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9-19 16:26:50

文档简介

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间制约和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组讨论你能说出丸花蜂生存的生物因素?二、课堂展示:三、合作探究: (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存产生的影响。 选择你感兴趣的图片,说一说在自然界中,同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生物因素: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他种的生物,例如病毒、天敌、害虫等。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1.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学生阅读资料后全班讨论花三分钟时间看图思考同种生物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种生物间有什么关系?
竞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相互争夺资源、空间捕食:一生物以另一生物为食物2.种内关系种内互助 ② 种内斗争 讨论: ①关系 举例,说明某生物还受哪些生物影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有何不同 四、质疑反馈1、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寄生 3、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狐狸与野兔 B.工蜂与蜂王C.水稻与稗草 D.跳蚤与小狗 课堂展示学生当堂回答问题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感受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一重要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存会受到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设疑: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没有影响?小组讨论:以月季(或其它生物)为例,说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分成哪两类?总结: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 独立思考后回答:生物与生物之间应该也有影响。阅读课本“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1、小组讨论:要使一棵植物的幼苗健壮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是植物生存必需的吗?讨论1: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讨论2:第一组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讨论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你怎样设计实验:如何设置对照组?课堂反馈:1.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其周围对生物有影响的( )A.非生物因素 B.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C.一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D.以上都不是3、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 )A.田野中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C. A与B的总和 D. 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学生思考后回答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2.2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尝试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尝试运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一重要概念。
三、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用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疑引入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存会受到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设疑: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没有影响? 独立思考后回答:生物与生物之间应该也有影响。
分析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 展示水稻田及可能存在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思考: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有哪些?能否根据这些因素是否属于生物进行分类? 独立思考后回答: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通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以及水稻田里的一些稗草、青蛙、蛇、田鼠、蝗虫、根结线虫等。根据它们是否属于生物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属于非生物因素,而稗草、青蛙、蛇、田鼠、蝗虫、根结线虫等属于生物因素。
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过渡:这些生物因素是怎样影响水稻生存的呢?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让学生思考:(1)图片中水稻田里水稻互相之间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呢?(2)水稻田中还有一些稗草,这些稗草之间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展示视频资料(天牛争斗)。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主要生物之间是不是也存在上述的关系?总结归纳:像这样发生在水稻之间以及稗草之间的斗争的现象就是“种内斗争”。 观察、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一株水稻会受到周围水稻的影响,它们会为了阳光、水分、养分以及生存空间而发生争斗。稗草与稗草之间也会为了阳光、水分、养分以及生存的空间因素而发生争斗。观看视频。思考后回答:视频中两只天牛发生了争斗,它们可能为了争夺生存空间、食物等而斗争。
展示图片:水稻田中成群的蚂蚁在忙着搬运食物。提问:这些蚂蚁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提示:请根据课前查询的资料回答。展示蜜蜂种群生活图片。总结归纳:像这样,蚂蚁种群以及蜜蜂种群内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就是“种内互助”。 思考并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回答:蚂蚁是社会性的昆虫,它们有着严密的组织,严格的分工,依靠集体的力量克服大自然带给它们的灾难和危险,顽强地生存、繁衍,以至成为动物界鼎盛的“蚂蚁王国”。当一只蚂蚁找到较多的食物时,它就马上返回蚁巢。遇到同伴时就用触角互相碰一下,动员同伴去帮忙搬运食物。同伴根据沿途留下的一种气味,就能够找到食物,并搬运回去。蚂蚁之间是互相帮助的。比较分析后说出:蜜蜂种群内也存在类似蚂蚁间互助的现象。蜂王、雄蜂和工蜂它们通过分工协作完成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提问:水稻田中其他的生物(如:青蛙、根结线虫、稗草、田鼠、蝗虫、蛇等)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指导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像这样,蛇吃田鼠、蝗虫吃水稻的现象就是“捕食”关系。 小组讨论后回答:稻田中的田鼠、蝗虫通常会危害水稻,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蝗虫与水稻、田鼠与水稻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另外,稻田中的蛇,可以吃田鼠,他们之间也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媒体报道: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易得一种“水稻根结线虫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结线虫通常会在水稻生长的初期侵入幼根,使根尖受害,扭曲变粗,膨大形成根瘤,随着时间的推移,根瘤逐渐变软、腐烂,最终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提问:根结线虫生活在哪里?它如何获取生存所需的养分?总结归纳:像水稻根结线虫的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寄生”。 独立思考后回答:根结线虫神火在水稻根部,靠吸收水稻的体内的养料生活。
水稻田管理得好就会高产,但是疏于管理的水稻田会杂草丛生,其中较多的是稗草,会导致水稻减产。参与小组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归纳:像水稻和杂草之间的关系就是“种间竞争”。 小组讨论后回答:水稻田里稗草的数量多了,会与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养料和生存空间,从而造成水稻减产。
提问:稻田中青蛙与水稻会有影响吗?展示视频,解说:视频中,鹿、斑马、犀牛和河马等身体上经常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扁虱鸟飞来飞去,他们是在寻找这些动物身上的扁虱,既在为这些动物清洁身体,同时也能为自己找寻到食物。总结归纳:像青蛙和水稻,扁虱鸟和犀牛等之间的关系就是“种间互助”。 独立思考后回答:青蛙是益虫,能吞食一部分水稻的害虫,这既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也能为青蛙提供足够的食物。观看视频。
要求学生尝试用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归纳一下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巡视指导。 尝试用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总结。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图2-4,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四幅图片中主要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并与大家交流。 各小组交流回答:第一幅图片中蝴蝶采花蜜供自己利用,同时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这是种间互助。第二幅图片中的菟丝子叶片退化为刺,并用茎缠绕在其他植物的茎上,用细刺扎入植物茎部,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是寄生。第三幅图片中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蚂蚁是种内互助。第四幅图片中狮子以鹿、斑马为食物,这是捕食。
分析农田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的现象,事实上,自然界还有更多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引导学生说出农田中其他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独立思考后回答:不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蛇与青蛙之间青蛙与蚜虫之间、蚜虫与水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根瘤菌与大豆之间是寄生关系。
展示文字资料:真菌和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产生了地衣,地衣靠真菌的菌丝吸收养料、靠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果把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植物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参与小组讨论,分析其中的真菌和藻类植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像这样,真菌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都受益的关系,又叫做“互利共生”。提问:自然界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真菌与藻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帮助。独立思考后回答:有的,比如海洋生物群落中的小丑鱼和海葵之间就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本课小结 要求学生结合前一节课的学习,用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归纳: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的因素有哪些?巡视指导。 尝试用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总结。
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丸花蜂”的资料,分析丸花蜂、蜜獾和找蜜鸟之间的关系。 独立思考后回答: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蜜獾和找蜜鸟互相合作,它们之间是种间互助关系,而蜜獾和丸花蜂,找蜜鸟和丸花蜂之间则是捕食关系。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