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海水“晒盐”课时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海水“晒盐”课时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11: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海水“晒盐”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固体R是这两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是NaNO3
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③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 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 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D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 取样后,分别加水
A.A B.B C.C D.D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通过降低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除去甲物质中混入的少量乙物质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
D.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取单质镁和单质铁的混合物样品mg放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50g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测得产生气体0.2g;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静置,过滤,得到ng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固体17.55g。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n-m=3.4g。 B.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C.该实验共消耗12%的NaOH溶液100g D.该混合物样品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为30%
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 A 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2g
③在22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B.无色溶液 B 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4.4g
二、选择题
6.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B.用酚酞试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C.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钙固体
D.用适量的水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7.20℃时,1.5克某物质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属于
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
8.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B.NaCl和Na2CO3都是易溶物质
C.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NaCl 36g
D.若NaCl中混有少量Na2C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时,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质量为90g
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2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饱和
C.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为甲>乙
D.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
11.20℃时,向如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一定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NaCl的溶解度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状态
12.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①一定质量稀盐酸中加入某物质
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③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④敞口放置浓硫酸
A.①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金属铁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B.②图中纵坐标既可以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导电性
C.③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④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升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和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图示正确的是
图示变化信息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5.有3g 白色粉末,溶于10g 热水中冷至室温析出2g 晶体,将析出的2g 晶体再溶于10g热水中,冷至室温则析出1.5g晶体.可知此白色粉末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不能确定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列四项指标,通过过滤可达到 (填字母序号)。
A无异色
B无异味
C澄清透明
D无细菌和病毒
(2)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此时水的作用是 。
(3)如图1分别将2g高锰酸钾加入到A、B两支试管中,A试管中固体全部溶解B试管中固体部分溶解,该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 有关。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
②t1℃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
③将t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17.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
(2)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
A 烧碱 B 食盐 C 硝酸铵 D 生石灰
(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依据曲线图得出三条相关信息:
①在t3℃时,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a物质的质量是 ;
②在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和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通过观察与思考,你还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 (信息中要求包含两种物质)
(4)现有一瓶浓硫酸,标签如图所示.欲将该瓶浓硫酸完全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
1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 淀粉 B 蔗糖 C 面粉 D 高锰酸钾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电解水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若将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进行电解,当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升高到时停止电解,则生成的的质量为 。
(4)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字母序号).
②时,将物质加入到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
③将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此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CD
2.CD
3.AC
4.ABC
5.BD
6.C
7.C
8.B
9.A
10.D
11.B
12.D
13.B
14.C
15.B
16. C 作催化剂 温度 t2 28.6% 乙>甲=丙(或丙=甲<乙)
17. 水 C 60 t2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510
18. BD 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增强水的导电性 5 肥皂水 煮沸 吸附色素和异味 B>C>A 65 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