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5.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达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5.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达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8 14: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学说
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大理论来源就是①③④,故选C。
2.(2013·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成立 D.工人运动兴起
【解析】选B。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宣言,即《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3.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话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现象(  )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B.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解析】选B。材料中马克思对工人阶级在早期反抗运动中单纯破坏机器的错误方式给予批评,认为没有认清斗争的对象,没有掌握斗争的方式。
4.(2014·通州高一检测)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政治纲领 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 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解析】选D。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指内因,C是外因,故排除;A、B与主要原因不符。
5.(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1871年4、5月的巴黎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  )
A.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B.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D.表明法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选C。题干中的措施均是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故体现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6.(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1871年5月28日,147名战士在右图所示墙前被枪杀并被遗弃在墙脚下的水沟里。对于法国左翼人士,特别是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来说,这面墙成为了人民争取自由和理想的象征。直到今天,它依然屹立在那里,供人们纪念。这反映的史实是(  )
A.巴黎公社运动 B.第一国际成立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共和制确立
【解析】选A。由信息“1871年5月28日,147名战士”“被枪杀并被遗弃在墙脚下”“法国”可知这反映的是1871年巴黎公社战士英勇抵抗最后失败的史实。故选A。
7.(2014·吉林高一检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解析】选D。英、法、德三个国家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来源,而且,这三个国家发生的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故选D。
8.(2014·天津高一检测)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选B。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不符合题意,排除;C“已成为”表述错误;由“1848年”可知D的表述错误,故排除D。答案为B。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4·石家庄高一检测)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选D。题干材料说明的是这种社会变革方案无法实施,即带有空想性,与此相符的应是D。
2.(2013·湛江高一检测)“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文中“学者和战士”指的是(  )
A.马克思、毛泽东 B.恩格斯、欧文
C.马克思、恩格斯 D.圣西门、傅立叶
【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再现能力。无产阶级的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解析】选D。A、B、C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而D则阐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指明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故选D。
4.(2014·菏泽高一检测)《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此话表述的观点是(  )
A.资本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B.资本主义必然崩溃
C.资产阶级文明代表最先进的文明
D.资产阶级能够改造所有的民族
【解析】选A。材料信息表明,资产阶级能够使得最野蛮的民族变文明,让所有的民族都具有先进的文明,这正是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5.1881年马克思曾说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
A.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
B.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C.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
D.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爆发的背景,即它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当时的巴黎公社革命是在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的关键时期爆发的,所以条件特殊。
【知识拓展】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及必然性
1.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所以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这里的特殊条件指的是普法战争的爆发。
2.必然性:巴黎公社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其失败是必然的。首先是当时的反动力量太强大,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镇压;其次巴黎公社缺乏一个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的领导,而且又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斗争经验不足,决策屡次失误。当然根本上还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加固训练】(2013·吉安高一检测)“昨夜叛勇已入巴黎……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此事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
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解析】选C。从材料中信息“叛勇”可知材料是站在法国政府的角度。从“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公社革命中,临时政府狼狈逃往巴黎郊外的凡尔赛,综合判断题干所述事件为巴黎公社革命。
6.(2014·佛山高一检测)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理解能力。巴黎公社失败给后世留下的教训之一是没有同农民联系,没有形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故④排除。正确答案为D。
7.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巴黎公社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如果有统一政党的领导就能够获得成功
D.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解析】选D。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不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能正确执行马克思主义方针路线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没有团结广大农民共同斗争。故A、B、C均是错误的,只有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0分,第9题12分,共22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意志人。他们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生。他们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理想。1844年以后,两人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指出了怎样的观点?(3分)
(3)材料三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材料中的“锁链”具体指什么?本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博学、关心人民、立志为人类幸福奋斗以及“合作”等因素;第(2)题,分析材料可知是无产阶级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第(3)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问可以看出是乐观的态度,第二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资本主义制度,第三问则是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答案:(1)因素: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谋幸福,密切合作。
(2)观点: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3)乐观的态度,充满必胜的信心。 “锁链”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原理是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材料二 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极困难的境地”指的是什么?“新政府”是哪个政府?(4分)
(2)材料二说明了巴黎公社的什么教训?(2分)
(3)材料一中的“蠢举”和材料二中的“愚蠢”是否矛盾?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6分)
【解析】本题考查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找出答案。第(2)题,根据材料二“不愿意开始内战”可以分析出巴黎公社没有及时消灭反动武装。第(3)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可以看出“蠢举”与“愚蠢”的前提是不同的,材料一强调大敌当前应一致对外,材料二所述史实发生在1871年,当时国防政府变成了卖国政府。
答案:(1)“极困难的境地”指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迫使法国投降的状况。“新政府”指的是国防政府。
(2)教训:没有及时向凡尔赛进军,使梯也尔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3)不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国内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所以巴黎人民把抵抗的希望寄托在国防政府身上。当梯也尔政府出卖了民族利益,要解除自卫军的武装时,不推翻梯也尔政府也是愚蠢的。
5.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学说
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大理论来源就是①③④,故选C。
2.(2013·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成立 D.工人运动兴起
【解析】选B。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宣言,即《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3.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话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现象(  )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B.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解析】选B。材料中马克思对工人阶级在早期反抗运动中单纯破坏机器的错误方式给予批评,认为没有认清斗争的对象,没有掌握斗争的方式。
4.(2014·通州高一检测)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政治纲领 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 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解析】选D。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指内因,C是外因,故排除;A、B与主要原因不符。
5.(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1871年4、5月的巴黎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  )
A.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B.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D.表明法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选C。题干中的措施均是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故体现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6.(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1871年5月28日,147名战士在右图所示墙前被枪杀并被遗弃在墙脚下的水沟里。对于法国左翼人士,特别是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来说,这面墙成为了人民争取自由和理想的象征。直到今天,它依然屹立在那里,供人们纪念。这反映的史实是(  )
A.巴黎公社运动 B.第一国际成立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共和制确立
【解析】选A。由信息“1871年5月28日,147名战士”“被枪杀并被遗弃在墙脚下”“法国”可知这反映的是1871年巴黎公社战士英勇抵抗最后失败的史实。故选A。
7.(2014·吉林高一检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解析】选D。英、法、德三个国家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来源,而且,这三个国家发生的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故选D。
8.(2014·天津高一检测)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选B。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不符合题意,排除;C“已成为”表述错误;由“1848年”可知D的表述错误,故排除D。答案为B。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4·石家庄高一检测)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选D。题干材料说明的是这种社会变革方案无法实施,即带有空想性,与此相符的应是D。
2.(2013·湛江高一检测)“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文中“学者和战士”指的是(  )
A.马克思、毛泽东 B.恩格斯、欧文
C.马克思、恩格斯 D.圣西门、傅立叶
【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再现能力。无产阶级的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解析】选D。A、B、C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而D则阐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指明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故选D。
4.(2014·菏泽高一检测)《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此话表述的观点是(  )
A.资本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B.资本主义必然崩溃
C.资产阶级文明代表最先进的文明
D.资产阶级能够改造所有的民族
【解析】选A。材料信息表明,资产阶级能够使得最野蛮的民族变文明,让所有的民族都具有先进的文明,这正是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5.1881年马克思曾说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
A.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
B.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C.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
D.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爆发的背景,即它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当时的巴黎公社革命是在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的关键时期爆发的,所以条件特殊。
【知识拓展】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及必然性
1.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所以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这里的特殊条件指的是普法战争的爆发。
2.必然性:巴黎公社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其失败是必然的。首先是当时的反动力量太强大,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镇压;其次巴黎公社缺乏一个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的领导,而且又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斗争经验不足,决策屡次失误。当然根本上还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加固训练】(2013·吉安高一检测)“昨夜叛勇已入巴黎……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此事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
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解析】选C。从材料中信息“叛勇”可知材料是站在法国政府的角度。从“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公社革命中,临时政府狼狈逃往巴黎郊外的凡尔赛,综合判断题干所述事件为巴黎公社革命。
6.(2014·佛山高一检测)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理解能力。巴黎公社失败给后世留下的教训之一是没有同农民联系,没有形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故④排除。正确答案为D。
7.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巴黎公社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如果有统一政党的领导就能够获得成功
D.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解析】选D。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不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能正确执行马克思主义方针路线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没有团结广大农民共同斗争。故A、B、C均是错误的,只有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0分,第9题12分,共22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意志人。他们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生。他们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理想。1844年以后,两人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指出了怎样的观点?(3分)
(3)材料三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材料中的“锁链”具体指什么?本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博学、关心人民、立志为人类幸福奋斗以及“合作”等因素;第(2)题,分析材料可知是无产阶级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第(3)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问可以看出是乐观的态度,第二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资本主义制度,第三问则是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答案:(1)因素: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谋幸福,密切合作。
(2)观点: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3)乐观的态度,充满必胜的信心。 “锁链”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原理是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材料二 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极困难的境地”指的是什么?“新政府”是哪个政府?(4分)
(2)材料二说明了巴黎公社的什么教训?(2分)
(3)材料一中的“蠢举”和材料二中的“愚蠢”是否矛盾?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6分)
【解析】本题考查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找出答案。第(2)题,根据材料二“不愿意开始内战”可以分析出巴黎公社没有及时消灭反动武装。第(3)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可以看出“蠢举”与“愚蠢”的前提是不同的,材料一强调大敌当前应一致对外,材料二所述史实发生在1871年,当时国防政府变成了卖国政府。
答案:(1)“极困难的境地”指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迫使法国投降的状况。“新政府”指的是国防政府。
(2)教训:没有及时向凡尔赛进军,使梯也尔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3)不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国内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所以巴黎人民把抵抗的希望寄托在国防政府身上。当梯也尔政府出卖了民族利益,要解除自卫军的武装时,不推翻梯也尔政府也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