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6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1 07: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能够说出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城镇化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
2.结合相关材料,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提升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关注和思考家乡发展,树立人地协调观。
目录
一 城镇化
二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三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目录
一 城镇化
二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三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弦山路标志性建筑--大转盘
宝相寺商场十字楼
2000年前的光山县政府办公楼
原光山二高大门
思考:光山县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1987年,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近些年,陆家嘴房价均价飙到了每平米8万元左右,有些地段甚至每平米20万元。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镇化

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城镇化
城镇化的动力
一、城镇化
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一、城镇化
1.城镇化的概念
01
02
03
04
05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劳动力从第一产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2.城镇化的表现形式
一、城镇化
注:城镇人口数量大不代表城镇化水平高
(如: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数量已超过了发达国家,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仍然较发达国家低)
1987年
2013年
观察图中上海陆家嘴的变化,思考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城镇化的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驱动力有所不同。
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3.城镇化的动力
一、城镇化
甲:工业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水平高。


乙: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

丙: 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化程度不一定高,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高。
社会经济
发展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提供就业机会
剩余农产品
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不同点:
珠江三角洲,侨乡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毗邻港澳,与港澳经济互动,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相同点:都受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1. 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
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
3.城镇化的动力
一、城镇化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世界城镇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我国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00
80
60
40
20
0
时间
城镇人口比例/%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30%
70%
城镇化 阶段 特点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缓慢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1.世界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随堂练习
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农村人口过剩 D.城镇的地理位置优势
C
B
小试牛刀
城镇化
人口从农村
迁往城镇
城镇的拉力
和乡村的推力
逆城镇化
人口由大城市迁往乡村,中心城区衰落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郊区城镇化
人口从城镇中心迁往郊区
城镇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再城镇化
人口迁回城镇
城镇中心重新崛起
注意:逆城镇化虽然人口迁往乡村,但这些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镇化并不是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1.世界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①城市病的出现(人口密集、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困难、社会不安定等);
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优美;
③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
1.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 a-d-b-c B. a-c-d-b C. d-b-c-a D. c-d-b-a
2. 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 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C. 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D.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逆城市化会出现的时段为
A.M B.N
C.P D.P、N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C
B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上海、香港等世界级大城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
1.世界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经济社会深入发展
大中小城镇组成
进一步形成
大都市
城市群
大都市带
城区常住人口 城市级别
50万以下 小城市
50万以上100万以下 中等城市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 大城市
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 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 超大城市
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
化表现出以下特点: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
大城市迅速发展
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城市群是指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群体,城市之间既有明确分工,更有密切联系,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1.世界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英格兰大都市带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具备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辐射功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经济中枢。
世界城镇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我国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城镇化水平
高,大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但城镇化速度缓慢.
①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
②现代交通和互联网显著提高了城镇运行的效率。
③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镇绿化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得到普遍的重视。
城镇化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有些大城市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表现:①城市外围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
②在大城市周边建设了一系列
卫星城和工业区;
③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
区发展较快。
发展过程中的现象
伦敦城市景观
城镇化水平
较低,大多在50﹪以下,但城镇化速度迅速.
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城镇化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②虚假城镇化
①滞后城镇化
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情况。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如巴西、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
发展过程中的现象
巴西的虚假城市化
"虚假城市化"使得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从而在城市里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城市里生活极其艰难。大量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会集中到某些区域,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 贫民窟”。使得南美很多城市既有富有的一面,又有贫穷的一面。
虚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
下图为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会造成过度城镇化现象。图中国家过度城镇化最显著的是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新加坡      D.菲律宾
(2)出现过度城镇化现象的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贫民窟现象严重
B.全国粮食短缺
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
D.城镇失业率高
D
C
印度的滞后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原因
目前速度 快慢
原因
城镇化水平 高低
原因
存在问题 问题
原因


工业化早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城镇化已发展到后期成熟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高(后期)
低且发展不平衡(中期)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
工业化进程;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
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畸形城镇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世界城镇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我国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六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
总人口
城镇人口
0
3
6
9
12
15
人口/亿
0
10
20
30
40
50
城镇化水平/﹪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年份
1、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3)我国的城镇化
项目 特点
城镇化速度
城镇化动力
产业结构变动
人口流动
城镇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完成表格内容。
快,呈加速趋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
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
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
我国的城镇化
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
拉动了生产与消费;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有利于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我国城镇化的意义
2、 作用: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和破坏;
3.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以人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
借助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
新型
城镇化
优化城镇布局,统筹城乡发展;
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城镇有记忆、有特色、有美丽的风光,让居民“望山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国的城镇化
随堂练习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代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
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D
A
小结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城市化对气温、蒸发、降水、地表径流、耕地面积产生哪些影响?
1.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形成“热岛效应”;
4.地下水补给减少,且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
5.城市化占用耕地,且污染耕地,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下降。
3.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
2.①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②城市由于工业、交通、生活排放大气污染物较多,空中固体杂质较多,凝结核增多,导致城市降水多于乡村;
【探究】
足球场
1.地形
——趋向平坦
(一)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气候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水文
八一桥·水漫金山
夏季“到长沙,来看海”
五一路·浪花朵朵
公交车·桃花潭水
袁家岭·飞流直下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态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废渣影响
城市土地质量
出现城市“热岛”
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总结)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①对自然地理环境
要素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 价
地形 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地形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产生“热岛效应” 形成城市风,扩大污染范围
水文 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水系十分紊乱 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容易因水体富营养化变黑发臭
生态 城市生产,生活污染,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使城市生态系统脆弱
活动:
1.“大树移植”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种做法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水资源缺乏,洪涝灾害多发。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主要表现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镇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①对人文地理环境
大气污染
垃圾污染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措施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间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 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音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教堂,甚至影响人们的健康 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②对人文地理环境
住房紧张
交通拥堵
就业困难
就医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社会治安差
点击输入正文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集聚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失业率高,城市问题突出,如贫困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就业困难,造成贫困,犯罪率高,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对人文地理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促进工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人口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利用率。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污染物集中排放、集中处理;通过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提高环境质量。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提供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服务;提高收水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趋同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有利影响
城市化追求的目标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有较完善设施的城镇,与大城市有便捷交通联系,为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智慧化城市
为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人们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
意义:
对城市:破解城市病,降低资源消耗。
对居民:提供出行、看病等便利条件
对旅行者:及时获取吃住行购娱各类信息
C
A
活动:
读田园城市理论示意图,想一想,建设田园城市的优点和主要问题分别有哪些?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示意
1)优点: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主要问题:田园城市理论的乌托邦特征非常明显。
田园城市的空间布局由具备文化吸引力的中央公园和周围居住、商业部分以及外围大部分属于农用地的大型绿带组成。当田园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则由若干个这样的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形成社会城市。其中每个城市之间设置永久的隔离绿带,并通过放射交织的道路、环形的市际铁路、城市运河相互联系。
读兰斯塔德城市群的绿心发展模式有哪些优越性?
兰斯塔德城市群示意
(2)大面积的农田、绿地有利于改善都市区的生态环境;环状生态格局利于控制城镇规模,疏散城市职能;减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阿姆斯特丹是首都、经济中心和国际航空港,海牙是国际会议中心和总部基地,鹿特丹是欧洲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乌得勒支是铁路枢纽和服务中心。
议一议,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田园城市理论和兰斯塔德城市群的建设,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田园城市理论和兰斯塔德城市群的绿心发展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城市病。中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结合具体区域实际情况,学习这些理论和模式的精髓,开展有中国特色的规划和建设。
活动
小结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时作业
材料一 近年来,浙江省致力于培育特色小镇,即“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一般选在城郊接合部。钱塘智造小镇位于杭州东部,是以智能工厂为主体的特色小镇
材料二 下图是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略图。
(1)据图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分布特点。
(2)简述浙江特色小镇一般选在城郊接合部的主要原因。
(3)简述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杭州市主城区的影响。
(4)请说出促进钱塘智造小镇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加大资金投入;
③加大科技投入,吸引高技术人才;④加强协作与创新;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等。
分布广泛;北部比较密集,南部比较稀疏;多沿河分布。
城市资金充足,城郊交通便利;靠近城市,人才众多,科技力量强;距离主要市场近;土地价格较低。
①分散主城区的职能;②分散主城区人口;③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④改善主城区环境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