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3.6摩擦力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3.6摩擦力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11: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6摩擦力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用实验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她已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得出研究结果,她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将小车从高于 H 的地方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B.改变小车的质量,从 H 高处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C.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取代毛巾再进行几次实验
D.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再进行几次实验
2.从1998年开始,冰壶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可以增大冰壶运动的距离。这是因为刷冰后减小了冰壶受到的(  )
A.重力 B.支持力 C.压力 D.摩擦力
3.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车闸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雪橇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雪地滑行时,要减小摩擦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多装一些货物 B.少装一些货物
C.增大拉力 D.减小拉力
5.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以下从物理学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安全气囊在突发事件时弹出,可以减小人的惯性,从而减小伤害
B.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穿皮肤汲取人和动物体内的血液
C.泥鳅体表有一层滑黏的液体,可减小摩擦以利于钻入泥洞
D.鸟类的前肢变为翼,可增大与空气作用力而得以飞翔
6.如右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7.小科在游玩意大利比萨斜塔时买了一个斜塔模型,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对模型塔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及方向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模型塔受到沿塔身向上的摩擦力
8.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写字时手拿不住笔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9.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10.小明学了科学之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  )
A.节约材料 B.增大摩擦 C.便于运输 D.坚固耐用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是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
(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2)对上问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英国科学家   _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   定律。
12.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机旁有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同行,他伸水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   ,在这瞬间,以   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
1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磁铁、线圈等器材自制了一个玩具小车,在粗糙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条形磁体。
(1)当开关S闭合时,发现小车向   方向运动,最终停止。
(2)请讲出一种使小车能运动更远的方法   。
(3)利用本装置,只通过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可以探究的实验有    (可多选)
A.电流有无对电磁铁磁场有无的影响 B.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C.电流方向对电磁场方向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14.魔术师表演了魔术— “神奇的戒指”(如图),魔术的奥秘是:双手拉长穿过戒指的橡皮筋,低处的手中留下一段橡皮筋;保持双手位置不变,低处的手慢慢地放出这段橡皮筋,
橡皮筋在收缩过程中,戒指就从低处慢慢上升,给观众留下了戒指会自动上升的假象。该魔术表演中: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戒指在橡皮筋上静止不会下滑是因为受到了   力的作用。
15.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是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自行车上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自行车的轮胎和脚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
(2)自行车的车把手上的车刹可以看成一个    (填机械名称)。
16.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一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在手指上转动,时长可达4~6分钟。这种陀螺内部装有滚珠轴承,这是为了   ,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   ,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三、实验探究题
17.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成员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见表格).根据    知识,可以知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实验次数 甲 乙 丙
测力计示数/N 2.4 3.1 3.5
(2)分析图中    (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解答题
18.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 100 千克、底边为 40 厘米×50 厘米、高 1米的长方体木块。小明用水平推力 F 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 F 和木块前进的速度 v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 2 甲、乙所示。
(1)木块静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2)在 0~6 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
(3)请在图 2 丙中,将 0~6 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补充完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知道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知道控制不变的量和需要改变的量。
【解答】该实验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车的质量相同、初速度相同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大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冰会部分熔化成水,从而在冰面上形成一层水膜,进而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车闸缓慢行驶。根据“握紧”可知,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雪橇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雪地滑行时,要减小摩擦力,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等不能改变,因此减小压力是最好的方法。由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有它和货物的重力产生,因此少装一些货物是可行的。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惯性和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小,摩擦力越小。
【解答】A. 人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安全气囊弹出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引起的伤害,A错误。
B. 蚊子口器很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贷压强,B正确。
C. 泥鳅表面滑黏的液体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C正确。
D. 翼可以增大与空气的作用面积,空气对翼的作用力使鸟飞翔,D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由于重力作用,因此货物相对皮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货物受到静摩擦力。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皮带向上。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处于静止状态,相对桌面没有运动的趋势,因此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摩擦既可以阻碍物体运动,也可以为物体提供向前运动的动力,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就不能减速,很难停下来,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写字时手拿不住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人在地面上就无法前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用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松的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将火车沿铁轨推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及其方向;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解答】实心球离开手之前,受到重力和手的支持力的作用;实心球离开人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所以球在最高点受到的力是重力和麻擦力;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瓶盖侧面的竖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从而使我们更容易打开瓶盖,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1)远;小
(2)匀速直线
(3)牛顿;牛顿第一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解答;
(2)如果阻力为零,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即始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下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解答】(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2)对上问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3)英国科学家牛顿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12.【答案】静止;飞机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高速运动的飞机驾驶员与子弹一起飞行,子弹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子弹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这也是飞机驾驶员伸手抓到一颗子弹的原因;在这个瞬间,以飞机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若实际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相对于地面,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在运动。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13.【答案】(1)左
(2)变阻器滑片左移;增大电流;换用更强的磁铁;增加线圈匝数;增大电源电压;减小接粗面粗糙程度;减小小车与地面的摩擦等合理答案均可。
(3)A;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1)根据图中电源正负极可知,通电螺线管正面电流方向向上,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a端为N极,b端为S极。小车上磁铁左端为N极,与电磁铁右端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小车将向左运动。
(2)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吸引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为使小车能运动更远的距离,则可通过增大吸引力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故答案为“变阻器滑片左移;增大电流;换用更强的磁铁;增加线圈匝数;增大电源电压;减小接粗面粗糙程度;减小小车与地面的摩擦等”。
(3)只通过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只能控制电路中电流的有无和大小。故答案为AB。
【分析】
①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也叫安培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②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③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等,增大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有增大电流,增加线圈匝数,插入铁芯等。
④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要减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减小压力大小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⑤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可以控制电流的有无,从而探究电流有无对磁场有无的影响;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而探究电流大小对磁场强弱的影响。
14.【答案】形变;摩擦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用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变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会产生摩擦力。
【解答】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戒指在橡皮筋上静止不会下滑,是因为戒指和橡皮筋之间存在着摩擦力。
故答案为:形变;摩擦。
15.【答案】(1)增大摩擦
(2)杠杆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杠杆的应用
【解析】【分析】(1)人们常常需要设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可以增大摩擦力。
(2)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解答】 (1)自行车的轮胎和脚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2) 利用自行车的车把手上的车刹刹车时,车刹会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所以可以看成一个杠杆。
故答案为:(1)增大摩擦;(2)杠杆
16.【答案】减小摩擦;惯性(或动能、机械能)
【知识点】惯性;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2)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一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在手指上转动,时长可达4~6分钟。这种陀螺内部装有滚珠轴承,这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惯性,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故答案为:减小摩擦;惯性(或动能、机械能)
17.【答案】(1)二力平衡
(2)甲、丙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相等,
(2)比较甲、乙两图发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比较甲、丙两图发现: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甲、丙
【分析】(1)利用测力计的示数来反应摩擦力的大小,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要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必须要保证压力大小相同.
18.【答案】(1)解:F=G=100 千克×10 牛/千克=1000 牛
p=F/S=1000 牛/(0.4×0.5 米 2)=5000 帕
(2)0~1 秒和 3~5 秒
(3)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解答】(1)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F=G=100 千克×10 牛/千克=1000 牛;知道底边长度即可求出接触面面积,S=0.4×0.5 米2=0.2m2;知道压力和接触面积即可求出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故答案为:解:F=G=100 千克×10 牛/千克=1000 牛
p=F/S=1000 牛/(0.4×0.5 米2)=5000 帕;
(2)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运动状态;由乙图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可知,物体在0-1s时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3-5s时速度不变,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答案为:0~1 秒和 3~5 秒;
(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受到的推力;而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动摩擦,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1-6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为200N;
故答案为:。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59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8.0(47.5%)
主观题(占比) 31.0(52.5%)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66.7%)
主观题(占比) 6(33.3%)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6(33.3%) 22.0(37.3%)
解答题 1(5.6%) 15.0(25.4%)
实验探究题 1(5.6%) 2.0(3.4%)
单选题 10(55.6%) 20.0(33.9%)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摩擦力的存在 12.0(20.3%) 6,7,8,9,14
2 右手螺旋定则 3.0(5.1%) 13
3 杠杆的应用 2.0(3.4%) 15
4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1.0(18.6%) 2,3,4,5,13
5 平衡力的辨别 3.0(5.1%) 13
6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15.0(25.4%) 18
7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8.0(47.5%) 10,13,15,16,17,18
8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4.0(6.8%) 12
9 机械运动的分类 4.0(6.8%) 12
10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0(3.4%) 5
11 力与运动的关系 21.0(35.6%) 9,12,18
1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0(5.1%) 13
13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11.0(18.6%) 1,11,12
14 惯性 6.0(10.2%) 5,16
15 常见的脊椎动物 2.0(3.4%) 5
16 重力及其方向 2.0(3.4%) 9
17 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3.0(5.1%) 13
18 力的作用效果 4.0(6.8%) 1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