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课时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化学肥料课时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11:0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 化学肥料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我国早期纯碱生产的工艺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B.副产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C.实验中要向食盐水中先通入CO2再通入NH3
D.CO2和NH3等物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2.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再显中国饭碗自信,其中化肥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铵与草木灰二者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B.尿素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C.含侧量为31.5%的硝酸铵化肥样品为纯净物
D.过度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和水体污染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氨气和氧气 闻气味
B 区分蒸馏水和浓食盐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C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鉴别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4.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它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氮肥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D.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可以加速植物光合作用,还能改良酸性土壤
二、选择题
6.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氮肥中含有氮元素,则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氮肥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则化合物中显正价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3(PO4)2 属于复合肥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
C.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钾三种
D.化肥中常含有害物质,施入土壤中可形成土壤污染
8.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A.CO(NH2)2 B.Ca3(PO4)2 C.(NH4)2 SO4 D.KCl
9.俗话说“雷雨发庄稼”。雷雨天,氮气经一系列变化后,转化为农作物所需的肥料,该肥料属于
A.钾肥 B.磷肥 C.复合肥 D.氮肥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纸张逐渐变黑
B.光亮的铁丝放入硝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氮肥含氮元素,含氮元素的物质都可作氮肥
B.铁、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12.“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深埋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C.大量施用农药减少植物虫害
D.研发易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电池属于绿色环保电池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大量使用合成农药消灭病虫害不会污染环境
D.减少燃煤用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
14.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对垃圾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B.使用一次住“卫生筷”和泡沫塑料饭盒
C.综合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D.禁止使用含硫量高的劣质煤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留有残余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复合肥
三、综合应用题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没有标签的黑色粉末,已知是铁粉和碳粉中的各一种。甲、 乙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用化学方法对两瓶药品进行了鉴别,其探究方法如下:
①甲组同学取粉末少量分别加入两只试管,标记 A、B,分别滴加稀盐酸,振荡,观察到 A 试管有气泡冒出,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B试管无明显现象,则 A 试管中加入的黑色 粉末是 。
②乙组同学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其中的一种,也成功将它们鉴别了出来。则乙组同学选取的是 。
A.水 B.食盐水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2)现有一固体混合物 A,其中可能含 Zn、Cu、Na2C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还有一固体混合物 B,其中可能含 NH4NO3、MgCl2、CuSO4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 D 的名称为 。
②溶液 E 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有(写出离子符号) 。
③在混合物 A 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④写出过程②中生成气体 F 的化学方程式 。
⑤在混合物 B 里,上述三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请简述 判断的理由 。
17.(一)物质间的转化
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一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B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
(2)D与E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写一个即可)。
(二)化学工艺流程
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
a.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3Fe2(SO4)3+12NH3 H2O═(NH4)2Fe6(SO4)4(OH)12↓(铵黄铁钒晶体)+5(NH4)2SO4
(3)步骤①酸浸加入物质X应选用 。
A.盐酸 B.硫酸 C.氨水 D.氢氧化钠
(4)步骤①酸浸时,请写出一个生成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任写一个)。
(5)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 。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请写出影响氧化率的变化规律 。
(6)步骤③中操作Y的名称是 ,最后回收得到的副产品(NH4)2SO4有什么用途 (写一点)。
18.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该方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②;
(1)在反应①、②的五种生成物质中,可回收利用当作化学肥料的是 (填化学式)。
(2)在反应①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向烧杯中加入15g上述纯碱样品,加100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盐酸滴加到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填A、B、C之一)。
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③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B点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
参考答案:
1.AD
2.AC
3.BD
4.CD
5.BD
6.A
7.D
8.D
9.D
10.C
11.D
12.D
13.C
14.B
15.C
16.(1) 铁粉/ C
(2) 氢气 碳酸钠/ 混合物 B 与氢氧化钠生成的是白色沉淀,而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
17. H2SO4
B
将硫酸亚铁转化为硫酸铁 温度越高,pH越小,氧化率越高 过滤 作氮肥
18. NH4Cl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二者易发生中和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B Na2CO3、NaCl 210.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