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酸碱中和反应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皮肤痛痒,这是蚊虫分泌出的蚁酸所致。下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果要减轻痛痒,你认为应涂抹下表物质中的( )
A B C D
物质 食醋 肥皂水 牛奶 鸡蛋清
pH 2.4----3.0 9.5---10.5 6.3----6.6 7.6---8.0
A.A B.B C.C D.D
2.下列推理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是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CO2和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且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3.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C.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的 D.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4.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A.使用熟石灰制烧碱 B.在蚊虫叮咬处涂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可减轻痛痒
C.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D.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消石灰进行处理
5.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下列对该溶液X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气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常温下,该溶液的pH<7 B.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该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D.该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二、选择题
6.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蚊虫叮咬后可涂牙膏减轻痛痒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西瓜的酸性强于苹果汁 D.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7.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X是稀盐酸
B.c点时,溶液中的K+个数大于Cl-个数
C.b点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加方式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雨水通常呈中性 B.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D.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为硬水
9.下列物质的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0.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C.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实验室利用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量实验数据,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像。下列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C.a 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2.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不变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3.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B.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C.B点时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
D.B点时加入的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14.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调节土壤的,改良酸性土壤
B.调节土壤的,改良碱性土壤
C.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15.分类思想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现有:①水蒸气②石灰水③原油④食盐⑤氢氧化钠⑥液态氧。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A.盐—②④ B.纯净物—①④⑥ C.碱—②⑤ D.混合物—②③④
三、综合应用题
1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在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使用长颈漏斗时应注意 ;不能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
(3)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制取H2S,发生装置可选择 。某同学用上图E、F、G组合收集H2S。其中F装置的作用是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pH传感器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g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实验过程及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一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当pH= 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只有Na2SO4。
(2)浓硫酸常用作O2、CO2等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此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根据图二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利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得图2和图3。
(1)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5”、“10”或“12.5”),图3中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4)若向8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g,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D
2.BC
3.CD
4.AC
5.AD
6.A
7.B
8.A
9.D
10.C
11.D
12.D
13.D
14.A
15.D
16.(1)/
(2) 长颈漏斗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关闭弹簧夹,则生成的气体无法导出,试管内压强变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3) B/C 防倒吸
(4)设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则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17.(1)7
(2) 吸水 物理
(3)放热
(4)设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
x=4%,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18.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溶液变红) 10 e→f,温度逐渐上升,其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答案合理即可);f→g,温度逐渐下降,其原因 是溶液的 然冷却, 是加入冷的稀盐酸起到冷却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10%
解:设的质量为x
x=0.8g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