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试题(六)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剃发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汉服”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
清初的“剃发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黄帝以来的“衣冠之治”,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汉民族服饰”解构为“古人的服装”。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汉服源于韩服”。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
(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
材料二: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它不仅是对外观的描述,更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
第一个“平”字: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整件衣服平铺时呈现出中线对折的形态,不论服饰的款式如何变化,都坚守“平裁对折”这一制衣理念。
第二个“中”字:指汉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缝,体现了左右均分、守正执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态。保持中缝对称的剪裁习惯,与其他民族服饰形成结构性差异。又因前后中缝与地面垂直,被赋予“刚正、公平、正直”的含义。
第三个“交”字: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如交领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围合,裤腰是两片重叠等。衣裳叠穿、衣身前后闭合,也被赋予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的含义。
第四个“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闭合固定后的外观形态和习俗,这一原则扩展到下装也是向右侧交叠闭合固定。“右”作为汉服的本质特征之一,蕴含了文明有序的观念。衣襟向右掩视为阳,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视为阴,表示故去的人。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反映的正是当时汉民族服饰“右衽”的特点。
第五个“宽”字:汉服的用料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形成“松格宽摆”的特征,袖根宽松使腋下能自由运肘,裳或裙摆是腰围的两倍以上,形成文质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气韵。
第六个“褖”字,读作tuàn,字意为衣服缘边,是一种包边工艺。古人认为衣领若不加缘边则为粗陋之服,称之为“褴”;如又加以缝补,则称“褛”,成语“衣衫褴褛”形容生活困苦。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保持“续衽钩边”的结构,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缘边,遮掩交叠之处有传承礼义之邦的含义。
第七个“合”字,即“腹手合袖”,约束袖长和仪态。特别是礼服,根据《玉藻》和《深衣》篇的记载,“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指袖长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双手合拢时袖子褶皱堆积,袖口左右相合,阴阳互补,蕴含“和合共生”的含义。
第八个“缨”字,字意泛指用于固定的带状部件或穗状饰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于西式服装的单纽式或拉链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带或佩绶等部件收束和装饰,若用纽扣则隐藏于不起眼处,形成隐扣系带,佩绞结缨的衣冠风貌。
总而言之,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即在自然之中寻找规律,进而赋予文化的解释。制衣理念的差异,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不同。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这一点与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的西方服饰,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类别,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
(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和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使一些人对汉服产生误读,认为汉族没有民族服饰,汉服是“古人的服装”。
B.古代汉服具有汉族的唯一服饰属性,并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而长期存在,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
C.汉服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飘逸的美感,表现出与西式服饰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就是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
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其中外观上的“松格宽摆”特征,蕴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古今,汉服都能彰显服饰与礼仪之美,在古代它还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之一。
B.古代汉服起源于黄帝,经周朝建制,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于清初消亡。
C.旗袍、中山装、新唐装等服装虽然也具有传统元素,但其本质上都不是汉服。
D.汉服的结构特征无论最初是何种原因所致,但几乎最终都会赋予文化的解释。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大学拍摄“民族大团结”合影照,其他民族的学生都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族学生却身着T恤和长裤出场。
B.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黄帝制衣裳之后,周公制周礼而天下治,汉服成为礼仪的载体。
C.今天有些人认为汉人穿的衣服就是汉服,有些人认为汉服的款式一直在变化,还有些人甚至认为“汉服”这一概念不存在。
D.“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徇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清史稿·舆服志》)。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最符合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5.现代汉服如何“在重构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福贵
赵树理
福贵是好孩子,精干、漂亮,十二三岁就学得锄苗,十六七岁做手头活就能抵住一个大人,只是担挑上还差一点。村里有自乐班,福贵也学会了唱戏,唱得很好。
福贵长到二十三,他娘得了病,吃上东西光吐,她自己也知道好不了。一天,福贵娘跟东屋婶说:“我看我这病也算现成了,恐怕今年冬天就过不去。死我倒不怕!我就只有一件心事不了:给福贵童养了个媳妇在半坡上滚,不成一家人。只是咱这小家人,少人没手的,麻烦你到那时候给我招呼招呼!”东屋婶满口称赞,又问了日期,答应给她尽量帮办。
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银花借东屋婶家里梳妆上轿,抬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抬回本院,下了轿往西屋去,堂屋里坐着送女客,请族长王老万来陪。
不论好坏吧,事情总算办过了。将就收罢秋,穰草还没有铡,福贵娘就死了。银花是小孩子,没有经过事,光会哭。福贵也才二十三岁,比银花稍强一点,可是只顾央人抬棺木,顾不得照顾家里。幸亏有个东屋婶,帮着银花缝缝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锅,赶赶面,才算把一场丧事忙乱过去。
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
小家人一共四亩地,没有别的指望,怕还不了老万的钱,来年就给老万住了半个长工。银花从两条小胳膊探不着纺花车时候就学纺花,如今虽然不过十六岁,却已学成了纺织好手。小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用催谁,就各干各的去了。
不幸因为上一年福贵办了婚丧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这一年一上工就借粮,一直借到割麦。十月下工的时候,老万按春天的粮价一算,工钱就完了,净欠那三十块钱的利钱十块零八毛。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老万念其一来是本家,二来是东家伙计,让了八毛利。
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
这年正月初十,银花生了孩子。粮食已经给老万顶了利,过了年就没吃的。银花才生了孩子,一顿米汤只用一把米,福贵自己不能跟她吃一锅饭,又不敢把熬米汤的升把米做稠饭吃,只好把银花米汤锅里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
十五,老领工来找他上工,说今年春浅,掌柜说叫早些上工!晚上,老万打发领工叫他到家,好好教训了他一番,仍叫他给自己住。他说:“住也可以,只要能借一年粮。”老万合算了一下:“四亩地打下的粮不够给自己上利,再借下粮指什么还?不合算,不如另雇个人。”这样一算,便说:“那就算了,不过去年的利还短七块,要不住就得拿出来!”福贵说:“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
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
这年冬天他出去了。这次不论比哪一次也强,不上一个月工夫,回来衣裳也换了,又给银花送回五块钱来。村里的人见福贵的孩子换了新衣裳,见银花一向不到别人家里支米,断定福贵一定是做了大案,丢了银钱的,失了牲口的,都猜疑是他。
来年正月,老万去城里吊丧,听吹鼓手们唱侍宴戏,老万看见有一个是福贵,福贵也看见席上有老万,赶紧把脸扭过一边。
这天晚上,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
人多了做事不密,东屋婶不知道怎么打听着了,悄悄告诉了银花,银花跟福贵一说,福贵连夜偷跑了。
自那次走后,七八年没音信,银花只守着孩子过。孩子十五了,给邻家放牛,别的孩子们常骂他是小忘八羔子。
……
区干部打听清楚福贵的来历,便同他说:“老万的账已经算过了,你也是个受剥削的,我们打算把咱村里庙产给你拨几亩叫你种,你看好不好?”福贵跳起来道:“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区干部答应了。
晚上,借冬学的时间,区干部报告了开会的意义,有些古脑筋的人们很不高兴,不愿意跟忘八在一个会上开会。福贵不管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就发起言来:
“众位老爷们,我从小不能算坏孩子!一直长到二十八岁,没有干过一点胡事!后来坏了!什么丢人事我都干!我知道我的错,这不是什么光荣事!我已经在别处反省过了。可是照你当日说的那种好人我实在不能当!我从二十九岁坏起,坏了六年,挨的打、受的气、流的泪、饿的肚,谁数得清呀?直到今年,大家还说我是坏人,躲着我走,叫我的孩子是‘忘八羔子’,这都是你老人家的恩典呀!幸而没有叫你把我活埋了,我跑到辽县去讨饭,后来那地方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在那里改造流氓、懒汉、小偷,把我组织到难民组里到山里去开地。从这时起,我又有地种了、有房住了、有饭吃了!这七八年来,虽然也没有攒下什么家当,也买了一头牛,攒下一窑谷。我这次回来,看见大家也不知道怕我偷他们,也不知道是怕沾上我这个忘八气,总是不敢跟我说句话。我想就这样不明不白走了,我这个坏蛋名字,还不知道要传流到几时,因此我想请你老人家向大家解释解释,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
1946年8月31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屋婶是一个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她帮助福贵娘料理福贵的婚事,在她得知村里人要处置福贵时,偷偷告知银花,使福贵有时间脱身。
B.银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纺花,不过十六岁就学成了纺织好手,福贵走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见她是一个能干本分的农村妇女。
C.银花生了孩子,家里米不多,一顿米汤只能用一把米,福贵不能和她吃一锅饭,只能把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可见生活之艰难。
D.区干部算清了王老万的账,考虑到福贵也是被剥削的对象,决定拨几亩村里的庙产给他,他认为这都是小事,说明他不在乎财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福贵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其美好的祝愿,但现实生活中的福贵却忍饥挨饿,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
B.文章开篇便说福贵戏唱得好,这就为后文福贵在城里替大户人家做吹鼓手唱侍宴戏埋下伏笔,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C.本文乡土气息浓厚,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小说的语言有浓厚的方言土味,地域特色突出。
D.文章最后福贵本人的觉醒和新生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农民在经济上翻身的保障,还是农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翻身的保障。
8.福贵原本是个好人,却又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呢?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9.不少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联想到了《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并认为本文揭露了“族权”的罪恶,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桓公忧天下诸侯。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绝无嗣。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天下诸侯称仁焉。于是天下诸侯知桓公之非为己动也,是故诸侯归之。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綦以为奉;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租载而归。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为谋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本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救大成,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唯能用管夷吾、宁戚、鲍叔牙之属所伯功立。
(节选自《国语·齐语》)
材料二: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家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霸形》)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天下小国A诸侯既许B桓公C莫之D敢背E就其利F而信G其仁H畏其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服,指穿着朝服,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朝服衣冠”的“朝服”意思不同。
B.属,指类、等,与《琵琶行(并序)》中“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意思不同。
C.有间,指不久,与《庖丁解牛》中“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的“有间”意思相同。
D.席,指用草或竹篾等编织而成的坐卧用具,与成语“座无虚席”的“席”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国发生夫人和庆父之乱,两位国君相继被杀,没有了继承人,桓公听说这件事后,帮鲁国渡过危机,天下诸侯都称赞桓公仁义。
B.桓公派军队消灭了谭、遂两国却不占为己有,把齐国的鱼和盐流通到东莱,让关市稽查并征收赋税,用这些方法为诸侯谋求利益。
C.桓公对管仲非常倚重,在管仲和隰朋拜见时,看到有鸿雁飞过,他感叹自己有了管仲,就像飞鸿有了羽翼、过河有了船只一样。
D.桓公接受管仲提出的建议,但要敬告先君然后再实行,他命令百官有司削好版牍、备好笔墨,第二天在太庙朝见,向百官确立了法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公知诸侯之归已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
(2)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14.为成就霸业,齐桓公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书陆放翁诗卷后
林景熙①(宋末元初)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②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注】①作者为南宋遗民。②月氏:古西域国名。此处以月氏代指金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引用“诗史”与“杜鹃啼血”两个典故,为后面抒情做铺垫。
B.诗歌中间八句描绘陆游从戎与归隐的一生,既叹放翁,也叹自己。
C.结尾化用《示儿》的诗句,意为此时山河一统,可放翁早已作古。
D.这首诗抒发作者读陆游诗卷以后的内心感想,壮怀激烈、气势雄浑。
16.“诗缘情”与“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强调诗歌因情而发,表达心志。本诗是如何体现既“缘情”又“言志”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用极尽萧条悲凉的秋景来烘托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
(2)“芙蓉”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李白认为它“天然去雕饰”,屈原则用它来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如“ , ”。
(3)古人在分析那些原本大有作为的人君出于各种原因使国家破亡时,都不约而同地批判他们,耻笑他们,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打算写一篇文章,手机一响,就 A 地刷一刷信息,半天过去只写了几行字;想看会儿书,忽然想起阳台上的花还没浇,电费、煤气费也该缴了,忙活了几个小时,书还是没看几页。那些看似不怎么花时间、动动手指的小事,其实是消耗专注力的“黑洞”。
①当我们总是难以专注,想要同时完成多件事时,结果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却收获甚微。有时候,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精力过于分散,导致 B ,结果什么也没干好。②而生活中,一个领域的高手,大多是非常专注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技能,持续精进,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③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才能做好每件事。④终有一天,你也会 C ,成就更好的自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结果”与文中加点的“结果”,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看他一貌堂堂,后来不是没结果的。(李渔《巧团圆·解纷》)
B.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果只苦了她自己。(巴金《怀念萧珊》)
C.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鲁迅《药》)
D.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曹雪芹《红楼梦》)
20.下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有句话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可能有人以为, A ,那周末多睡觉补回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补觉能弥补的“熬夜损害”毕竟有限,而且过度补觉,可能会给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有研究发现,①经常周末补觉的人很容易被窗外的强光、马路上传来的超标的噪音影响,②会长时间处于碎片化的“浅睡眠”状态,③在清醒和浅睡之间摇摆不定,④因此睡眠质量较差。⑤补觉时,人体的呼吸循环减弱、新陈代谢加快,⑥这可能导致脑部氧气和能量供应减少。⑦如果补觉时间太长,⑧就可能出现提不起精神而头晕乏力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体内褪黑素活性升高,会使人产生困意。而褪黑素活性降低,就意味着身体正准备清醒。有研究发现,经常补觉的人褪黑素活跃时间比入睡时间提前了两个多小时,而起床3.5小时之后,褪黑素的活性才逐渐下降,这说明昼夜节律已经被打乱了。紊乱的昼夜节律,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出现异常状况,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B ,但分时段地补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打乱生物钟的前提下,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海思从默默无闻的“备胎”,一夜之间成为街知巷闻的企业品牌。很多人叹服华为的未雨绸缪,多年前做出“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的极限生存假设,并为此走上“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华为在自主创新上的极致坚持,正是今天力挽狂澜的强大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存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试题(六)
全解全析
1.A 2.B 3.B 4.C
5.①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的制衣理念和共性,对汉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可以正常穿着的衣物;②将汉服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将其升华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③在公众心中重构 “汉服是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服饰”的集体记忆,并且获得主流文化和舆论的接受与认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于文无据,汉服的消失有多种原因,但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感在削弱。
C.“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应当是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
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可知,这只是汉服的主流典型特征,选项表述不准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错,根据材料二第七段“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可知周朝建立了冠服制度,但认为其制度“完备”,于文无据。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双重断裂导致人们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对汉服概念的误读。
B.阐述的是汉服的形成及汉服的礼仪文化内涵。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
C.除了“中”这个特征不明显,其它都符合;
A.不能很好地体现“褖”“右”的特征;
B.不能很好地体现“中”“交”“右”“宽”“缨“的特征;
D.不能很好地体现“中”“交”“右”“宽”的特征。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结合材料二“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可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的制衣理念和共性,对汉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可以正常穿着的衣物;
②结合材料一“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可知,将汉服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将其升华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
③结合材料二“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可知,在公众心中重构 “汉服是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服饰”的集体记忆,并且获得主流文化和舆论的接受与认可。
6.D 7.C
8.①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因此福贵在他们看来是个“坏人”。
9.①乡土社会中通过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不容忍反对。②王老万既是地主也是王姓的族长,他在乡土社会拥有无上的权力,惹不起也受人尊敬,福贵结婚家里还得请王老万作陪。③在乡土社会中身为族长的王老万能够名正言顺地剥削族人,这为他剥削福贵提供了便利,直到把他逼入绝路。④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谁违背礼制,就等于丢了家族的脸,王老万就可以随意教训他,活埋他,福贵的被迫逃走便是一例。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不在乎财产”错,福贵认为这都是小事,不是不在乎财产,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名声。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错,只能说是旧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①“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福贵一家还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福贵苦难“堕落”的开始。
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小两口起早贪晚一年干活下来,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
③“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
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福贵成了他们眼中的“坏人”。
9.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长老统治”指在乡土社会中,长者、老者因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权威地位,对于社会秩序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统治方式。
本文中,“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请族长王老万来陪”福贵结婚,要请王老万来作陪,王老万是族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特点。
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体现了“族权”的罪恶。
“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文中福贵为了生计做了吹鼓手,受到了王老万为首的族人的教训,甚至差点被活埋,最后偷偷逃走,离家七八年不敢回。可见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罪恶。
10.CEH 11.C 12.B
13.(1)桓公知道诸侯归附自己,因此让他们减轻进奉的礼物,而增加给他们的回礼。(2)您想要成就霸王之业做成大事吗?那么一定要从根本的事情做起。
14.①对外:施行忠信和礼义,用利益笼络,用诚信结交,用武力威慑。②对内:轻征赋税,宽缓刑法政令,减轻劳役。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天下小国诸侯已经许诺臣服桓公,没有人敢背叛他,接受他给予的利益而相信他的仁义,畏惧他的武力。
“天下小国诸侯”作主语,“许”作谓语,“桓公”作宾语,故应在C处断开;
“莫之敢背”是宾语前置句,中间不停顿,故应在E处断开;
“信其仁”和“畏其武”对称,应在中间断开,即应在H处断开;
故应在CEH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A.正确。“朝服”,穿着朝服;早上穿好衣服。句意:穿着朝服渡过黄河与强大的晋国打交道也无需恐惧警惕。/早晨(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
B.正确。“属”,类、等;隶属。句意:只因为(齐桓公)能任用管夷吾、宁戚、鲍叔牙等人而霸业确立。/我的名气隶属于教坊里排在第一的部分。
C.错误。“有间”,一会儿、不久;有间隙。句意:站了一会儿。/牛的骨节之间存在空隙,而刀刃则没有厚度。
D.正确。句意: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B.“并征收赋税”错,原文是“把齐国的鱼盐流通到东菜,让关市稽查而不征税,以此为诸侯谋利”,可见,他让关市稽查而不征税。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归”,归附;“币”,进奉的礼物;“重”,增加。
(2)“举”,做成;“本事”,根本的事情。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概括:对外:施行忠信和礼义,用利益笼络,用诚信结交,用武力威慑。
(2)根据“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概括:对内:轻征赋税,宽缓刑法政令,减轻劳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桓公担忧天下诸侯。鲁国发生了国君夫人和庆父的内乱,两位国君先后被杀,鲁国没有继承人。桓公听到这件事,派高子使鲁国得以保存。天下诸侯称赞他仁义。在这时天下诸侯知道桓公不是为了自己而行动,因此诸侯都归附他。桓公知道诸侯归附自己,因此让他们减轻进奉的礼物,而增加给他们的回礼。所以天下诸侯把劣马作为礼物,用麻线织成的粗布作为托玉器的衬垫;诸侯的使者空着口袋进入,满载而归。桓公用利益笼络他们,用诚信结交他们,用武力威慑他们,因此天下小国诸侯已经许诺臣服桓公,没有人敢背叛他,接受他给予的利益,相信他的仁义,畏惧他的武力。桓公知道天下诸侯大多跟随自己,因此又大力施行忠信。可以为他们行动的就行动,可以为他们谋划的就谋划,派军队消灭了谭、遂二国却不占为已有,诸侯称赞他宽厚。把齐国的鱼盐流通到东菜,让关市稽查而不征税,以此为诸侯谋利,诸侯称赞他广施恩惠。教化大获成功,穿着朝服渡过黄河与强大的晋国打交道也无需恐惧警惕,这是文德教化的胜利。因此大国感到惭愧,小国纷纷归附。只因为(齐桓公)能任用管夷吾、宁戚、鲍叔牙等人而霸业确立。
材料二:
齐桓公坐在君位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感叹说:“仲父,现在那些鸿雁想要到哪里就到哪里,还不是因为有羽翼的缘故,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像过大河有船只。”管子回答说:“您想要成就霸王之业做成大事吗?那么一定要从根本的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发问:“敢问什么是根本的事情?”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是您的根本。您若轻征赋税,那么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法政令,那么百姓就不怕死罪;按照时间兴举大事,那么百姓就不怕劳役。”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接受教导了,我不敢专享这些话,将要敬告先君。”于是桓公命令百官有司,削好版牍备好笔墨。第二天,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向百官确立法令:让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对孤儿幼女不准处刑,山林水泽按时开放。近处以忠信对待他们,远处以礼义对待他们。这样做几年后,百姓像流水一样归附他。
15.C
16.①“诗缘情”,是指诗歌是因情而发的,诗人生活于南宋末年,经历过江山易主,国土沦丧的悲痛,又因闻读了陆游的诗卷,被陆游满腔的报国热情所打动,从而引发强烈的爱国之情。
②“诗言志”,是指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与理想的,诗歌借用杜甫忧时伤怀的诗作、蜀帝杜宇为国化鸟的典故,极力塑造陆游忠肝义胆的形象,来抒发诗人愿意舍生报国、渴求收复中原的理想志向。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C.“可放翁早已作古”错,“家祭如何告乃翁”意思是:在家祭时怎么开口禀告你这泉下的老翁?九州虽同,而国家已灭,子孙家祭之时又如何告祭,沉痛至极。既表现了对陆游的哀悼,又展现了南宋遗民的爱国情怀。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缘情”是指诗歌的产生和内容都源于诗人的情感,强调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轻裘骏马成都花”到“坐看中原落人手”八句诗分别描绘陆游壮岁从戎,暮年归隐的生涯,以及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情怀。“青山一发愁蒙蒙”到“家祭如何告乃翁”接入自己,把当前现实与陆游所处时代作对照。陆游当时是眼睁睁地看着沦陷的中原无力收复;林景熙所处的时代,中原已入元人之手,剩下的只有一片蒙蒙的哀愁。表现了对陆游的哀悼,展现了南宋遗民的爱国情怀。由此可知,诗人生活于南宋末年,经历过江山易主,国土沦丧的悲痛,又因闻读了陆游的诗卷,被陆游满腔的报国热情所打动,从而引发强烈的爱国之情。
“诗言志”是指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与理想的,也就是指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或社会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前四句写作者读完陆游诗卷后,认为陆游与杜甫在诗歌造诣上旗鼓相当,肯定陆游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中间八句展现了陆游坎坷的一生,及其报国雄心,对陆游寄予无限同情。最后更进一层,九州虽同,而国家已灭,子孙家祭之时又如何告祭,沉痛至极。既表现了对陆游的哀悼,又展现了南宋遗民的爱国情怀。
17.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身客死于秦 为天下笑(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腓”“芰”“裳”。
18.A.不由自主(或“情不自禁”) B.顾此失彼 C.脱颖而出(或“出类拔萃”)
19.B 20.C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描述了手机一响,就无法控制自己去刷信息的情景,所以可填“不由自主”或“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B处,描述了当我们试图同时完成多件事时,由于精力过于分散,导致即使花费了很多时间,最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可填“顾此失彼”。顾此失彼:是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C处,描述的是通过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最终能够在某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所以可填“脱颖而出”或“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本领全部显现出来。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指成就、成果。
B.用以指人事的最后结局,与选文中加点的“结果”意思和用法相同。
C.指杀死。
D.指料理丧葬事项。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与其分散精力去做很多事情,不如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情。这与③处的内容是高度一致的,两者都在强调专注和集中精力的重要性。
文中首先描述了人们常常因为难以专注而分散精力,导致花费大量时间却收获甚微(即①处)。接着,强调了专注的重要性,指出一个领域的高手通常是那些非常专注并持续磨炼技能的人(即②处)。在这之后,提到要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以做好每件事(即③处)。此时,引入这句话,直接支持了专注于一个领域并深入钻研的观点,强调与其在多个方面浅尝辄止,不如在一个方面深入钻研,以取得更好的结果。最后,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表示通过打磨专注力,我们也能成为高手(即④处)。因此,放在③处最恰当。
故选C。
21.A.既然熬夜有害 B.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
22.①去掉“超标的”(噪音都是超标的);⑤ “加快”改为“减缓”(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⑧ “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头晕乏力”与“提不起精神”是因果关系)。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后文“那周末多睡觉补回来就可以了”说的是用“补觉”的方法弥补熬夜带来的伤害,可见,该句是承认熬夜有害的事实,用“既然”与后文的“那”形成关联词组,故可填“既然熬夜有害”。
B.根据后文“但分时段地补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打乱生物钟的前提下,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采用“虽然……”形式,以与后文“但……”构成表转折关系的复句;内容上,后文强调分时段补觉的好处与前文过度补觉的弊端形成对比,所以此处可填“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超标的噪音”语义重复。“噪音”是指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所以噪音本身都是超标的。由此可知,“超标”和“噪音”存在语义重复的部分,所以去掉“超标的”。
⑤“新陈代谢加快”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所以把“加快”改为“减缓”。
⑧“出现提不起精神而头晕乏力的情况”语序不当。应该是头晕乏力,从而使人提不起精神。所以把 “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
23.例文:
常怀忧患意识,时记青年担当
古语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屡遭部分国家无理打压,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面临挑战;优越安逸的环境使部分人不思进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亟待增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因此,我辈应当常怀忧患意识,时记青年担当。
首先,忧患意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等闪耀着中华文化智慧的经典名句总是提醒着我们应常怀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我辈青年认识自身重大使命,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其次,忧患意识助励进取之志。忧患意识不仅不会使我们失去开拓的信心,反而可以增强我们进取的精神。《华为的冬天》在企业发展迅猛时谈危机忧患,以忧患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被无数人推崇、学习。面对突发疫情考验,无数中国青年以进取姿态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奉献智慧和青春。可见,忧患意识可助励进取之志,催生奋斗精神。
再次,忧患意识强化青年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忧患意识,是责任,更是担当。忆往昔,青年救国勇担当。青年朱德誓言“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铮铮感奋!青年毛泽东呐喊:“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振聋发聩!看今朝,青年奋斗挑重担。平均年龄30多岁的天津飞腾嵌入式CPU芯片研发团队,刻苦攻关,造出大国重器;青年博主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最美文化;医疗青年突击队白衣逆行筑就抗疫长城,闪耀担当亮色……
请谨记,除了时代海洋的澎湃涛声,筑梦前行的凌云壮志,不负韶华的奋斗强音……我们还有忧患意识、进取之志、青年担当相伴。让我们常怀忧患意识,时记青年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搏击,用热血和汗水书写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华为海思面对美国“极限施压”而成功崛起的案例为引子,强调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提及了华为公司多年前就做出的“极限生存假设”,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最终这种坚持转化为在危机中力挽狂澜的强大能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依然要保持谨慎和忧患意识,因为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挑战。
材料关键词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意为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居安思危”意为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材料末尾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出要对当前的形势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考生在行文时,要注意把自己投入时代中,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
综上,写作时应当扣住“忧患意识”的核心话题而展开,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心怀“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可联系“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名言警句展开。当然,也可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忧患意识”指引下当如何做,比如:增强忧患意识、勇于自我革命,既勇解近忧,又心怀远虑;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实落细、积微成著等。据此,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
①谈自主创新的力量。可以从华为海思的成功案例中提炼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强调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面对外部压力和挑战时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由此,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角色和策略。
②谈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在危机来临时迅速应对,化险为夷。
③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可以从华为海思的案例出发,讨论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做出贡献。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领域,企业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布局。
④谈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将华为海思的案例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讨论如何在国家的大发展背景下,个人如何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立意】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常怀忧虑,行稳致远。
(3)摒弃盲目乐观,弘扬忧患意识。
(4)居安思危,忧患应有所思,青年当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