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09: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
1亿种。对于这么多的物质和更为丰富的化学变化,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分类,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别,还可以从离子、电子等微观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
思考: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已学知识回顾: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非金属
金 属



氧化物
O2
Cu
H2SO4
Ba(OH)2
KNO3
CO2 、MgO
空气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思考与讨论: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笔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概念辨析:
单质:
同素异形体:
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 C60 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O2和O3 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
概念辨析: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概念:
性质:
实例:
碱性氧化物
概念:
性质:
实例: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多数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酸
如CO2、SO3 等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少数碱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碱
如CaO、Fe2O3 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思考与讨论
硫酸铜溶液和泥水都属于混合物,各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在形式上有何相同点?
硫酸铜晶体中的微小离子(Cu2+、SO42-)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泥土小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
二者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有关概念
分散系: 。
分散质: 。
分散剂: 。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
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思考与讨论
粗盐溶液因含少量泥沙而变浑浊,常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除去。过滤时,氯化钠溶液能透过滤纸得到滤液,少量 泥沙不能透过滤纸而残留在滤纸上,由此可说 明 。
若以此为分类标准,分散系可分为 、 、 。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溶液 胶体 浊液
(2)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1nm
1 ~100nm之间
﹥100nm
(1nm=10-9m)
思考与讨论:浊液、胶体、溶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3)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状态
胶体
液溶胶:
气溶胶:
固溶胶:
分散剂是液体的叫做液溶胶,如Fe(OH)3胶体
分散剂是气体的叫做气溶胶,如云、雾
分散剂是固体的叫做固溶胶,如有色玻璃
3.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
①实验操作: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 ,加热至 ,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②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 。
蒸馏水
沸腾
FeCl3饱和
红褐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2)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当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无光路现象出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
看到 ,称为 。
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丁 达 尔 效 应
丁 达 尔 效 应
丁 达 尔 效 应
2.分散系及其分类(笔记)
(1)常见胶体:雾、云、烟、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鸡蛋清、牛奶、豆浆、果冻、墨水、肥皂水、血液、淀粉溶液、大多数天然宝石、有色玻璃、土壤等。
(2)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与分散系类别的关系
(1nm=10-9m)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 。
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单方法是 。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丁达尔效应
分散系 分散质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稳定性 举例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1~100nm


不能
稳定
介稳
不稳定
食盐水
泥水
氢氧化铁胶体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二、物质的转化
1.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与碱反应
酸与某些盐反应
规律:
酸+活泼金属
酸+碱性氧化物
酸+碱
酸+碳酸盐
思考与讨论:见课本第10页思考与讨论
盐+H2
盐+H2O
盐+H2O
新盐+新酸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碱与酸反应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与某些盐反应
规律:
碱+酸性氧化物
碱+酸
碱+盐
思考: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盐+H2O
盐+H2O
新碱+新盐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盐与金属反应
盐与盐反应
金属+盐
盐+盐
规律:
讨论: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反应类型
新金属+新盐
新盐+新盐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A + B AB
AB A + B
A + BC B + AC
AB + CD AD + CB
二、物质的转化
2.物质的转化
思考与讨论:见课本第10页思考与讨论
阅读课本第11页,归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二、物质的转化(笔记)
1.酸、碱、盐的性质
(1)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2)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A + BC B + AC
AB + CD AD + CB
2.物质的转化
金属单质 → 碱性氧化物 → 碱 → 盐
O2
H2O
酸或酸性氧化物
O2
H2O
碱或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 → 碱性氧化物 → 碱 → 盐
3.碱的工业制法:
Ca(OH)2 :
NaOH :
1.利用物质的反应规律可以实现物质间的转化。阅读下列资料:
价类二维图是一种含同种元素的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图中横坐标为物质类别,纵坐标为所含同一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依据类别和化合价确定自己的位置,物质之间的转化用箭头表示,箭头旁标注反应的条件。
⑴在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中填充Na、Na2O、 NaOH和Na2CO3,并利用物质分类的知识分析物质间的转化,用箭头表示并标注反应条件。
Na
Na2O
NaOH
Na2CO3
O2
H2O
CO2
Ca(OH)2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