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制造业 
服务业 
你未来的职业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Agricultural location factors and their changes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区域认知:通过家乡与其他地区农产品的差异,理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对象的差异。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 
人地协调观: 结合粮食、食品安全问题,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调查家乡当地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对家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核心素养目标 
criterion for curriculum. 
小结 
 农业概念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 
 社会经济因素:市、劳、交、政、技...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自然因素较稳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自然因素。 
 农业布局 
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 
目录 
CONTENTS 
01 农业基础知识 
02 农业区位因素 
0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4 农业地域的形成 
05 常见农作物的识别 
Market conditions 
农业科学技术 
人文因素 
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 
机械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机械化水平低 
(5)农业科学技术——技术装备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kg/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12000kg/公顷,使得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最具影响力的种田人” 
最新成果:“海水稻”,学术上一般称作“抗盐水稻”、“耐盐水稻”、“耐盐碱水稻”。 
 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有一片300亩的海水稻田。2017年,袁隆平团队在新疆、黑龙江等试验基地开展海水稻试种试验,新疆的海水稻试验基地就选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这里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也是pH酸碱度7.8的重度盐碱土地。 
 令村民们难以置信的是,当年,在科研工作者和员工精心管护下,海水稻试验田迎来丰收。今年是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连续第三年开展种植试验,测产结果显示水稻再一次获得丰收。 
培育良种、提供农药、化肥等,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 
 举例: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产率。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橡胶生产北界的北移,温室农业,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1、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5)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技术 
难以置信的以色列农业 
 以色列的农业利用先进技术改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农业的成功典范。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色列的农业生产力翻了翻,然而农业用水和劳动力投入却得到了大幅减少,借助现代机械化设备,一个农民能生产92个人的食物。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溉节水技术,把水和肥料通过密布在田间的管道网,由滴管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附近,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 
 在温室方面,精确控温控水通风技术使高附加值作物的产量得到巨大提升;用生物工程改造番茄,不但产量倍增,而且口味好、耐储存;每公顷番茄的单季平均产量300吨,是露天产量的4倍。 
 在家禽方面,以色列培育的家禽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沙漠白天酷热、夜晚阴冷的天气。自动化鸡舍的功能极其完备,除常规功能外还可自动收集禽蛋,自动打扫鸡舍卫生,对鸡舍的喂食和光照等都可以精密控制。 
 南部沙漠大片柑桔、柚子、柠檬果园,全部用于遥控电脑灌溉,电脑测定果实酸甜度,机械化采摘、包装、运输,24小时内水果就放在国内外货架上。 
 以色列的每株(种)植物都有独立的“档案”,记录着植物的生长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发明了许多专门用于检测土壤成分、营养成分、日照量等人力无法测量的数据。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 
生产技术(耕作技术) 
生产技术(作物栽培) 
生产技术(水肥控制) 
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 
信息化(互联网+)P68 
技术装备 
精准农业 
作物新品种 
阳光玫瑰为欧美杂交种,近年来,开始陆续引入我国,进行栽植试种和推广,并且采用小龙干技术,产量倍增。果肉鲜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最高可达26%,鲜食品质极优,可以成为葡萄产业的更新替代推广品种之一。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陈勤及其团队培育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紫玫瑰2号”“红玫瑰3号”“黑玫瑰4号”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单作:一块土地上只种一种作物 
 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一块土地上 
 成行或成带间隔种植,往往是高科作物与矮科作物间种 
 套作:在同一块土地上,前季作物生长后期植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 
 混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尽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在同一块田地上 
连作: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的种植方式 
农业技术因素 
种植方式 
好处: 单作和间作种植单一,由于作物种植是有规律的,生育期比较一致,便于田间统一种植、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混作好处是在混合种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比较一致的情况下,能节约利用空间,增加作物的种植数量。套作好处是节约利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 
2、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3、保温技术的发展 
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 
(5)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技术 
温室大棚——改造热量 
2.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 
①对热量条件的改造 
建温室大棚增加室内热量,如种植反季节蔬菜; 
通过盆栽减少地温对农作物的影响,如帕米尔高原种植蔬菜。 
覆盖地膜、稻草等。 
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①对热量条件的改造 
①通过铺垫反射率大的物体增强光照,如西北地区的瓜果种植铺设反光薄膜、鹅卵石; 
②通过分层套种减少对喜阴作物的光照,如东北地区的人参种植。 
③水果套袋 
④照灯 
②对光照条件的改造 
LED——改变光照 
广西隆安县火龙果种植基地夜间人工补光 
②对光照条件的改造 
 改变下垫面 
通过铺垫热容量小的物体增强昼夜温差,比如鹅卵石、沙砾等,进而增加作物的养分积累,如法国罗纳河的葡萄种植。 
通过增加水面等热容量大的物体减小昼夜温差,如在土壤表层铺垫稻草来减小昼夜温差,进而避免低温冻害,如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大蒜。 
在葡萄园里铺上一层鹅卵石的作用: 
(1)减少蒸发,保持水分; 
(2)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3)减少土壤被侵蚀。 
对温差条件的改造 
拓展: 
砂砾对农业有利影响: 
①通气透水性强,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②保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③保土:覆盖在土层之上,利于保土; 
④增大昼夜温差: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快,抑制呼吸作用,利于糖分积累; 
⑤增加光效,利于作物着色; 
⑥原料易得,降低成本。 
薄膜覆盖对农业有利影响: 
①保温: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提高地温 
②保水: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③保肥: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 
④增加光效,有利于农作物的均匀着色 
⑤防治病虫害(减少害虫的直接啃食 ) 
⑥杂草得不到阳光和空气,有效预防其生长甚至杀死杂草。 
修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 
滴灌喷灌 
海水淡化 
③对水源条件的改造 
喷灌、滴灌——改造水分 
③对水源条件的改造 
改造水源——排管系统(坎儿井) 
将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 
可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 
喷灌设施 
利用管道滴头将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达95% 
滴灌设施 
以色列现代化农业 
2.科技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2 
将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可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 
喷灌 
滴灌 
利用管道滴头将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达95%。 
←温室→ 
←草莓 
以色列现代农业 
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技术。既提高产量,又节约水源和保护环境。 
 2022年世界杯期间,卡塔尔专门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LED植物工厂技术”进行蔬菜种植。在植物工厂内,蔬菜瓜果生长所需的阳光、土壤、水分等被人工配置,由控制中心精准控制,以保障多支参赛球队的蔬菜供给。 
LED植物工厂内的蔬菜种植 
海水稻 
④对土壤条件的改造——红壤撒熟石灰、盐碱地改造(井排井灌)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 
(5)对地形条件的改造——梯田、平地 
(5)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技术 
温室大棚、地膜覆盖 
改造热量 
灯光、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水果套袋 
改造光照 
排管系统(坎儿井)、喷灌滴灌 
改造水源 
红壤撒熟石灰、盐碱地改造(井排井灌) 
改造土壤 
梯田、平地 
改造地形 
技术改造自然条件案例 
改造一定的自然条件 
新营销方式 
(5)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 
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信息化 
网红带货 
信息化 
物流配送 
信息化 
大数据推送 
# 阅读-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指以“3S” (GIS、GNSS、R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基础,而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 
在此基础上,依托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农业生产决策 
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目标 
精准农业 
知识拓展 
精确农业 
——即利用卫星、遥感、计算机和自动遥控等高新技术参与农业生产,利用这些高科技进行精确的土壤调查、合理施肥、作物估产、农业生态环境和土地合理利用等,做到精确的数字化作业,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 
系统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 
遥感 
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作业;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制定农业生产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 
# 阅读-精准农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精准农业引领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 
遥感系统 
(RS) 
利用遥感系统(RS) 
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 
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采集农田信息 
指导农机精准作业 
地理信息系统 
( GIS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 
整合各种数据资料 
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 
旅游农业 
——又称观光农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吸引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的内容除游览田园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Market conditions 
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人文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政策等。 
Market conditions 
市场条件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促使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地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即城郊农业。 
人文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景观变迁 
水稻 
RICE 
甘蔗Sugar cane 
渔业Fisheries 
花卉FLOWER 
受市场影响,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地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城郊农业) 
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 
城镇 
花卉、 
乳牛 
塘鱼 
乳牛 
蔬果 
粮棉 
蔬果 
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市区外围地区,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满足城市居民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 
最大特点:面向市场 
郊区农业 
考虑因素 
上海市郊农业分布与市场的关系图 
中心市区(市场) 
蔬菜、奶牛、花卉区 
棉花、蔬菜和奶牛区 
商品粮、棉产区 
商品粮、棉、渔业和奶牛饲养业发达区 
城郊农业是典型的受市场影响的农业类型。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促使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地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即城郊农业。 
地价高低 
距城近,地价高,成本高 
选择单产高的农业类型 
单位面积产值: 
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 
市场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 
 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思考 
乳牛;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 
小麦;地形平坦,面积大 
养鱼;有水库 
果园;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花卉;靠近水源且离城镇(市场)近 
丘陵 
水库 
平地 
主要公路 
城 
镇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促使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地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即城郊农业。 
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 
市场 
 荷兰(又称鲜花王国)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会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交通 
冬季北方市场上销售的海南岛的西瓜 
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通过海运到达我国市场 
交通 
… … 
… … 
Traffic conditions 
交通条件 
农业区位选择须充分考虑当地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更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OB 
 日本由于客观原因,农业生产成本很高,但日本农产品仍占据着国内市场,原因是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使日本农业仍然保持一定的规模。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提价或降价,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政策 
 我国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18亿亩耕地红线(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不能碰。 
政策 
鼓励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 … 
… … 
Policy conditions 
政策条件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OC 
安溪铁观音茶园内工人在采摘茶叶 
农户日常使用无人机喷洒作业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价格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Labor conditions 
劳动力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价格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 
OF 
… … 
… … 
Labor conditions 
劳动力 
四川省出土的汉代《弋射收获图》 
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场景 
种植历史 
扬州炒饭 
寿司 
咖喱鸡肉饭 
饭团 
东亚、东南亚居民喜食稻米 
欧洲居民喜食乳制品 
饮食习惯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的生产类型 
eating habits 
饮食习惯 
我国南方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 
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 
工业基础好,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产品可以成为工业的原料,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 
OG 
… … 
… … 
environmental factor 
工业基础 
归纳:影响农业的人文因素 
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 
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农产品的价格 
政策 
影响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成本 
交通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成本 
劳动力 
能通过良种培育、改良耕作技术、温室大棚、覆膜、改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科技 
还有历史、饮食习惯、工业基础、生产积极性等等 
练一练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精心栽培,但始终种不好。 
横断山区、五台山发展垂直农业。 
荷兰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 
中央种粮补贴款发放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 
海南可种植多季稻。 
土壤 
地形 
交通运输 
政策 
气候 
某乳业集团在城市郊区建设大型生产基地。 
市场 
说出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江南丘陵的茶树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市场 
土壤 
技术 
热量 
水源 
地形 
说出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农业生产活动 
主导因素 
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我国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新疆的绿洲农业 
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城市郊区多布局乳牛、花卉、蔬菜产业 
日本酒店插着尼德兰的鲜花 
20世纪90年代,德国补贴推广向日葵种植,以提高食用油产量 
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 
热量 
光照、昼夜温差 
降水 
水源 
土壤 
地形 
市场 
交通和保鲜技术 
政策 
技术 
劳动力 
 判断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气 
候 
例子 
主导因素 
推论(思维发散) 
古巴的甘蔗、海南橡胶 
新疆的绿洲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江南丘陵的茶树 
上海城郊的乳牛厂 
美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 
和过程专业化 
荷兰鲜花运到世界各地 
热量 
其他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国家 
灌溉水源 
其他内陆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地形 
梯田农业、鱼塘-台田模式、山区立体农业等 
土壤 
铁芒萁、马尾松、枸杞(碱) 
城市发展(市场) 
其他城市郊区的副食品基地和园艺业等 
科技进步 
工厂化养殖、其他专业化生产 
交通运输 
海南蔬菜调入北方等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世纪70年代以后,沙特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90%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以出口。 
活动 
活动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世纪70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1.简要评价沙特阿拉伯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自然:全年高温,光热充足; 
社会经济: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 
不利条件: 
境内主要是沙漠和高原,耕地资源少;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 
2.沙特阿拉伯在克服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时,采用了哪些科技措施? 
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小麦、蔬菜、牛奶产量变化 
灌溉农业—西红柿种植 
利雅得近郊奶牛场 
3. 沙特阿拉伯生产的西红柿为什么能进入英国超市?想一想,影响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沙特阿拉伯光照充足,西红柿品质较好,且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价格低; 
英国气候条件不利于西红柿生长,市场需求大,两地运输便捷。 
沙特阿拉伯2005年以后小麦产量快速下降,蔬菜和牛奶比重快速上升,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粮食难以自给,2005年后小麦可以满足国内90%的需求,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增多和农业技术(灌溉技术)进步。 
活动 
小麦、蔬菜、牛奶产量变化 
# 阅读-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 
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 
绿色农业 
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 
有机农业 
阅读 
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超市销售的有机蔬菜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绿色农业 
是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 
有机农业 
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农业区位 
Agricultural location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主导区位因素 
 是影响某种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这种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的分布。 
对农业生产有利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称为主导区位因素。如东南丘陵的茶园,酸性土壤是主导区位因素; 
有某些主要因素不利于于该农业的生产,称为限制性区位因素,水源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区位因素;热量是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区位因素。 
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改善,就会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特别提醒 
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课堂小结 
农业 
生产 
 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气候 
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 · 
按对象划分为 
特点 
 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热量、昼夜温差/光照、降水 
水源 
 在我国 地区,水源常成为限制性因素 
地形 
 山区:林业、畜牧业; 平原:种植业 
土壤 
 肥力、酸碱度、质地 
市场 
交通 
技术 
运费、运输时间 
温室主要弥补 的不足 
种植 
地域 
西北 
规模 
热量 
劳动力、政策、饮食习惯、生产经验 
 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3041.7亿美元,同比增23.2%。其中,出口843.5亿美元,增10.9%;进口2198.2亿美元,增28.6%;贸易逆差1354.7亿美元,增42.9%。 
一、谷物 
  2021年,谷物进口6537.6万吨,同比增82.7%,进口额200.7亿美元,增1.1倍。出口262.0万吨,增1.0%;出口额11.8亿美元,增9.4%;净进口6275.6万吨,增89.0%。 
二、棉花、食糖 
  棉花:2021年,进口234.2万吨,同比增4.9%;进口额41.9亿美元,增16.6%。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1]进口211.8万吨,增11.4%。 
  食糖:2021年,进口566.6万吨,同比增7.5%;进口额22.8亿美元,增26.7%。 
三、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2021年,进口10205.1万吨,同比减3.9%,进口额580.7亿美元,增34.2%;出口93.1万吨,减10.8%,出口额15.5亿美元,减3.1%;贸易逆差565.2亿美元,增35.6%。 
  食用植物油:2021年,进口1131.5万吨,同比减3.2%,进口额115.7亿美元,增32.8%;出口12.1万吨,减29.4%,出口额2.0亿美元,减1.4%;贸易逆差113.7亿美元,增33.6%。 
四、蔬菜、水果 
  蔬菜:2021年,出口157.7亿美元,同比增5.6%;进口11.9亿美元,增14.8%;贸易顺差145.8亿美元,增4.9%。 
  水果:2021年,出口75.1亿美元,同比减10.1%;进口145.2亿美元,增31.5%;贸易逆差70.1亿美元,增1.6倍。 
五、畜产品、水产品 
  畜产品:2021年,进口523.4亿美元,同比增10.0%;出口60.3亿美元,增11.0%;贸易逆差463.1亿美元,增9.9%。 
  水产品:2021年,出口219.1亿美元,同比增15.1%;进口180.1亿美元,增15.7%;贸易顺差39.0亿美元,增12.2%。 
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总署官网。分品种贸易数据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分类口径编写。 
小结 
同学们按要求完成课堂作业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课时作业 
四川和浙江两省的低山丘陵是我国两个重要茶叶生产地,但是四川省可以看春晚喝春茶,而同纬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节前后才有新茶上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两省茶叶上市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课时作业 
四川和浙江两省的低山丘陵是我国两个重要茶叶生产地,但是四川省可以看春晚喝春茶,而同纬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节前后才有新茶上市。据此完成1~2题。 
2.试根据两省低山丘陵的自然环境推测茶叶的生长习性,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喜高温,但不能太高 
B.喜降水多,但土壤不能太湿 
C.最喜欢肥沃的紫色土,不耐酸 
D.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喜欢暴晒 
课时作业 
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荔枝树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 ℃,则来年就会绝收。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如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纬度因素 
课时作业 
4.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  ) 
A.生长期长,荔枝上市晚 
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 
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 
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 
5.唐诗曰“锦江(流经成都南郊)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该空间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饮食习惯的改变 D.气候条件的变化 
课时作业 
6.浙江某市某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出了托管服务,使用无人机帮助承包户施肥和播洒农药,无人机可实现近距离、精准作业,速度快且播洒匀称。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无人机的优势有(  ) 
①资金投入少,降低生产成本 ②可减少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③载药量较小,便于调整更换 ④可精准喷洒,生产效率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课时作业 
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机械粒收是我国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低于28%的要求。美国玉米机械粒收高峰期迟于生理成熟高峰期约1个月,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一般降低至15%~25%,而华北地区在现有种植模式下通过推迟收获期降低籽粒含水率的力度有限。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完成7~9题。 
7.导致陕西中部有夏玉米分布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山地 B.平原 C.河流 D.高原 
课时作业 
8.与美国相比,该区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力度有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复种指数较高 B.热量不足 
C.技术水平较低 D.人口稠密 
9.下列属于麦茬地种玉米的优点的是(麦茬是麦子收割后,残留在田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 
①节省农耗时间 ②提高土壤肥力 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④有效减少病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