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B 除去NaC1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鉴别化肥NH4C1和KNO3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从KC1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充分溶解 过滤 洗涤 干燥
A.A B.B C.C D.D
2.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D
3.《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100g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A.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
B.“钾、钙、锌、铁”指的是元素,都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C.杨桃中含有维生素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D.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磷肥
4.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
A.氧化镁 B.二氧化锰 C.碳酸氢铵 D.氧化铜
5.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基本操作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充入氮气——防腐 用天平秤取15.5g食盐 用100mL量筒量取3.5mL水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酱油和醋——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识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进行保鲜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废旧金属回收
D.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7.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金刚石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用于制造钻石
8.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A.NH4H2PO4 B.CO(NH2)2 C.Ca3(PO4)2 D.NH4Cl
9.我们的生活中常伴随着化学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对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4Al+3O2=2Al2O3
B.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锈蚀 3Fe+2O2=Fe3O4
C.氧化钙做食品干燥剂 CaO+H2O=Ca(OH)2
D.碳酸氢铵在烈日下暴晒肥效降低 NH4HCO3=CO2↑+NH3↑+H2O
10.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C.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1.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人类实现了由自然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SO4 B.Ca(NO3)2 C.CO(NH2) 2 D.KH2PO4
12.“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A.K2CO3 B.NH3·H2O C.Ca2(PO4)3 D.KH2PO4
1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天然气 汽水 碘酒 B.复合肥料:尿素 硝酸钾 磷酸氢二铵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 Fe Ca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4.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核能、太阳能、潮汐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海波、沥青、固态的水银都是晶体
C.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都是氮肥 D.甲烷、碳纤维、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人造纤维
B.进入煤矿之前,先做灯火实验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钙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三、综合应用题
16.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铵态氮肥可以在碱性土壤中使用 B.纯碱可以通过海水晒盐的方式获得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D.可以使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2)某化学小组将烧碱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用数字化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 (填字母)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若选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烧碱溶液,曲线可能经过 (填“a”或“b”)点。
(3)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l2、CaCl2和Na2SO4杂质,成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会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其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
②请写出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过滤后所得溶液中除NaCl以外的溶质成分。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4)取20g含杂质的石灰石粉末与40g稀盐酸混合(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5.6g。请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7.秸秆发酵制草木灰,促生态经济双丰收。为测定某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其他物质不含钾元素且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草木灰研碎的目的是 ;向烧杯①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钾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某地水稻出现了倒伏且叶子发黄,农民准备了草木灰和碳酸氢铵,两者 (填“能”或“不能”)混合同时施加。
(3)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4)计算该草木灰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小红家是种粮大户,小红经常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父母解决实际问题。
(1)为了增强小麦的抗寒、抗旱能力,小红建议适当增加________(填字母)化肥的施用量。
A.NH4Cl B.K2 SO4 C.Ca(H2PO4)2
(2)她用pH试纸测得自家土壤浸出液的pH值为5,应该施用 (填物质俗称)来改良土壤。
(3)她还要帮父母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除用到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到如图仪器中的 (填字母),若配制溶液过程中使用的砝码生锈了,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CD
2.BD
3.BC
4.BD
5.BD
6.B
7.C
8.A
9.B
10.C
11.D
12.D
13.A
14.C
15.A
16. C n a 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溶液中除NaC1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合理即可)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8.2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17.(1) 加速碳酸钾的溶解 碱性
(2)不能
(3)KCl
(4)9.75%
解:反应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40g-237.8g=2.2g,设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质量为x
x=6.9g
碳酸钾中钾元素质量为:
草木灰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8.(1)C
(2)熟石灰
(3) AD/DA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