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文档属性

名称 2.4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11:45:52

文档简介

2.4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1.(2023高一下·蓝田期末)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 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①正确;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④正确;大量发展火电,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③错误。B①②④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点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023高二下·东城期末)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部在当日宣布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完成。图为《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图中所示两类固碳重要区(  )
A.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划分
C.自然景观基本相同 D.均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
3.图中P处森林生态系统所处地形区(  )
A.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 B.以南农作物一年三熟
C.以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D.以北河流的汛期较长
4.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有效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B.增加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森林草原,减缓气候变暖
D.禁止滥砍滥伐,保护濒危动植物
【答案】2.D
3.A
4.C
【知识点】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点评】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达到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组织或整个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致力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2.据图所知,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特征有差别,A错误。这两类固碳重要区主要依据自然条件划分,自然景观并不一致,森林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草地生态系统以草原为主,自然景观并不相同,BC错误。据图所知,两类固碳重要区均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D正确。故答案为:D。
3.A、据图可知,P地位于秦岭,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少于800mm,A正确;
B、秦岭以南的农作物,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地区一年三熟,B错误;
C、秦岭以南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C错误;
D、秦岭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较南方少,因此以北河流的汛期较短,D错误。
故答案为:A。
4.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因此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森林和草原,增进吸收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C正确。ABD选项并非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故答案为:C。
(2023高二下·凉山期末)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关系着一个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力。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目前,我国“藏粮于地”有效途径是(  )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提高耕地质量 D.扩大耕地面积
6.从采集种子品种的角度考虑,我国种子库最适宜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南山区
7.加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可实施的措施有(  )
①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
②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特性品种
③拓展国际种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品种
④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5.C
6.D
7.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点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恢复生态,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防灾减灾。以下是对这些措施的详细论述:1.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包括提供财政支持、优化农业补贴政策、设立农业发展基金等,以及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技术的应用。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服务。同时,关注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3. 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恢复生态: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通过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来保护水土资源,改善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退化等问题。同时,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包括修建灌排渠系、水库和小型水利工程,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减少因干旱和水浸等天气灾害对农业的影响。5. 防灾减灾: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包括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农田防汛、防旱、防风等基本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此外,开展农业保险和应急救助等制度建设,为农民提供灾害风险的保障和支持。
5.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任务,而耕地质量的提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科学施肥等措施,可以提升耕地的产能和质量,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质量。因此,提高耕地质量是“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他选项如提高农业科技、实行精耕细作和扩大耕地面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粮食产量,但对于实现“藏粮于地”策略的效果来说,提高耕地质量更为重要。
故答案为:C。
6.种子库是收集、保存和管理各种植物种子的地方,为保护和发展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支撑。西南山区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这些特点使得西南山区成为采集各种植物种子的理想地区。在西南山区建立种子库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和保存珍贵的种子品种,为农业发展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其他选项如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种植条件,但就采集种子品种的角度来看,西南山区更为适宜。
故答案为:D。
7.应坚持自主研究,而不是依赖“引进”,③错误;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不利于新品种的育种,④错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要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特性品种,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下·泗水期中)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8.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  )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9.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答案】8.B
9.D
【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点评】环境保护指的是人类有意识的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措施指的是工程开工前,一般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并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8.甲区域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区域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图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图中,贡献区位于消费区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故答案为:B。
9.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故答案为:D。
10.(2019高二下·河南期末) 北太平洋黑鲔鱼(蓝鳍金枪鱼)体型巨大,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每年4-6月份在菲律宾及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城产卵;幼鱼北上后跨越太平洋,游过加拿大西海岸,到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和墨西哥沿岸;2岁以上的成鱼会洄游,但7-8岁才能繁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飞往加拿大、美国的日本飞机,回程的空货舱里往往塞满低价收购的加拿大黑鲔鱼。现今,黑鲔鱼的价格已扶摇直上近千倍,太平洋黑鲔鱼也已属于易危物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北太平洋成年黑鲔鱼洄游到传统产卵地借助的洋流有(  )
A.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一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赤道暖流-墨西哥湾噯流
(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飞往加拿大、美国的日本飞机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
A.粮食、蔬菜 B.机械产品 C.服装、鞋帽 D.电子产品
(3)目前恢复黑鲔鱼种群的有效措施是(  )
A.推行零捕捞保护政策 B.捕捉野生幼苗大型网箱养殖
C.研究、实践人工繁殖、养殖 D.降低、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
【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结合世界洋流图可知,北太平洋成年黑鲔鱼洄游到传统产卵地借助的洋流为顺着洋流的大洋环流部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和墨西哥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到自东向西的北赤道暖流,再到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城需借助日本暖流,据此分析选A。(2)飞机运送的多为高附加值产品,A错,上世纪,在机械产品、服装鞋帽等方面日本并不比加美优势大,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飞往加拿大、美国的日本飞机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当时日本最占优势的电子产品如松下、索尼、飞利浦等,选D。(3)推行零捕捞保护政策不可能实现;捕捉野生幼苗大型网箱养殖,不利于幼苗生长;研究、实践人工繁殖、养殖可以人为增加黑鲔鱼数量,有利于恢复黑鲔鱼种群;降低、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会刺激捕捞黑鲔鱼,加速黑鲔鱼种群的灭绝。据此分析选C。
【点评】航空输运,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是现代旅客运输,尤其是远程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国际贸易中的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运输所不可缺。
11.(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答案】(1)C
(2)C
(3)A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生态安全概念、含义与特征;建立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需要人工修复的最主要原因,说明其自然修复能力差,自然修复能力差的原因是山体波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C正确。(2)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汇集雨水,C正确。(3)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A正确。
【点评】自然环境指的是由水土、地域、气候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生活有重要意义,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着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二、综合题
12.(2023高二下·吉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整个海南省划分为北、南、中、东、西、海洋等六个功能区。北部功能区定位为以生活,文化娱乐为核心:南部和东部功能区定位为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功能区:西部功能区主要发展现代工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造纸、橡胶制品、农产品加工等:中部功能区定位为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保护原始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海洋功能区重点发展三沙海岛旅游产业。按照该规划,海口、澄迈、文昌将成为一体,以海口为中心,澄迈和文昌为卫星城,建设省会都市圈(都市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由核心城市及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下图示意海南岛五大功能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1)海南岛的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工业集中分布在岛屿西部,解释其布局的合理性。
(2)分析将海南岛中部地区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1)海南岛西部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距离橡胶园较近,石油化工生产原料丰富;位于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区,不易给全岛带来大气污染;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2)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丘陵地区,热带雨林和湿地密布,是多种生物的繁衍地和栖息地;热带雨林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全岛旱涝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雨林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全岛的水循环,调节降水和气温。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海南岛西部铁、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靠近橡胶园,接近化工原料产地,生产原料丰富;海南岛西部位于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区,位于下风向,不易给全岛带来大气污染:岛屿西部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2)海南岛中部是山地、丘陵地形,热带雨林和湿地面积广,森林、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可减少岛上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减轻水土流失:雨林可以调节气候,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全岛的水循环,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海南岛的气候;雨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雨林可以为土壤的发育提供生物基础,提供有机质,促进生物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
13.(2022高二下·岳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部分,它和怒江,澜沧江均发源于西藏高原东北部,然后几乎平行的向南流淌,这里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地区已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它本应该和其余两条河流一样一直向南,然而在途径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金沙江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湾”。关于金沙江大拐弯的成因,目前较为流行的两种说法:一是“河流袭夺”说,二是地壳断裂说,下右图为金沙江上游部分地区地形图,下左图为“万里长江第一湾”景观。
(1)说出该地区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阐述该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用“河流袭夺”原理,推测金沙江大拐弯的形成过程。
【答案】(1)纬度低,热量丰富;山体相对高度大,垂直带谱复杂;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区域内环境多样,局地气候复杂;人类活动影响少。
(2)①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②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③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3)历史上金沙江向南流,而其不远处有一条“古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淌;后来,四川盆地下沉(或川、滇间山岭上升),长江河床落差加大,溯源侵蚀加速,古长江不断侵蚀向西延伸;终于在某一天和“古金沙江”在石鼓村附近相遇;由于“古长江”的地势低,“古金沙江”便掉头向东,成为长江的一部分。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角度思考,从自然环境角度,金沙江地处亚热带地区,高山深谷,垂直地域分异特征明显,自然环境特征类型多样,为生物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从历史发展角度,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时,高山深谷阻止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动物的捕杀等;当人类影响大时,生态环境的建设意识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出台相应的动物保护法和政策等,因而该地生物物种丰富。
(2)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更准确的认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研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维持生态的平衡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从生物资源角度,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更好的保护和评价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自然资源。
(3)金沙江与怒江、澜沧江自北向南平行流淌,在金沙江的东部“古长江”不断溯源侵蚀,向西前进,最终与金沙江相连接,产生河流袭夺,“古长江”地势更低,金沙江水就流进“古长江”的河道,因而形成长江第一湾。
【点评】河流袭夺 又称河流抢水。相邻流域的河流向源侵蚀速度不同,速度较快的,源头向分水岭伸展的速度也快,最终首先切穿分水岭,导致分水岭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注入此河,成为此河支流,这就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是河系发展的一种现象。
有以下几种:①并吞袭夺,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有以下几种:①并吞袭夺,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 。 ②溯源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两条流向相背或相互垂直的河流之间,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条河流的河谷岩层较另一条容易侵蚀下切;一条河流的坡降较另一条为大。③侧向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蚀积平衡的河流,河道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地方。④地下袭夺,常见于高出河流基准面的石灰岩或其他可溶岩分布地区,表现为位置较高的河流通过地下通道流入位置较低的河流 。
1 / 12.4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1.(2023高一下·蓝田期末)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 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高二下·东城期末)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部在当日宣布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完成。图为《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图中所示两类固碳重要区(  )
A.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划分
C.自然景观基本相同 D.均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
3.图中P处森林生态系统所处地形区(  )
A.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 B.以南农作物一年三熟
C.以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D.以北河流的汛期较长
4.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有效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B.增加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森林草原,减缓气候变暖
D.禁止滥砍滥伐,保护濒危动植物
(2023高二下·凉山期末)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关系着一个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力。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目前,我国“藏粮于地”有效途径是(  )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提高耕地质量 D.扩大耕地面积
6.从采集种子品种的角度考虑,我国种子库最适宜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南山区
7.加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可实施的措施有(  )
①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
②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特性品种
③拓展国际种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品种
④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1高二下·泗水期中)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8.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  )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9.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10.(2019高二下·河南期末) 北太平洋黑鲔鱼(蓝鳍金枪鱼)体型巨大,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每年4-6月份在菲律宾及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城产卵;幼鱼北上后跨越太平洋,游过加拿大西海岸,到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和墨西哥沿岸;2岁以上的成鱼会洄游,但7-8岁才能繁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飞往加拿大、美国的日本飞机,回程的空货舱里往往塞满低价收购的加拿大黑鲔鱼。现今,黑鲔鱼的价格已扶摇直上近千倍,太平洋黑鲔鱼也已属于易危物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北太平洋成年黑鲔鱼洄游到传统产卵地借助的洋流有(  )
A.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一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赤道暖流-墨西哥湾噯流
(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飞往加拿大、美国的日本飞机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
A.粮食、蔬菜 B.机械产品 C.服装、鞋帽 D.电子产品
(3)目前恢复黑鲔鱼种群的有效措施是(  )
A.推行零捕捞保护政策 B.捕捉野生幼苗大型网箱养殖
C.研究、实践人工繁殖、养殖 D.降低、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
11.(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二、综合题
12.(2023高二下·吉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整个海南省划分为北、南、中、东、西、海洋等六个功能区。北部功能区定位为以生活,文化娱乐为核心:南部和东部功能区定位为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功能区:西部功能区主要发展现代工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造纸、橡胶制品、农产品加工等:中部功能区定位为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保护原始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海洋功能区重点发展三沙海岛旅游产业。按照该规划,海口、澄迈、文昌将成为一体,以海口为中心,澄迈和文昌为卫星城,建设省会都市圈(都市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由核心城市及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下图示意海南岛五大功能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1)海南岛的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工业集中分布在岛屿西部,解释其布局的合理性。
(2)分析将海南岛中部地区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要原因。
13.(2022高二下·岳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部分,它和怒江,澜沧江均发源于西藏高原东北部,然后几乎平行的向南流淌,这里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地区已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它本应该和其余两条河流一样一直向南,然而在途径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金沙江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湾”。关于金沙江大拐弯的成因,目前较为流行的两种说法:一是“河流袭夺”说,二是地壳断裂说,下右图为金沙江上游部分地区地形图,下左图为“万里长江第一湾”景观。
(1)说出该地区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阐述该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用“河流袭夺”原理,推测金沙江大拐弯的形成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①正确;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④正确;大量发展火电,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③错误。B①②④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点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答案】2.D
3.A
4.C
【知识点】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点评】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达到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组织或整个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致力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2.据图所知,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特征有差别,A错误。这两类固碳重要区主要依据自然条件划分,自然景观并不一致,森林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草地生态系统以草原为主,自然景观并不相同,BC错误。据图所知,两类固碳重要区均有一定的形状和范围,D正确。故答案为:D。
3.A、据图可知,P地位于秦岭,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少于800mm,A正确;
B、秦岭以南的农作物,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地区一年三熟,B错误;
C、秦岭以南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C错误;
D、秦岭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较南方少,因此以北河流的汛期较短,D错误。
故答案为:A。
4.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因此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森林和草原,增进吸收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C正确。ABD选项并非制定《碳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主要目的,故答案为:C。
【答案】5.C
6.D
7.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点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恢复生态,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防灾减灾。以下是对这些措施的详细论述:1.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包括提供财政支持、优化农业补贴政策、设立农业发展基金等,以及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技术的应用。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服务。同时,关注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3. 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恢复生态: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通过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来保护水土资源,改善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退化等问题。同时,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包括修建灌排渠系、水库和小型水利工程,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减少因干旱和水浸等天气灾害对农业的影响。5. 防灾减灾: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包括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农田防汛、防旱、防风等基本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此外,开展农业保险和应急救助等制度建设,为农民提供灾害风险的保障和支持。
5.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任务,而耕地质量的提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科学施肥等措施,可以提升耕地的产能和质量,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质量。因此,提高耕地质量是“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他选项如提高农业科技、实行精耕细作和扩大耕地面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粮食产量,但对于实现“藏粮于地”策略的效果来说,提高耕地质量更为重要。
故答案为:C。
6.种子库是收集、保存和管理各种植物种子的地方,为保护和发展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支撑。西南山区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这些特点使得西南山区成为采集各种植物种子的理想地区。在西南山区建立种子库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和保存珍贵的种子品种,为农业发展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其他选项如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种植条件,但就采集种子品种的角度来看,西南山区更为适宜。
故答案为:D。
7.应坚持自主研究,而不是依赖“引进”,③错误;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不利于新品种的育种,④错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要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特性品种,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8.B
9.D
【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点评】环境保护指的是人类有意识的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措施指的是工程开工前,一般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并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8.甲区域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区域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图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图中,贡献区位于消费区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故答案为:B。
9.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故答案为:D。
10.【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结合世界洋流图可知,北太平洋成年黑鲔鱼洄游到传统产卵地借助的洋流为顺着洋流的大洋环流部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和墨西哥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到自东向西的北赤道暖流,再到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城需借助日本暖流,据此分析选A。(2)飞机运送的多为高附加值产品,A错,上世纪,在机械产品、服装鞋帽等方面日本并不比加美优势大,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飞往加拿大、美国的日本飞机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当时日本最占优势的电子产品如松下、索尼、飞利浦等,选D。(3)推行零捕捞保护政策不可能实现;捕捉野生幼苗大型网箱养殖,不利于幼苗生长;研究、实践人工繁殖、养殖可以人为增加黑鲔鱼数量,有利于恢复黑鲔鱼种群;降低、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会刺激捕捞黑鲔鱼,加速黑鲔鱼种群的灭绝。据此分析选C。
【点评】航空输运,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是现代旅客运输,尤其是远程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国际贸易中的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运输所不可缺。
11.【答案】(1)C
(2)C
(3)A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生态安全概念、含义与特征;建立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需要人工修复的最主要原因,说明其自然修复能力差,自然修复能力差的原因是山体波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C正确。(2)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汇集雨水,C正确。(3)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A正确。
【点评】自然环境指的是由水土、地域、气候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生活有重要意义,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着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12.【答案】(1)海南岛西部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距离橡胶园较近,石油化工生产原料丰富;位于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区,不易给全岛带来大气污染;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2)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丘陵地区,热带雨林和湿地密布,是多种生物的繁衍地和栖息地;热带雨林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全岛旱涝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雨林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全岛的水循环,调节降水和气温。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海南岛西部铁、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靠近橡胶园,接近化工原料产地,生产原料丰富;海南岛西部位于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区,位于下风向,不易给全岛带来大气污染:岛屿西部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2)海南岛中部是山地、丘陵地形,热带雨林和湿地面积广,森林、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可减少岛上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减轻水土流失:雨林可以调节气候,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全岛的水循环,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海南岛的气候;雨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雨林可以为土壤的发育提供生物基础,提供有机质,促进生物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
13.【答案】(1)纬度低,热量丰富;山体相对高度大,垂直带谱复杂;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区域内环境多样,局地气候复杂;人类活动影响少。
(2)①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②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③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3)历史上金沙江向南流,而其不远处有一条“古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淌;后来,四川盆地下沉(或川、滇间山岭上升),长江河床落差加大,溯源侵蚀加速,古长江不断侵蚀向西延伸;终于在某一天和“古金沙江”在石鼓村附近相遇;由于“古长江”的地势低,“古金沙江”便掉头向东,成为长江的一部分。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解析】【分析】(1)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角度思考,从自然环境角度,金沙江地处亚热带地区,高山深谷,垂直地域分异特征明显,自然环境特征类型多样,为生物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从历史发展角度,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时,高山深谷阻止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动物的捕杀等;当人类影响大时,生态环境的建设意识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出台相应的动物保护法和政策等,因而该地生物物种丰富。
(2)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更准确的认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研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维持生态的平衡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从生物资源角度,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更好的保护和评价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自然资源。
(3)金沙江与怒江、澜沧江自北向南平行流淌,在金沙江的东部“古长江”不断溯源侵蚀,向西前进,最终与金沙江相连接,产生河流袭夺,“古长江”地势更低,金沙江水就流进“古长江”的河道,因而形成长江第一湾。
【点评】河流袭夺 又称河流抢水。相邻流域的河流向源侵蚀速度不同,速度较快的,源头向分水岭伸展的速度也快,最终首先切穿分水岭,导致分水岭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注入此河,成为此河支流,这就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是河系发展的一种现象。
有以下几种:①并吞袭夺,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有以下几种:①并吞袭夺,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 。 ②溯源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两条流向相背或相互垂直的河流之间,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条河流的河谷岩层较另一条容易侵蚀下切;一条河流的坡降较另一条为大。③侧向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蚀积平衡的河流,河道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地方。④地下袭夺,常见于高出河流基准面的石灰岩或其他可溶岩分布地区,表现为位置较高的河流通过地下通道流入位置较低的河流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