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黑炭(简称BC)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黑炭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相关。示意三地黑炭浓度(通量)变化。(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多呈黑色)。
1.如果BC浓度保持上升,推测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纳木错水量增加,水位升高 ②纳木错水量减少,水位降低
③纳木错水质变差 ④纳木错水质变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为避免上述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污染物输出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污染物输出国给予适度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中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来源
D.中国及时控制污染影响,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电脑、电视、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垃圾多达50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亚洲。加纳首都阿克拉郊区的阿格博格布洛西是世界上较大的电子垃圾末端处理地区之一。已通过层层回收的电子垃圾最后到达这里,当地居民通过焚烧清除掉废弃电器上的塑料,获取少量可以回收的金属,无价值的部分直接填埋。据此回答问题。
3.阿格博格布洛西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其根本原因是( )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差 B.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
C.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4.下列关于跨国污染物转入对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区域发展潜力下降
B.处理方式主要污染大气,对水源影响较小
C.利于产品零部件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D.通过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23高一下·福清期末)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截至2020年,日本已经累积了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储存在1044个巨大的钢铁储水罐中。2020年10月16日,日本政府发出声明。决定从2022年开始持续30年将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全部直排入太平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核污水直排入太平洋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④加剧日本山区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关于日本核污水处理的建议较合理的是( )
A.倾倒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内陆
B.分散排入至不同海域,降低危害程度
C.集中填埋在沿海海底的深处
D.加强技术突破,改进核污水处理方式
(2023高二下·建平月考) 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受其影响日本的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例由30%左右降到了不足5%。2020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废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将于约两年后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日本大力发展核电,与之有关的该国地理条件是( )
A.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B.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人口密度较高
D.资源贫乏,尤其缺少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
8.下面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的可能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核废水将随洋流扩散到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C.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D.损害海洋环境的服务功能,延缓太平洋沿岸各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10-9微克/米3)。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油气资源开发 B.交通运输发展
C.牲畜粪便焚烧 D.工厂废气排放
10.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
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
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2022高二下·梅州期末)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随后东南亚国家也相继对洋垃圾说“不”,于是发达国家转而向非洲国家倾倒电子垃圾,西非国家加纳的阿博布罗西郊区沦为洋垃圾之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部分国家进口废塑料、废旧电子元件等主要考虑( )
①制造业原料成本②促进本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③劳动力成本低④原材料工业发展水平低⑤消纳废弃物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禁止洋垃圾入境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病毒跨境传播风险
B.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D.集中力量处理国内垃圾,促进本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2021高二下·锦州期末)一些国家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跨国转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南非开普敦一家著名的五星级大酒店找到了一条回收利用垃圾的新途径-请蚯蚓来帮忙,酒店专门建立了一个自己的蚯蚓养殖场,用来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
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14.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二、综合题
15.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 。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
16.(2022高二下·清远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污染产业是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能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污染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污染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污染产业的转移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下图为世界和某区域污染产业地理转移的趋向示意图。
(1)分别指出世界及该区域污染产业的转移趋向。
(2)推测影响污染产业跨国、跨区域转移的因素。
(3)为了防范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系统性风险,简述污染产业转入地区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跨国污染物转移的方式:污染物跨国传输、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黑碳:指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因此,当BC浓度上升时,使得冰雪表面,BC(黑炭)含量增加,降低冰川和积雪的反射率,会加快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纳木错水源补给量增加,水量增加,水位上升,①正确;但BC会随着冰雪融水进入纳木错湖,使得纳木错湖水质变差,③正确;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A、根据所学知识,对于跨境污染物的传播,应加强污染输出国的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错误;
B、当污染物出现跨境转移时,污染输出国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者是生态修复技术,B错误;
C、我国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污染输出国的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但是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切断污染物的所有来源,C错误;
D、同时我国也需要做好控制污染影响的工作,做好生态恢复工作,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3.D
4.A
【知识点】其它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治理措施
(1)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
②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我国治理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措施
项目 内容
国际贸易 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与污染物出口国或地区进行交涉,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
制度建设 逐步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控制,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资源利用 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
公众参与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
3.加纳首都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处西非,由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难以发展其他产业,所以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并不是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差,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民众生活环境艰苦,焚烧塑料获取金属是经济来源,民众是当地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有利于电子垃圾的输入,但不是根本原因。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4.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处于世界电子垃圾的处理末端,大部分无价值的垃圾直接填埋,损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导致区域发展潜力进一步下降;垃圾填埋混入土地后,对水源的污染大,该地处于电子垃圾处理末端,只能获取少量的可回收金属,大部分为无价值垃圾,产品零部件重新利用率很低,回收品的价值量很低,难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答案】5.A
6.D
【知识点】其它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不同类型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危害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
②鱼类死亡;
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①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③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④石油氧化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5.核污水直排入太平洋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威胁海洋生物,最终通过食物网富集危害人类健康,①②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燃烧等排放二氧化碳引起,③错误;日本山区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出现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问题,④错误。A①②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6.核污水倾倒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内陆会污染土地,对后续土地开发受到限制;加强技术突破,改进核污水处理方式,利于环境保护,未经过处理,集中填埋在沿海海底的深处,面临泄露污染海底环境风险,分散排入至不同海域,依旧造成污染风险,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答案】7.D
8.D
【知识点】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日本
【解析】【点评】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不仅会污染福岛附近海域,也会影响到邻国海域,甚至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量。
7.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能耗大国,但是日本煤、石油等常规能源贫乏,能源缺口大,大力发展核电可以满足本国对能源的需求,D正确。日本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为发展核电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但这不是日本大力发展核电最主要的原因,B错误。日本发展核电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人口密度较高等关系不大,AC错误。故答案为:D。
8.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部分核废水将随洋流向北太平洋沿岸地区迁移、扩散,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而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C不符合题意。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海上运输、海上城市和海上机场、海上工厂、海底隧道、海底军事基地、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储藏空间、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核废水排入海洋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9.B
10.D
【知识点】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差,环境自净能力低,生态脆弱,工、农业落后,长期落后封闭,青藏铁路修通后,打通了入藏通道,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但对沿线环境也带来一定影响。
9.A、由题意可知,图中虚线框属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此地油气资源较少,A错误;
B、图中虚线属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有青藏铁路经过,为此交通运输发展可能在造成黑炭带 ,B正确;
C、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气候条件差,牲畜较少,C错误;
D、青藏高原地区工业化水平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10.A、由所学知识可知, 太阳辐射不能促进黑炭的分解,A错误;
B、青藏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才是西北风,B错误;
C、大气气温高度尚未能达到黑炭可燃点,C错误;
D、该地区属于季风区,夏季多雨利用黑炭随雨水沉降地面,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1.B
12.C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11.部分国家进口废塑料和废旧电子元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基础普遍相对较低,为降低其制造业的原料成本,进口这些废弃元件得以进行再回收利用,①正确。进口废旧资源不能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②错误。这些国家能够将废旧资源得以再利用,是因为其劳动力数量多且廉价,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再利用回收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③④正确。进口废旧资源是考虑其再次利用,并非要消纳废弃物,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12.洋垃圾即进口的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一方面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废物中携带着病毒,使得跨境病毒的传播风险进一步上升。禁止洋垃圾入境,是综合考虑我国环境安全,维护生态屏障, C选项更为完整,排除A选项。禁止洋垃圾入境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B选项错误。禁止洋垃圾入境,也并非要集中力量处理国内垃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排除D选项。故答案为:C。
【答案】13.B
14.A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垃圾的处理方式:1.填埋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堆肥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3.焚烧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4.分类回收。
13.蚯蚓处理垃圾,符合生物循环原理;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ACD说法正确。能处理厨余垃圾,不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B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14.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可以分解部分厨余垃圾,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A正确。产生有机肥、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答案】(1)由发达国家指向发展中国家
(2)由城市指向农村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污染控制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4)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知识点】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第(1)题,图a揭示了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2)题,图b反映了污染工业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方向。第(3)题,从图c中可以分析出,污染工业发生转移是由于同等污染物排放量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污染控制费用高。第(4)题,从提高公民的环保观念分析。
【点评】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16.【答案】(1)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城市转向农村。
(2)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土地租金、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差异;科技水平的差异;污染治理成本差异。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发展权和环保权;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引入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由左图可知,污染产业由欧洲转向非洲和西亚,由日本转向中国、东南亚、菲律宾,由美国转向中美洲和南美洲,即均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右图可知,污染产业由城市转向农村和乡镇。
(2)本题主要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导致成本存在差异,促进产业转移;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土地租金、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差异,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污染产业发生转移;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不同,促进产业转移;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污染治理成本存在差异,为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产业发生转移。
(3)为防范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系统性风险,对迁入地而言,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减少产业对该地区的污染,维护国家的发展权和环保权;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的环保权,减轻环境污染;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减轻污染转移的现象;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减少高污染产业的迁入,降低环境污染;引入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维护国家的发展权。
【点评】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面框图所示。
1 / 12.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黑炭(简称BC)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黑炭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相关。示意三地黑炭浓度(通量)变化。(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多呈黑色)。
1.如果BC浓度保持上升,推测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纳木错水量增加,水位升高 ②纳木错水量减少,水位降低
③纳木错水质变差 ④纳木错水质变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为避免上述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污染物输出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污染物输出国给予适度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中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来源
D.中国及时控制污染影响,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答案】1.A
2.C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跨国污染物转移的方式:污染物跨国传输、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黑碳:指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因此,当BC浓度上升时,使得冰雪表面,BC(黑炭)含量增加,降低冰川和积雪的反射率,会加快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纳木错水源补给量增加,水量增加,水位上升,①正确;但BC会随着冰雪融水进入纳木错湖,使得纳木错湖水质变差,③正确;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A、根据所学知识,对于跨境污染物的传播,应加强污染输出国的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错误;
B、当污染物出现跨境转移时,污染输出国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者是生态修复技术,B错误;
C、我国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污染输出国的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但是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切断污染物的所有来源,C错误;
D、同时我国也需要做好控制污染影响的工作,做好生态恢复工作,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电脑、电视、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垃圾多达50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亚洲。加纳首都阿克拉郊区的阿格博格布洛西是世界上较大的电子垃圾末端处理地区之一。已通过层层回收的电子垃圾最后到达这里,当地居民通过焚烧清除掉废弃电器上的塑料,获取少量可以回收的金属,无价值的部分直接填埋。据此回答问题。
3.阿格博格布洛西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其根本原因是( )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差 B.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
C.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4.下列关于跨国污染物转入对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区域发展潜力下降
B.处理方式主要污染大气,对水源影响较小
C.利于产品零部件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D.通过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3.D
4.A
【知识点】其它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治理措施
(1)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
②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我国治理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措施
项目 内容
国际贸易 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与污染物出口国或地区进行交涉,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
制度建设 逐步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控制,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资源利用 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
公众参与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
3.加纳首都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处西非,由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难以发展其他产业,所以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并不是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差,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民众生活环境艰苦,焚烧塑料获取金属是经济来源,民众是当地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有利于电子垃圾的输入,但不是根本原因。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4.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处于世界电子垃圾的处理末端,大部分无价值的垃圾直接填埋,损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导致区域发展潜力进一步下降;垃圾填埋混入土地后,对水源的污染大,该地处于电子垃圾处理末端,只能获取少量的可回收金属,大部分为无价值垃圾,产品零部件重新利用率很低,回收品的价值量很低,难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A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2023高一下·福清期末)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截至2020年,日本已经累积了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储存在1044个巨大的钢铁储水罐中。2020年10月16日,日本政府发出声明。决定从2022年开始持续30年将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全部直排入太平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核污水直排入太平洋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④加剧日本山区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关于日本核污水处理的建议较合理的是( )
A.倾倒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内陆
B.分散排入至不同海域,降低危害程度
C.集中填埋在沿海海底的深处
D.加强技术突破,改进核污水处理方式
【答案】5.A
6.D
【知识点】其它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不同类型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危害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
②鱼类死亡;
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①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③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④石油氧化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5.核污水直排入太平洋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威胁海洋生物,最终通过食物网富集危害人类健康,①②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燃烧等排放二氧化碳引起,③错误;日本山区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出现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问题,④错误。A①②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6.核污水倾倒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内陆会污染土地,对后续土地开发受到限制;加强技术突破,改进核污水处理方式,利于环境保护,未经过处理,集中填埋在沿海海底的深处,面临泄露污染海底环境风险,分散排入至不同海域,依旧造成污染风险,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2023高二下·建平月考) 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受其影响日本的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例由30%左右降到了不足5%。2020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废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将于约两年后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日本大力发展核电,与之有关的该国地理条件是( )
A.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B.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人口密度较高
D.资源贫乏,尤其缺少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
8.下面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的可能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核废水将随洋流扩散到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C.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D.损害海洋环境的服务功能,延缓太平洋沿岸各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答案】7.D
8.D
【知识点】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日本
【解析】【点评】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不仅会污染福岛附近海域,也会影响到邻国海域,甚至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量。
7.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能耗大国,但是日本煤、石油等常规能源贫乏,能源缺口大,大力发展核电可以满足本国对能源的需求,D正确。日本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为发展核电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但这不是日本大力发展核电最主要的原因,B错误。日本发展核电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人口密度较高等关系不大,AC错误。故答案为:D。
8.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部分核废水将随洋流向北太平洋沿岸地区迁移、扩散,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而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C不符合题意。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海上运输、海上城市和海上机场、海上工厂、海底隧道、海底军事基地、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储藏空间、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核废水排入海洋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10-9微克/米3)。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油气资源开发 B.交通运输发展
C.牲畜粪便焚烧 D.工厂废气排放
10.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
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
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答案】9.B
10.D
【知识点】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差,环境自净能力低,生态脆弱,工、农业落后,长期落后封闭,青藏铁路修通后,打通了入藏通道,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但对沿线环境也带来一定影响。
9.A、由题意可知,图中虚线框属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此地油气资源较少,A错误;
B、图中虚线属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有青藏铁路经过,为此交通运输发展可能在造成黑炭带 ,B正确;
C、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气候条件差,牲畜较少,C错误;
D、青藏高原地区工业化水平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10.A、由所学知识可知, 太阳辐射不能促进黑炭的分解,A错误;
B、青藏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才是西北风,B错误;
C、大气气温高度尚未能达到黑炭可燃点,C错误;
D、该地区属于季风区,夏季多雨利用黑炭随雨水沉降地面,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2高二下·梅州期末)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随后东南亚国家也相继对洋垃圾说“不”,于是发达国家转而向非洲国家倾倒电子垃圾,西非国家加纳的阿博布罗西郊区沦为洋垃圾之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部分国家进口废塑料、废旧电子元件等主要考虑( )
①制造业原料成本②促进本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③劳动力成本低④原材料工业发展水平低⑤消纳废弃物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禁止洋垃圾入境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病毒跨境传播风险
B.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D.集中力量处理国内垃圾,促进本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答案】11.B
12.C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11.部分国家进口废塑料和废旧电子元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基础普遍相对较低,为降低其制造业的原料成本,进口这些废弃元件得以进行再回收利用,①正确。进口废旧资源不能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②错误。这些国家能够将废旧资源得以再利用,是因为其劳动力数量多且廉价,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再利用回收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③④正确。进口废旧资源是考虑其再次利用,并非要消纳废弃物,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12.洋垃圾即进口的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一方面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废物中携带着病毒,使得跨境病毒的传播风险进一步上升。禁止洋垃圾入境,是综合考虑我国环境安全,维护生态屏障, C选项更为完整,排除A选项。禁止洋垃圾入境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B选项错误。禁止洋垃圾入境,也并非要集中力量处理国内垃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排除D选项。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下·锦州期末)一些国家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跨国转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南非开普敦一家著名的五星级大酒店找到了一条回收利用垃圾的新途径-请蚯蚓来帮忙,酒店专门建立了一个自己的蚯蚓养殖场,用来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
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14.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答案】13.B
14.A
【知识点】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垃圾的处理方式:1.填埋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堆肥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3.焚烧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4.分类回收。
13.蚯蚓处理垃圾,符合生物循环原理;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ACD说法正确。能处理厨余垃圾,不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B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14.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可以分解部分厨余垃圾,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A正确。产生有机肥、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BCD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5.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 。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
【答案】(1)由发达国家指向发展中国家
(2)由城市指向农村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污染控制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4)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知识点】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第(1)题,图a揭示了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2)题,图b反映了污染工业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方向。第(3)题,从图c中可以分析出,污染工业发生转移是由于同等污染物排放量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污染控制费用高。第(4)题,从提高公民的环保观念分析。
【点评】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16.(2022高二下·清远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污染产业是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能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污染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污染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污染产业的转移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下图为世界和某区域污染产业地理转移的趋向示意图。
(1)分别指出世界及该区域污染产业的转移趋向。
(2)推测影响污染产业跨国、跨区域转移的因素。
(3)为了防范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系统性风险,简述污染产业转入地区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城市转向农村。
(2)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土地租金、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差异;科技水平的差异;污染治理成本差异。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发展权和环保权;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引入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由左图可知,污染产业由欧洲转向非洲和西亚,由日本转向中国、东南亚、菲律宾,由美国转向中美洲和南美洲,即均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右图可知,污染产业由城市转向农村和乡镇。
(2)本题主要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导致成本存在差异,促进产业转移;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土地租金、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差异,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污染产业发生转移;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不同,促进产业转移;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污染治理成本存在差异,为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产业发生转移。
(3)为防范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系统性风险,对迁入地而言,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减少产业对该地区的污染,维护国家的发展权和环保权;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的环保权,减轻环境污染;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减轻污染转移的现象;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减少高污染产业的迁入,降低环境污染;引入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维护国家的发展权。
【点评】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面框图所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