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2017年末统计,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等减少耕地面积32.04万公顷,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5.95万公顷。下图为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目前我国耕地的现状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中、低等地比重大
C.耕地面积净增加 D.耕地质量提升快
2.下列关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制定法律,坚守耕地红线 B.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C.轮作休耕,大面积开发湿地 D.发展技术,修复耕地污染区
(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山东省是我国传统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下图示意1995~2015年山东省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1997年和2002年粮食产量出现极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农业政策调整 B.气象灾害影响
C.耕地面积减少 D.市场需求变化
4.下列关于山东省粮食生产分析正确的是( )
A.粮食总产与单产成正比 B.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
C.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提高 D.粮食供给整体趋于好转
5.近年来,鲁西地区逐渐成为山东省粮食生产重心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捷
C.生产成本低 D.当地市场需求量大
(2021高二上·通化期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读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
A.地势第三级阶梯 B.东部季风区
C.内流区 D.东部经济地带
7.下列有关精准扶贫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
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
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
D.六盘山区可实施生态移民
(2021高一下·东丽期末)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陆续出现了耕地荒废、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规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让农民在县域内自由地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保护耕地生态 B.保障粮食安全
C.维护粮农积极性 D.增加粮食产量
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意义是( )
A.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B.防止农业对环境的破坏
C.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
10.“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生产工艺 B.提高粮食产量
C.缩小城乡差距 D.加快城镇化发展
11.下图是我国四大地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增加,负值减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C.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加快,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减缓
D.耕地面积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移动
(2)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
B.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退耕还林还牧
C.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开发宜农荒地
D.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蔬菜和花卉面积增加
12. 2020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此外,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
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
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C.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D.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扩大
(2)中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
A.玉米、稻谷库存量大
B.粮食生产向水热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C.产销区距离大,运距远
D.粮食进口多,加大运输压力
(3)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有( )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 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 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 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庞大的采购量提振着全球大豆价格。继从巴西、阿根廷等大量进口大豆之后,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下图为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分布地区示意图。
(1)简析我国将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数量的主要原因。
(2)今后东北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将明显增多,试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将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转移至西北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14.(2022高二上·孝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已经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三: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056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420 442 460
(1)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由材料三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我国耕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且中低等耕地占比大,保证18亩耕地红线不变是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措施之一,此外还需依靠科技提高耕地质量,修复污染土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耕地,推进土地科学开发,复垦、平整工作,以便保护我国耕地安全。
1.A、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A错误;
B、由材料饼状图可知,我国中等地占比最高为52.72%,低等地为17.79%,两者占比超过70%,B正确;
C、 由题意可知,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32.04万公顷 , 增加耕地面积25.95万公顷 , 耕地面积净 净减少,C错误;
D、 耕地质量提升快 ,与题意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2.A、通过立法坚守耕地红线,是我国现阶段维护耕地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A正确;
B、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有利于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B正确;
C、大面积开发湿地,会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
D、 依靠科学技术技术,修复耕地污染区,使污染耕地重新利用,有利于保证我国耕地面积,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3.B
4.D
5.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农业政策的调整,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到粮食的生产面积,但是不会影响到农业的单产,因此A、C、D错误;由图可知,1997年和2002年粮食的总产和单产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最有可能是当年受到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导致粮食减产,B正确。故答案为:B。
4.由图可知,粮食总产和单产有时呈现正相关,有时呈现负相关,A错误;山东省是我国传统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均有种植,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比较多样,B错误;由材料无法得知山东省的人口总数,因此无法计算人均粮食占有量,C错误;由图可知,山东省的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粮食的供给情况整体趋于好转,D正确。故答案为:D。
5.鲁西地区靠近内陆,水资源较为匮乏,A错误;鲁西地区靠近内陆,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B错误;鲁西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价、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低,C正确;山东粮食生产的消费对象为全省乃至全国,不局限于鲁西本地市场,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6.由图可知,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东部经济地带较少,西部内流区较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7.根据我国区域的环境问题,要实现精准扶贫,需要重点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或者发挥区域的优势。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不适宜发展商品粮基地; 罗霄山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该重点防治水土流失; 西藏自治区,海拔高,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差,且降水少,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应该发展畜牧业; 六盘山区,地势起伏大,年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可实施生态移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8.B
9.D
10.C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当前阶段,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养鱼、种树甚至用于建设厂房等非农业活动,导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坚持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保障粮食产量,并非保护耕地生态。
8.当前阶段,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养鱼、种树甚至用于建设厂房等非农业活动,导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坚持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保障粮食产量,并非保护耕地生态,故A错,B正确,维护粮农积极性,需要国家制定优惠政策,该建议不能维护粮农的积极性,故C错,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靠科技,该建议是为了保障粮食产量,故D错。故答案为:B。
9.乡村振兴,可以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不会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故A错,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毁林开荒,向大自然强取耕地,与乡村振兴无关,故B错,乡村振兴不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收入增加,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错,乡村振兴,会导致外出务工的农民减少,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0.农村现代化是指机械化、信息化、网络化,与创新生产工艺无关,故A错,提高粮食产量,主要靠科技投入,故B错,农村现代化后,会导致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缩小城乡差距,故C正确,农村现代化不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城市化无关,故D错。故答案为:C。
11.【答案】(1)D
(2)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地区和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地区都是东部地区,A、B错误。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减缓,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速度加快,C错误。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D正确。(2)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A正确。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开发宜农荒地,而不是退耕还林还牧,B错误。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在减少,开发宜农荒地会使耕地面积增加,C错误。农业结构的调整中,粮食作物、蔬菜和花卉面积不会影响耕地面积变化,D错误。
【点评】我国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地区和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地区都是东部地区,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减缓,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速度加快。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
12.【答案】(1)C
(2)C
(3)D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材料“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粮食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主消费区与主产区相距较远,导致粮食流通成本偏高。(3)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与市场经济不相符,①错;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可以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②对;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不能提高大豆竞争力,降低进口依存度,③错;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承包大户,可以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力,④对。
【点评】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答案】(1)大豆用途广泛,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巨大;我国人多地少,大豆种植面积小,单产低,总产量小,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俄罗斯为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人少地多,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品质好,价格低,具有竞争优势;中俄睦邻交好,政策支持。
(2)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压榨产业原料丰富;我国大豆产量有限,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增加大豆压榨企业数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等。
(3)赞同。理由:西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品质好且产量大;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成本较东部沿海地区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要求提高;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大豆运输也可通过铁路运输,可减少对海运的依赖。或不赞同。理由:我国大豆进口量大,且大豆不易变质,主要通过海运方式运输;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市场距离远;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豆可以做粮食,做饲料,可以榨油,可以做工业加工原料,大豆用途广泛,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巨大;我国平原面积小,我国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0%的人口,我国人多地少,适合大豆种植的土地面积主要在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耕作熟制为一年一熟,单产低,总产量小,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俄罗斯为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人少地多,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品质好,价格低,具有竞争优势;由材料“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庞大的采购量提振着全球大豆价格。继从巴西、阿根廷等大量进口大豆之后,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可知,中俄睦邻交好,政策支持。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压榨产业原料丰富;由材料“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可知,我国大豆产量有限,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增加大豆压榨企业数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等,国家政策支持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开放性试题,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如果赞同理由则可能是西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西北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大豆品质好且产量大;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成本较东部沿海地区低,大豆生产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要求提高;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大豆运输也可通过铁路运输,可减少对海运的依赖,运输成本降低;如果不赞同理由则是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我国大豆进口量大;我国大豆多从巴西、阿根廷等大量进口大豆,且大豆不易变质,主要通过海运方式运输,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地区市场距离远;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移往西北可能带来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加剧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4.【答案】(1)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
(2)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 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
(3)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甲地为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丙为新疆的商品粮基地。与新疆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属于季风区,降水丰富;东北地区河网稠密,发展农业的水源更充足;东北地区为黑土,土壤更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可以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东北地区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更便捷;东北地区接近我国人口稠密区,更接近市场。
(2)读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结合数值可知我国的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呈上升趋势。结合图中信息和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其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
(3)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可知我国目前还存在耕地不足的问题,因此要保护耕地;其次,我国东部为季风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例如水利设施)建设;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还不够领先,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加大粮食储备工作;还可以面向国际,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
1 / 11.3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2017年末统计,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等减少耕地面积32.04万公顷,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5.95万公顷。下图为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目前我国耕地的现状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中、低等地比重大
C.耕地面积净增加 D.耕地质量提升快
2.下列关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制定法律,坚守耕地红线 B.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C.轮作休耕,大面积开发湿地 D.发展技术,修复耕地污染区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我国耕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且中低等耕地占比大,保证18亩耕地红线不变是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措施之一,此外还需依靠科技提高耕地质量,修复污染土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耕地,推进土地科学开发,复垦、平整工作,以便保护我国耕地安全。
1.A、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A错误;
B、由材料饼状图可知,我国中等地占比最高为52.72%,低等地为17.79%,两者占比超过70%,B正确;
C、 由题意可知,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32.04万公顷 , 增加耕地面积25.95万公顷 , 耕地面积净 净减少,C错误;
D、 耕地质量提升快 ,与题意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2.A、通过立法坚守耕地红线,是我国现阶段维护耕地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A正确;
B、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有利于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B正确;
C、大面积开发湿地,会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
D、 依靠科学技术技术,修复耕地污染区,使污染耕地重新利用,有利于保证我国耕地面积,D正确。
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山东省是我国传统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下图示意1995~2015年山东省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1997年和2002年粮食产量出现极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农业政策调整 B.气象灾害影响
C.耕地面积减少 D.市场需求变化
4.下列关于山东省粮食生产分析正确的是( )
A.粮食总产与单产成正比 B.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
C.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提高 D.粮食供给整体趋于好转
5.近年来,鲁西地区逐渐成为山东省粮食生产重心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捷
C.生产成本低 D.当地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3.B
4.D
5.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农业政策的调整,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到粮食的生产面积,但是不会影响到农业的单产,因此A、C、D错误;由图可知,1997年和2002年粮食的总产和单产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最有可能是当年受到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导致粮食减产,B正确。故答案为:B。
4.由图可知,粮食总产和单产有时呈现正相关,有时呈现负相关,A错误;山东省是我国传统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均有种植,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比较多样,B错误;由材料无法得知山东省的人口总数,因此无法计算人均粮食占有量,C错误;由图可知,山东省的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粮食的供给情况整体趋于好转,D正确。故答案为:D。
5.鲁西地区靠近内陆,水资源较为匮乏,A错误;鲁西地区靠近内陆,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B错误;鲁西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价、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低,C正确;山东粮食生产的消费对象为全省乃至全国,不局限于鲁西本地市场,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通化期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读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
A.地势第三级阶梯 B.东部季风区
C.内流区 D.东部经济地带
7.下列有关精准扶贫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
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
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
D.六盘山区可实施生态移民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6.由图可知,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东部经济地带较少,西部内流区较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7.根据我国区域的环境问题,要实现精准扶贫,需要重点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或者发挥区域的优势。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不适宜发展商品粮基地; 罗霄山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该重点防治水土流失; 西藏自治区,海拔高,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差,且降水少,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应该发展畜牧业; 六盘山区,地势起伏大,年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可实施生态移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东丽期末)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陆续出现了耕地荒废、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规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让农民在县域内自由地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保护耕地生态 B.保障粮食安全
C.维护粮农积极性 D.增加粮食产量
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意义是( )
A.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B.防止农业对环境的破坏
C.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
10.“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生产工艺 B.提高粮食产量
C.缩小城乡差距 D.加快城镇化发展
【答案】8.B
9.D
10.C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当前阶段,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养鱼、种树甚至用于建设厂房等非农业活动,导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坚持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保障粮食产量,并非保护耕地生态。
8.当前阶段,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养鱼、种树甚至用于建设厂房等非农业活动,导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坚持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保障粮食产量,并非保护耕地生态,故A错,B正确,维护粮农积极性,需要国家制定优惠政策,该建议不能维护粮农的积极性,故C错,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靠科技,该建议是为了保障粮食产量,故D错。故答案为:B。
9.乡村振兴,可以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不会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故A错,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毁林开荒,向大自然强取耕地,与乡村振兴无关,故B错,乡村振兴不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收入增加,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错,乡村振兴,会导致外出务工的农民减少,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0.农村现代化是指机械化、信息化、网络化,与创新生产工艺无关,故A错,提高粮食产量,主要靠科技投入,故B错,农村现代化后,会导致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缩小城乡差距,故C正确,农村现代化不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城市化无关,故D错。故答案为:C。
11.下图是我国四大地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增加,负值减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C.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加快,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减缓
D.耕地面积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移动
(2)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
B.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退耕还林还牧
C.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开发宜农荒地
D.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因为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蔬菜和花卉面积增加
【答案】(1)D
(2)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地区和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地区都是东部地区,A、B错误。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减缓,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速度加快,C错误。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D正确。(2)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A正确。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开发宜农荒地,而不是退耕还林还牧,B错误。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在减少,开发宜农荒地会使耕地面积增加,C错误。农业结构的调整中,粮食作物、蔬菜和花卉面积不会影响耕地面积变化,D错误。
【点评】我国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地区和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地区都是东部地区,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减缓,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速度加快。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
12. 2020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此外,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
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
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C.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D.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扩大
(2)中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
A.玉米、稻谷库存量大
B.粮食生产向水热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C.产销区距离大,运距远
D.粮食进口多,加大运输压力
(3)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有( )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 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 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 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材料“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粮食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主消费区与主产区相距较远,导致粮食流通成本偏高。(3)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与市场经济不相符,①错;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可以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②对;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不能提高大豆竞争力,降低进口依存度,③错;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承包大户,可以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力,④对。
【点评】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庞大的采购量提振着全球大豆价格。继从巴西、阿根廷等大量进口大豆之后,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下图为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分布地区示意图。
(1)简析我国将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数量的主要原因。
(2)今后东北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将明显增多,试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将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转移至西北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大豆用途广泛,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巨大;我国人多地少,大豆种植面积小,单产低,总产量小,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俄罗斯为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人少地多,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品质好,价格低,具有竞争优势;中俄睦邻交好,政策支持。
(2)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压榨产业原料丰富;我国大豆产量有限,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增加大豆压榨企业数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等。
(3)赞同。理由:西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品质好且产量大;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成本较东部沿海地区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要求提高;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大豆运输也可通过铁路运输,可减少对海运的依赖。或不赞同。理由:我国大豆进口量大,且大豆不易变质,主要通过海运方式运输;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市场距离远;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豆可以做粮食,做饲料,可以榨油,可以做工业加工原料,大豆用途广泛,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巨大;我国平原面积小,我国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0%的人口,我国人多地少,适合大豆种植的土地面积主要在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耕作熟制为一年一熟,单产低,总产量小,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俄罗斯为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人少地多,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品质好,价格低,具有竞争优势;由材料“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庞大的采购量提振着全球大豆价格。继从巴西、阿根廷等大量进口大豆之后,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可知,中俄睦邻交好,政策支持。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压榨产业原料丰富;由材料“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可知,我国大豆产量有限,我国逐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增加大豆压榨企业数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等,国家政策支持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开放性试题,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如果赞同理由则可能是西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西北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大豆品质好且产量大;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成本较东部沿海地区低,大豆生产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要求提高;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大豆运输也可通过铁路运输,可减少对海运的依赖,运输成本降低;如果不赞同理由则是我国大豆压榨需求量是自产量的3倍,我国大豆进口量大;我国大豆多从巴西、阿根廷等大量进口大豆,且大豆不易变质,主要通过海运方式运输,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地区市场距离远;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移往西北可能带来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加剧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4.(2022高二上·孝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已经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三: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056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420 442 460
(1)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由材料三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1)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
(2)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 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
(3)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甲地为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丙为新疆的商品粮基地。与新疆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属于季风区,降水丰富;东北地区河网稠密,发展农业的水源更充足;东北地区为黑土,土壤更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可以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东北地区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更便捷;东北地区接近我国人口稠密区,更接近市场。
(2)读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结合数值可知我国的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呈上升趋势。结合图中信息和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其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
(3)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可知我国目前还存在耕地不足的问题,因此要保护耕地;其次,我国东部为季风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例如水利设施)建设;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还不够领先,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加大粮食储备工作;还可以面向国际,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