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06:0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试题(四)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河洛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以河洛文化研究为内容的河洛学是中原学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部分,是中原学桂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它研究的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是重瓣花朵的“花心”。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灵魂所系,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记忆,也是维系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最强大的精神纽带。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以河洛文化为主体脉络的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直绵延不绝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这正是因为河洛文化是一个开放创新的体系,它以礼乐为主体,融合三教,不断成熟;从周公制礼作乐始创儒学,到东汉经学再到二程洛学;从老子创立道家到道教的形成;从佛教首传中原到龙门石窟的开凿……它们的每一次自我更新莫不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从筮术到术数再到辩证逻辑,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最后以儒释道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系统。如果说道家是“想得开”,那么儒家就是“拿得起”,释家却是“放得下”。三者或治世或治身或治心,形成了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自如的从容世界。
(摘编自李庚香《中原学与河洛学》)
材料二: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一)仰韶文化彩陶的扩展。从距今6000年左右开始,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颇具特色的以花和鸟图案为代表的彩陶向周围地区逐渐施加影响。此后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至距今5300年前后,其影响所及南达长江中游,北抵河套地区,东到黄河下游,西至黄河上游地区。在中国史前时期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有学者认为,此时“文化上的中国”形成了。这一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域,与古史传说中黄帝炎帝集团的兴起和活动范围恰相吻合并非偶然,应当是炎黄集团兴起并对周围地区产生强烈影响的反映。(二)距今5500年左右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都出现了文明化进程加速的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古国文明)。正是在这一阶段,各个区域的文明通过彼此的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些相同的文化基因。
首先,出现了龙的形象。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约6000 多年的一座墓葬中,有用贝壳堆塑的龙和虎形象,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龙的观念。商代晚期的河南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带有龙纹的铜盆,可见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其次,从“以玉为美”到“以玉为贵”。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了玉环等距今约9000年的玉质装饰品;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少数墓葬中,出土了制作较为精美的玉坠等玉制装饰品,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以玉为美”的观念。到了距今约5500年前,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晚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人姿势都是双手并拢捧在胸前,非常相似。这不可能是巧合,说明当时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的社会上层之间可能存在着信息的交流,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而这正是后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得以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历了一个文化演进的历程。
海纳百川——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的汇聚。在极有可能是尧所居都城——平阳的陶寺遗址,还有如黄河下游地区体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特点的陶鬹、陶盉、陶觚等陶制酒器,来自西亚经黄河上游地区传入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的饲养技术及冶铜术等都可以看到来自各地先进的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的汇聚。正是由于中原地区以尧舜禹为核心的势力集团对其他地区先进因素的积极吸收,使中原地区的文化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壮大。
辐射四方——中原地区夏文明对周围广大地区的文化辐射。进入夏王朝之后,特别是夏王朝后半期,中原王朝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原与周边的交流从尧舜时期以对周围地区先进因素的吸收和汇聚为主,转变为以对外辐射为主的模式。这一时期的王权已经完全控制了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原料、生产、分配,使之成为维持其统治的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后世传承数千年的中国礼制文明的先河。以二里头为都邑的时期,是中原地区文明中心地位确立的时期。最为突出的例证是,夏代后期重要的仪仗用具之一——玉璋,在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流域乃至中国香港和越南北部都有发现,表明夏代后期以后,中原王朝对中原地区之外广大地区的影响力有十分明显的加强。这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各地独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古国文明和邦国文明——阶段,进入以中原地区夏商周王朝为中心的王国文明阶段这一重要历史进程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特别提到中原文化的辐射作用,两则材料具有相同的视角。
B.材料一阐释了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关系,河洛文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开放、融合、创新的特点。
C.材料二指出玉人姿势的相同性,说明各个区域的社会上层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有信息交流,并具有共性。
D.材料二中,以花鸟为代表的彩陶的影响逐渐扩大,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证明了“文化上的中国”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个区域的文明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相同基因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
B.玉璋在多地的发现,说明中原以玉为美、以玉为贵的文化理念对中原以外广大地区的影响。
C.庙底沟文化、红山文化、中原文化等区域文明,最终都逐渐进入了王国文明的历史进程。
D.礼乐制度、礼乐文明的维系,是以王权对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原料等完全控制为前提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重点是从河洛文化的重大意义和鲜明特点两个方面展开对河洛文化的介绍。
B.材料一开头运用排比句式,既突出河洛地区的重要性,也增强了论证的气势。
C.材料一以“重瓣花朵的‘花心’”为喻,形象说明河洛大地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D.材料二使用总分式和并列式两种论证结构方式,使文章纲举目张,层次清晰。
4.根据材料二,下列序号所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的历程
时间: 地域 研究成果
距今(约)5300年5500年6000年 ④②黄河中游地区 出现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③①
A.①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向周围逐渐扩展 B.②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辽河流域
C.③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和王国文明 D.④长江中游、黄河流域及河套地区
5.材料一中使用了“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等短语,请任选其一,联系高中教材相关内容说明其含义,并简析这三个短语的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想我的马①
鲍尔吉·原野
大群牛羊拥挤在公路上,汽车鸣笛也不躲开。牛羊满山遍野,边走边找草吃。今年旱,六月中旬了,草还没盖住地面,白音温都的牧民正赶着自家的牛羊转场去塔林花草原夏营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下意识地想告诉老父亲。接着心里咯噔一下,父亲已经去世了。
在镇政府,我看见一个两岁的女孩在大厅纳凉,她庄重地伸出手,跟往来办事的牧民握手,好可爱。我想说给我父亲听。他一定是盘腿坐在床上,身体摇晃,露出微笑,仿佛见到了小女孩。但是,父亲去世了。心又咯噔一下。
父亲去世四年了,我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这几年,我没去草原,去了会想起父亲,仿佛他就在那里。草原上,干牛粪发出草药的气味,排队飞行的大雁,翅膀反射着阳光。被晒得灰白的木轮车边上,牵牛花(蒙古语叫媳妇花)开放了,傍晚它们会收拢花瓣,像一支支雨伞。我想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父亲,却无处说,我感觉自己孤孤单单。父亲性格刚直,说人论世,言语激昂。进入80岁,他变得柔软安静。到90岁,他几乎不说话,趴窗台看绿地上的花朵和天上的白云。父亲度过91岁生日后,开始说他的战马。
马的名字叫沙日拉,意思是带点黑灰斑点的白马。
父亲说,辽沈战役打沈阳的时候,国民党的黑飞机飞得像树梢那么高,机枪连串扫射。骑兵目标大,没地方躲,好多战友牺牲了。战马低头嗅主人身上的血,不离开主人。他说:“战争啊,比电影看到的残酷。”炮弹爆炸,四处是残破的血肉。按理说动物应该在炮火中逃散,但是马不离开自己的主人。我父亲说:“沙日拉是一匹多好的白马!”
我怕父亲情绪激动,扶他到床上躺下,说:“你别想过去的事了,享受幸福的晚年吧。
父亲说:“沙日拉爱用鼻子嗅我身上的味,我也喜欢马的汗味。我想我的马。”
2019年7月,父亲的身体开始虚弱。10月1日上午,电视直播新中国成立70年庆典。我们早早把父亲扶到沙发上,他坐不住,身体两边放了两床棉被。十点整,电视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纪录片。70年前的这天,我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他是内蒙古骑兵白马团的战士。我父亲目不转睛地看完电视画面,说:“我没找到我的马。”
那天晚上,我们看完电视准备休息,父亲从卧室走到客厅,站着,像要宣布一件事。他说:“我的马……”“马”字没说出来,眼泪已在他脸上流淌,灰衬衣像雨衣一样挂在身上,空空荡荡。我上前扶他,感觉他在颤抖。他说:“我的马在哪儿?”
母亲说:“快睡觉吧,你说你的马在抗美援朝时被送到朝鲜去了。”
父亲躺在床上说:“我想我的马,我感觉孤孤单单。”最近听了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说起唯一的故乡,眼泪落下来,自己都没察觉。说起唯一的马,眼泪落下来,自己竟不知道。”好像在唱我父亲。父亲以前说起马兴高采烈,夸马的眼睛、马的鬃毛。现在提起马,他的脸上挂着泪水也不擦,浑然无觉。
我父亲活了91岁,经历九死一生。走到生命的终点,他忘记了世间所有的荣辱,却忘不了那匹战马。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
一个月后,2019年11月8日,父亲溘然辞世。如果有天堂,他会在那里见到他的马。在天堂的绿草地上,他和白马一同徜徉、云游。
(有改动)
文本二:
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首部以马为题材的文学绘本《父亲的战马》,是一曲穿越硝烟的草原英雄战歌。
生长于内蒙古广袤草原的鲍尔吉·原野对家乡,以及家乡的马有独到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父亲的战马》正是取材于原野先生父亲那顺德力格尔与心爱的白马沙日拉之间真实的情感经历。那顺德力格尔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18岁离开家乡科尔沁左翼后旗,加入解放军,作为内蒙古骑兵二师白马团的成员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大小战役,战马沙日拉曾教过他的性命。在将战马送往朝鲜战场后,他一直念念不忘。胜利的荣耀属于蒙古族战士,同样的军功章也属于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战马。
作家、评论家汪政先生在谈到鲍尔吉·原野的草原儿童文学创作时说,原野的创作是一种富有独特地方感的边地与特色文化的写作,草原的独特生命体验深入到他的精神与骨髓里。在撤退的过程中,父亲爬山时从马上摔下来,腿摔伤站不起来,“白马围着他打转”;在与土匪的战斗中,巴图、却吉、杜楞扎那、东山四名蒙古族战士牺牲,战斗结束后他们的战马找不到主人,“慌慌张张地在队伍里钻来钻去,见到人就闻腿闻胳膊,鬃毛如乱发撒在脖子上”。人与马之间生死相依。
当父亲将战马送上抗美援朝战场时,当每一名蒙古族骑兵将自己心爱的马送上驶向朝鲜前线的列车时,他们胸中激荡着保家卫国的战鼓,同时也激荡着古老草原上马的赞歌。
(摘编自《穿越硝烟的草原英雄战歌读鲍尔吉·原野<父亲的战马>有感》)
【注】①本文为绘本《父亲的战马》后记。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灰衬衣像雨衣一样挂在身上,空空荡荡”,这里的“空空荡荡”既是写父亲身体的瘦弱,更是写父亲内心的空空荡荡,强化对“马”的思念。
B.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对父亲来说,马是战友与伙伴,为了保家卫国与捍卫和平,父亲不得不和战马分离并遗憾终身。
C.文章引用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是为了表达父亲既思念战马,又思念草原故乡,战马和草原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化了主题。
D.文中巧妙运用父亲和母亲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到父亲曾经参加解放战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向读者展示了历史的横截面和历史进程中革命者的风采,节省了笔墨。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点带面,通过展现人与马美好的情谊,让读者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加深入的领会。
B.文章善用细节描写,例如父亲的喃喃自语,马在主人身边流连,感人至深,让人回味。
C.文章通过父亲的回忆来写战争,语言平淡质朴,娓娓道来,把读者带到遥远的战争年代。
D.“我想我的马”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亦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情感主线。
8.文章前三段多次提到“父亲去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5分)
9.两个文本都提到了“马”对战死或受伤的主人不离不弃的场面,深切动人。同学们准备要把这一场面拍摄成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分镜头脚本(片尾) 时长:20秒
①音乐特点
②远镜头
③特写镜头
④视频解说(不超过50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屈到嗜芰①,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②,宗老将荐芰,屈建③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
(节选自《国语》)
材料二: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④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篑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
(节选自苏轼《屈到嗜芰论》)
[注]①芰:菱角。②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③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④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父没A而不能B读父之书C母没而不能D执母之器E皆人子之情F自然也G岂待H父母之命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同“嘱”,指嘱咐,与《赤壁赋》“举酒属客”的“属”,两者词义不同。
B.牛享,古代用牛作祭祀的供品,行祭前先饲养于牢。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叫“太牢”。
C.羞,与《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羞”,两者词义相同。
D.趣,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两者词义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柳宗元看来,屈建没有使用菱角去祭祀父亲一事,是不符合孝道的要求的。
B.苏轼认为,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
C.苏轼认为,比起违背父亲的遗命,让父亲留下浅陋名声是屈建更不忍心做的。
D.在柳宗元看来,曾元是孝顺的,曾子在病情危急时要求更换竹席,是愚钝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
(2)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
14.苏轼认为“甚矣,柳子之陋也。”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醉吟
辛弃疾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曾惜分阴。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②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词上阅调动视觉、听觉,用春草、鸣禽、鸿雁、蟋蟀四种不同事物来描绘四季变迁。
B.“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表达了词人将政务抛之脑后,纵情山水,亭受人生的愉悦之情。
C.辛词下阕“白发”两句与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深欲不胜簪”有相似情感。
D.苏词上片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重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环境。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同是醉酒后诗篇,相较于辛词的“豪”,《临江仙·夜归临皋》则体现苏词的“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写文章善于绘声,《石钟山记》中“ ”一句描写轰鸣不止的声音,足以令船夫惊恐;《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幽咽不绝的洞箫声,既能“ ”,亦能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而落泪。
(2)小明在写作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征文时,引用陆游《书愤》中“ , ”两句,描绘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克敌制胜的豪迈之情。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 ”两句,写词人于萧条与冷落中,仍泛舟于浩渺的洞庭之上,心神不动,气魄不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仔细吃一枚煮鸡蛋,也能感受到造物主精巧的心思。鸡蛋外壳虽薄,但弧线优美,均匀而细密。握在手心,用力,据说张飞也很难捏碎它。里面,有一层薄膜,小心翼翼地隔开了蛋壳和蛋白。蛋白里面,是个正圆的蛋黄,如即将落山的太阳。你要是再吃慢点,还能发现玄机呢!椭圆的鸡蛋两端看似 A ,但较大的一端里面有一处小小的空缺。专家研究后弄清了它的用处:这是母鸡留给刚孵化还没出壳的小鸡的呼吸室。如果外部环境冷热异常,它还能调节蛋液的体积,以免涨破蛋壳。一枚鸡蛋,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只是,我们 B 。其实,放眼望去,造物主似乎在自然界处处都充满了伟大的设计意图,堪称技艺绝伦的艺术大师,细细想来,简直 C 。这让人们想到了几乎就要消失的手工业,那些匠人踏实朴素,那些产品精致温润。工匠精神,也许能让人安静优雅起来。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选项中的“分明”和“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中的“分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瑞鹧鸪(海棠)》中“两行芳蕊傍溪阴,一笑嫣然抵万金”,描述了海棠列植水边的场景,景观层次显得非常分明。
C.贾母便命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二十大板,拨入阍厕行内。手段强硬,处罚分明有度。
D.以白话为表达形式的新诗和以古典美学为旨趣的旧体诗,是现代诗歌发展中的两个汤遭分明的阵营,此消彼长,各领风骚。
20.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龙年春晚主标识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设计者顾永江,这是他第二次参与总台春晚主标识的设计。从“卯”的跃动之姿到“龘”的大气雄健,两届春晚主标识在设计方面的共通理念是什么?_____①_____?
“_____②_____,这一创作理念是春晚导演组找我合作的契合点。”顾永江出生在绍兴,老家隔壁就是“书法圣地”兰亭,6岁起练习书法,对汉字所蕴含的结构美极其敏锐。他一直在尝试把中国的汉字、书法,乃至篆刻,融入当代设计中。
总导演提出,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虽然草书“龙”写意豪放,但导演组觉得以“字”拟“形”的创作方式2023年春晚已经用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资料搜集和创意探讨,“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它的读音很好,念dá;含义也很好,就是巨龙腾飞的样子,很能代表我们当今时代。导演组最开始确定的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中华”,_____③_____。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对新一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春节里。大家从五湖四海朝着家的方向奔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春晚,是和全国人民一起辞旧迎新,在这个时刻,家和国都好是最大的幸福。同时,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简述第三自然段“‘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的原因。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常年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老太太,对来自上海的青年说:“上海好是好啊,就是太偏僻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模拟试题(四)
全解全析
1.B 2.B 3.C 4.C
5. 举例:
道家“想得开”:例“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等。
儒家“拿得起”: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
释家“放得下”;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照见五蕴皆空”等。
作用:①这三个短语形象地揭示了道家、儒家、释家的特点,使文章通俗易懂。②这三个短语与下文的“治世或治身或治心”遥相呼应,更能表现出中华文化“进退自如”“从容”的内涵。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错误,材料一谈的是河洛文化对中原文化的重要性;而“并特别提到中原文化的辐射作用”错误,于文无据。
C.“说明各个区域的社会上层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有信息交流”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出土的玉人姿势都是双手并拢捧在胸前,非常相似。这不可能是巧合,说明当时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的社会上层之间可能存在着信息的交流,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可知,原文说明“可能存在着”信息的交流,由此形成了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
D.“证明了‘文化上的中国’的形成”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在中国史前时期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有学者认为,此时‘文化上的中国’形成了”可知,“文化上的中国”的形成,是某些学者的观点。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说明中原以玉为美、以玉为贵的文化理念对中原以外广大地区的影响”错误。玉璋在多地的发现,说明的是中原地区夏文明对周围广大地区的文化辐射,不是说明中原“以玉为美、以玉为贵的文化理念对中原以外广大地区的影响”。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形象说明河洛大地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错误,曲解文意。“重瓣花朵”比喻的是具有多样性的中华文化,而“ 花心”比喻的是“河洛文化”而非“河洛大地”。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C.“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和王国文明”错误。根据材料“距今5500年左右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都出现了文明化进程加速的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古国文明)”可知,“王国文明”应为“区域文明”。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举例:
道家“想得开”:“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一章,意思是:因此“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思是: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
儒家“拿得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此句认为君子应该以弘扬仁道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具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为实现仁德而奋斗,赞扬了这种为了实行仁道而奋斗终身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如果贫穷落后,就应该洁身自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独立和富强;如果发达富裕了,就应该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帮助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为天下苍生着想。这句话强调了个人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价值观。
释家“放得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意思是,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短暂和虚幻的。这句话强调了世间万象的无常性和虚幻性。这个道理旨在教导人们不应执着于世间的假相,从而摆脱烦恼和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在。“照见五蕴皆空”意思是:心思像一尘不染的明镜一样,看到五蕴的本质都是空。
作用:
这三个短语形象地揭示了道家讲“无”,儒家讲“仁”,释家讲“空”的特点,使文章通俗易懂。
根据下文“三者或治世或治身或治心,形成了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自如的从容世界”可知,这三个短语与下文的“治世或治身或治心”遥相呼应,更能表现出中华文化“进退自如”“从容”的内涵。
6.B 7.D
8.①家乡和平美好的图景是父亲等革命者的战斗牺牲奉献换来的,作者想告慰父亲,内心充满对父亲的崇敬之情。②父亲去世四年了,作者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看到草原上的景象,勾起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9.示例:①音乐特点:悲壮、雄浑、低沉(情感色彩相近即可)。
②远镜头:乌云低沉,战机低飞,硝烟四起。
③特写镜头:战士躺在血泊中,白马在战士身边徘徊。
④视频解说(不超过50字):人与马在战场上朝夕共处、彼此信任,马已经成为蒙古族草原文化中代表自由、质朴、勇敢、坚毅的精神符号。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B.“遗憾终身”错误,结合原文“我父亲活了91岁……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可知,对父亲来说,马是战友与伙伴,为了保家卫国与捍卫和平,父亲和战马分离,抗美援朝之前的这次离别由此变得更加动人,因此,不是表达遗憾之情,而是父亲晚年对马的思念之情。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贯穿全文的线索”错误,文章开头一二段没有写父亲想马。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能力。
首先抓住描写作者心理状态的句子,据此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结合原文“大群牛羊拥挤在公路上,汽车鸣笛也不躲开。牛羊满山遍野,边走边找草吃。今年旱,六月中旬了,草还没盖住地面,白音温都的牧民正赶着自家的牛羊转场去塔林花草原夏营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下意识地想告诉老父亲”“在镇政府,我看见一个两岁的女孩在大厅纳凉,她庄重地伸出手,跟往来办事的牧民握手,好可爱。我想说给我父亲听”可知,内心充满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当看见家乡和平美好的图景,想起这是父亲等革命者的战斗牺牲奉献换来的,作者想告慰父亲。
结合原文“父亲去世四年了,我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这几年,我没去草原,去了会想起父亲,仿佛他就在那里”可知,对父亲深切的怀念。父亲去世四年了,作者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看到草原上的景象,勾起了作者的回忆。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结合题干“两个文本都提到了‘马’对战死或受伤的主人不离不弃的场面,深切动人”可知,所用音乐的特点应该是悲壮、雄浑、低沉更合适(情感色彩相近即可)。
结合原文“父亲说,辽沈战役打沈阳的时候,国民党的黑飞机飞得像树梢那么高,机枪连串扫射。骑兵目标大,没地方躲,好多战友牺牲了。战马低头嗅主人身上的血,不离开主人……炮弹爆炸,四处是残破的血肉。按理说动物应该在炮火中逃散,但是马不离开自己的主人”“在撤退的过程中,父亲爬山时从马上摔下来,腿摔伤站不起来……‘慌慌张张地在队伍里钻来钻去,见到人就闻腿闻胳膊,鬃毛如乱发撒在脖子上’。人与马之间生死相依”可知,远镜头:乌云低沉,战机低飞,硝烟四起。特写镜头:战士躺在血泊中,白马在战士身边徘徊。
结合以上可知,人与马在战场上朝夕共处、彼此信任,马已经成为蒙古族草原文化中代表自由、质朴、勇敢、坚毅的精神符号。
10.CEG 11.C 12.D
13.(1)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
(2)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
14.①子木之所以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是因为不能因为父亲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②君子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③曾子的名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
“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和“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两句句式结构相同,属于并列关系,两句句内不能断开,其后CE处断开;
“皆人子之情自然也”中“……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之后G处断开。
故CEG三处需要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同“嘱”,指嘱咐。/劝请。句意:唤来家臣嘱咐。/举起酒杯劝客人喝酒。
B.正确。
C.错误。进献。/通“馐”,美味的食品。句意: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D.正确。同“取”,追求,选取。句意: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在柳宗元看来”错误,原文为“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文中意思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不是在柳宗元看来。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因为;“干”,触犯;“典”,祭祀制度。
(2)“是”,这;“于”,比;“夺”,改变。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柳宗元认为子木不遵从父亲的遗嘱,撤掉菱角,是不符合正道。苏轼认为柳宗元的认识太浅陋了,即认为子木的做法符合正道。据此筛选概括信息即可。
结合“子木曰:‘不然……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可概括出,子木之所以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是因为不能因为父亲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
结合“夫数君子之言……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可概括出,君子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
还有曾子的名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意思是“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说:“这是您父亲托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的法令记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对上可以比照先王,对下可以教导后人,即使不是楚国,诸侯各国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的法典上说:国君有用牛做的祭品,大夫有用羊做的祭品,士有用小猪和狗做的祭品,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竹木食器、果干肉酱是从国君到百姓都可以用的。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于是不用菱角祭祀。
材料二:
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君子说:“(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唐朝柳宗元反对说:“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而且《礼记》说‘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木撤掉菱角,哪里能够符合正道呢?”柳宗元的认识太浅陋了。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难道不知道做子女的孝道,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何况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这是人之常情能忍心做的事吗!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曾子得病时,(对孟敬子)说君子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孟僖子临死时,让他的儿子向孔子学习礼。管仲病危时,劝齐桓公赶走三个宠臣。这几位君子的话,有的涉及掌管国家大事,有的劝诫他人在道德上勤苦追求,有的教诲自己的子孙,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但是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现在楚国显赫盛大,若敖氏的德才在诸侯中闻名,身为上卿,临死时不存问百姓,却忧虑饮食,他太鄙陋了呀。假如子木遵照父命,全国人都谈论这件事,史官记载这件事,天下人和后代就不会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听闻他的浅陋,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所以说: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可是《礼记》中所说的“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呀。曾皙喜欢吃羊枣,(他死后)曾子不忍心吃羊枣。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现在用菱角作祭品这件事,如果由子女提出就合适,如果由他的父亲命令,就是浅陋了。难道可以因为饮食的原因,而造成父亲极大的浅陋吗!曾子卧病,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曾子说:“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这样看来曾元是孝顺父母的儿子,曾子考虑礼法的末节,要求在病情危急时更换竹席,就是很愚钝呀。
15.B
16.①首先表现在他随遇而安、洒脱从容的旷然的处世态度上。上片写其醉意朦胧,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倚杖听江,坦然处之。②其次表现在他面对官场纷扰,世俗羁绊,选择超然物外,融生命于自然的生存方式上。下片写其泛舟江海,随波逐流,任性自然,潇洒如仙,襟怀旷达。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词人将政务抛之脑后,纵情山水,亭受人生的愉悦之情”理解错误。“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意为料理政务不如游赏山水,写出词人罢官归来后的愤懑与悲慨。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能力。
上阕中的“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意思是: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表现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下阕,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
17.噌吰如钟鼓不绝 舞幽壑之潜蛟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噌吰、幽壑、瓜洲渡、萧骚、襟。
18.A相差无几 B熟视无睹 C不可思议 19.A 20.D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但较大的一端里面有一处小小的空缺”是说鸡蛋两段有小小差别,可见本处是说鸡蛋的两端看似差不多少,可用“相差无几”。“相差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B本处是说鸡蛋这种我们常见的事物,却一直没有人注意到它的艺术性和内部结构的科学性,可用“熟视无睹”。“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
C本处是说造物主似乎在自然界处处都充满了伟大的设计意图,超出人们的想象和理解,可用“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词语含义和用法的把握能力。
“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中的“分明”是明显的意思。
A.“分明”是明显的意思;
B.“分明”是清楚的意思;
C.“分明”是清楚的意思;
D.“分明”是清楚的意思。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将“身世浮沉”比作“雨打萍”。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之美比作西施之美。
C.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D.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会须一饮三百杯”属于夸大。
故选D。
21.①突破创新又表现在哪里 ②将中国书法融入标识设计 ③后来修改为“欣欣家国”
22.因为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龘的读音和含义都很好,还可以唤醒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所以“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分析原文可知其结构为总分关系,第一段总说两届春晚主标识在设计方面的特点,第二段具体阐述了两届春晚主标识的创作理念,照应文中的“两届春晚主标识在设计方面的共通理念是什么?”。第三段中“虽然草书‘龙’写意豪放,但导演组觉得以‘字’拟‘形’的创作方式2023年春晚已经用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资料搜集和创意探讨,‘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可知第三段主要是阐述两届春晚主标识的创新之处。根据横线后的问号,可知此处应为疑问句,所以此处可填“突破创新又表现在哪里”。
第二处,根据“顾永江出生在绍兴,老家隔壁就是“书法圣地”兰亭,6岁起练习书法,对汉字所蕴含的结构美极其敏锐。他一直在尝试把中国的汉字、书法,乃至篆刻,融入当代设计中”,可知顾永江对中国的汉字、书法、篆刻有研究,并且善于把它们融入当代设计中,符合“总导演提出,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的要求,所以此处可填“将中国书法融入标识设计”。
第三处,根据原文“最开始确定的主题”和“春晚,是和全国人民一起辞旧迎新,在这个时刻,家和国都好是最大的幸福”,可知导演组对主题进行了修改,从“家国”的角度重新确定主题,寄语家国美好的祝愿。所以此处可填“后来修改为‘欣欣家国’”。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首先从第三自然段中筛选体现“‘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的原因”的信息。一是“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二是“它的读音很好,念dá;含义也很好,就是巨龙腾飞的样子,很能代表我们当今时代”,此信息可压缩为“龘的读音和含义都很好”;三是“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此信息可压缩为“可以唤醒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
最后由因果复句表述即可。
23.例文:
突破自我,放眼看世界
老太太以“偏僻”形容上海,正体现了她久居一隅而产生的视野局限性。而作为生逢百年巨变的新时代青年,我们的人生如攀登高峰,唯有突破自我局限,方能领略山巅之壮美。在这漫漫征途中,我们需如雄鹰展翅,搏击长空,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突破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勇于突破自我局限,我们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突破自我局限需要勇气和决心。有时候,我们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或者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苏轼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起伏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无论是被贬黄州还是流放岭南,他都能以诗赋抒发情感,超越困境。这种积极的心态使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突破自我局限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乔布斯,这位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在面对重重困难和质疑时,始终坚信自己的理念。他不畏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突破常规,推出了一系列颠覆行业的创新产品。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使他成功地突破了自我局限,成为了科技界的传奇。
突破自我局限还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达尔文在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时,不断积累知识,勇于挑战传统观点。他通过长期的实地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进化论,为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重大的突破。达尔文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超越自我的局限,开拓新的领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我们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更好地突破自我局限。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诱惑,但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放弃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突破。突破自我局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次的突破都意味着新的成长和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满足,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生命的旋律在突破自我局限中奏响华彩乐章。如同蝶舞花间,需经历破茧之痛,方能展现美丽身姿。吾辈青年亦应勇往直前,突破自我局限,犹如黎明破晓,冲破黑暗,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迎来万丈光芒。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叙述的这一现象,看似荒谬,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老太太一生居住在遥远的边疆,她的日常环境、生活节奏与大都会截然不同。对她而言,上海的繁华或许只能通过电视或者他人的描述来想象,这种间接经验很难让她真正感受到都市的脉动。因此,当她谈及上海时,她的认知框架仍旧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导致了对上海“偏僻”这一看似荒谬的评价。而这提醒我们要摒弃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接纳其他地区的文化和特点。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一个地方的真实面貌。并且,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信息和实际情况,避免仅凭主观印象做出片面的判断。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和信息不对称。老太太为何会觉得上海“偏僻”?在全球化的今天,虽然信息传播速度前所未有,但是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信息的解读仍然受到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老太太的观点可能是她所在社群普遍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在上海本地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地理距离上的远近,更显示了心理距离和文化认同感的差异。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尊重地域差异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其实,不只是老太太评价上海,我们看待其他省市、国家也会或多或少体现这一特点,不管是上海还是阿勒泰,不管是美国还是阿拉伯,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这正是地域多样性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区的差异,从中学习和借鉴,推动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
因此,写作时,可以自选角度展开,比如,从地域差异与主观认知这一点展开,可通过分析老太太对上海的评价,探讨地域差异导致的认知局限,以及如何突破这种局限,培养更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比较老太太的个体经验与普遍认知之间的关系,强调在形成观点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非仅凭个人经验,探讨地域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主观认知,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偏见,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也可以从相对概念与客观评价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偏僻”这一相对概念的主观性,剖析老太太的主观感受与上海的客观事实之间的差异,强调在评价事物时应兼顾主观感受和客观实际,避免片面性,从而强调需要以客观标准评价地点,而不仅仅依据个人的居住经验。当然,选择其他角度展开,言之有理皆可。
【参考立意】
(1)拒绝刻板印象,接纳多元视角。
(2)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包容开放态度。
(3)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来消除偏见和误解。
(4)走出自身局限性,拓宽视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