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八)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那年复活节前几天,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线买下这只漂亮而温驯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__________(huī)复过来。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动物笑谈》)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温驯: huī复:
(2)找出语段中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3)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在横线上临写。
二、综合性学习
2.“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成长,离不开阅读;国家、民族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阅读。
青少年时期,正是阅读的黄金时期。为鼓励同学们热爱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团委会决定在七年级开展以“阅读悦青春”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课外阅读时,你有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或方法,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至少两点)。
(2)寒假马上就要来了,请你完成下表,制作假期读书计划表。
阅读内容 (名著书目名称) 阅读目标 (写出一点即可) 阅读形式 (独立阅读、亲子阅读等) 阅读时间 (每天读多长时间)
(3)下列有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件,你能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吗?
①强销生死簿 ②龙宫借宝 ③齐天大圣 ④受封弼马温 ⑤被烧炼丹炉 ⑥闯祸蟠桃园 ⑦受困五行山
答:
三、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小桥流水人家”展现的画面。
4.选用上面的探究发现,分析两首元曲划线句中景物的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步》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表现“我”孝敬母亲的一个细节是( )
A.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B.我决定委屈儿子,我说:“走大路。”
C.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说:“还是走小路吧。”
D.“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6.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说明了( )
A.母亲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D.母亲想看看鱼塘的景色。
7.第⑥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是( )
A.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
8.下面对选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B.“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C.“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D.“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双面性格。“在外面听我的”,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阅读《风筝》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①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②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掷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9.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画线处填上两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10.用一句话来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11.画出第一段中关于小兄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12.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13.选文中“这一幕”指什么?(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觉?
14.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五、作文
15.请以“假如我是________”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中心突出。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③啮④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⑤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⑥召子,曰:“汝⑦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⑧。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陈谏议教子》)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蹄:名词活用动词,踢。④啮:咬。⑤贾人:商人。⑥遽:马上,赶快。⑦汝:你。⑧直:通“值”,价值。
1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B.年与时驰(奔跑)
C.不见是马(这) D.贾人安能蓄之(怎么,哪里)
17.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C.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急/命人/追贾人/取马。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乙】文中,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C.【甲】文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D.【乙】文“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19.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20.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1.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摘写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且现在常用的成语。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七、名著阅读
22.名著导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择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1)选文中的妖精是谁?
(2)收服此妖也给唐僧一行人以后的取经之路埋下了隐患,说说后来他们因此遇到了哪些阻碍。
参考答案:
1.(1) xùn 恢
(2) 线 钱
(3)神采奕奕/恋恋不忘
2.(1)示例:每天坚持读书;记读书笔记
(2) 示例:《西游记》
感受精彩故事情节 独立阅读 每天20分钟
(3)②①④③⑥⑤⑦
3.不远处,一座小桥映入眼帘,桥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流水声清越,近旁,几户人家安详地坐落在这里,房屋上炊烟袅袅。 4.“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景物都具有衰败、凋零的特点,渲染出萧瑟、凄凉之感 / 烘托诗人的愁绪;“春山”“暖日”“和风”三个景物具有明丽、温暖、欣欣向荣的特点,传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B 6.C 7.A 8.D
9.①恍然大悟:忽然醒悟过来。②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营或经营。 10.我发现小兄弟在做风筝,并且毁坏了它。 11.用“惊惶”、“失了色”、“瑟缩”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绝望”二字与前句“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的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12.“我”毁坏了风筝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做这种游戏是一件可鄙的事。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作者把当时的“我”写得很粗暴是为了表现“我”的内疚与沉痛的自责。 13.“我即刻伸手折断-----踏扁了”。想到曾经对弟弟的伤害不免内心愧疚沉重。 14.“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15.参考例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
如果有人问我:“世上的植物你最喜欢哪一种?”我会回答:“我最喜欢树!”
如果有来世,我愿做一棵长在山顶的树,不管是什么树,分层叠翠的松,高耸入云的杉,端庄秀丽的柏,浓郁清香的樟,珍贵细致的楠……我静静地长在山顶,第一个看到朝霞升起,第一滴雨落在我怀里,我拥抱着自由的空气和自由的风。我是那样茁壮、挺拔,我的浓密的枝叶尽情地伸向天空,伸向金光流溢的天空。我没有思想,不了解思想的疼痛,感觉不到痛苦烦恼,也不知道幸福和欢乐的滋味,只知道尽情地生长、生长……
如果,山顶上的树我做不了,那么我就做一棵能看见红尘的树。或者,我是村边的一棵大榕树,看着世代的农人在清风袅袅的炊烟中繁衍、生息。夏天的夜晚,我像慈祥的老人抚慰农人劳动回来疲倦的身子,人们在我的枝叶下面家长里短、谈天说地,我反复倾听着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古老的乡间传说。
或者,我是一座四合院里的槐树,感受家的舒适、安宁,默默记录着生活中的点滴欢乐和悲伤,品味着亲情的温馨、平和,忧伤地看着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体味着人情的冷暖、世事的沧桑。雨丝纷飞,我展开手臂覆盖住他们的小屋,做房屋的伞。月光如水,我便弹起六弦琴,让屋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宁静的梦。
或者,我是森林里一棵不安分守己的树,数月落日出,看草茂叶枯已多年。突然有一天,我决定,走出大山,去看开花的百合,去闻田野的芳香,去听瀑布的飞鸣。虽然没有树叶的覆盖使我极度恐惧,虽然锯条的拉扯使我呻吟,但阵痛之后,我迎来了一个新的天地,惊喜地发现自己变成了遮风挡雨的小木屋,成了装满智慧的书本,成了温馨典雅的家具,成了扬帆远航的船只……我这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变得那样坚强、勇敢的。在我身上,意志、力量、理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原来,树也与人一样,需要追求、向往、渴望。
或者,我什么树也做不了,人也不会有来世。但是,今生今世,我希望像树那样活着,那样自然真实,那样生机盎然,那样充实向上,那样孤傲又那样深情……
16.B 17.C 18.A 19.(1)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2)(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20.(1)甲文启示我们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2)乙文启示我们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①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②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③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④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3)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4)C
(5)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22.(1)红孩儿
(2)如意真仙不肯借“落胎泉”的泉水给悟空;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给悟空