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与植物有关的考察
1.“天上甘露美,回山西瓜甜”,回山西瓜久负盛名。回山西瓜的生殖方式是( )
A.营养生殖 B.有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答案】B
【详解】回山西瓜由种子发育而来,有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子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物质。营养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由母体的一部发育为新的个体,繁殖速度快。故选B。
2.如图所示的猕猴桃,因富含多种维生素,而倍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猕猴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猕猴桃是猕猴桃树的生殖系统
B.根吸收的水分由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C.为了保持猕猴桃的优良品种,常用嫁接法繁殖,这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D.猕猴桃树的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详解】A.猕猴桃属于植物,没有系统,猕猴桃是猕猴桃树的生殖器官,A错误。
B.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B错误。
C.嫁接的优势在于能保持植物优点品性,因此为了保持猕猴桃的优良品种,常用嫁接法,这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C正确。
D.猕猴桃树的绿色见光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3.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
【答案】C
【详解】A.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保卫细胞有细胞壁,A错误。
B.气孔的张开与闭合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有关,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因此保卫细胞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如右图所示,D错误。
故选C。
4.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B.木本植物茎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C.年轮是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D.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答案】A
【详解】A.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A错误。
B.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B正确。
C.年轮是由于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而形成一个个同心环带,C正确。
D.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D正确。
故选A。
5.桃形李有“江南名果”美誉,它是通过嫁接培育而成。下列有关桃形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B.它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果汁中的酸甜物质来自细胞质 D.食用的桃形李是生殖器官
【答案】D
【详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A错误。
B.它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B错误。
C.果汁中的酸甜物质来自液泡,C错误。
D.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因此,食用的桃形李是生殖器官,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中的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分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详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读图可知,甲是树皮、乙是韧皮部、丙是木质部、丁是髓。甲树皮的外侧,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因此,这种植物中的有机物汁液来自韧皮部,即来自于乙。
故选B。
7.水蜜桃皮薄、汁多、味甜深受大家喜爱,如图所示为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和④的结构构成雌蕊 B.图中②和③的结构构成雄蕊
C.水蜜桃食用部分是由图中⑤发育而来 D.图中的⑥受精后将发育成种子
【答案】A
【详解】
A.图中的①是柱头、④是花柱、⑤是子房构成雌蕊,A错误。
B.②是花药、③是花丝构成雄蕊,B正确。
C.蜜桃食用部分是果皮,是由图中⑤子房壁发育而来,C正确。
D.图中的⑥胚珠受精后将发育成种子,D正确。
8.有关下图所示枇杷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B.利用嫁接繁殖优良枇杷品种属于无性生殖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详解】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
B、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嫁接、扦插都属于无性生殖的应用,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所以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错误;
D、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根毛细胞、筛管和表皮细胞中都无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D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B。
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通过 传递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2)某实验小组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同样数量和生长状况的绿藻。培养液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培养液Y缺少含镁的无机盐,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A点绿藻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②在C点,培养液X中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培养液Y中绿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③已知绿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图为绿藻在培养液X中处于30℃环境中的图像,若温度变为25℃,B点将 (“左移”、“不”变或“右移”)
【答案】 食物链 呼吸作用 大于 左移
【详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2)①据图分析,在A点光照强度为0,绿藻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培养液中的净氧量为负值。
②据图分析,在C点,绿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一部分被绿藻的呼吸作用消耗,因此培养液X中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大于培养液Y中的净氧量。
③已知绿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图为绿藻在培养液X中处于30℃环境中的图像,若温度变为25℃,所以绿藻的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则表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的B点会提前到来,即往左移动。
10.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CO2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小室内的CO2浓度恒定)。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 点。
(2)若从6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之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移动到如图位置,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
【答案】 g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使消耗的氧气大于产生的氧气,使小室内压强减小
【详解】(1)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动是由氧气的增减造成的,只在有氧气释放多于消耗的情况下,液滴才会右移。图B中c、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c点开始积累有机物,氧气开始增多,超过g点将开始消耗氧气,所以g点时储存氧气最多。
(2)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因此刻度移动表示是氧气的变化量。6点开始有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使消耗的氧气大于产生的氧气,使小室内压强减小,液滴左移。
11.某蔬菜实验基地,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基本相同的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温度(单位:℃) 16 19 22 25 28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请从体内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2)①研究人员发现,绿色植物在氧气含量不同时,呼吸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蔬菜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植物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蔬菜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②由此可见,保存该蔬菜应 。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5%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3)蔬菜基地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答案】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有氧呼吸 B 单向的,逐级减少的
【详解】(1)蔬菜在暗处理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会消耗蔬菜储存的有机物,但是五组蔬菜所处的温度不同,由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导致呼吸作用的强弱不通过,所以蔬菜减少的之狼也不同。
(2)由图可知,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却在降低,最终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则说明蔬菜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时,不需要氧气的参与;由图可知,在氧浓度为5%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说明呼吸作用最弱,这样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最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3)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的,但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的。
12.潍坊市农业、养殖业都很发达,有许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青州蜜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整枝,依据的是 原理,桃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
(2)临朐山蝎属于 动物门,其体表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
(3)大棚蔬菜能反季节上市,主要克服了哪一非生物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
(4)某校生物探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造成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 ,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
②在bc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
【答案】 顶端优势 雄蕊和雌蕊 节肢动物 有外骨骼 温度 呼吸作用 线粒体 上升
【详解】(1)顶端优势是顶芽发育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发育的现象,形成顶端优势与植物体内含有生长素有关,去掉项芽,顶芽产生并源源不断地向下输送给侧芽的生长素就会减少,由于原来由于接受较多的生长素而一直受到抑制的顶芽,就可以得到生长的机会而长成分枝。桃花是两性花,雄蕊由花药(含有花粉)、花丝;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内有胚珠),雌蕊和雄蕊合称为花蕊,与直接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青州蜜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整枝,依据的是顶端优势原理,桃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雄蕊和雌蕊。
(2)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分节,并且分部;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蝎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临朐山蝎属于节肢动物门,其体表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外骨骼。
(3)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湿度和土壤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等,特别是反季节种菜,主要保证棚内温度的稳定。因此,大棚蔬菜能反季节上市。主要是温度非生物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
(4)图1中表示白天,植物既在进行呼吸作用,又在进行光合作用,分析图2ab段时二氧化碳增加,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同时在bc段二氧化碳明显减少,这一段时植物不仅进行呼吸作用,而且还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了氧气。因此,①造成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线粒体,②在bc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增加。
13.如图为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植物的生殖方式为 ,该植物传粉方式属于 。
(2)受精作用完成之后,受精卵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 ,子房发育成 。
【答案】 有性生殖 异花传粉 胚 种子 果实
【详解】(1)图中植物的生殖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异花传粉。图中有昆虫传粉,表示植物的异花传粉。
(2)受精作用完成之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如图:
。
14.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 。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方(填“上”或“下”)。
【答案】 7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或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上
【详解】(1)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8℃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2毫克;叶在28℃时光照1小时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是3毫克。叶在28℃光照1小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候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毫克。因此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3+2+2═7(毫克)。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3)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9℃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3毫克,叶在27℃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1毫克,表明29℃时的呼吸作用比27℃时的呼吸作用强,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上方。
15.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花生、玉米、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
(1)其中⑤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 ;
(2)一株玉米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 -植株。
【答案】 葫芦藓 器官
【详解】(1)据分类索引结合题意可知,①是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是单子叶植物。
②是花生,也是被子植物,是双子叶植物。
③是雪松,属于裸子植物,有种子,但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着。
④是蕨,属于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
⑤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无根,但有茎、叶的分化。
⑥是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种子,用孢子繁殖。
(2)玉米是植物,其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器官→植株。
16.如图是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据图回答:
(1)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6] 。
(2)菜豆种子含有的营养物质贮藏在[4] 中。
(3)[2]将来发育成幼苗的[A] ;[B]是由种子的[1] 发育而成的;[C]由种子的[3] 直接发育而成。
【答案】 胚 子叶 茎和叶 胚轴 胚根
【详解】(1)菜豆种子由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种皮有保护作用,6胚由2胚芽、3胚根、1胚轴和4子叶组成,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2)4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17.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B是由种子的[ ] 发育成的。
(2)C的名称是 由[ ] 直接发育。
(3)②的名称是 将来发育成[ ] 。
(4)菜豆种子的营养贮藏在[ ] 中,它有 片。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结构[ ] 。
【答案】 种皮 保护胚 ① 胚轴 根 ③ 胚根 胚芽 A 茎和叶 ④ 子叶 2 ⑥ 胚
【详解】(1)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种皮,其作用是保护,B是连结茎和根的部分,由种子的②胚轴发育成的。
(2)C的名称是根由③胚根直接发育。
(3)②的名称是胚芽将来发育成A茎和叶。
(4)菜豆种子的营养贮藏在④子叶中,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有2片子叶,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结构⑥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18.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蚕豆种子的胚由 (填字母)组成。
(2)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 (填字母)。
(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 ,证明玉米种子成分中含有淀粉。
【答案】 ABDE E、J J
【详解】(1)蚕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的胚由组成D胚芽、A胚轴、B胚根和E子叶;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蚕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所以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E和J。
(3)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由于玉米种子的J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如果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会变成蓝色。
19.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 H.Chailakhian 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会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答案】 叶 培养时只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小时的光照 )第一步: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详解】(1) 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实验结果是②③植株都开花,而①④植株均没有开花,则说明植株能够开花与光照时间有关,且感受光照的部位是叶。
(2) 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想让菊花在夏天开花,只需让植株每天接受少于12个小时光照即可。
(3)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植株能够开花是开花激素所致的,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开花激素,设置成对照组即可,首先去除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利用琼脂块人为设置变量即可。因此,设计实验如下: 第一步: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20.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
(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 ;
(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 ;
(4)进行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
(5)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 ;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请答出两条) 。
【答案】 ⑦→①→③→②→⑤→④→⑥ 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淀粉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详解】(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是⑦暗处理一昼夜→①设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③取下叶片→②酒精脱色→⑤滴加碘液→④清水冲洗→⑥观察叶色变化。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⑦→①→③→②→⑤→④→⑥。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所以图②操作有误,改正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3)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A装置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B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肌对照,其变量是二氧化碳。步骤⑥中,a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A叶片的b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B叶片的b,由于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21.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个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有 。
A、Ⅰ叶片中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Ⅰ叶片中覆盖铝箔的部分
C、Ⅱ中白色部分 D、Ⅱ中绿色部分 E、Ⅲ叶片 F、Ⅳ叶片
(3)Ⅳ叶片与 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本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需要水 B.光合作用需要光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答案】 叶绿素 ADF Ⅲ ADF
【详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的是将通过呼吸作用将牵牛花枝条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后移至光下数小时,使其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能溶于酒精,加热能使酒精快速溶解叶绿素,如果将叶片放在酒精中,并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易燃容易引起火灾。因此,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酒精燃烧。
(2)该同学对这株牵牛花进行了光照、叶片脱色、冲洗、滴加碘液等处理。
A.Ⅰ绿叶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B.Ⅰ绿叶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进行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C.Ⅱ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Ⅱ叶片的绿叶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Ⅲ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F.Ⅳ叶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
(3)Ⅲ瓶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Ⅳ瓶中放的是清水,Ⅲ和Ⅳ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4)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三组对照,变量分别是光、叶绿体和二氧化碳,没有温度,因此此实验不能证明A光合作用需要水,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F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2.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持CO2含量一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 处;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 。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毫升。
(3)为防止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
【答案】 左侧 氧气 200 将新鲜绿叶改为经消毒的落叶
【详解】(1)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导致甲中氧气量减少,因此液滴左移。试管内气体发生变化是叶片呼吸作用消耗的O2大于光合作用释放的O2。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1小时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量为总光合作用产生量,等于净光合作用产生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之和即200毫升。
(3)根据设计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应为经消毒的落叶。
23.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试验D中,推测几天以后胚芽鞘将 (选取向左弯曲,向右弯曲,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答案】胚芽鞘尖端 向左弯曲 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生长现象
【详解】(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所以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2)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将切下的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是向左弯曲。
(3)温特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他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变量是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再设置一组: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生长现象。
24.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 A、B 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熟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 48 小时。②……。③讲 A、B 两张叶片至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的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植物置于光照下3-4小时 (2)脱去叶绿素
(3)A叶片加碘后不变蓝,B叶片加碘后变蓝 (4)①温度,②光照强度
【详解】(1)将植物置于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便于后期滴加碘液观察现象。(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现象。(3)由于A叶片所处的环境中CO2已经被石灰水吸收,植物缺少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故滴加碘液后叶片不会变蓝。(4)温度、光照强度以及含水量等都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专题二 与植物有关的考察
1.“天上甘露美,回山西瓜甜”,回山西瓜久负盛名。回山西瓜的生殖方式是( )
A.营养生殖 B.有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2.如图所示的猕猴桃,因富含多种维生素,而倍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猕猴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猕猴桃是猕猴桃树的生殖系统
B.根吸收的水分由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C.为了保持猕猴桃的优良品种,常用嫁接法繁殖,这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D.猕猴桃树的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3.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
4.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B.木本植物茎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C.年轮是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D.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5.桃形李有“江南名果”美誉,它是通过嫁接培育而成。下列有关桃形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B.它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果汁中的酸甜物质来自细胞质 D.食用的桃形李是生殖器官
6.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中的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分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水蜜桃皮薄、汁多、味甜深受大家喜爱,如图所示为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和④的结构构成雌蕊 B.图中②和③的结构构成雄蕊
C.水蜜桃食用部分是由图中⑤发育而来 D.图中的⑥受精后将发育成种子
8.有关下图所示枇杷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B.利用嫁接繁殖优良枇杷品种属于无性生殖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通过 传递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2)某实验小组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同样数量和生长状况的绿藻。培养液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培养液Y缺少含镁的无机盐,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A点绿藻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②在C点,培养液X中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培养液Y中绿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③已知绿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图为绿藻在培养液X中处于30℃环境中的图像,若温度变为25℃,B点将 (“左移”、“不”变或“右移”)
10.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CO2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小室内的CO2浓度恒定)。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 点。
(2)若从6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之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移动到如图位置,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
11.某蔬菜实验基地,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基本相同的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温度(单位:℃) 16 19 22 25 28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请从体内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2)①研究人员发现,绿色植物在氧气含量不同时,呼吸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蔬菜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植物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蔬菜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②由此可见,保存该蔬菜应 。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5%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3)蔬菜基地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12.潍坊市农业、养殖业都很发达,有许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青州蜜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整枝,依据的是 原理,桃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
(2)临朐山蝎属于 动物门,其体表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
(3)大棚蔬菜能反季节上市,主要克服了哪一非生物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
(4)某校生物探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造成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 ,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
②在bc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
13.如图为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植物的生殖方式为 ,该植物传粉方式属于 。
(2)受精作用完成之后,受精卵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 ,子房发育成 。
14.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 。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方(填“上”或“下”)。
15.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花生、玉米、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
(1)其中⑤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 ;
(2)一株玉米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 -植株。
16.如图是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据图回答:
(1)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6] 。
(2)菜豆种子含有的营养物质贮藏在[4] 中。
(3)[2]将来发育成幼苗的[A] ;[B]是由种子的[1] 发育而成的;[C]由种子的[3] 直接发育而成。
17.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B是由种子的[ ] 发育成的。
(2)C的名称是 由[ ] 直接发育。
(3)②的名称是 将来发育成[ ] 。
(4)菜豆种子的营养贮藏在[ ] 中,它有 片。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结构[ ] 。
18.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蚕豆种子的胚由 (填字母)组成。
(2)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 (填字母)。
(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 ,证明玉米种子成分中含有淀粉。
19.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 H.Chailakhian 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会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20.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
(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 ;
(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 ;
(4)进行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
(5)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 ;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请答出两条) 。
21.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个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有 。
A、Ⅰ叶片中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Ⅰ叶片中覆盖铝箔的部分
C、Ⅱ中白色部分 D、Ⅱ中绿色部分 E、Ⅲ叶片 F、Ⅳ叶片
(3)Ⅳ叶片与 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本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需要水 B.光合作用需要光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2.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持CO2含量一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 处;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 。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毫升。
(3)为防止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
23.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试验D中,推测几天以后胚芽鞘将 (选取向左弯曲,向右弯曲,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24.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 A、B 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熟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 48 小时。②……。③讲 A、B 两张叶片至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的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