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碱及其性质课时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碱及其性质课时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10:5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 碱及其性质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生石灰(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定时间会吸水生成Ca(OH)2,Ca(OH)2会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变质为CaCO3。某生石灰样品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部分变质,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g该固体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B.该固体的成分中一定是CaO和Ca(OH)2
C.该固体的成分中-定含有CaCO3
D.若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2.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
液体A 气体B
A NaOH溶液 CO2
B NaOH溶液 O2
C 浓硫酸 H2
D 稀硫酸 NH3
A.A B.B C.C D.D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意外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或实验意外处理 方法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不断搅拌
B 点燃氢气 点燃前先验纯
C 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导管 直接将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导管内
D 氢氧化钠溶液不小心沾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
A.A B.B C.C D.D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2CO3溶液 Na2SO4溶液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 H2 HCl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
C NaCl固体 CaCO3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铁粉 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5.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硝酸铵和水 B.氯化钠和水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生石灰和水
二、选择题
6.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7.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类的溶液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氧化物中一定是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8.下列标志中,应贴在浓硫酸运输车上的是(  )
A. B.
C. D.
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烧碱 D.浓盐酸
10.下列化学变化在反应时吸收热量的是( )
A.生石灰与水 B.镁条与稀盐酸 C.高锰酸钾制氧气 D.酒精燃烧
11.下列对于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错误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预防或处理方法
A 试管中的液体暴沸 立即将试管从酒精灯火焰上移开
B 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 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扑盖
C 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 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D 碱液不慎洒在衣服上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A.A B.B C.C D.D
12.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类别
A 空气、石灰石、干冰 混合物
B 氧气、蒸馏水、二氧化碳 氧化物
C 氮气、水银、黄铜 单质
D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 碱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 CaO B.熟石灰 CaCO3 C.硫酸钠 Na2SO4 D.氯化铜 CuCl2
14.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15.下列有关安全措施得当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B.档案材料着火,用水基灭火器扑灭
C.浓硫酸粘在皮肤上,用稀的碱溶液冲洗
D.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泄漏点
三、综合应用题
16.某兴趣小组同学从媒体上获知,一些不法分子将银耳之类的食品放在密闭空间,用燃烧硫磺产生的二氧化硫熏蒸进行漂白,使得这些食品中残留有一些二氧化硫,小组同学用亚硫酸钠(Na2SO3)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实验中需控制产生二氧化硫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2)B中溶液变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类比二氧化碳的性质,D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
结合上述实验,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证明煤燃烧的产物中既有二氧化碳,也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X溶液是 ,Y溶液是 。
(4)实验中观察C中溶液变成无色,D中出现浑浊,E中溶液褪色,F中无明显现象,同学们对F中溶液的溶质产生了兴趣,进而开启了他们的探究之旅。
【查阅资料】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和硝酸钙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后F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作出猜想】猜想1:只有亚硫酸钠。
猜想2:只有 。
猜想3:既有氢氧化钠,也有亚硫酸钠。
【设计实验】(1)取F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 ,证明溶液中含有亚硫酸钠。
(2)往步骤(1)试管中继续加入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至过量,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猜想3正确。
【反思交流】若将X和Y中溶液互换, (填“能”或“不能”)得出煤的燃烧产物中既有二氧化碳,也有二氧化硫的结论,理由是 。
17.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 。
(2)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3)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
(4)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 ,目的是 。
(5)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
(6) C装置的作用是 。
(7)下图是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反应I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
②反应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是北斗星和司南的结合。
(1)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二者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中“杓”的主要成分是Fe3O4,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3)如图“北斗七星”代表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已知A、C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D可作食品干燥剂,F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肥料。

①写出A的名称: 。
②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C的作用是 。
③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
④写出F的另一种用途: 。若G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则其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
1.AC
2.AD
3.BD
4.BC
5.CD
6.B
7.C
8.A
9.C
10.C
11.D
12.D
13.B
14.C
15.A
16.(1)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稀硫酸滴入的速率
(2)H2O+SO2=H2SO3
(3)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或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 品红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4) 氢氧化钠 变浑浊(或有沉淀生成) 不能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 A中无水CuSO4变蓝色 浑浊(或白色沉淀) D中CuO由黑色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灯 把尾气中有毒的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一氧化碳排放污染空气 水蒸气 吸收二氧化碳 1:1
18.(1)化合
(2)72.4%
(3) 过氧化氢 21%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人工降雨(合理即可)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