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4.15辛亥革命课时达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4.15辛亥革命课时达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8 10: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15辛亥革命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3·天津高一检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解析】选B。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其他选项是革命团体不是政党。
2.(2014·唐山高一检测)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确立了共和政体。
3.(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2·1·c·n·j·y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辛亥革命的目的在于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因此,此处的“首义”在于推翻了清王朝并建立了中华民国。
4.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出处:21教育名师】
A.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解析】选C。根据题干引文“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析,强调的是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贡献,因此应选C。
5.(2014·烟台高一检测)有人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2014·广州高一检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2-1-c-n-j-y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选D。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样就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7.(2014·烟台高一检测)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A.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
【解析】选D。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约法》,实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21·cn·jy·com
8.(2014·唐山高一检测)有学者说,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21·世纪*教育网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亥革命成果的理解认识。从题干分析可知,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人民获得一定民主权利,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平等精神的传播,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干材料不符。21*cnjy*com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与保皇派论战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解析】选A。由材料中“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等信息可知,革命党人要建立一个全国性领导机构,即成立全国性的政党,故选A。
2.(2014·广州高一检测)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材料中“1912年元旦”“总统府”“受任典礼”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排除。www.21-cn-jy.com
3.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委任状,任命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解析】选D。江苏巡抚程德全投机革命,被任命为内务总长,这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并不彻底。
4.(2014·烟台高一检测)朱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打倒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体现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来源:21cnj*y.co*m】
5.(2013·济宁高一检测)“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使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材料体现了反专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观念的出现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渐入人心。B、C、D与史实不符,故选A。
【知识拓展】从不同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方面的历史意义
(1)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使人们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3)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迅速掀起了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加固训练】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两面国旗,其变化反映出的政治发展趋势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从贵族政治到民主制 B.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
C.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 D.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旗帜的变化反映了政治体制的变化,图1反映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图2体现的是民主共和政体,故选B。www-2-1-cnjy-com
6.1935年林语堂曾痛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解析】选C。本题考查阅读和分析问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说明该评论肯定了辛亥革命在民族方面的贡献,排除A;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C。21教育网
7.辛亥革命后,世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被帝国主义扼杀了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D.领导人软弱、妥协
【解析】选C。“购得假共和”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相对应,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并没有实现。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2分,第9题10分,共22分)
8.(2014·广州高一检测)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 ( http: / / www.21cnjy.com )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21*cnjy*com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因戴氏身着日式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依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依据材料二,你又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6分)
(2)综合两则材料,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4分)
(3)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1)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观点的能力。第(2)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3)题考查学生对史料运用的把握。
答案:(1)依据材料一辛亥革命使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
(2)从横向看,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
(3)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9.(2014·济宁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宣统末年,国民革命革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苏州,清廷在江苏的最高行政长官程德全也起来革命了。他命衙役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到大堂屋檐下,手起竿举,挑落了几块檐瓦。巡抚衙门前,立即挂起了“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招牌。程德全宣布,革命成功!清廷江苏巡抚大人,立马成了民国的总督。
材料二 1924年初,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时的一个什么现象 (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当时的“情势”。(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认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旧三民主义中有何体现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迁移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因为袁世凯和列强还有内部立宪派、旧官僚的逼迫,被迫让位。第(3)题,孙中山先生已经认清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在旧三民主义中没有直接提出反帝口号,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许多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2)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3)孙中山认为失败的根源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反帝反封建不彻底。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虽有反帝的意愿,但未能直接提出反帝;民生主义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