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4·吉林高一检测)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解析】选C。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的解体是在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故选C。
2.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欧洲共同体 两极格局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组织
C.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两极格局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选C。两极格局瓦解于20世纪90年代初,A、D错误;欧洲共同体于1993年发展为欧洲联盟,B错误,故答案为C。
3.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影响是
( )
A.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B.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变成对手
C.核战争威胁已经消除,各国注重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解析】选A。美苏争霸的结束,使得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渴望和平,期盼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虽然局部战争还是存在,但是整体上还是和平的局面。
4.(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在一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某小组探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他们列出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的是( )
A.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欧洲国家加强政治经济联合,欧洲联盟成立
C.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D.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际地位不断改善
【解析】选A。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的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能作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加固训练】(2013·济南高一检测)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时代热点的归纳和时代特征把握能力。题干中事件都是矛盾或战争,影响世界和平,A正确;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B错误;C表述错误;D与题干事件不直接相关。
5.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
【解析】选C。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世界处在两极格局解体后,在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的推动下,世界的政治格局也逐渐向多极化过渡。
【加固训练】
1.(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前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说:“这些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他“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冷战”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戈尔巴乔夫在经济上改革无法打开局面后,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但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并起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解析】选C。当今国际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旧的两极格局瓦解了,新的多极化还没有形成,目前正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阶段,材料本身包含了这个信息。
3.《后美国世界》中提出: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他者的崛起”不包括( )
A.美国 B.欧洲 C.日本 D.中国
【解析】选A。材料中提出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由此可知“他者的崛起”不包括美国。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下表为“1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
时间
1980年
1993年
日本
9 201
39 066
美国
4 813
27 660
苏联
492
——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解析】选C。注意题干中的限制信息“直接国际因素”和关键信息“1993年”,再结合中苏贸易额到1993年不存在,很容易想到苏联的解体,也就是两极格局的瓦解,故选C。A、D是国内因素;世界多极化处于形成阶段,B错误。
2.(2013·南通高一检测)“(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英]保罗·约翰逊)作者认为的“求变之风”是指( )
A.东欧剧变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中国振兴 D.日本崛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核心,定位阶段背景特征的能力。材料关键是“80年代”“民主精神”,体现出西方宣扬的民主精神的扩张成果,结合时代特征,从1989年开始,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应选A。
3.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谈道:“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国际力量失衡引发冲突 B.恐怖主义猖獗
C.跨国犯罪增多 D.金融安全受到威胁
【解析】选A。根据题干苏联解体对美国是个灾难,说明的是苏联解体对于美国的负面影响是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解体后导致国际力量失衡。故选A。
4.(2013·扬州高一检测)瑞士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对右图“冷战”结束后发生的历史现象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恐怖主义威胁全球
B.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美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D.美俄两国再度陷入“冷战”状态
【解析】选B。图片反映了美国以反恐为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正确。图片没有反映A、C、D。
5.(2012·汕头模拟)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里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两极格局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C.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D.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崛起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的最后10年”“结构性的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6.(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 )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但世界多极化格局并没有建立,而是一个长期较量、斗争的过程,表明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知识拓展】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两极格局瓦解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和以往格局变动相比,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不可能通过战后谈判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地形成。
(2)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
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军备竞赛随着苏联解体而不复存在,紧张的国际关系有所缓和。
(3)世界还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两极格局压抑下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的侵略欲望会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会暴露和激化。
(4)国际格局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益显露出其霸权主义的本性。
(5)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存在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7.(2014·肇庆高一检测)“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材料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解析】选D。“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反映了多极化的趋势。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2分,第9题10分,共22分)
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4分)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第(1)题只要理解国际政治格局变化是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根源在于经济实力变化,结合材料信息回答即可;第(2)题在理解“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和平演变”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其具体表现;第(3)题解答时要注意对三则材料的概括,看出当前世界虽有对抗、冲突,但总体缓和,国际格局处于转型时期,这一切都是由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发展决定的。
答案:(1)因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根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3)特点: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原因:苏东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9.(2014·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
材料三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旧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三关于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共识?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决定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格局的变化情况。第(1)题理解材料,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很多权力中心”“多极化趋势”。要理解基辛格谈话中提到的“经济力量”,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题读懂材料,理解题目的关键词“积极影响”即可。
答案:(1)美苏两极格局。特点: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2)共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国家实力。
(3)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