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3.2工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3.2工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09:23:33

文档简介

3.2工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蚌埠期末)让摩天大楼里机器响动起来的“工业上楼”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逐渐兴起。“工业上楼”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满足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一体化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以“工业上楼”方式发展的工厂是(  )
A.化工厂 B.钢铁厂 C.造船厂 D.制药厂
2.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较多“工业上楼”现象的是(  )
A.大庆 B.拉萨 C.深圳 D.大同
3.“工业上楼”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缓解用地压力 B.净化区域空气
C.减少能源消 D.降低原料成本
(2021高一下·大荔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是(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
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
5.下列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
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
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
6.“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给工业企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工业上楼”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整经济结构 B.减少能源消耗
C.缓解土地紧张 D.改善园区环境
(2)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  )
A.化学纤维 B.乳品加工 C.智能装备 D.五金制品
7.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讲究,浙江南浔(下图)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集散中心和实木地板产销基地。近年来影响木地板生产的原料、劳动力等因素越来越不利,南浔反而造出一个个木地板知名品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浔木地板产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2)南浔木业能缔造出一个个木地板知名品牌的原因是(  )
A.成本上升 B.产业升级 C.效益提高 D.集群优势
8.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多,是中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所产汽车除销往全国外,还热销东盟市场。2017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柳汽五菱合作)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建厂,主要生产柳汽五菱旗下成熟的MPV汽车及其他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在广西柳州设立整车生产的原因是(  )
A.产业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广阔 D.信息通达
(2)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在印尼建厂、产品热销东盟市场的区位条件是(  )
①靠近东盟诸国②政策优惠
③消费市场④原材料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下图是东莞市规划建设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置示意图,园区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目前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即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和新能源产业。2018年,华为终端总部基地正式从深圳搬迁至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深圳相比,华为终端总部迁址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价格低 B.能源丰富
C.原料充足 D.水陆交通便利
(2)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相对于东莞其它区域的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充足 B.工业基础雄厚
C.环境优美 D.水源丰富
10.福建晋江市是著名的侨乡,“十户人家九户侨”,海外乡亲有200多万人。20世纪80年代末,晋江市以“家庭联产、手工作坊”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21世纪初,又向“品牌之都”迈进。经过不断发展,晋江市已成为全国经济十强县(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末,晋江市以“家庭联产”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当地剩余劳动力
B.开发闲置土地
C.利用闲散资金和侨资
D.优化产业结构
(2)晋江市向“品牌之都”发展体现了当地企业( )
A.经营理念转变 B.生产规模扩大
C.生产技术进步 D.产品种类增加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下图为欧洲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甲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
(2)分析乙功能区分布的特征和原因。
(3)指出工业区的位置并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
12.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
  接近市场 接近供应商 国际机场 国内机场 接近海港 接近首都 良好的道路网 通往首都的铁路 舒适的生活环境 文化娱乐设施 地区财政资助 大学支持 愉快的工作环境
基本     ★       ★   ★       ★
重要 ★         ★   ★       ★  
次要   ★   ★           ★ ★    
无关         ★                
(1)科学园和技术城为新兴工业区。据表说明该类工业区的交通运输特点。
(2)指出影响新兴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简述技术城的产业特点。
(3)列举科学园区和技术城实现经济增长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1.分析材料可知、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其特点应该是货物质量较轻、占地小、环境污染小、容易楼上楼下搬运的工业。制药厂最符合此特点,D正确;化工厂、钢铁厂、造船厂产品质量大、占地广、易产生污染,在楼上生产不方便,排除A、B、C。故答案为:D。
2.分析材料可知:“工业上楼”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上楼”工业企业在垂直空间发属,这主要是当地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导致的。四地区对比,深圳市科技、经济最发达,地价高昂,最适合“工业上楼”。故答案为:C。
3.“工业上楼”的工业企业在垂直空间发展,可以缓解用地压力,对净化空气、降低能耗和原料成本影响不大, 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4.A
5.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效应。
1.工业分散的区位选择规律
工业区位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选择在发达地区,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工业生产环节的一般分散规律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对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新产品竞争力,加大品牌力度。
4.图中①是工业联系促进了工业集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A正确;技术水平高的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B错;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是分散的关系,C错;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是分散关系,D错。故答案为:A。
5.图中②是工业集聚往往促进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可以自发形成,也可由政府规划建设形成,A错;③是工业地域继续扩大,会形成工业城市,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复杂、密切,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B错;④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分散关系,而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C正确;工业分散促进了工业地域间的联系⑤,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联系了不同的工业地域,D错。故答案为:C。
6.【答案】(1)B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花园式工厂”占用土地面积较广,“工业上楼”则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这种模式转变反映出当地土地供应日趋紧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紧张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而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的“工业上楼”可以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园区环境、有效缓解土地供应紧张的现状,ACD错。会增加能源消耗,B正确。故答案为:B。(2)工业楼宇是一种更加集约的工业土地利用类型,但由于楼层高度限制,一般布局污染少、利润高、原材料体积小的工业。智能装备污染少、利润高、体积小,适宜入驻高层工业楼宇,C正确。化学纤维污染大,不适宜布局在工业楼宇中,A错。乳品加工程序复杂,配套建设占地广,不适合布局高层工业楼宇。B错。五金制品噪音大,重量大,不适宜布局在楼上,D错。故答案为:C。
【点评】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给工业企业。
7.【答案】(1)A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木地板产业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对木地板的市场需求量增大,A正确。交通、政策、劳动力等因素不是木地板产业兴起的主导因素,B、C、D错误。故答案为:A。(2)南浔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集散中心和实木地板产销基地,这为其缔造出一个个木地板知名品牌提供了产业基础,从胶合板到木地板,体现了产业升级过程,B正确。成本上升,对于形成知名品牌不利,A错误。效益提升和集群优势不是形成知名品牌的原因。故答案为:B。
【点评】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
8.【答案】(1)A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文字材料可知,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多,因此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相关的配套产业,并结合题干的“整车生产”故从生产角度思考,A对。交通因素材料没有提及,B错。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品牌汽车选址在其他地方销售市场也广阔,故C错。信息通达度相对来说对该整车生产选址于柳州影响不是特别大,D错。故正确答案为A。(2)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柳州距离东盟较近,地理位置优越,①对;材料中没有提到政策优惠,②排除;汽车工业不是原料导向型工业而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在印尼建厂的主要目的是抢占东盟市场,③对而④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导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工业部
门类型 主导区
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
择原则
原料
导向型
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
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导向型
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导向型
工业 廉价劳
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
导向型
工业 知识和
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
9.【答案】(1)A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东莞和深圳比较,东莞的土地价格更低,A正确。华为终端总部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能源、原料影响不大,BC错误。深圳和东莞比较,深圳的交通更发达,D错误。故答案为:A。 (2)根据材料“园区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可知,松山湖环境优美,C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劳动力是否充足,并且科技园主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劳动力因素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科技产业园中四大产业集群未体现其工业基础雄厚的特征,该地高新产业基础较差,B错误,水资源特征对高新科技产业影响较小,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0.【答案】(1)C
(2)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利用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和开发闲置土地不需要“家庭联产”;“家庭联产”本身与产业结构没有关系;晋江市以“家庭联产”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家庭闲散资金和引进海外侨亲的资金。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创建品牌不是靠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技术进步就能做到的;产品种类增加与创建品牌无关;发展“品牌之都”则是经营理念的转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1.【答案】(1)西南风的上风向;近河流,环境优美;近干线公路,交通便捷。
(2)市中心以及交通干道交汇处及沿线。原因:距离市中心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
(3)东北方向。原因:位于西南风的下方向,对市区污染小。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功能区为住宅区,根据材料该地盛行西南风,甲位于城市的上风向,距离河流和湖泊较近环境优美;靠近干线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便宜。
(2)读图可知,乙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为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应为商业区;商业区分布在市中心以及交通干道沿线和交汇处;市中心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3)工业活动可能带来大气、水体污染,图示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东北方向,根据材料该地盛行西南风,工业区位于东北方向,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减少工业活动对城市的大气污染。
【点评】工业布局应坚持的四字方针——“风”“水”“宝”“地”
(1)“风”:应注意风向条件,保证有污染的废气不吹向居民区。除了上述环境因素提到的风向与工业布局关系外,还要使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应注意河流流向,保证有污染的废水不流向居民区。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及对水质要求高的工厂应分布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宝”:有好的经济效益。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接近科研中心,靠近交通线,便于进行生产协作,便于工人上下班等。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
(4)“地”:距离城市的远近、地形、环境、交通条件等。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12.【答案】(1)依赖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航空;连接首都的良好的陆上道路网;原料和产品的运量小,海运条件不重要
(2)知识和技术。特点:产品更新速度快,研发费用占的比重大,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
(3)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第(1)题,分析表格可知,该工业区发展的基本因素为国际机场、良好的道路网、舒适的生活环境、愉快的工作环境。可见该工业区对国际航空依赖性强,要求有便利发达的路网,对海运没有需求。第(2)题,分析图示可知,工业区有尖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比例大,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知识和技术是其主导因素;技术城的产业特点可从产品更新速度、研发费用、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第(3)题,科技创新催生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即可实现经济的增长。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成本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远大于产品重量的行业(如炼铁),或原料不易运输且容易变质的行业(如水果、蔬菜、水产等加工工业),区位尽量靠近原料产地。 (2) 能源导向。某些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能源费用占很大比重的行业(如电解铝),区位尽量靠近廉价的能源产地。 (3) 市场导向。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如硫酸),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工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 (4) 劳动力导向。需占用大量劳动力并在产品成本中工资占较大份额的行业(如采矿、缝纫等),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选择在劳动力资源充裕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发展。 (5) 技术导向。有些高技术工业,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对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1 / 13.2工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蚌埠期末)让摩天大楼里机器响动起来的“工业上楼”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逐渐兴起。“工业上楼”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满足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一体化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以“工业上楼”方式发展的工厂是(  )
A.化工厂 B.钢铁厂 C.造船厂 D.制药厂
2.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较多“工业上楼”现象的是(  )
A.大庆 B.拉萨 C.深圳 D.大同
3.“工业上楼”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缓解用地压力 B.净化区域空气
C.减少能源消 D.降低原料成本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1.分析材料可知、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其特点应该是货物质量较轻、占地小、环境污染小、容易楼上楼下搬运的工业。制药厂最符合此特点,D正确;化工厂、钢铁厂、造船厂产品质量大、占地广、易产生污染,在楼上生产不方便,排除A、B、C。故答案为:D。
2.分析材料可知:“工业上楼”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上楼”工业企业在垂直空间发属,这主要是当地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导致的。四地区对比,深圳市科技、经济最发达,地价高昂,最适合“工业上楼”。故答案为:C。
3.“工业上楼”的工业企业在垂直空间发展,可以缓解用地压力,对净化空气、降低能耗和原料成本影响不大, 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下·大荔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是(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
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
5.下列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
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
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
【答案】4.A
5.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效应。
1.工业分散的区位选择规律
工业区位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选择在发达地区,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工业生产环节的一般分散规律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对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新产品竞争力,加大品牌力度。
4.图中①是工业联系促进了工业集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A正确;技术水平高的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B错;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是分散的关系,C错;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是分散关系,D错。故答案为:A。
5.图中②是工业集聚往往促进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可以自发形成,也可由政府规划建设形成,A错;③是工业地域继续扩大,会形成工业城市,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复杂、密切,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B错;④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分散关系,而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C正确;工业分散促进了工业地域间的联系⑤,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联系了不同的工业地域,D错。故答案为:C。
6.“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给工业企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工业上楼”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整经济结构 B.减少能源消耗
C.缓解土地紧张 D.改善园区环境
(2)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  )
A.化学纤维 B.乳品加工 C.智能装备 D.五金制品
【答案】(1)B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花园式工厂”占用土地面积较广,“工业上楼”则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这种模式转变反映出当地土地供应日趋紧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紧张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而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的“工业上楼”可以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园区环境、有效缓解土地供应紧张的现状,ACD错。会增加能源消耗,B正确。故答案为:B。(2)工业楼宇是一种更加集约的工业土地利用类型,但由于楼层高度限制,一般布局污染少、利润高、原材料体积小的工业。智能装备污染少、利润高、体积小,适宜入驻高层工业楼宇,C正确。化学纤维污染大,不适宜布局在工业楼宇中,A错。乳品加工程序复杂,配套建设占地广,不适合布局高层工业楼宇。B错。五金制品噪音大,重量大,不适宜布局在楼上,D错。故答案为:C。
【点评】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给工业企业。
7.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讲究,浙江南浔(下图)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集散中心和实木地板产销基地。近年来影响木地板生产的原料、劳动力等因素越来越不利,南浔反而造出一个个木地板知名品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浔木地板产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2)南浔木业能缔造出一个个木地板知名品牌的原因是(  )
A.成本上升 B.产业升级 C.效益提高 D.集群优势
【答案】(1)A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木地板产业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对木地板的市场需求量增大,A正确。交通、政策、劳动力等因素不是木地板产业兴起的主导因素,B、C、D错误。故答案为:A。(2)南浔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集散中心和实木地板产销基地,这为其缔造出一个个木地板知名品牌提供了产业基础,从胶合板到木地板,体现了产业升级过程,B正确。成本上升,对于形成知名品牌不利,A错误。效益提升和集群优势不是形成知名品牌的原因。故答案为:B。
【点评】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
8.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多,是中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所产汽车除销往全国外,还热销东盟市场。2017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柳汽五菱合作)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建厂,主要生产柳汽五菱旗下成熟的MPV汽车及其他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在广西柳州设立整车生产的原因是(  )
A.产业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广阔 D.信息通达
(2)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在印尼建厂、产品热销东盟市场的区位条件是(  )
①靠近东盟诸国②政策优惠
③消费市场④原材料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文字材料可知,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多,因此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相关的配套产业,并结合题干的“整车生产”故从生产角度思考,A对。交通因素材料没有提及,B错。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品牌汽车选址在其他地方销售市场也广阔,故C错。信息通达度相对来说对该整车生产选址于柳州影响不是特别大,D错。故正确答案为A。(2)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柳州距离东盟较近,地理位置优越,①对;材料中没有提到政策优惠,②排除;汽车工业不是原料导向型工业而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在印尼建厂的主要目的是抢占东盟市场,③对而④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导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工业部
门类型 主导区
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
择原则
原料
导向型
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
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导向型
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导向型
工业 廉价劳
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
导向型
工业 知识和
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
9.下图是东莞市规划建设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置示意图,园区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目前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即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和新能源产业。2018年,华为终端总部基地正式从深圳搬迁至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深圳相比,华为终端总部迁址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价格低 B.能源丰富
C.原料充足 D.水陆交通便利
(2)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相对于东莞其它区域的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充足 B.工业基础雄厚
C.环境优美 D.水源丰富
【答案】(1)A
(2)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东莞和深圳比较,东莞的土地价格更低,A正确。华为终端总部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能源、原料影响不大,BC错误。深圳和东莞比较,深圳的交通更发达,D错误。故答案为:A。 (2)根据材料“园区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可知,松山湖环境优美,C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劳动力是否充足,并且科技园主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劳动力因素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科技产业园中四大产业集群未体现其工业基础雄厚的特征,该地高新产业基础较差,B错误,水资源特征对高新科技产业影响较小,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0.福建晋江市是著名的侨乡,“十户人家九户侨”,海外乡亲有200多万人。20世纪80年代末,晋江市以“家庭联产、手工作坊”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21世纪初,又向“品牌之都”迈进。经过不断发展,晋江市已成为全国经济十强县(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末,晋江市以“家庭联产”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当地剩余劳动力
B.开发闲置土地
C.利用闲散资金和侨资
D.优化产业结构
(2)晋江市向“品牌之都”发展体现了当地企业( )
A.经营理念转变 B.生产规模扩大
C.生产技术进步 D.产品种类增加
【答案】(1)C
(2)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利用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和开发闲置土地不需要“家庭联产”;“家庭联产”本身与产业结构没有关系;晋江市以“家庭联产”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家庭闲散资金和引进海外侨亲的资金。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创建品牌不是靠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技术进步就能做到的;产品种类增加与创建品牌无关;发展“品牌之都”则是经营理念的转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下图为欧洲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甲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
(2)分析乙功能区分布的特征和原因。
(3)指出工业区的位置并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西南风的上风向;近河流,环境优美;近干线公路,交通便捷。
(2)市中心以及交通干道交汇处及沿线。原因:距离市中心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
(3)东北方向。原因:位于西南风的下方向,对市区污染小。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功能区为住宅区,根据材料该地盛行西南风,甲位于城市的上风向,距离河流和湖泊较近环境优美;靠近干线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便宜。
(2)读图可知,乙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为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应为商业区;商业区分布在市中心以及交通干道沿线和交汇处;市中心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3)工业活动可能带来大气、水体污染,图示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东北方向,根据材料该地盛行西南风,工业区位于东北方向,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减少工业活动对城市的大气污染。
【点评】工业布局应坚持的四字方针——“风”“水”“宝”“地”
(1)“风”:应注意风向条件,保证有污染的废气不吹向居民区。除了上述环境因素提到的风向与工业布局关系外,还要使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应注意河流流向,保证有污染的废水不流向居民区。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及对水质要求高的工厂应分布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宝”:有好的经济效益。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接近科研中心,靠近交通线,便于进行生产协作,便于工人上下班等。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
(4)“地”:距离城市的远近、地形、环境、交通条件等。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12.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
  接近市场 接近供应商 国际机场 国内机场 接近海港 接近首都 良好的道路网 通往首都的铁路 舒适的生活环境 文化娱乐设施 地区财政资助 大学支持 愉快的工作环境
基本     ★       ★   ★       ★
重要 ★         ★   ★       ★  
次要   ★   ★           ★ ★    
无关         ★                
(1)科学园和技术城为新兴工业区。据表说明该类工业区的交通运输特点。
(2)指出影响新兴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简述技术城的产业特点。
(3)列举科学园区和技术城实现经济增长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依赖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航空;连接首都的良好的陆上道路网;原料和产品的运量小,海运条件不重要
(2)知识和技术。特点:产品更新速度快,研发费用占的比重大,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
(3)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第(1)题,分析表格可知,该工业区发展的基本因素为国际机场、良好的道路网、舒适的生活环境、愉快的工作环境。可见该工业区对国际航空依赖性强,要求有便利发达的路网,对海运没有需求。第(2)题,分析图示可知,工业区有尖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比例大,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知识和技术是其主导因素;技术城的产业特点可从产品更新速度、研发费用、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第(3)题,科技创新催生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即可实现经济的增长。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成本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远大于产品重量的行业(如炼铁),或原料不易运输且容易变质的行业(如水果、蔬菜、水产等加工工业),区位尽量靠近原料产地。 (2) 能源导向。某些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能源费用占很大比重的行业(如电解铝),区位尽量靠近廉价的能源产地。 (3) 市场导向。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如硫酸),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工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 (4) 劳动力导向。需占用大量劳动力并在产品成本中工资占较大份额的行业(如采矿、缝纫等),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选择在劳动力资源充裕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发展。 (5) 技术导向。有些高技术工业,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对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