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课件(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课件(共6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3: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Agricultural location factors and their changes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区域认知:通过家乡与其他地区农产品的差异,理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对象的差异。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
人地协调观: 结合粮食、食品安全问题,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调查家乡当地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对家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核心素养目标
criterion for curriculum.
小结
农业概念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
社会经济因素:市、劳、交、政、技...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自然因素较稳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自然因素。
农业布局
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
新课导入
犁地
插秧
割稻
打谷子
晒谷
车谷子
你印象中的水稻种植是不是这样的?
但是很多地方的稻田已经改变成了上图中的模样,这是为什么?
Agricultural distribution.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3
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例如,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农业基本上“靠天收获”,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思考:视频中哪些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00
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等
市场、交通、科技、
劳动力、政策等
思考:视频中哪些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
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1世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
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江浙地区城镇化程度高,农业劳动力减少,而广西气候条件优越、农村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大力发展桑蚕业。
广西桑田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很快,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的考虑人文因素的变化。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 市场
■ 科技
■ 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城市的发展
市场的变化
种植类型和规模变化
城郊农业出现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市场地域范围扩大
英国的超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人文要素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姜你军”、“豆你玩” 、“蒜你狠”
——刻画出农产品因市场需求大,出现价格普涨走势。
阅读材料,分析生姜价格变化的原因。
2022年10月份生姜采收后,大量上市产地批发价格低至0.6-0.8元/斤,无人问津。后来山东等多个产地遭受连续多日强降雨,导致生姜减产严重,11月生姜价格开始快速增长,12月初国内疫情放开之后,市场解封、货运物流变得畅通,市场采购量大增,生姜、大蒜等煮水驱寒效应发酵,人们疯狂购买生姜,导致生姜价格持续上涨,南京等地菜场、超市的生姜普遍卖到12-15元/斤,成为“姜你军”。
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案例
“蒜”你狠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2009年初,山东金乡大蒜价格每公斤2角4分。2010年7月26日 南京大蒜市场价升到12元一斤。
2011年在大蒜主产地山东,大蒜种植量非常大,又遇丰收年,货多价低的规律致使地头价也就1.1元上下,远远低于往年。继前些年出现“蒜”你狠现象,农民跟风种植,损失惨重。
2018年下半年大蒜种植面积减少,造成市场大蒜供应偏紧,深加工企业不得不加价收购,2019年大蒜价格上涨,北方各大蒜产区纷纷扩大种植规模。
据材料思考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产品价格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时,产品价格会下跌,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缩小
1.市场变化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直接。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产品价格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时,产品价格会下跌,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缩小
1.市场因素的变化
01
17世纪葡萄牙人在巴西种植甘蔗,成为欧洲大部分糖的供应地,后荷兰人在爪哇种植甘蔗,从1654年起,巴西甘蔗一落千丈,转向生产橡胶。
1860-1910年亚马孙河流域天然橡胶广布,当南亚大量栽培后,巴西的橡胶生产日益衰落。棉花生产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18-19世纪,巴西是世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美国南北战争后棉花的大量种植,使巴西几乎放弃了棉花生产。
18世纪后欧洲对咖啡的需求大增,遂使巴西咖啡生产日益发展。
市场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农业地域的变化
市场的变化
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价格上涨
价格下跌
生产规模扩大
生产规模缩小
城郊水稻田
“稻鸭共作”
生产方式
温室大棚蔬菜生产
观光农业
花卉种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原来远离城市的乡村变为城市郊区,农业生产往往由单一的种植业逐渐变为以蔬菜、花卉、养殖等为主的多种生产。
市场因素的变化
01
一般情况下,在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变化不大,而人文因素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生产。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北京市不同历史时期蔬菜基地的变化
?案例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很多地方的稻田已经改变成了下图中的模样,这是为什么?
通过不同农作物的颜色差异,创造出稻田艺术,从水稻种植业转变为稻田旅游业,这是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
你还在靠天吃饭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改造地形
改变热量
改良土壤
改变水分
2.科技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人文要素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从古至今,为了发展农业,人们为改变不利自然条件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逐渐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 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地形
气候
土壤
温室大棚
喷灌滴灌
改造地形
修筑梯田
掺砂 施草木灰 石灰粉等
调水工程
修建水库
水源
2.科技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2
我国将橡胶生产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地区,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材料说明何种因素在变化?
还有什么例子?
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通过营造梯田改造农业生产的地形条件
通过撒熟石灰、掺沙子等方式改造土壤条件
材料:
我国将橡胶生产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地区,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说明何种因素在变化?
通过科技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了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科学技术的变化
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图为山东省邹平县采用的平移式节水喷灌机。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图为德国某地温室大棚。
2.科技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2
农业区位自然因素
案例:尤溪梯田,福建最美的梯田,那大大小小的梯田,最大的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是典型的“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碎田块,在崇山峻岭间连绵,在沟沟坎坎中延伸 。
思考:影响该地修筑梯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分析下图,人们对何种因素做了改造?
在<25°的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通过技术改造不适宜的自然条件,通过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农业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梯田农业
技术
2.科技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2
大棚技术改变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
大棚
使作物生长不再依赖于土壤
无土栽培
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蜜蜂授粉
据材料思考哪些因素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02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3.交通运输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人文要素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南美牛肉产品
很多城市的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水果、肉、奶等农产品。
南美的阿根廷和西欧国家相距遥远,但现代社会其牛肉产品却可通过海上冷冻船保质保鲜地尽快运到欧洲市场。
案例
case
据材料思考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通和保鲜、冷藏等技术
保鲜、冷藏等技术
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交通运输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3
阿根廷和西欧国家相距遥远。其牛肉产品却可通过海上冷冻船以最快速度到达欧洲,出现在餐桌上。
英国某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的来源地,西红柿来自沙特阿拉伯,土豆来自以色列,鸡肉来自泰国,芦笋来自秘鲁,胡萝卜来自南非...... 请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问: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萝卜储存在家里,如今冬季,北京农贸市场上菜品新鲜丰富,为什么?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寿光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这里的蔬菜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例如,很多城市的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水果、肉、奶等农产品。
3.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例如,位于热带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花卉生产、出口国。
3.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
荷兰郁金香运往河南
赤道
哥伦比亚绣球花
厄瓜多尔玫瑰花
交通运输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3
你有没有注意到中国在冬天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各种蔬菜?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几个月都吃不到好吃的蔬菜,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囤冬菜,白菜、萝卜、土豆是主要的储存对象。和豆腐粉条、白菜、萝卜大杂烩一起的,还有腌萝卜、腌酸菜。都是冬天饭桌上的常客,一吃就是几个月。在温暖的春风到来之前,家里储备的冬菜差不多吃完了,剩下的都枯萎或发毒芽。
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菜篮子工程,一项伟大的民生计划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副食品供应短缺的局面,实现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我国领导人直接把菜篮子工程纳入五年规划,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研人员。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大型农贸市场迅速崛起。后来随着我国人民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冬季种菜已经不是难题了。运输技术和保鲜储藏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中国的人们可以异地种植,南方蔬菜能在北方购买。蔬菜只服务本地及周边,开始跨域定向供应。今天,我们高度发达的全国蔬菜供应体系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实际控制者的企业节点组成的。中国菜篮子工程不仅仅是针对蔬菜的品种,而是涵盖肉、蛋、鱼、蔬菜、水果等一系列农产品供应的超大型工程。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不容易,想办法让蔬菜的品种这么丰富,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更是难得。
活动4 中国的菜篮子工程
思考:
1、用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菜篮子工程”的实施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保障民生成为重要决策。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于蔬菜及肉蛋奶制品的需求,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积极推动“菜篮子工程”。
2、“菜篮子工程”得以成功实施,并取得现在的成效,得益于哪些因素的变化。
a、市场的变化。经济水平提高使人们转变生活观念,对于粮食的需求降低,对于蔬菜及肉蛋奶制品需求增加;
b、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支持“菜篮子工程”实施;
c、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对光热水等自然条件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农业发展;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缩短了蔬菜等农产品运输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得以在地域上分离,实现跨地区流通。
四.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人文要素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各人文因素相应变化,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快速发展
(1)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04
4.经济快速发展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04
4.经济快速发展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由于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的种植,传统以小麦种植为主。经水稻品种改良,并采取室内育秧技术以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转而变成我国最为重要的商品稻米生产基地。
3.12 三江平原种植的水稻
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04
4.经济快速发展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原来越冬作物为油菜。油菜的生产需要耗用较多劳动力,而且不适宜机械化操作。现在这里多种植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小麦。
3.13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小麦
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04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小麦
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变化不大,而人文因素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生产。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课堂小结: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
举例
科学技术的进步
保鲜冷藏
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
花卉种植业的扩大
育种
提高单产,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
在沙特种植海水稻
栽培
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
温室及反季节蔬菜
耕作
改造自然、扩大农业范围
梯田、旱区滴灌农业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类型、规模、种类、结构
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类型等随市场的变化
交通运输
扩大生产地区选择及改变农业类型
世界范围内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文因素的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
形成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专业的蔬菜、乳产品生产基地
市场对高品质产品需求
高品质农产品的销售变大;销售范围变广(市场变大)
高品质的纺织原料受欢迎
育种、耕作技术
摆脱时间和地域限制;提高单产
三江平原的水稻、杂交水稻
天寒地冻的季节,在温暖、干燥的屋里,切开一个西瓜,别说吃了,就那西瓜散发的清润的气息,就足以让人神清气爽。对于北方而言,西瓜本是夏季水果,可如今四季有卖。冬季,我国各地售卖的西瓜,绝大多数产自海南岛海南岛位于热带,四季都能种植西瓜。然而,海南岛的瓜农一般在每年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种植西瓜。这期间全国大多数地方不能种植西瓜,海南岛的西瓜凭借反季节的优势,畅销全国各地,价格也比夏季时高。
除了西瓜,现在市场上反季节供应的蔬菜、水果品种很多,以至许多蔬菜、水果全年都能买到,几乎让人忽视它们在本地的生长季节了。反季节供应,因能避开当地品种的竞争,故而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只有在相隔较远、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两个地区间才可以进行反季节供应,而快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则是反季节供应得以实现的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季节供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并形成世界性的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热带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反季节供应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南、北半球温带地区间的反季节供应同样方兴未艾。
农产品的反季节供应
农产品的反季节供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季节供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并形成世界性的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热带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反季节供应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南、北半球温带地区间的反季节供应同样方兴未艾。
优点:反季节供应,因能避开当地品种的竞争,故而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自然条件:只有在相隔较远、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两个地区间才可以进行反季节供应。例如热带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反季节供应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南、北半球温带地区间的反季节供应同样方兴未艾。
保障条件:快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
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季节供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并形成世界性的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
拓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开发新品种,提高品质,形成品牌效益。
发展绿色有机蔬菜。
发展蔬菜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构建高效快捷的营销系统。
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采摘园。
活动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右图)。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2.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①加强科学技术投入,提高繁殖技术改良品种,延长花期,提高栽培技术,②温室大棚栽培和无土栽培;③采取保鲜技术特别是贮藏和包装技术,提高切花新鲜度,延长储藏时间;④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
1.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①处于低纬度地带,终年高温,水源充足,利于全年花卉生产;
②劳动力充足,工资成本低,土地成绩低。
3.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非洲 北美
亚洲 欧洲
拉丁美洲 日本
4.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因素,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鲜花保鲜。②贮藏技术的进步,使得花卉种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形成新兴花卉专业化生产基地。③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促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形成新兴花卉消费市场。
理由:鲜花相对就近销售,能保证花卉品质,并能降低储运成本
小结
同学们按要求完成课堂作业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课时作业
四川和浙江两省的低山丘陵是我国两个重要茶叶生产地,但是四川省可以看春晚喝春茶,而同纬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节前后才有新茶上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两省茶叶上市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课时作业
四川和浙江两省的低山丘陵是我国两个重要茶叶生产地,但是四川省可以看春晚喝春茶,而同纬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节前后才有新茶上市。据此完成1~2题。
2.试根据两省低山丘陵的自然环境推测茶叶的生长习性,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喜高温,但不能太高
B.喜降水多,但土壤不能太湿
C.最喜欢肥沃的紫色土,不耐酸
D.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喜欢暴晒
课时作业
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荔枝树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 ℃,则来年就会绝收。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如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纬度因素
课时作业
4.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  )
A.生长期长,荔枝上市晚
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
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
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
5.唐诗曰“锦江(流经成都南郊)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该空间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饮食习惯的改变 D.气候条件的变化
课时作业
6.浙江某市某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出了托管服务,使用无人机帮助承包户施肥和播洒农药,无人机可实现近距离、精准作业,速度快且播洒匀称。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无人机的优势有(  )
①资金投入少,降低生产成本 ②可减少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③载药量较小,便于调整更换 ④可精准喷洒,生产效率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课时作业
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机械粒收是我国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低于28%的要求。美国玉米机械粒收高峰期迟于生理成熟高峰期约1个月,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一般降低至15%~25%,而华北地区在现有种植模式下通过推迟收获期降低籽粒含水率的力度有限。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完成7~9题。
7.导致陕西中部有夏玉米分布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山地 B.平原 C.河流 D.高原
课时作业
8.与美国相比,该区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力度有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复种指数较高 B.热量不足
C.技术水平较低 D.人口稠密
9.下列属于麦茬地种玉米的优点的是(麦茬是麦子收割后,残留在田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
①节省农耗时间 ②提高土壤肥力 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④有效减少病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