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蜡烛
名校讲坛
1.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
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作者当时以随军记者的身份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课文
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2.主题解说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像母亲一样埋葬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并把
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坟头的故事,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敬
爱之情,赞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3.难点攻克
课文以写人为主,为什么却以“蜡烛”为题?
提示一:课文以“蜡烛”为题目,是因为“蜡烛”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的前后情节衔接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提示二:课文以“蜡烛”为题目,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物寓意的写法,因为这不是普通的蜡烛,是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这里的“蜡烛”被赋予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深情厚谊,象征着胜利和希望。
拓展延伸
描写蜡烛的诗词名句及象征意义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
②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思乡思亲)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久别重逢的喜悦)
④站得不正,必然泪多命短。(正直无私)
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奉献精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拂晓( ) 地窖( ) 瓦砾( ) 匍匐( ) 腋窝( )
偷xí( ) píng( )障 jū( )躬 肃mù( ) 颤wēi(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她已经精疲力竭(有气无力)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B.毒胶囊、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告诉人们,我们需要名副其实(名不副实)的产品质量。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名垂千古)。
D.红军的偷袭企图(打算)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
3. (株洲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4.说说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
那样永垂不朽。
5.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
(2)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
(3)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
(4)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那红军说。( )
6.班上开展以“战争”为话题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1)观察右边一幅漫画,请你说说漫画的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军民合作歼灭敌人
(2)请你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战争的理解。
战争是恐怖的地震,撕裂了幸福的家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是可怕的风暴,摧毁了快乐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争是可怕的,我们都期待着和平,如果要设计“爱是幸福,恨是灾难”这样一个栏目,请你为这个栏目拟写一段导读文字。
杀光一个村子
周海亮
冰天雪地里,无辜的村民被驱赶到一个天然的椭圆形的大坑面前。
我们在村子里的干草堆里发现了这些。上士用脚尖指指摆在面前的一排手榴弹,毫无疑
问,村子里混有游击队员。
没有人说话,三四十个村民弓着腰,深低着头,微微颤抖着身体,眼睛瞅着脚尖。谁是
游击队员?现在就站出来。上士说,否则的话,我们将会杀光整个村子。
上士给他们三分钟时间。机关枪早已准备好,黑洞洞的枪口指着排成一排的人们。村民
们战战兢兢,妇人护着自己的孩子,男人护着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四周一片死寂,有乌鸦从
树梢上猛然弹起。
一分钟过去,上士将烟吸得噗噗响。
两分钟过去,上士甩掉烟蒂,用脚狠狠地搓了两下。
三分钟过去,上士将一只手,慢慢举过头顶。
慢着!一个男孩突然站起来,我是游击队员!
他只有十六七岁吧?他又矮又瘦,肚腹深凹进去,根根肋骨清晰可见。他的脸上写满了
稚气与恐惧,他的眼睛睁得很大。
你是游击队员?上士愣了愣。
我是游击队员!男孩说。他伸出手,掌间满是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厚厚的茧子。这是枪托
磨出来的!男孩展示着他的茧子,我是村子里唯一的游击队员。
上士笑了。我知道你不是游击队员,我知道你在撒谎。上士说对不住了,既然没有人站
出来,我只能将你们全部杀死。机关枪响起来了。哒哒哒哒哒,每一颗子弹都像行动敏捷的
鬼。村民们如同被砍伐的高粱般齐刷刷倒下。没有人呼喊。没有人惨叫。没有人求饶。甚至,
没有人吭声。他们静悄悄地死去。然而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睁着的。
夜里,有怒气冲冲的士兵找到了上士。
为什么要杀死他们?士兵瞪着血红的眼睛,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这样做。
上士笑笑,点燃一根香烟。我们明明找到了游击队员。士兵说,我们完全可以只杀掉那
个男孩。
可是他不是游击队员。上士说。
你肯定?
当然。上士说,因为根本就没有游击队员——那些手榴弹,是我们偷偷放进去的。
我们?偷偷放进去的?
因为我们得杀死他们……因为他们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东西……两天前我们在村外悄
悄处死了十多个俘虏。我们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吃,我们只能够杀掉他们……可是后来我
知道,在杀死俘虏的时候,有村民目睹了这一切……你知道,枪杀俘虏,得上军事法庭……
我只能做做样子给你们看,游击队,是我的借口……我知道他们没有过错,可是为了我们的
士兵,为了我们的战争,为了我们的祖国……杀光一个村子,我们必须这么做。
但其实,村子里还是有人幸存。他被老人推进死尸堆,然后,老人用身体压住了他。半
夜里他爬出那个大坑,一路往东,一直到达一个安全的小镇。
他是那个男孩,他不是游击队员。可是半年以后,他还是加入了游击队。他们有枪,有
炮,有手榴弹,有不可违抗的军规。男孩慢慢成为一个头目,他两手使枪,百发百中。
据说,他加入游击队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攻陷那个国家,然后,杀光一个村子。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联系全文,说说鬼子们“杀光一个村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9.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村民们如同被砍伐的高粱般齐刷刷倒下。
文中的男孩原本并不是游击队员,可他为什么承认自己是游击队员?他为什么后来又加
入了游击队?
【参考答案】
fú jiào lì pú fú yè 袭 屏 鞠 穆 巍
2.B(解析:B项“名副其实”和“名不副实”是反义词,不能替换,其余三项均为同义词,
可以替换。)
3.D(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可删去“和质量”;B项表意不清,可改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C项缺少主语,可删去“使”。)
4.这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5.(1)环境描写(2)动作描写(3)肖像描写(4)语言描写
6.(1)只要军民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持抗战,即使条件艰苦,武器装备落后,也能打败侵略者。(2)战争是无情的大火吞噬了美好的一切(3)例: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彼此热爱着的亲人。我们的心灵应该洋溢着暖暖的春意,我们的脸上应该折射出人生的甜蜜。记住——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7.为了掩盖他们枪杀俘虏的无耻罪行。
8.(景物)环境描写。渲染一种沉寂、悲惨的氛围。
9.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民被鬼子枪杀时的惨象,揭示出鬼子的残暴罪行,
表达了作者对鬼子法西斯行径的痛恨之情。
10.他承认自己是游击队员是为了保护乡亲们不受鬼子的杀戮。他加入游击队是为了替乡亲们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