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你知
道吗
洋 葱
yáng cōng
如何切洋葱才不会掉眼泪?
【实验】
点蜡烛切洋葱不易流眼泪?
有网友说:“在案板旁边点燃几根蜡烛,再切洋葱就不会流泪了。”
这是真的吗?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概念补充1 气压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地面
大气层顶
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地面
大气层顶
同一高度上
低压
高压
同一高度下,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为低压;反之,空气密度越小,为高压;
基本概念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以百帕(hPa)为单位。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空气越多,气压越大
基础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若地面性质、受热均一,则等压面互相平行。
近地面
500hPa
1000hPa
基础概念——等压面
实际上,太阳辐射在地表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近地面
500hPa
1000hPa
基础概念——等压面
实际上,太阳辐射在地表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近地面
500hPa
1000hPa
基础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若地面性质、受热均一,则等压面互相平行。
大气上界
C
近地面(受热均匀)
问题:(1)比较气压高低:
B
A
A1
B1
C1
A B C
A1 B1 C1
A A1
问题:(2)比较密度高低:
A B C
A1 B1 C1
A A1
等高面
总结:
(1)大气压和空气密度均随着海拔升高递减。
(2)若地面受热均匀,则等高面与等压面重合。
C1
大气运动——垂直运动
空气受热上升
空气遇冷下沉
(注:干冰温度约-78.5℃)
仔细观察烟的运动方向
地理模拟实验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空
近地面
热力环流原理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1.A地受热,B、C冷却,垂直方向上空气如何运动?
2.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产生了怎样的差异?气压呢?
规律二:“热低压”“冷高压”
规律三: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状况相反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的数值一定高于低压的数值吗?
冷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存在高低气压差
空气的水平运动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热力环流原理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水平运动(风)的直接成因:
地表冷热不均。
水平气压差异。
高空
近地面
热力环流原理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3.大气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等压面有何变化?
规律四:等压面在高压处向上凸,在低压处向下凸。
“高高低低”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练一练
从气压、气温两个方面给这四个点排序并分析甲乙两地是何天气?
近地面气压>高空气压
气压:乙>甲>丁>丙
等压面:高高低低
气温:甲>乙>丁>丙
上升气流多阴雨,下沉气流多晴天
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
生活小窍门:切洋葱时在旁边点上蜡烛就不容易受洋葱刺激流泪,试着用热力环流的知识分析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
蜡烛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洋葱附近的空气相对成为冷源,形成远离厨师的下沉气流,水平方向上,洋葱附近的空气都向两侧流动,也刺激不到厨师。
小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产生水平气压差
地面冷热不均
太阳辐射
引起
导致

热力环流
大气垂直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
根本原因
引起
据图中高空等压面的弯曲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并绘出热力环流图。
1.图中同一高度的A、B两点, A处等压面弯向________(高空/低空),为________(高压/低压);B处等压面弯向________,为_______(高压/低压)。
2.根据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绘制出近地面等压面,据图可推出A处近地面空气发生________(上升/下沉)运动,可推知A处近地面的冷热情况是___________(遇冷/受热)。
3.根据等压面弯曲,绘制出空气运动箭头方向,空气会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高压/低压),因此高空空气由______处(A/B)流向______处。
高空
高压
低空
低压
上升
受热
高压
低压
B
A





地面
高度
等高面
等压面
(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
(2)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
(3)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___________
(4)A、B两处受热的是_________,空气做_____运动,冷却的是
_____,空气做_____________运动。
A
B





A
上升
B
下沉
课堂演练
大气热力环流定理
等压线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多阴雨天气
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多晴朗天气
( “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有高压流向低压
先有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后有水平运动(气压差引起)
高空气压总是和近地面气压相反
2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如何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释巴山夜雨?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谷风
山谷
山坡
山坡
谷风
谷风
山风
山谷
山坡
山坡
山风
山风
如何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释巴山夜雨?
夜晚,谷底地表较热,气流上升,上升的气流到达高空后,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
要拍摄海风吹拂秀发的广告,是要选择在晚上还是在白天?应该让演员面朝大海还是面朝陆地?
海陆风
海风
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也快。
海陆风
陆风
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也快。
你能发现下列歌词的错误吗?
《军港之夜》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
你能发现下列歌词的错误吗?
根据热力环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晚上近地面出现自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而不是海风。
陆地
海洋
思考: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
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学以致用
(1)白天,沙漠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白天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如图a)
(2)夜晚,沙漠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夜晚近地面大气由沙漠吹向森林。(如图b)
沙漠和林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每天要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
城市风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
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应怎样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
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环流之外的地区。
A
B
C
C
B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地 ;
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地进行植树造林。
试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城市上空与郊区上空相比,谁的降水多一些?
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受热上升,易成云致雨。
知识结构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形成原理
形成过程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热岛效应
课堂检测
A
B
C
D
a
b
1.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 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 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运动,
再形成 运动;
(3)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 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
垂直
水平
地表冷热不均
B > C > D > A
课堂检测
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可给炎热的酷暑带来凉意。图右为某同学绘制的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穿堂风平面示意图。
2、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推断该民居白天“穿堂风”从______吹来。
A.东厢房 B.西厢房
C.草地 D.水泥地
3、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推断该民居白天“穿堂风”从______吹来。
A.东厢房 B.西厢房
C.草地 D.水泥地
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可给炎热的酷暑带来凉意。图右为某同学绘制的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穿堂风平面示意图。
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1~2题。
1.学习小组观测发现,利于山谷风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
A.阴雨天气 B.晴朗天气
C.降温天气 D.大风天气
2.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山风势力较强 B.谷风势力较强
C.大气对流显著 D.受山谷风影响小
B D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对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会赛场风向进行探究学习,发现赛场风向受山谷风影响大。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反映夜晚风向的是(  )
4.位于山谷的观测站显示,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骤降,原因可能是(  )
A.山风转谷风,谷底冷空气聚积
B.山风转谷风,谷底暖空气抬升
C.谷风转山风,山坡冷空气下沉
D.谷风转山风,山坡暖空气上升
B C
  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图”。
5.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6.某摄制组为拍摄女生面向大海头发向后飘扬场景应选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选做题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