头夕照,极具形象性,深得古人“诗中有画”的真传;
在语言风格上,文章简淡质朴、含蓄隽永。文中“看看青天,看看江岸”“一片荒山,几条泥路”“可以遮蔽风雨、可以掩障烈日”等句,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饰;引用或化用古诗文词句,如“曾日月之几何”“不绝如缕”,简洁典雅,含蓄隽永;
在审美意境上。“在溪房的石条上坐落,等茶庄里的老翁去起茶煮水的中间,向青翠还像初春似的四山一看,我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四周的山和脚下的水,忽而嘘朔朔朔的一声,在半天里,晴空中一只飞鹰,象霹雳似的叫过了,两山的回音,更缭绕地震动了许多时”,作者在苍翠的山中不由神清气爽,静静聆听天籁,内心平和宁静。可见作何追求寂静空灵,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趣,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境;
文章吸收历代山水游记中布局谋篇的精华,讲求结构布局。开篇直书内心的寂寞,于是到山中访友,与朋友一路走来,赏景,品茗,美食……心境明朗而安和起来,随着游程的行进,文章内容和情感都富于节奏和层次的变化,曲径通幽,渐入胜境。
10.ACG 11.A 12.B
13.(1)李祐,是贼军中的猛将,每次作战总是轻视官军,此时李祐正率兵在田野里收割小麦。(2)看守城门的士兵正在熟睡,唐军把他们全杀死,只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
14.主观原因:①李愬不畏艰险,坚定勇敢;②李愬善于利用气象条件,雪夜奇袭;③李愬采取巧妙分化瓦解的策略。
客观原因:吴元济轻敌大意。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最初,从蔡州人对抗朝廷命令以来,唐军已有三十多年不能进至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一向不加防备。
“初”指“当初”,是时间状语,其后A处需断开;
“蔡人拒命”指蔡州人拒绝听从命令。主谓齐全,语意完整,“命”后C处需断开;
“官军凡三十余年不能至其城下”是一个长句,其中“官军”是主语,“凡三十余年”是时间状语,“不能至其城下”是谓宾部分,语意完整,“下”后G处需断开。
故ACG三处需要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报答。/发泄。句意:丁士良表示愿意效死报答李愬的活命之恩。/士兵也不敢弯弓射箭来发泄他们的怨恨。
B.正确。扰乱。/杂乱、零乱。句意:李愬叫士兵击打池中鹅鸭,让它们发出叫声以扰乱唐军行进声响。/在杂乱的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
C.正确。句意:这一定是驻守回曲的士兵到我这里来要棉衣的。/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D.正确。背负。/支撑。句意:老百姓抢着背柴草来支援李愬的军队。/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李祐主动请缨”错误,原文说的是李愬“令祐以突将三千为前锋”,是李愬派遣李祐。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贼健将也”,判断句;“健将”,猛将;“轻”,轻视。
(2)“方”,正在;“熟寐”,熟睡; “如故”,照常,像从前一样。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需从主观原因(李愬一方)和客观原因(吴元济一方)分别分析,意思对即可。
主观原因:结合“李愬谋袭蔡州……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夜半雪愈甚。行七里”可概括出,李愬不畏艰险,坚定勇敢;
结合“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可概括出,李愬善于利用气象条件,雪夜奇袭;
“铁文及光洽被执,秀琳果降……李祐,贼健将也,每战常轻官军……愬独待以客礼,署为兵马使,令佩刀出入帐中。始定破蔡之计”, 李愬善待降将使对方献策或出力,每得降卒也都会亲去审问,详细了解敌情,通过瓦解策略,巧妙分化了贼军势力。
客观原因:结合“初,蔡人拒命,官军凡三十余年不能至其城下,故蔡人皆不为备”“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必洄曲了弟就吾求寒衣也’”可知,吴元济轻敌大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十月,)朝廷派遣唐邓节度使李愬率军讨伐(割据淮西称雄的)吴元济。起初,李愬派部将率二千余骑兵巡逻,路遇敌将丁士良所部,双方交战,(唐军)将其擒获。(但)丁士良毫无惧色,(李愬)便叫人给他松绑。丁士良表示愿意效死报答李愬的活命之恩,李愬任命他为捉生将。丁士良向李愬建议说:“吴秀琳现在据守文城栅,有陈光洽为他出谋划策。然而陈光洽勇猛而轻率,喜欢孤军出战。请允许我前去把他抓来,这样,吴秀琳将会不战而自动投降。”等到铁文和陈光洽被(丁士良)活捉以后,吴秀琳果然投降了(唐军)。李愬请来吴秀琳询问(征服吴元济的)计策,秀琳回答说:“将军如果一定要打败吴元济的话,非得到李祐不可。”李祐,是贼军中的猛将,每次作战总是轻视官军,此时李祐正率兵在田野里收割小麦。李愬于是派遣(部将)史用诚带领三百名壮士埋伏在附近树林中,引诱李祐并活捉他,(将他)带回军营。唐军将士都争着请求把李祐杀掉,但唯有李愬以待客之礼款待他,任命他为兵马使,并且准令他可以佩带腰刀进出自己的军帐。(其后,经与李祐密谋)才正式制定了奇袭蔡州的战略计划。李愬命令李祐率领敢死队三千人为前锋,李忠义为副将;李愬与监军率领三千人为中军主力;李进诚率领三千人担任后卫。(部署停当以后,)李愬下达命令说:“只管向东挺进!”唐军向东行军六十里,天已黑了,进至张柴村,将该地守军全部歼灭,然后命令部队就地稍事休息,吃些干粮。当时,天正下着大雪,寒风刮得军旗破碎,冻死的人马随处可见,唐军人人都认为此番必死无疑。这时,众将校请示下一步行军方向,李愬明确而坚定地说:“到蔡州去取吴元济的首级。”众人听后惊惧失色,由于大家都敬畏李愬,所以没有敢于违抗命令的。到了半夜时候,雪下得更大。李愬这时一面派遣一支轻装部队南下切断朗山敌人的增援道路,一面出动部分兵力北上卡住洄曲和其他通往蔡州道路上的桥梁。唐军又走了七十里,进至蔡州城下。该城旁边都是饲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叫士兵击打池中鹅鸭,让它们发出叫声以扰乱唐军行进声响。最初,从蔡州人对抗朝廷命令以来,唐军已有三十多年不能进至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一向不加防备。李祐率先登上城墙,部队紧随其后,杀死了守卫城门的敌兵,只留下打更人继续敲梆报更,然后打开城门,唐军全部进入城中。鸡鸣天亮时候,雪停了,唐军活捉了吴元济,然后用囚车押往京城长安,至此,淮西地区完全平定。
材料二:
李愬谋划出其不意地攻取蔡州,每当俘获投降的士兵,一定亲自招来查问详情,因此叛军中地势的险要和平易、道路的远近、军备的虚实全部都知道。(准备袭击蔡州时,)刮大风下大雪,旗帜都吹破了,冻死的人马随处可见。天色黑暗,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军队没有走过的。人人都认为一定会(冻)死,可是(因为)害怕李愬,不敢违抗命令。(到)半夜,雪越下越大。走了七十里,到达蔡州城。四更天,(李愬率军)到达城下,(城内)没有一个人知道。李祐、李忠义在那城墙壁上挖出一个个坑儿,借此领先爬上城墙,勇士们跟着也爬上了城。看守城门的士兵正在熟睡,唐军把他们全杀死,只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于是打开城门,让官兵进城。到了里城,也是这样。城里都没有觉察到这个情况。这时鸡叫了,雪也停了,李愬入城占据吴元济的外衙。有人报告吴元济说:“官兵到了!”吴元济还睡(在床上),笑着说:“俘虏抢东西罢了,等到天明一定把他们都杀掉。”又有报告的人说:“城被攻下了!”吴元济说:“这一定是驻守回曲的士兵到我这里来要棉衣的。”起身,到庭院里(静)听,听到唐军发号令,应答的人有上万人,这才害怕了。(吴元济)带领左右随从爬上牙城抵抗。李愬派李进诚攻打牙城,砸烂了牙城的外门,占据了兵器库,取出器械。烧毁卫城的南门,老百姓抢着背柴草来支援李愬的军队。城上放的箭像刺猬的毛一样又多又密。(到了)申时,城门被砸坏了。吴元济在城楼上请求治罪,李进诚用梯子引他下来。李愬用囚车把吴元济押送到京城长安。
15.B
16.示例一:主语应该是农夫。①这样“文书”就可理解成“钞”,与首句内容呼应;又紧承第二句,刻画出农夫面对里正的态度。②农夫面对官府再次催租,心中有怒却只能笑脸相迎,形象地刻画出农夫的处境和心态。
示例二:主语应该是里正。①这样“文书”就可理解成“收租文件”,与前后句主语均一致,从不同角度刻画了里正嘴脸。②本句是写里正既狐假虎威,凶相横生;又因醉酒,嬉皮笑脸,丑态毕现,非常形象。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内容、情感和语言的能力。
B.“为让军营将士有酒喝”错。“营”,意为“谋求”。第四句是说我来只不过是要找杯酒喝而已。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要表明个人观点,可以认为主语应该是农夫,也可以认为主语应该是里正。然后结合诗句说出理由即可。
(1)如果认为主语应该是农夫,在解释理由时,要注意到前后语意衔接或呼应之处即可。
结合注释②“文书……也有观点认为应与‘钞’同义”分析,“文书”理解成“钞”,就与首句“输租得钞官更催”内容呼应;又紧承第二句“踉跄里正敲门来”,刻画了农夫面对官府里正再次催租,心中有怒却只能笑脸相迎的态度。这样,第三句“手持文书杂嗔喜”就理解成:农夫拿着收据看了看,又是发怒又是笑。形象地刻画出农夫面对里正上门讨要收据的处境和心态。
(2)主语应该是里正,在解释理由时,必须对“嗔”和“喜”作出合理解释。
结合注释②分析,如果“文书”是指官府催租的文件,那么前句“踉跄里正敲门来”和后句“我亦来营醉归耳”的主语就都是“里正”,这三句的意思是:里正踉踉跄跄忽然又来敲门,他拿着收据看了看,又是发怒又是笑,他此来只不过是要找杯酒喝。“嗔”写出了里正狐假虎威,凶相横生的态度,“喜”写出了里正因醉酒,嬉皮笑脸的丑态,这就从不同角度刻画了里正丑恶的嘴脸。
17.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茕、孑、衰、案牍、僻。
18.①九霄云外 ②因地制宜 ③丰富多彩
19.C
20.①原文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课间十分钟各种活动对于孩子们的重大意义。②原句主要是整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强烈。③原句“运动游戏”“谈天说地”“自由玩耍”等活动将各种课间活动内容具体化了。④原句将“课间短短的十分钟”放在最后和后文更加连贯。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指烦恼都抛到九重天的外面,非常遥远的地方,应用“九霄云外”。九霄云外: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第二空,根据“学校场地小”“选择对场地要求不高的跳绳作为学生的主要运动项目”可知,语境是指他们就根据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应用“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第三空,语境是指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应用“丰富多彩”。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正确。“温暖”与“温馨”词义相近,都可以修饰“回忆”。
B.正确。“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前面缺少介词“随着”,否则造成中途易辙。
C.“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做法,所以用“体现”搭配;而“孩子健康成长”是有一定的条件要求的,所以和“必然要求”相搭配,所以本句话中“体现”和“要求”不可以互换,互换后会使句子搭配不当和逻辑混乱。
D.正确。“更好地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中”是结果,所以后说。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文“在运动游戏中……,在谈天说地中……,在自由玩耍中……”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课间十分钟可以使学生们“锻炼身体、愉悦精神”“发现自我、了解社会”“培养默契、增进友情”,突出强调了课间十分钟各种活动对于孩子们的重大意义。
原句“在运动游戏中……,在谈天说地中……,在自由玩耍中……”主要是整句,结构相同、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给读者留下深刻和鲜明的印象。
原句“在运动游戏中……,在谈天说地中……,在自由玩耍中……”介绍了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内容,“运动游戏”“谈天说地”“自由玩耍”等,将各种课间活动内容具体化了,而改句“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愉悦精神,发现自我、了解社会,培养默契、增进友情”没有写课间活动的具体内容。
结合后句“给了孩子们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结交朋友和探索世界的宝贵机会”可知,后文写的是“课间短短的十分钟”对于孩子的意义,而原句将“课间短短的十分钟”放在最后和后文更加连贯。
21.C
22.①就会产生磨牙 ②磨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③正常咬合关系的形成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的“一定”表示“规定的”“确定的”。
A.表示“一经制定”“一经确定”;
B.表示“确定”“必定”;
C.表示“规定的”“确定的”;
D.表示“确定”“必定”。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前文的“磨牙,医学上叫磨牙症”“人在睡觉时磨牙,根本原因是大脑皮层支配颌骨……”,此处阐述的是产生磨牙现象的原因,故可填“就会产生磨牙”;
第二处,根据后文的“咀嚼肌经常运动可能会引起肌疲劳……”“磨牙还可能会引起情绪烦躁不安,进而引起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进食障碍。同时,……”,此处阐述的是磨牙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故可填“磨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第三处,结合前文的“这是一种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活动,是正常现象”,此处可填“正常咬合关系的形成”。
23.例文:
长积人间“小包裹”,擘画人生“大棋盘”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已达千亿的“小包裹”映照起社会经济的“大棋盘”。为国自豪的同时,观乎“小包裹”之于国家发展,我们是否有所共鸣?于是醍醐灌顶,心有感慨:长积人间“小包裹”,擘画人生“大棋盘”。
于社会,“小包裹”是快递业的活力解放,是经济运转的不息动力,是恢复向好发展态势的引领。于个人亦然,是无数“小包裹”砌起棋盘,推动人生的一次次落子;亦是点滴“小包裹”的积累,燃起向前的缕缕烟迹,层叠起列车的煤堆。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小包裹”积累起个人的素质与能力。
从历史的长河翩跹而来:我看见贾岛字斟句酌的推敲,看见宋濂负箧曳屣的跋涉,亦看见祖逖闻鸡起舞的每个晨昏,羲之笔墨横斜的一笔一画。他们在每一个日夜,无尽地积累着人生的“小包裹”。或是技艺或是知识。由此可见,正是无数次磨练与积累,才有了宣纸上的笔走龙蛇,击水中流的壮气豪肠。我们于“小包裹”的积累中汲取力量,终究化为前行的燃料。这力量不只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正如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积蓄起发芽的力量,我们目睹着小包裹日积月累砌起“精神的三间小屋”,休憩心灵,涵养品性。
身如芥子,心藏须弥。“小包裹”之小需起于心向须弥的宏愿之大,其背后亦是尝尽酸涩的决心与毅力。
尼采曾言:“想要孕育跳舞的星星,必先守住内心的混沌。”诚然,若无向上向善的满腔热忱,没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决心毅力,怎能望见包裹触日的壮景?莫看其收获之丰、得志之意,且观其耕耘之苦、等待之乏,“小包裹”的积累并非时间的单调堆叠,想要构筑自己的“人生之棋”,坚持自然不可或缺。君可闻董丽娜、江梦南……无数高处的身影呼告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坚持之义;君可见“时代楷模”万步炎率团队攻关克难背后的艰辛岁月。身如芥子的我们,想要迈向须弥岂能逞口舌之快
经济蝶变、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我们见了太多“万丈高楼平地起”,目睹了太多触目而叹的大数字,请别忘记:这些比比皆是的壮举背后,仍是日夜不断的小包裹的积累,我们早已习惯于称颂眼前的奇崛,却忘了如何出发!不妨就此积累人间“小包裹”,擘画人生“大棋盘”,不再只是称道他人的丰功伟绩,你我何尝不可?
感毕回首,你我仍在路上,见证了“小包裹”支撑起经济新态势。自豪之余,愿你我犹能看见自己脚边积贮的“小包裹”,亦在砌筑着我们的未来。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指出,10月23日上午7时39分,我国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并据此分析,得出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局”的结论。第二段文字在第一段文字的基础上,从两个角度进一步谈到经济发展会带动快递提速,而快递提速也会推动经济发展。
第一段中关键句“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盘’”, 这句话表明“小”可以体现、彰显“大”,引出“小”与“大”的思辨关系。由第二段“随着经济活力的不断释放,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小包裹“发挥促进消费、服务生产、畅通循环的作用”,推动经济大发展,可见“小包裹”促进“经济大发展”;由“经济向好带动着快递提速”,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可见“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小包裹”提速。这又体现了“大”对“小”的引领、提质作用。总之,材料体现的是“小与大”的思辨关系,为考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比如,将“小个体”融入“大集体”,将“小梦想”融入“大梦想”,将“小奋斗”融入“大发展”,将“小事业”结合“大事业”,让“小产能”汇聚“大产能”,让“小切口”推动“大变局”,让“小杠杆”撬动“大体量”,让“小物件”折射“大变迁”,让“小我”成就“大我”,等等。由此材料还可以联想个人奋斗中的“小与大”的思辨关系。引导新时代青年思考,如何才能将个人“小奋斗”更好地融入进民族国家“大事业”等。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围绕“小”与“大”的辩证关系立意,运用并列式结构,先阐述“小”与“大”的二元辩证关系,然后分别分析“小”对“大”的推动作用和“大”对“小”的引领作用,最后归纳全文重申观点。也可侧重一方,即符合题意。但若仅谈“小”或“大”,不涉及辩证关系,则视为偏离题意。
【参考立意】
(1)长积人间小包裹,擘画时代大棋盘。
(2)观微可知万象,芥子可纳须弥。
(3)小包裹,大棋局。
(4)从“小目标”到“大蓝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