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小多少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大小多少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07: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 设计者
学科 语文 学段 一年级
课题 《大小多少》(一年级上册 第5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 分析 首先,《大小多少》是一首儿歌,共4个小节。一、二节是动物之间比“大小“多少”;三、四节是水果之间比“大小”“多少”。每一小节对应一幅图,图画内容能形象展示课文内容,尊重了一年级孩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提炼的认知规律,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难度。这种设计也让学生明白事物的大小、多少是相对而言的。 其次,这首儿歌句式相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借助图画能轻松快速地背诵课文。 最后,这篇课文的设计还旨在引导学生在看图识字、读儿歌识字的过程中,感受、了解并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使用。
学习目标分析 1、借助图画或联系生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鸟”字旁2个新偏旁,笔画“竖折折勾”。 2、联系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初步感知“一头”“一只”“一个”“一堆”等量词的使用。 3、正确朗读课文,能借助板书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与难点分析 识字是本课时学习的重点。 感受“一颗”和“一个”用法的区别是难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思维特点:刚入学2个月多一点的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很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 2、学习基础:学习了拼音,但还不够熟练,“大、小、多、少、牛、只”这些字是孩子们学前就认识。
教学策略分析 1、课堂活动设计尽量简单有趣,富有吸引力。 2、认识的字快速过掉,不认识的字联系生活或图片形象记忆。 3、教给加一加,比一比的识字方法。
媒体选择与设计 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图 揭题——整体感知认识儿童诗——随文识字学词——背诵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 环节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 1、揭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小多少》这篇课文。 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相机认识“多”字,了解“多”字的本义及来历。 1、标题中的“小”和“少”都是要求写的生字,生跟着板书,观察二者的异同,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一是加深认识,二是提升认知,确定二者的异同。 2、“多”字虽然学生之前也认识,PPT出示“多”的来历及意义,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二、整体感知,认识儿童诗 1、观察课文,这篇课文与我们前边学习的课文在排版上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课文PPT,生观察,发现区别:每一行开头对齐,上一个部分与下一个部分留有很宽的空白。 师:像这种样子排版的我们把它叫做诗。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儿童诗。 生:根据老师提示标出诗的小节序号。 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排列样式。
三、随文识字学词 (一)学习一二小节,读文识字,看图识字,并相机了解数量词“一头、一只,一群”的用法。 (二)学习三四小节,同样的随文识字,并学习数量词用法。 生听老师读课文,思考,一二节里是谁在比大小多少? 师相机出示“黄牛、猫、鸭子、鸟”的图片和汉字。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整体识记生字。 师根据汉字的音形意规律,巧妙指导认识“牛、猫、鸟、鸭”字形、字音、字义的联系,并相机认识了解“反犬旁”,“鸟”字旁。 “黄牛”为什么用“一头”,“猫”为什么用“一只”呢?(引导学生发现个子高大壮的用“一头”个子小小的用“一只”。) 生练习用“一头、一只、一群”。 把生字放回课文里,复习巩固生 字。 生读三四小节,师相机出示“苹果、枣、杏子、桃”。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汉字都有相同的什么? 生发现这几个字都有相同的“木”字部。进而了解有“木”字部的都与树木有关。 读词识字,读课文。 引导发现数量词“一颗”“一堆”的用法。 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使用“一堆”“一颗”。 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指导学生记忆生字,既快速认识生字,又增强识字的趣味性,牢牢吸引主了低段孩子的注意力, 这个环节过得快一点,用学过的方法识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高了课堂效益。
四、背诵课文 五、指导写字 (一)、看板书读词语,背诵课文。 (一)指导写“鸟”字。 师:我们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生:(读词语) 生在板书的提示下背诵课文。 观察老师范写“鸟”字,生练习。 全班讲评。 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背诵课文 积累数量词短语,增强语感。 低段生字教学原则:每节课都要有写字的指导,哪怕只写一个字。老师的范写,全班的讲评都是教会学生学会先观察再练习的练字方法。
板书设计 7、大 小 多 少 大 小 多 少 黄牛 猫 鸭子 鸟 一头 一只 一群 一只 苹果 枣 杏子 桃 一个 一颗 一堆 一个
作业布置 必做题: 背诵课文。 读课后三题。 在田字格里认真练习写字。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好。问题设计有层次,PPT和图片的巧妙结合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