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21: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李老师去超市买菜,在路上遇到家长停下来交谈了一会儿,然后去超市买了菜回家。下面图( )能够准确反映李老师的活动。
A. B. C. D.
2.“小明和爸爸一起出门去散步,走到街心花园,小刚遇见了小红,两人玩了一会儿后,小明回家做作业了,爸爸看他们玩了一会儿后向远处的超市走去。”下面图( )正确描述了小明的行为,图( )正确描述了爸爸的行为。
① ② ③
A.①② B.③① C.③② D.①③
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到邮局,他们行驶的路程(km)和行驶时间(h)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图像描述的是( )。
A.他们都行驶了18km B.甲在途中停留了0.5h
C.乙比甲晚出发了0.5h D.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E.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5.如图是某商场2018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
6.某音乐会的门票价格和入场人数情况统计如下图。下列四个描述中,最贴切的是哪一个?( )
A.门票价格上涨,入场人数上涨 B.门票价格上涨,入场人数下降
C.门票价格下降。入场人数下降 D.门票价格下降。入场人数不变
二、填空题
7.一辆汽车出发前油箱中有36升汽油,行驶若干小时后,在途中加油若干。油箱中的余油量Q(升)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请根据图象填空。
(1)汽车行驶了( )小时后加油,加油( )升。
(2)加油后,油箱中的油最多可以行驶( )小时。
8.下面是甲、乙两车的行程图,认真观察后填空。
(1)甲车在路上因故障停留了( )小时。
(2)9时整,两车相距( )千米。
(3)出发以后,( )时整,两车相距最近。
9.下面是爸爸和小明在体育馆游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爸爸和小明都游了( )米,( )先出发,( )先到达。
(2)小明所用的时间比爸爸多( )秒。
(3)小明游到( )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在此之前平均每秒游( )米。
(4)爸爸平均每秒游( )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图中折线表示骑车者骑自行车离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9时离家,15时到家。
(1)( )时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离家( )千米。
(2)他( )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 )时间。
(3)他大概( )时或( )时离家约25千米。
11.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如图。
(1)( )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 )人。
(2)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请你估计一下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 )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 )人。
(3)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 )年之间上升最多。
12.小美调查了某电器店2022年1—5月甲、乙两种品牌冰箱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22年1—5月甲、乙两种品牌冰箱销售统计图
(1)( )月份两种品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此时相差( )台。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如果老板打算再购进这两种冰箱中的一种,他应该购进( )品牌的冰箱更合适。
(3)甲品牌冰箱1—5月平均每月销售( )台。
三、判断题
13.为了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适合选用条形统计图。( )
14.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
15.要反映甲、乙两人某学期各个单元测试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
16.条形统计图比折线统计图好.( )
17.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
四、解答题
18.下面是第10届~第15届亚运会中国、韩国获得金牌数情况统计表。
第10届 第11届 第12届 第13届 第14届 第15届
中国 94 183 125 129 150 165
韩国 93 54 63 65 96 58
(1)请根据统计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2)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3)哪一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数相差最少?哪一届相差最多?
(4)简单分析我国在这6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19.沈丽红同学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沈丽红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大约是( )℃。
(3)这一天的气温( )时最低。
(4)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在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20.星星电器城2021年下半年空调和冰箱的销售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2)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空调多少台?
(3)如果每台冰箱的利润是100元,那么星星电器城2019年第四季度销售冰箱共获利多少万元?
21.下面是某超市2019年2月-6月份甲、乙两种饮料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月份 数量 种类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甲种饮料 600 550 500 500 450
乙种饮料 450 550 650 700 80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种饮料的销售情况怎样?如果你是经理,你如何购进这两种饮料?
22.如图是南山区某超市毛衣、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1)( )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大,( )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小。
(2)七月份到十二月份,衬衫的销售量是怎样变化的?
23.下面是甲、乙两座城市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23.5 24 22.2 18.7 15.4 13 11.6 13.2 15.6 20.9 23.3 24.3
乙 ﹣4.3 ﹣1.9 5.1 13.6 20 24.2 25.9 24.6 19.6 12.7 4.3 ﹣2.8
(1)完成两座城市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这两座城市平均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3)从总体上看,两座城市月平均气温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24.王老师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参加每年一届的5千米环城长跑运动。下面是他近5年参赛时的成绩统计图。
(1)分别计算出王老师在这5年长跑的速度,并填写在下表中。(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速度(米/分)
(2)将上表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在上图中画出来。
(3)王老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的长跑成绩呈上升趋势?
(4)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写一写。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李老师离家的距离变化情况,对四幅图进行分析比较即可。
【详解】(1)从家出发到途中遇到家长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2)途中遇到家长停下来交谈了一会儿,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3)途中停留后到超市,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4)在超市买东西,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5)从超市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只有选项A符合这一变化。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懂图意,再根据图意进行分析、判断。
2.C
【分析】通过观察折线图可知,竖轴表示离家距离,横轴表示时间。根据折线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增长,判断爸爸和小明离家距离的远近变化。
【详解】小明用图来表示应是小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同小红玩时的距离固定,然后再离家变近;
爸爸用图来表示应是爸爸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看小明同小红玩时的距离固定,然后再离家变远。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一个信息题目,主要利用图象信息找到所需要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这些关系即可确定图象。
3.E
【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和变化趋势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统计图可知,它们都行驶了18千米到达目的地,故A是正确的;
甲行驶了0.5小时,在途中停下,一直到1小时,因此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故B是正确的;
甲行驶了0.5小时,乙才出发,因此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故C是正确的;
根据统计图,很明显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D是正确的;
甲行驶了2.5小时到达目的地,乙用了2-0.5=1.5小时到达目的地,因此E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E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复式折线图的认识,关键在于仔细读图,明白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4.A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此题中的变化是以时间的变化来描述的,由此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此题的统计图反映的是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该变化是以时间的变化来描述的,即按照年份顺序来排列,所以这十个数据应该按年顺序排列。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5.D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4-10月份利润逐月上升,10-11月份利润下降,11-12月份有所上升,由此解答。
【详解】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此说法是正确;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此说法正确;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此说法是正确的;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熟练解答有关问题。
6.B
【分析】通过图可观察,当门票100元的时候,人数达到了2500人,当门票200元的时候,人数是2000人,当门票300元的时候,人数是1500人,当门票是400元的时候,人数是1000人,当门票是500元的时候,门票是500人,由此即可分析并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当门票价格逐渐上涨,则入场人数逐渐下降。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并能够得到相应信息。
7.(1) 5 24
(2)6
【分析】(1)由图象可知,汽车行驶5小时后,油量突然增加(36-12)升;
(2)由图象可知,加油后汽车又行驶了(11-5)小时,据此计算。
【详解】(1)36-12=24(升)
(2)11-5=6(小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8.(1)1
(2)60
(3)10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甲车在8:00~9:00之间路程没有变化,说明甲车在路上因故障停留了1小时;
(2)9时整乙车行驶的路程是120千米,甲车行驶的路程是60千米,两车相距120千米-60千米=60千米;
(3)出发后大约8:20两车相遇,甲车因故障正在停留,到10:00时两车相距最近。
【详解】(1)9时-8时=1(小时)
(2)120-60=60(千米)
(3)出发以后,10时整,两车相距最近。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等。
9.(1) 50 小明 爸爸
(2)15
(3) 30 1.5
(4)0.83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时间,每格表示5秒,纵轴表示路程,每格表示10米,实线表示爸爸游泳情况,虚线表示小明游泳情况。折线的起点可以看出出发的时间,折线的末端可以看出到达的时间和路程。折线越陡表示速度越快,越缓表示速度越慢。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求出平均每秒游多少米。
(1)
观察实线和虚线的末端,可知爸爸和小明都游了50米;观察实线和虚线的起点,可知爸爸是10秒出发,小明是0秒出发,所以小明先出发;观察折线的末端,爸爸70秒到达,小明75秒到达,所以爸爸先到达。
(2)
爸爸10秒出发,70秒到达,用时:70-10=60(秒)
小明0秒出发,75秒到达,用时75秒;
小明所用时间比爸爸多:75-60=15(秒)
(3)
虚线在0到30米时比较陡,30秒以后变缓,所以小明游到30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速度为:30÷20=1.5(米)。
(4)
70-10=60(秒)
50÷60≈0.83(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关键是看懂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进而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10.(1) 12 30
(2) 10:30 30分钟
(3) 11:30 13:20
【分析】(1)观察统计图,折线第一个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到达的时间;所对的距离就是最远的距离;
(2)找出第一条水平线,找出开始第一次开始休息的时间,再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时间,求出休息时间;
(3)观察统计图,找出第一次离家距离25千米和第二次离家25千米的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1)12时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离家30千米;
(2)11时-10时30分=30(分钟)
他10:30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30分钟时间;
(3)他大概11:30时或13:20时离家约25千米。
【点睛】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问题。
11.(1) 2015 750
(2) 2700 1500
(3)2014到2015
【分析】(1)分别计算出每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相差人数,再比较即可;
(2)估算合理即可,例如甲校前一年增加了700人,可以估算2016年也增加700人,乙校每年增加250人,则估算2016年也增加250人。
(3)分别计算甲校每年比前一年增加的数量,再比较即可。
【详解】(1)2012年:600-500=100(人)
2013年:1000-750=250(人)
2014年:1300-1000=300(人)
2015年:2000-1250=750(人)
100<250<300<750
2015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750人。
(2)2000-1300=700(人)
2000+700=2700(人)
1250-1000=250(人)
1250+250=1500(人)
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大约有2700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1500人。
(3)1000-600=400(人)
1300-1000=300(人)
2000-1300=700(人)
300<400<700
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2014到2015年之间上升最多。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1) 4 2
(2) 下降 上升 乙
(3)57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同一月份数据越接近,说明甲、乙两种品牌销量差越小,用较大值减去较小值即可;
(2)由图可知,实线表示甲冰箱的销量,虚线表示乙冰箱的销量,观察两种冰箱销量的走势图即可判断其变化趋势,进而确定应该购进的冰箱品牌;
(3)用甲冰箱5个月的销售总量除以5即可。
【详解】(1)53-51=2(台)
4月份两种品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此时相差2台。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上升趋势,如果老板打算再购进这两种冰箱中的一种,他应该购进乙品牌的冰箱更合适。
(3)(65+60+57+53+50)÷5
=285÷5
=57(台)
甲品牌冰箱1—5月平均每月销售57台。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据此选择。
【详解】为了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4.√
【详解】成绩的变化是增减的变化,因此选择折线统计图,而题目比较的是两个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因此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好.因此本题正确.
15.√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不同数值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和两者之间的对比情况。
【详解】甲、乙两人某学期各个单元测试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6.×
【详解】每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优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各个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各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各个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此判断即可.
17.×
【详解】本题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如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见详解
【分析】(1)虚线表示中国,实线表示韩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找点再描出两条折线即可;
(2)根据统计图中的折线结合其中的数据判断哪届得到的金牌最多即可;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判断哪一届金牌数相差最少,哪一届相差最多;
(4)根据我国金牌数量分析这几届中国队的表现即可。
【详解】(1)如图:
(2)答:中国第11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韩国第14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3)答:第10届相差最少,第11届相差最多。
(4)答:第11届金牌数量达到新高,后面几届逐步平缓,且逐步呈现上升趋势。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与综合分析应用。
19.(1)2
(2)20
(3)8
(4)早晚气温较低,中午和下午气温较高,猜想大约是春天或秋天。
【详解】(1)沈丽红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16+19+22+23+19)÷5
=99÷5
≈20(℃)
这一天的平均温度大约是20℃。
(3)这一天的气温8时最低。
(4)早晚气温较低,中午和下午气温较高,猜想大约是春天或秋天。
20.(1)见详解
(2)491台
(3)7.5万元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把下半年销售的空调的数量相加的和除以6,就是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空调的数量;
(3)把四季度销售的冰箱台数相加的和,再乘100,即可解答。
【详解】(1)
(2)(450+750+550+350+250+596)÷6
=(1200+550+350+250+596)÷6
=(1750+350+250+596)÷6
=(2100+250+596)÷6
=(2350+596)÷6
=2946÷6
=491(台)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空调491台。
(3)(300+250+200)×100
=(550+200)×100
=750×100
=75000(元)
75000元=7.5万元。
答:星星电器城2019年第四季度销售冰箱共获利7.5万元。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图的绘制,并且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1.(1)见详解
(2)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种饮料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而乙种饮料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可以多购进乙种饮料。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绘制折线统计图即可;
(2)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种饮料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而乙种饮料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可以多购进乙种饮料;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如下:
(2)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种饮料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而乙种饮料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可以多购进乙种饮料。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1)七;十
(2)一直在下降
【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知几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大,几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小;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七月份到十二月份,衬衫的销售量是怎样变化的。
【详解】(1)由统计图可知,
七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大,十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小;
(2)由统计图可知,七月份到十二月份,衬衫的销售量是一直在下降。
【点睛】此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由问题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到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23.(1)见详解
(2)甲城市2-7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乙城市1-7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
(3)甲城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时,乙城市月平均气温最低。(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2)(3)观察统计图中的折线变化趋势完成作答。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甲城市2-7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乙城市1-7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7-12月的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
(3)甲城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时,乙城市月平均气温最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关键是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4.(1)178.6;200;277.8;178.6;138.9
(2)见详解
(3)2018年到2020年
(4)见详解
【分析】
(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王老师在这5年长跑的速度,并填入表格。
(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先在图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3)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出王老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的长跑成绩呈上升趋势。
(4)结合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发现,合理即可。
【详解】(1)5千米=5000米
5000÷28≈178.6(米/分)
5000÷25=200(米/分)
5000÷18≈277.8(米/分)
5000÷28≈178.6(米/分)
5000÷36≈138.9(米/分)
如下表: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速度(米/分) 178.6 200 277.8 178.6 138.9
(2)如图:
(3)王老师从2018年到2020年的长跑成绩呈上升趋势。
(4)王老师5千米长跑速度最快的是2020年。(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