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问题(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动态问题(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5-13 0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动态问题
【知识要点】
1.中考题中的运动问题是考查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题型之一。
2.运动型问题主要考查对几何元素的运动变换的性质,主要揭示“运动”与 “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
3.处理运动型问题常用“化动来静”的方法,即将运动的几何元素(点或线或其他形状)当作静止解答,通过找到量与量之间的确关系,归纳出规律。
【典型例题】
例1 矩形ABCD中,AB=8,BC=6,对角线AC上有一个动点P(不包括点A和点C),设AP=x ,四边形PBCD的面积为y。(如图所示)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并确定自变量的范围。
(2)有人提出一个判断:“关于动点P,△PBC面积与
△PAD面积之和为常数”请你说明此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例2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4cm,点P是BC边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 ,连结AP,过点P作PQ⊥AP ,交DC于点Q,设BP的长为cm,CQ的长为ycm。
(1)求点P在BC边上运动过程中y取得的最大值。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
例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内的梯形AOBC中,AC//OB,AC、OB的长分别是关于方程16x-2y=6=0的两个解,并且S△AOC:S△BOC=1:5.
(1)求AC、OB的长;
(2)当BC⊥OC时,求OC的长及O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在第(2)问的条件下,线段OC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M点作x轴的平行经交y轴于F,交BC于D,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E,使S矩形FOED=S梯形AOBC,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4 图中,在矩形ABCD中,M为BC上一动点,DE⊥AM,E为垂足,3AB=2BC,且AB、BC的长是方程的两根。
(1)求k的值。
(2)当点M离开点B多少距离时,△AED的面积是△DEM面积的3倍,请说明理由。
例5 图中,在矩形ABCD中国,AB=3cm ,BC=4cm,设P、Q分别为BD、BC上的动点,在点P自点D沿DB方向做匀速移动的同时,点Q自点B沿BC方向向点C做匀速移动,移动的速度均为1cm/s,设P、Q移动的时间为t.(0<t≤4)。
(1)写出△PBQ的面积S(cm)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2)当t为何值时,△PBQ为等腰三角形?
(3)△PBQ能否为等边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6 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边DC或射线DC相交于点Q。AP=x
1 当点Q在边CD上时,线段PQ与线段PB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的结论;
② 当点Q在边CD上运动时,设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S,试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S;
③ 当点P在线段AC上滑动时,△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P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Q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
解:
【典型练习】
1.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cm,Rt△EFG中,∠G=90°,FG=4cm,EG=3cm,且点B、F、C、G在直线上,△EFG由F、C重合的位置开始,以1cm/秒的速度沿直线按箭头所表示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1)当△EFG运动时,求点E分别运动到CD上和AB上的时间;
(2)设x(秒)后,△EFG与正方形ABCD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cm),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思考题:如图(1)所示,在矩形ABCD中,AB=20cm,BC=4cm,点P从A开始沿折线A-B-C-D以4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为矩形?
(2)如图(2),如果⊙P和⊙Q的半径都是2cm,那么t为了何值时,⊙P和⊙Q相切切?
【作业】日期 姓名 完成时间 成绩
1.已知,如图1,梯形ABCD中,AD//BC,AB=CD=3cm,∠C=60,BD⊥CD。
(1)求BC,AD的长度;
(2)若点P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C开始沿C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时,写出五边形ABPQD的面积S与无能无力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第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不包括含点P在B,C两点的情况)
(3)在(2)的前提下,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线段PQ把梯形ABCD分成的两部分面积比为1:5?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2,P是BC边上与B点不重合的动点,过点P的直线交CD的延长线于R,交AD于Q(Q与D不重合),且∠RPC=45°,设BP=x,梯形ABPQ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A
B
P
C
D
A
B
P
C
D
Q
O
x
y
A
C
B
A
B
E
M
C
D
Q
C
B
P
A
D
A
D
Q
C
B
P
(1)
(2)
A
D
Q
C
B
P
Q
C
E
P
B
图1
D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