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桥之美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桥之美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8 20: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桥之美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吴冠中(1919-2010),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长城》等。
2.主题解说
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引领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的新的灵性与生命力,告诉我们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不同的形式作用,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3.重点突破
作者吴冠中是一位画家,那么在他眼中桥的美体现在哪里呢?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呢?
提示一: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合、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提示二:作者主要举了乌镇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山区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与小径尽头的小桥、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直线桥、鹊桥来说明桥之美。
难点攻克
课文是怎样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
提示:文中先点明画家眼里的桥美在何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后举了四个具体的例子:乌镇苇丛间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的风雨桥。最后总结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口吻( ) 媒介( ) 煞风景( ) 颐和园( )
点缀( ) 摄影( ) 孕育( ) 前瞻后顾(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B.每过环形的山谷,东张西望,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
C.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D.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3.(包头中考)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包头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不仅是生产钢铁的钢城,也是使人心旷神怡的树城、花城。
B.“神舟”回归地,煤海书法城--如今内蒙的中西部,也与科技文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高大连绵的胡杨林,纵横起伏的大沙漠,构成了阿拉善盟独特的自然景观。
D.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
(2)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 )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将序号写下来。
①“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②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
③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
④桥,那么美。
⑤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
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的特点,以“路是什么”为开头,写一段话。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了一座桥。
仿句:路是什么?
7.下面是某班“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改变字词的前提下,调整下联的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
调整后的下联:
(2)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的桥,给多少文人画士带来无尽的遐思。请搜集有关桥的诗歌、俗语写出两句。
(3)延伸对桥的认识。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些什么样的桥呢?
根据上文,将下面文段补写完整。
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桥;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_____________,带着我走向知识宝库的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枣庄中考改编)
水乡的桥
陈从周
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藏烟浦,家具画船”一些水乡景色,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分不开的。它点缀了移步换景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
在水道纵横、平畴无际的苏南、浙北地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桥每每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触目皆是。在绿满江南的乡村中,一桥如带,水光山色,片帆轻橹,相映成趣。但在城镇中,桥又是织成水乡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当舟临其境,必有市桥相迎,人经桥下,常于有意无意之中,望见古塔钟楼,与夹岸水阁人家。数篙之后,又忽开朗,渐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这些水乡的桥,因为处于水网地带,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造时都是运用了“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的原则,在结构与外观上往往亦随之而异。例如,在涓涓的水流上,仅需渡人,便点一二块“步石”,或置略高出水面的板梁,小桥枕水,萦洄村居。在一般的河流上,大多架梁式桥,或拱桥,因河流的广狭及行船的多寡,又有一间(拱)、三间(拱)乃至五间(拱)的。上海青浦的放生桥,横跨漕港,是上海地区最大的石拱桥。江南水乡,河流纵横多支,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往往数桥相望,相互“借景”成趣;亦有在桥的平面上加以变化来解决这个矛盾,浙江绍兴宋宝祐四年(公元一二五六年)建的八字桥,因为跨于三条河流的汇合处,根据实际需要,在平面与形式上有似“八”字。为便利行船背纤用的“挽道桥”,多数是较长的,像苏州的宝带桥建于明正统七年至十一年(公元一四四二——一四四六年),为联拱石桥。计孔五十三,其中最高三孔以通巨舟。这类长桥中著名的还有吴江的垂虹桥(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二六年),而于绍兴尤为常见。长桥卧波,若长虹,似宝带,波光桥影,为水乡的绮丽更为增色。
桥的形式以拱桥变化最多,有弧拱、圆拱、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圆拱、尖拱、五边形拱、多边形拱等。青浦普济桥为宋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建造,迄今已快七百年了,古朴低平,共拱券结构,不失为我国桥梁发展中的重要物证。绍兴广宁桥为多边形拱桥,重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雄伟坚挺,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为极好的水上“对景”。在建筑材料方面,不论梁式桥与拱桥,皆以石料为主,不过亦有少数砖木混合结构与木结构的。砖木混合结构桥,去冬在青浦发现一座元代桥梁,名为迎祥桥,可称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它巧妙地运用了石柱木梁及砖桥面,秀劲简洁,宛如近代桥梁。除了桥的本身外,尚有用附属建筑来丰富美化它,苏州横塘古渡的亭桥便是平添一景。宝带桥桥边,还置小塔、石狮,桥堍又建石亭,使修直的桥身起了轻匀的节奏。
水乡的桥是那么丰富多彩,经过了漫长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的考验,到现在还发挥其作用,不论在艺术的造型上,风景的点缀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如今,我国桥梁工作者正从这些宝贵的遗产中,推陈出新,创造着不少既有民族传统,又适合今日功能的新型桥梁。
8.本文主要抓住了水乡的桥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的?
9.文章是按照这样的说明顺序展开的:先谈江南风光与水乡桥的关系
桥与环境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第三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1.语言品析。
(1)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一般的河流上,大多架梁式桥,或拱桥。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点缀了移步换景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参考答案】
wěn méi shā yí zhuì shè yùn zhān
2.B
3.C(解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季的包头”;B项赘余,不解之缘意即“难以分开的缘分”,与“难以分开的”前后重复;D项“能不能”是双面词,与后面的一面不协调,句式杂糅。)
4.(1)打比方(2)列数字
5.④①⑤②③
6.不过是一排石子。石子下藏着一方土,石上就可以供游人行走。把这石子增多。“连接”两个村,或是两座城,那就形成一条路。
7.(1)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2)示例:①只有小桥杨柳外,杏花未肯放春归。——方岳(宋)②船到桥头自然直③桥归桥,路归路。
(3)书本是一座桥 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8.功能与艺术(交通、审美及建筑艺术价值)。
9.“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桥的形式的变化建筑材料和建筑艺术
10.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通过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长桥“长”的特点,通过打比方生动地说明了长桥的艺术美。
11.(1)不能删。“大多”表示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部分是架梁式桥,或拱桥,但并不是全部,如果删去就表示全部都是架梁式桥,或拱桥,不符合实际,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江南水上桥梁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