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07:2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
1.2022年4月科学家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使皮肤细胞恢复活力的新技术,可在不丧失人类皮肤细胞特殊功能的情况下让皮肤细胞“返老还童”30年,该方法未来可用于皮肤疾病治疗。下列有关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B.皮肤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
C.皮肤具有免疫功能
D.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2.据统计,我国超半数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近视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等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矫正近视应配戴(  )
A.太阳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3.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快慢和左右转弯,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c]前庭、半规管 B.[d]耳蜗 C.[a]鼓膜 D.[b]听小骨
4.人体皮肤与外界直接接触,起到保护作用。下列皮肤结构中,与排泄和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是( )
A.角质层和真皮组织
B.汗腺和真皮内的血管
C.角质层和真皮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D.生发层和真皮的结缔组织
5.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目的是(  )
A.保护听小骨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鼓膜
C.防止听觉中枢受损 D.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6.当人从阳光强烈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时,为适应室内的光线,眼球内______的结构会变大(  )
A.瞳孔 B.虹膜 C.角膜 D.玻璃体
7.2020年,广东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给出了各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B.可以配戴凹透镜矫正
C.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 D.近视眼的形成与读书写字姿势无关
8.耳鸣是常见的耳科疾病。患者会持续听到异响,严重干扰正常生活。能够听到脉搏或关节活动等声音的称为生理性耳鸣,由于声波传导障碍引起的称为传导性耳鸣,由于耳蜗的感音结构及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称为神经性耳鸣。以下可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 )
A.鼓膜穿孔 B.脑部肿瘤
C.中耳炎 D.听小骨损伤
9.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为:红灯反射光→“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则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⑤
C.④→⑤→⑥→③→②→① D.①→②→③→⑥→⑤→④
10.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看书时,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越近越好
B.课间做眼保健操
C.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听音乐
D.经常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11.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B.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视神经→视觉中枢
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12.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B.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
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D.矫正近视可以配戴凹透镜
13.炮兵在炮弹发射的瞬间,需要张开口。其主要目的是( )
A.让外耳道内的压力大于鼓室内的压力 B.让鼓膜内外的压力相等
C.让外耳道内的压力小于鼓室内的压力 D.增大三块听小骨的对于声波的传导
14.小明的美国同学有一双美丽的蓝眼睛,这是因为他的( )
A.晶状体是蓝色的 B.睫状体是蓝色的
C.虹膜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
15.下列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中,不恰当的是( )
A.口腔 B.腋窝 C.直肠 D.肛门
16.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7.皮肤能感受外界刺激,具有这一功能的感觉神经末梢位于皮肤的
A.真皮 B.生发层 C.角质层 D.表皮
18.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关于眼、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眼睛的瞳孔处含有大量的感光细胞
B.鼻咽部有炎症时,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中耳炎
C.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与此相关的结构是角膜
D.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堵耳以保护鼓膜
1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物学观点来看,这种 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不敏感
B.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适应
C.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疲劳
D.人的嗅觉感受器易被破坏
20.中小学生不能沉迷手机,长时间看手机对眼睛有伤害。原因是手机的蓝光是一种可见光,光波短,能量高,能穿透眼球直达眼球内部的感光部位,对其造成伤害,该部位是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视神经
21. 是视觉感受器, 是听觉感受器。
22.近视眼佩戴( )加以矫正
23.近视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物像落在 。近视可以通过佩戴 矫正。
2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它的5个环节是: .产生视觉的神经中枢在 .
25.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26.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配戴的是 (眼镜)。
27.奶牛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为此牧场安装了遮阳和淋浴设备。下列叙述中能解释这一做法的是 。
编号 特征
① 奶牛体表覆盖黑白相间的毛发
② 奶牛的汗腺不发达
③ 奶牛的运动量小
④ 奶牛的皮下脂肪少
28.人体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听觉。
29.眼球是眼睛的主体部分,人们常说的黑眼球和白眼球分别是指 和 。
30.如果 过度变凸,或 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配戴 加以矫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B
6.A
7.B
8.B
9.B
10.B
11.D
12.C
13.B
14.C
15.D
16.A
17.A
18.B
19.B
20.B
21. 视网膜 耳蜗
22.凹透镜
23. 视网膜的前方 凹透镜
24.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大脑
25.视觉中枢
26.凹透镜
27.②
28.听觉中枢
29. 虹膜 巩膜
30. 晶状体 眼球前后径 前方 凹透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