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4.16五四爱国运动课时达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4.16五四爱国运动课时达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8 10: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16五四爱国运动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右图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  )
A.1860年
B.1898年
C.1919年
D.1948年
【解析】选C。注意关键信息“山东”和穿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士服的日本人把脚伸到山东地区,联想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符合“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警示。故判断是1919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山东问题。选C。21·世纪*教育网
2.(2014·潍坊高一检测)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革命性质、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都没有发生变化。
3.(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打倒亲日派卖国贼”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解析】选D。本题需要结合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来分析。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中国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可知A、B、C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而D“停止内战”与当时情况不符。
4.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
(  )
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
D.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解析】选A。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意义。B错在“充分”“组织准备”上,这两件大事与组织准备关系不大。C错误,其只指五四运动,D也只是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不适合辛亥革命。之所以“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是因为两大运动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些条件和经验教训,从而使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www-2-1-cnjy-com
5.(2014·广州高一检测)毛泽东曾经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材料中“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说明毛泽东评价的是五四运动对第一次大革命的重要意义。
6.“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
A.民主 B.科学 C.爱国 D.自由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国耻纪念日”,可知体现了爱国精神。
7.(2014·济宁高一检测)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特点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五四运动杰出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带有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014·菏泽高一检测)一位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这样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此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解析】选B。“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醒”指青年学生开始觉醒,走上革命道路;“反帝国主义运动”指该运动的性质,符合这两点的只有五四运动,B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2-1-c-n-j-y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
A.德国强租胶州湾,取得在山东的侵略特权
B.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决定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D.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解析】选C。A是青岛问题的由来,是巴黎和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前的事件。B发生在1915年,是日本侵华的又一体现,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力求废除的主张,不是直接背景,排除B;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最终拒绝签字,D错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受宰割,争不回山东的主权,因此选C。
2.1919年5月5日,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解析】选C。青岛问题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体现了反封建。而A、B、D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3.五四运动以其不妥协的革命态度取得了斗争的初步胜利,其成果包括(  )
①收回了部分列强特权
②中国政府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
④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五四运动初步胜利主要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并没有收回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着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救国出路
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所以排除③。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商人在内的其他各社会阶层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①②符合爱国主义的精神,④体现团结战斗的精神。21*cnjy*com
【知识拓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不同
(1)革命性质:前者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目标:前者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指引下,以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后者的目标比较具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斗争方式:前者是武装起义;后者是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的运动。
(5)运动的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辛亥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五四运动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历史功绩: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加固训练】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的理解。“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即民族的觉醒,①②③皆能体现;④中国共产党是在五四运动后1921年诞生的,故不符合题意。
5.(2014·衡水高一检测)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
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口号
B.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
C.它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从这个角度分析即可。
6.右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的认识。胡适在文章中强调政府“卑劣腐败”,国民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导致了“天下最不经济的”学生来干预政治。因此,他不完全赞同五四运动。
7.“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句话表明(  )21教育网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解析】选C。分析材料,作者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通过五四运动,“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等思想得到了弘扬,A、B、D说法都正确,但反映材料的应是C。2·1·c·n·j·y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2分,第9题10分,共22分)
8.(2013·嘉兴高一检测)通过阅读触摸历史、通过思考亲近历史,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必经之途。阅读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回答问题:  21*cnjy*com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事  件
5月4日 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2人
5月7日 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 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5月23日 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
5月25日 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月3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 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 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五四”的……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顾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并归纳其性质。(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四精神”。第(1)题,注意从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切忌照抄。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炼。21·cn·jy·com
答案:(1)史实: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发北京学生的大规模罢课、游行行动;北京及全国各界进行广泛声援,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北京政府继续实施高压政策,激起更大范围和程度的群众运动(或工人罢工);在民意的压力下,北京政府最终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或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www.21-cn-jy.com
性质: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
(2)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9.(2014·潍坊高一检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4分)
观点二: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来源:21cnj*y.co*m】
(2)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 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2分)【出处:21教育名师】
(3)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4分)
【解析】第(1)题围绕着五四精神中的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主义精神,用史实来论证结论,考查“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思维能力。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3)题在回答“启示”类题目时,主要从“我们应该做什么”(从五四运动中应借鉴什么)的角度回答。21cnjy.com
答案:(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版权所有:21教育】
(2)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实践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3)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